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语文阅读理解常见问题 3个答题技巧 不用背套路一样准确答题

时间:2023-07-09 04:29:01

相关推荐

语文阅读理解常见问题 3个答题技巧 不用背套路一样准确答题

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在阅读理解的练习中,小学阶段,如果老师给学生讲了太多的公式和套路,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实际运用中是很难掌握的。套路和公式孩子们都能理解,但是面对问题和阅读素材,很多学生就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了。其实这是小学生语文思维和语言逻辑能力还没有达到靠背公式和记套路来答题的能力,那么针对语文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问题,比如:学生抓不住关键词,一篇文章读完,不能准确找出关键词和提炼主要内容,我们该如何在日常的语文阅读中去练习?重点句子能理解,但是不能准确作答,你的回答和参考答案相差甚远;开放性主观题,总答不到关键词上。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方法的缺失,不知道如何提炼概括是我们很多小学生常见问题。

根据这些问题,我们有没有答题技巧?有,但是如何让小学生理解并消化这些方法和技巧,提高熟练度,去运用到实际答题的练习中去?这个过程是最难的,高年级的同学在阅读理解的问题,并不是需要大量地做阅读理解的题目,而是真正搞清楚问题和技巧的应用。家长在辅导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不是一遍遍讲解就能达到理解的目标,小学生在语文逻辑上的建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太差,还是因为我们对考点、阅读能力、文字的感知力练得偏少。抓住每一次习题和练习,找到技巧才能提高阅读理解的答题准确率。小岛老师分享3个答题技巧,用具体的文字示例,帮助同学们一目了然。

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题型就是考修辞手法。小学语文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这是最常考的。还有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为什么同学们总是写不对修辞手法,其实还是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不深刻。我们在学课文的时候,语文老师都会重点讲解比喻和修辞。考试中,除了考具体的修辞手法,还会考作者用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表达的效果。这是更高一个阶段的能力考察,分辨修辞手法尚且不熟练,就很难再进行下一个阶段的练习。加强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在阅读理解中,如何准确作答呢?这里有两段话:

例①:“雨后春笋纷纷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句话采用的是拟人修辞,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春笋从土里钻出来的样子。

例②:“纺织娘在吱啊吱啊地唱歌。”写出这句话的修辞手法?说一说这么写好在哪里?

答: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纺织娘的叫声。

同学们看到这两段话和问题,是不是有一种问答很简答的感觉?那么在考试中,考察修辞手法和作用,有可能会用选择题的形式:以下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正确的一项,这就需要我们同学们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地去判断。在日常练习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练习,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阅读任何一段文字描写素材,也可以先找修辞手法,并说一说这样的描写的作用。对于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它们的作用就是这一点:让描写的对象更生动形象,让文字更有趣更丰富。答出这两点来,不用背公式,我们依然可以得到高分。

在课文讲解中,语文老师经常会强调,找出关键词,体会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同学们能够准确找出,但是在考试中,就找不到了。其实还是对文章的理解有欠缺,我们抓不到紧扣主题的词汇,对词语在句式中的用法判断不清晰。比如这两句话:

例①:“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2亿4000万年前。”这句话里的“大约”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因为“大约”表示估计。去掉了,意思就与事实不符,语言就不准确了。

例②:“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这句话里的“很可能”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很可能”表示估计、猜测,去掉的话就表示鸟类一定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了,意思与事实不符,语言就不准确了。

同学们是否能体会到呢?大约、左右、也许、可能、大概这一类词语,表示了判断,但又不是最精准,可是在说明文阅读理解中,最喜欢考一些关键词的作用。这些特殊的词语,隐藏很深,如果不仔细阅读,我们很难发现它们的作用,如果考到这一类词语,我们一定要准确找出来,它们的作用只有一种那就是看似表达的是估计、猜测的意思,但作用是让语言更准确,表达的意思更精准。说明文的考试,越来越多地体现在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中,阅读说明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语言的把握不精准,就很难理解和得分。在日常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多读一读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一类的说明类文字,提高自己对文字的精准理解。

主观题中,低年级的同学最怕碰到的是,谈一谈想法,说一说感受。明明文章是可以读懂的,讲了一个小故事也能理解,但是一到谈想法和说感受的时候,就不知道写什么了。这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无法去深刻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缺乏阅读内容的道理认知,其实还是和这一类题目做的练习太少,我们的阅读量积累得还不够有关。

这一类题目考查的都是同学们对文字的感知,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怀、故事讲了怎样的道理,是需要同学们熟练组织语言去答题的。答题的技巧需要我们先把说明的方法或者故事简单说了一个什么事,先写出来,再加上自己的感受。比如:故事讲了小青蛙在井底望天的故事,表达了我们看事情要全面,不能做井底之蛙,只看到片面。关于阅读理解的常见问题,这3个技巧,你学会了吗?欢迎留言评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李岚2024-01-11 19:55李岚[山东省网友]103.250.183.121
    @独孤梦不用死记硬背,只要理解文章内容,就能准确回答问题。
    顶0踩0
  2. 独孤梦2023-11-10 14:46独孤梦[广东省网友]43.225.120.166
    掌握分类解题、逐句理解和归纳总结等技巧可以帮助提高答题效率。
    顶7踩0
  3. 那只是曾经i2023-09-09 09:37那只是曾经i[四川省网友]203.29.28.151
    很多同学在语文阅读理解时常常遇到理解不深、选词困难等问题。
    顶30踩0
相关阅读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往往是最容易得分也是最容易失分的一门,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整理了高考语文冲刺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语文基础题答题套路1 看清题干要求。选的

2023-07-06

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型总结 答题套路完全归纳

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型总结 答题套路完全归纳

但是在入门阶段,作为一种规范,技术还是要讲的

2023-08-30

小学写人类文章阅读技巧?用这个答题 老师也对你刮目相看!

小学写人类文章阅读技巧?用这个答题 老师也对你刮目相看!

头疼的是孩子们书也没少读,为什么答题总答不到点儿上?明明是听了老师或者课外辅导老师的方法来答题,为啥还会失分?唉,头疼头疼~~~根据这几年在教育机

2023-08-11

做语文小说阅读理解 一定要知道的10种答题模式

做语文小说阅读理解 一定要知道的10种答题模式

小说情节情节这一块儿,常考对小说情节、线索的分析概括

202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