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有关粤语历史的一些事 本地人介绍本地话

时间:2023-07-09 07:54:01

相关推荐

有关粤语历史的一些事 本地人介绍本地话

导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粤语,是珠三角地区最明显的特征,香港、澳门将粤语作为官方语言。笔者生活的地区平时都是以粤语交流。更早期,宋朝在广州建立市舶司,粤语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到清朝,只有广州十三行作为对外窗口。广府人多出去南洋、北美做劳工和经商,许许多多广府人聚齐起来形成了一条条的华人街。直到现在,粤语还是海外流行的语言,北美中是第三大流行语言、大洋洲也是流行语言中排行前四的。

笔者就读的学校,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出乎意料的,他们都对粤语有着浓厚的兴趣,笔者的学校还专门开设粤语学习的课程。去年流行的《野狼disco》中,有着带着东北腔独特的粤语唱法。原来全国人民还对粤语有着这么浓厚的兴趣,这也是笔者想都没想到的,这里,作为广府人的笔者简略地介绍一下粤语。

粤语的发展轨迹

粤语是现在被认为是保存古汉语最多的语言,关于这个论断,有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粤语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越人遗留的东西。百越人长期统治岭南,当时的南粤也有很多的遗存。

第二个说法,是有关中原的雅言。传说秦始皇统一华夏,率领军队一直南下,当时南方还没有现在的人怎么多,构成的阻力相当小,秦始皇军队一直顺利挺进,接连攻破了广东、广西,将这两个地区设为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广东、广西这两个地区距离中原地区这么远,当时也没有京广线,士兵都不能坐高铁回来啊,他们很多都是年轻的小伙子,南方人少找不着配偶,怎么办呢?秦始皇有办法,他将中原年轻单身女子、寡妇1万5千人送至两广地区,含蓄的说是"为军官士兵补衣服"。朝廷还将自己最讨厌的人群—商人、被贬的官员放逐南方边陲,这样就不会影响"重农抑商"政策了。

秦汉时期,迁去岭南地区的人相对没有这么多,也没有迁移到现在的珠三角地区。纵观岭南地形,中原地区大多是华北平原,路途平坦好走,到了江南地区,就很多丘陵了,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小山,很多人已经筋疲力尽,转眼到进入广东了,行程应该不会太累太烦了吧!没想到眼前的南岭浇灭了他们的梦想,南岭十分陡峭,必须手脚并用,爬上山后才可以慢慢下来,真正到广东。这些移民很多都在今广东韶关南雄安家,这里有个著名的景点---珠玑巷,是许多广府人祖先的故乡。

这时候,由于朝廷管理的问题,管辖南海郡的赵佗吞并了桂林郡,组成了南越国,定都广州。他来自中原,为了获得群众们的信任,他主动迎娶当地女子为妻、顺应百越地区"短发纹身"的习俗,不干预当时土著流行的音乐和制造业。他很多做法都仿照了中原地区,例如设置郡县、死后像中山靖王一样身穿金镂玉衣下葬……为当地尚处于蛮荒时代的人们带来了中原文明的滋养。他善于教化群众,将孔夫子的儒家经典以雅言的方式讲授给老百姓,雅言和当时的两广语言融合发展,渐渐形成了如今粤语的雏形。

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许许多多中原地区的人忍受不了外面野蛮民族的侵略,纷纷南下,这时候的珠玑巷已经趋于饱和,中原人为了逃命和生存,往更南的方向走,就到了现在的珠三角地区,魏晋南北朝是士族统治的朝代。来自中原地区的士族,逐渐左右了岭南地区的方方面面,这时候的粤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粤语在唐宋元明清时期多与海上的贸易联系起来,结合了许多地方的习惯,形成我们现在讲的粤语。

粤语真的是古代的汉语吗

珠三角地区的人普遍很遗憾当初孙中山先生的决策,中华民国选择的方言中,广东话仅仅一票落后于北京话。其实,笔者后来观看了用古汉语阅读的视频,发现以前的古汉语更像是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对卷舌的要求很高,要不是有字幕,笔者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直至中古汉语、近古汉语才有些和现在的普通话相像的地方。比如拿唐诗《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引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秋"、"流"、"州"字与现代流行普通话口音十分像,而仅有"峡"字才像今天粤语的读法。

然而,笔者在平时粤语的表达中,还是发现了与古代汉语相似的地方。笔者以宋代出版的韵律书《广韵》为例,中古音的声母有36个,粤语只有12个,远远小于吴语系中温州话的29个。上面笔者提到听古汉语就像现在的外国诸多语系,是的,古汉语有很多的浊音,对舌头的灵敏度要求很高,北京话里面的"chi"、"shi"、"ri"中还保留着大量的卷舌,而到了粤语里面,全部都演化为清辅音,"吃"这个字变成"se"、"是"这个字变成"系"、"日"这个字变成"yig"。所以说,粤语就像是"太公分猪肉"一样,是古汉语这个祖先分给后代的一份猪肉,和吴语系、赣语系、湘语系、闽南语系一样,粤语是不是完全相等于古汉语,是搭不上边的。

