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短信推销 电话“轰炸”…… 我的信息被谁动过?

时间:2023-07-12 05:05:02

相关推荐

短信推销 电话“轰炸”…… 我的信息被谁动过?

“购物网站上收货地址等这些个人信息能得到保护吗?”“快递单上的姓名、电话、住址会不会被恶意泄露?”“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各个场所都需要登记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有关个人信息的保护,如今越来越被大众所重视,很多人在担心:我的信息,是否被人动过?

现实生活中,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几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手机时不时接到推销、骚扰等垃圾短信与电话,甚至是电信诈骗电话,有的电话里能够详细地说出我们的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一道难题,尽管人们对信息保护越来越重视,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相关规定,各行业领域不断制定完善行业规范,但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骚扰、诈骗等问题依然突出。

记者从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近半年的时间里,市民共向热线反映个人信息泄露事件400余件,其中涉及求职、房产中介、购物、物业管理、教育机构等行业领域。

购物信息为何落到骗子手中?

市民刘女士最近遭遇了一起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电信诈骗。

刘女士前不久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购物网站的财务人员。电话中,对方表示由于购物网站财务人员的工作疏忽,把刘女士的信息错误登记成了高级会员,并和银联签订了代扣协议。对方声称,协议达成后,银行将每个月自动扣款500元,一年累计扣款6000元,且中间不能解除协议。为了博取刘女士的信任,对方把刘女士之前在该网站的一个详细购买清单信息说了出来,刘女士确认是自己个人信息,所以对对方的身份没有怀疑。

电话那头,自称为工作人员的骗子跟刘女士说如果需要解除协议的话,必须刘女士本人和银联方面解除,购物网站工作人员这边没法操作。刘女士当时就觉得只是解除一个协议,却没有意识到这就是骗局的开始。随即,骗子哄骗刘女士连线“银行客服”。刘女士此时大脑一片空白,只想着赶紧解除这莫名的协议,便按照“银行客服”所说的步骤,一步步操作下来。在此过程中,为了打消刘女士的疑心,骗子一再声称整个过程不会扣除刘女士的任何费用,刘女士也相信了对方,一步步按照对方提供的步骤将自己账户上所有可以流动的钱全都集中到了一起。这时,对方才发来一个银行账户,表示钱如果留在刘女士的卡中会被银行每月自动扣款,需要转到这个安全账户才会避免被扣款,并一再向刘女士保证,钱转到另一个账户还是她自己的钱。刘女士此刻急于解除协议,只能按照对方的说法将自己的10余万元转了过去。

到这里,骗局还未结束。此时的刘女士完全被骗子所控制,对方说需要下载一款网络贷款APP。刘女士按照操作步骤一步步填写信息,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该网贷平台就审核通过了,并放贷了20万元给刘女士。刘女士又根据骗子的提示,没有选择利率折扣这一选项,直接将这20万元转给了骗子的账户。

前前后后,刘女士共给骗子转账30余万元,直到第二笔20万元的贷款转出去后,骗子销声匿迹,刘女士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遭遇了诈骗。

高薪工作背后的“套路”

整个诈骗过程如今看上去好像没有那么复杂,刘女士自己也表示,如果是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别人,自己也会觉得上当受骗挺匪夷所思,但整个被骗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理活动被骗子洞悉得清清楚楚,才会被牵着鼻子走。让刘女士想不通的是,像网购记录等这些私密信息本应该只有购物网站掌握,骗子怎么会对自己的网购信息如此熟悉?

其实,电信诈骗的形式五花八门,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诈骗电话,有的是根据网购订单实施诈骗,有的是根据个人信息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等。归根结底是个人信息泄露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事情发生后,刘女士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此案目前已经立案,正在调查处理中。

另一起电信诈骗也与网贷有关。刚毕业的大学生小陈想要找一份好工作,便在网上投递了自己的个人简历。简历发出后几天,小陈便收到了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投资理财工作的人事部人员,对小陈的个人简历比较满意,并可以提供一份月薪8000元保底的工作。

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小陈来说,8000元月薪确实十分诱人,小陈满心欢喜,一门心思准备踏入职场。对方声称,公司要对新入职的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培训期满即可上岗,执行之前承诺的福利待遇,但培训需要缴纳18500元的培训费用。

小陈刚毕业,近两万元的费用对他来说是拿不出来的,对方随即提供了一个方法。天真的小陈下载了对方提供的一个网贷APP,仅用了一两分钟就贷款2万元。然而小陈将18500元培训费打到对方提供的账户后,培训的事情就没有了下文,这位人事部工作人员也销声匿迹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小陈因没有按时还贷,被通知纳入个人征信黑名单。此时,他才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父母,如今家中寻求了法律援助,希望能够维权、取消个人征信的不良记录。

这起案例,也是以小陈个人信息泄露开始,被骗子哄骗申请了网贷。其中小陈申请的“求职贷”是培训企业与信贷机构合作,以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为目标,以高额薪资工作为诱饵,使他们以个人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以此作为“培训费”。网贷平台为了谋取高额利息,在申请手续上简单、放款速度快,以至于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套路了,还未工作就背上了贷款,对于没有偿还能力的他们来说,很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征信。

个人信息保护法越来越近

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法,公众期待已久。“我的诉求不仅仅是要把被骗的钱追回来,还希望个人信息保护能够真正被重视起来,特别是由于被诈骗而申请的网贷,应该给受骗者一个公正的维权渠道,贷款所产生的利息等费用不应该由受骗者来买单,法律应该有明确的保障条例。”刘女士说。

2020年1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在记者会上介绍,在民法典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已经初审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细化、充实了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规则,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个人的权利和处理者的义务,进一步增强了法律规范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崛起,智能化发展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使得信息保护变得薄弱。即使没有遭遇过电信诈骗,但推销电话、短信骚扰似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对方能够根据我们的个人信息精准投送,比如家里有孩子的家长会莫名接到很多网络教育培训电话,计划买房子的市民会经常接到楼盘推销电话,正在炒股的市民会收到所谓的“股票顾问”打来的电话,这些现象的频频出现已经引发了全社会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关注。个人信息保护,说到底还是要靠法律。在当前信息流动性大大加强的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形势愈加严峻,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使个人信息安全成为不法分子不敢触碰的高压线。希望通过法律的完善,个人信息能够真正被保护起来,那些泄露他人信息、以此行骗的不法分子能够真正受到严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身随心动″2023-12-11 18:16身随心动″[江西省网友]203.90.196.207
    我的信息被谁动过?这种骚扰行为真的让人很不舒服。
    顶5踩0
  2. 琅2023-09-26 11:40[天津市网友]39.135.238.67
    短信推销+电话“轰炸”……老板们是不是太着急了?
    顶0踩0
相关阅读
“双11”还没到 各种短信电话轰炸已至

“双11”还没到 各种短信电话轰炸已至

随着今年双11的到来,商家和消费者的热情持续高涨

2014-01-30

“双11”还没到 短信电话轰炸已至

“双11”还没到 短信电话轰炸已至

随着今年双11的到来,商家和消费者的热情持续高涨

2023-12-18

网购营销信息调查:退订仍遭骚扰 短信没停电话又来

网购营销信息调查:退订仍遭骚扰 短信没停电话又来

随着今年双11的到来,商家和消费者的热情持续高涨

2016-07-19

“双11”还没到 短信电话轰炸已至……

“双11”还没到 短信电话轰炸已至……

随着今年双11的到来,商家和消费者的热情持续高涨

201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