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高考语文 冲刺考场高分作文系列 观后感/读后感写作策略总结

时间:2023-07-09 03:20:02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 冲刺考场高分作文系列 观后感/读后感写作策略总结

本文讲解考场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从一般到特殊,一步步抓特点,掌握要领,拿到作文高分。

行文的顺序,先讲写作的大体原则,从读后感和其他文体共性写起,再讲读后感的文体特点、行文结构,最后是考场例文分析。

如何写好观后感和读后感?去年和前年,都有写过。

此前相关的文章,有这些:

高考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观后感如何突出文体特征?

高考语文,写好读后感(观后感),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考作文,掌握几个关键点,上考场让高分读(观)后感水到渠成

现在,还是想写一写,也该写一写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时间跨度有些久,不断教学相长的生涯中,不断烹文煮字的日子里,又寻得一些更恰切的例子,又生发一些新的想法,需要补充进来,提升自己,也有益于人。

“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

做老师,登讲台,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喋喋不休。复有多余精力,又借助网络诲人不倦。看到大家因问题解决而高兴,总是乐在其中矣。

之前有说过,2019 年全国Ⅱ卷,其作文要求从五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其中就有观后感。这也是观后感于近些年来首次进入高考作文的写作。

有观后感,自然就可能有读后感,更何况是推行整本书阅读的当下。

为什么要考读后感?特别是整本书的阅读?我们做过的许多习题,读过的不少文章,里边提到的碎片化阅读,其中就有提到其弊端。

真正的观后感或者读后感的写作,是着眼于整体,始于不知不觉中对抗碎片化之阅读的。

有继承才能有创新,读后感要写出新意来,只有读的全面,在全面把握真正继承的基础上,才能有真正的创新。观后感,亦复如是。

宏观上来看,此类文体是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当然也是可以加入情境,比如读书报告会,读书节演讲,观看一个节目之后的汇报,这都是融入了情境的读后感或者是观后感。

这里面可以说三点:

一、要解决素材的储备问题。没有素材储备的读后感,好比是无米之炊。连作品都没有看过,却要去评论,就好比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很可能是要说偏的,要么就可能因为不知道而人云亦云。

对作品一知半解,去写读后感或者观后感,就好比是盲人摸象,虽然能说出一些门道,讲出一些东西,却往往陷于细枝末节,只是局部的真理,未能够统摄全篇。就算是主题先行,也往往不能够很周延的论证。会让人感觉那文章是在文字的表面滑行,或者以偏概全。

素材的储备问题,除了影视剧文学作品之本身,还要联系与之相关的史实事实生活经验。如此具足,方可能圆满。

二、主题之提炼升华。第1个层次是总结归纳,第2个层次是提炼升华。

就总结归纳来讲,要总结出作品本身,所涵盖的主题。更关键的是提炼升华。

第2个层次,就是要在提炼出作品主题的基础上,展现小我之感悟,表现大我的精神。也就是,你要借助作品来感悟。

感悟到什么层次呢?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作品中人物与时代主题的关系,这部作品对你的启发,你将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到这一层次,高度肯定是够的。

三、表达技巧的准备。首先得符合要求,然后宏观上的是结构,微观上的是语言。

若拿人外貌作比,一要有好骨骼,二要有好皮肤。

骨骼匀称,肌理细腻。该叙述的地方有叙述,该概括的地方有概括,该引用的地方适当引用。

文体的基本盘守住,语言的华彩要锤炼。

老师是在玩拆词游戏吗?不是呀。我是在紧扣基本的概念,来讲这里文体的写作策略。

重点讲一讲文章的样态,也就是给人的感觉。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就从名称的构成,开始说起,才能名正言顺吧——

"观"(“读”)这两个字,是"感"的基础,就像我在上一小节提醒大家的,没有"观"(“读”)两个字的落实,那文章写出来,可能是管中窥豹,可能是盲人摸象,这还是从范围上来讲的。

除了这个,还要有思想的深度,情感的深入。

"观"(“读”)的具体落实,与作品关系紧密。把握作品,以概括叙述为主。如观后感《美的殉道者》,是这样介绍影片《海上钢琴师》之主角的:

主人公是个弃婴,不知父母是谁,被丢在一艘客轮舞厅的钢琴盖上。黑人伙夫收养了他,给他起名为丹尼·布德曼·T·D·柠檬· 1900。之所以叫 1900,是因为他是在 1900 年的一月被收养的。从诞生那天起,1900便与海有不解之缘。除了海,他常躲在舞厅门外听钢琴。终于有一天,当人们忘乎所以地舞蹈时,他情不自禁地走向钢琴并弹奏起来。一个钢琴天才就此被发现,就像他载他长大的那艘客轮,在艺术的海上开始了他的生命行程。