粤语很多个说法是用这个读起来很顺畅,其实也不全是。广东珠三角地区和中央的联系从古就很弱,除了扮演接受流放官员,唐以后是海上贸易的身份,很多时候都是算是忽略的。太远了,古代交通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

不过多亏了这些贬谪官员,带给广东这些优秀的资源。其实广东日常用语保留了相当的古汉语成分,比如说文言文句式,用现在的普通话说,"请把勺子给我",而粤语"给个勺子我"、"现在好晚了都"。

有关粤语的好玩谚语

这里笔者向大家介绍一下自1900前流行到现在,的盏鬼粤语。当有一个人向他朋友说起以前对不起的事情时,我们除了表达"是吗,我都不记得了。"还可以说"咸丰年间的事情了,我怎么记得起来?"相传广州在咸丰年间,曾经发生过一次毁灭性的洪灾,当时很多人都吃不上饭,后来民生恢复,人们就把这个典故用上,来说明这是过去很久的事情,我们都忘记了。

还有一句:"真是吃龙肉都没味啊!"。我们国家以前是封建国家,国家最大的皇帝享有最好的东西,相当于"龙"的待遇。而"龙肉",就是皇帝享有最好东西的代称,如果你心情很不好,什么都打不起精神,又不想爆粗,你可以用粤语说:"真系食龙肉都某没啊。"

最后一个,是"阿茂做饼,没有那样做那样"。传说广州西关有个做饼的师傅,他做的饼卖得很好,很多人过来买,当他知道饼卖完后,马上回去做,新鲜拿出来给顾客。这个故事引出来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有创新精神,将本来没有的东西发明出来,例如近代很多发明创造,电话、电视、电灯等的东西。第二个意思是埋怨别人多管闲事,本来不关你事的便要过来插一脚。

结语

九州大地人杰地灵,孕育了许多地域性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长年累月的沉淀,粤语已经成为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文化被冲淡、被埋弃,现在笔者周围涌现很多父母是本地人,但是不会教小孩子讲本地话,令笔者倍感悲哀。其实到笔者这一代,粤语已经消亡得差不多了,笔者很多粤语歇后语都要问长辈才知道。珠三角地区随着众多外地人的涌入,不同文化相互冲击,粤语留下来的遗存已经很少。

粤语的成长离不开大背景,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总能穿越时空,闪现自己的价值,历久弥新。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下,笔者希望,笔者在有生之年能为粤语的发展尽一份力,希望粤语永远长青。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李夏2024-01-11 08:00李夏[香港网友]43.255.16.166
    听说广东话有很多有趣的俚语和谐音幽默,真想多了解一下,说不定还能和朋友开启新的段子模式!
    顶8踩0
  2. ゞ綾颩゛2023-11-10 07:58ゞ綾颩゛[湖南省网友]203.24.153.206
    作为当地人,我觉得学习本地话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社会。
    顶2踩0
  3. 裹桐之轮2023-09-09 07:56裹桐之轮[重庆市网友]43.255.230.199
    粤语历史真是丰富多彩,听说在古代曾是宫廷语言,太祖康熙还是说粤语的呢!
    顶4踩0
相关阅读
曾经“霸耳朵”的粤语现状如何?

曾经“霸耳朵”的粤语现状如何?

最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小时候在广州本地经常会看到广州白话小册子,又或者你到广州和本地人聊天,他们或许会问你:会不会讲白话、广州话,而不是问你会不

2023-07-09

粤菜历史悠久 是广东饮食文化的一大亮点 蕴含着很多美味

粤菜历史悠久 是广东饮食文化的一大亮点 蕴含着很多美味

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已成为中国四大名菜之一

2012-11-10

广西最“不像话”的城市 说粤语吃粤菜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广东的

广西最“不像话”的城市 说粤语吃粤菜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广东的

甚至有的省份的名字还不如本省的一个城市有名,比如下面要提到的广西,就是最南端的一个城市

2023-12-13

宿迁一小伙利用抖音宣传景点与文化历史 单篇点击量近百万

宿迁一小伙利用抖音宣传景点与文化历史 单篇点击量近百万

在宿迁有一位小伙子名叫盛龙,为了更好地推广宿迁的旅游景点,他利用抖音,向大家介绍宿迁各种景点的同时,还讲述了关于景点的前生今世,吸引了大量粉丝

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