这段关于主人公生平的记述,就是原作的提炼与概括。这些文字的第1个作用,是让不了解作品的人了解了作品。而对于高考作文来说,则是后面议论的张本。

当然像这样的记述,有时和议论是水乳交融的,甚至要带有一点形象化的笔法:

他从不写谱,只弹奏他心灵的曲子。海是那么单纯,波涛起伏跌宕,变幻无穷,本身即构成音乐的要素。海的背景与 1900 的曲子形成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产生一种奇妙的和声效果。他是海的儿子,波浪是他的伙伴,海平线和客轮即他的家园。

这一段文字,写了1900的音乐天赋,也以形象化的笔法评价了其身世。虽然是议论,却非常有感染力。文体简洁,却又不失生动。

物和人结合一块来,特别是文学作品,一定要抓住象征的地方。所追求的效果,就是要为“感”形成的共鸣,打下基础。

"感""感"这一个字,不仅仅是谈感想那么简单。一定要有说理的程度,而且还要重视文采。

观而后,必有感,读之后,必有感。这可是主体的部分。

无论读后感还是观后感,在介绍具体的内容之后,一定要展现出自己的观点。

考试作文,则必有更清晰的呈现,方能让阅卷老师轻松的给你打出高分。

"感"要做到新颖,也要做到深刻。有说服力,能征服阅卷老师,必须具备高超的说理艺术。知识储备的重要性,我们先前讲,这里就讲一讲技术。

继续看《美的殉道者》的片段:

……海的声音在这里是种象征,海和陆地即梦想与现实、美的诱感与具体生命、精神与物质的对立。海的声音感动现实中的人,产生对更理想境界的热望。对 1900 来说,他本身就是生存在海的声音中的精灵,海的声音和他早成了—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正是他为什么走下舷梯最后几级,却又返回客船,仍日继续他海上的漂泊生涯。这正像他对唯一的知心朋友说的那样;他之所以放弃,因为陆地上有广阔的城市、纵横交错的街道,他看不见它的边,不知它的终点,而船上,只有船头船尾的距离,船上乘客,每次只有 2000 人,钢琴只有 88 个键,他能看到尽头,但是他的心灵在这有限的琴键下却能无限地遨游与创造。他出生在船上,也要死在这条船上。……

行文对主人公1900人生选择讲述的同时,也通过议论的方式阐述了其选择的理由,阅读者能因此而形成清晰的认识。而下面的这一片段,这是纯粹的议论:

这纯真的念头太古典、太陈旧,同那艘已破旧的客船一样,在势不可当的物质洪流中,注定被人们抛弃。……

再如文中的语句:

"它是一种诱惑,一份痴狂,如同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着迷于水中自己的影子,一旦染上就不能自已"。

在这里,说理时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张力,又凸显了文化底蕴,让读者与感动中信服。

上一小节以《最美殉道者》为例文,展示了这种文体的具体笔法,下面我们讲一讲这文体的一般结构。

为什么要讲一般结构?因为确实有些观后感结构比较独特,由于我们针对的是考场作文之破解方法,所以一般结构也就足够。

最核心的4个步骤,曰:引议联结。

当然有时候也会有点变化,比如先总提概括一下作品,之后再介绍,再议论,再联系实际,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一折腾,好像是有5个步骤。

但不管怎么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总体格局,大同小异。

下面结合具体的作品,来给大家说说,如《平凡的世界》之观后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仙女之花2023-10-20 21:10仙女之花[国外网友]43.228.116.164
    通过冲刺考场高分作文系列的观后感,我学会了很多写作策略,对高考语文备考有很大帮助。
    顶10踩0
相关阅读
高考语文 写好读后感(观后感) 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考语文 写好读后感(观后感) 要注意哪些问题?

具体的试题,大家可以去看2019年高考课标二卷的作文试题

2016-12-27

资深语文老师手把手教你写读后感 不看你就亏大了!

资深语文老师手把手教你写读后感 不看你就亏大了!

观后感写的是自己看了一部电影或一出戏剧、一部电视剧、一场演出、一幅书画后的感想

2013-05-03

悦心经典学校开学第一课:在文化沙漠的时代 我读到了圣贤之书!

悦心经典学校开学第一课:在文化沙漠的时代 我读到了圣贤之书!

其中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所引发出的民富国强,重视文化 盛世如你所愿,引起学生的共鸣

2023-07-07

新初一(六升七) 暑假 语文怎么学 十点提醒

新初一(六升七) 暑假 语文怎么学 十点提醒

趁着假期赶紧多背一点古诗文,古诗文将是你上初中后遇到的最大的难点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