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古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却很少人知道 它的后半句才是精华

时间:2023-07-09 02:56:01

相关推荐

古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却很少人知道 它的后半句才是精华

中国有不少的俗语或者谚语引经据典,都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或是通过案例警醒世人,或者劝诫他人做事行善。这些语句成为了古代最具典范性和影响力的道德约束,通过人民的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比如这一句“举头三尺有神明”想必很多人都听说它的意思吧。它本意是指古人信仰神灵,做的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有天神在监督你。引申意思就是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天上的神灵都会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不要以为可以轻易的掩人耳目。其目的自然是在对他人劝善规过。

但是你知道吗?其实这一句话意思并不完整,因为它还有一个鲜少人知的下半句“不畏人知畏己知”,同样的意义非凡。而且只有当上下半句连起来读的时候,你才能明白这全句的精髓所在。古人的寓意可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浅显。

那么这句“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到底想给我们传达的是什么意思呢?一切还需要细细道来。

出自的典故

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这句话最早是出自清朝的文人叶存仁。叶存仁在一个地方做了三十几年的官,为人相当清廉,下属都很拥戴他。

后来他要离任时他的手下执意要给他送行,但被叶存仁婉拒了。当他大晚上坐着船打算离开此地时,谁知道出行的船只却迟迟不开船。

叶存仁也不知道是何故,结果到了深夜,自己船还没开动倒是先看到一艘小船翩翩向他驶来,船上就坐着他的部下和他带的礼物。

原来这部下是专程前来给叶存仁送临别赠礼的,但是白天送害怕人多口杂叶存仁不收,于是就等到夜深人静之时再来给叶存仁送礼,想着反正趁着月黑风高可以避人耳目,希望叶存仁能收下他这份心意。

但是叶存仁向来两袖清风,又岂会做出如此不雅的收礼之举呢?他当即留下一首诗给部下“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随后拒礼而去。而这首诗就是“不畏人知畏己知”的出处了。

显然,叶存仁留下这2句诗就是为了告诉属下自己感谢对方的心意,但是这份礼物自己是万万收不得的。

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白天晚上之分,并不是说到了晚上没人看见就可以收下礼物了。而是说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心里有把尺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都明明白白有着标准,所以自己做过什么畏惧的不是来自他人审查,而是应该敬畏自己的内心。

能说出这样的话,相信这叶存仁的人品是高尚无比。他遵从于自己内心,自知自爱。为人更是无愧于心,无愧于行。难怪他可以在同一个地方任职三十多年还依然受人爱戴,这样的一个人还会质疑他是不是一个好官吗?

世人的态度

当然了,叶存仁给后代造就这么一个好榜样,也教会了世人这么一个道理。做人做事最先要紧是过自己内心那一关,如果自己心里没有一杆标尺,而只是借助外来的约束想着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那么这个人也是没有底线的存在,更不能指望他做事能有多少分寸。

叶存仁是个很正面的例子。他可以衡量自己言行,维护自己口碑和名誉,绝对不做有辱门风之事。这也是他最难得可贵的地方。但是反观我们现实世界,都有叶存仁这样觉悟的人并不多,甚至对规则阳奉阴违的人都不在少数。

比如这次的新冠疫情让我们看到一群又一群的医护工作者前赴后继地冲在第一线,为的就是早日扑灭这场熊熊燃烧的疫情,让各地能恢复正常的运转。

但是也有很多人面对防疫规定动着自己的小脑筋。就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扬州疫情,就是因为一位老太太为了免于隔离,从疫区回来不隔离不申报。甚至明知道自己有咳嗽、发热的迹象,依然周转于各大麻将馆、农贸市场。

最终她只能害人害己,不但自己病情被延误,还导致扬州城内更多的老年人被传染,每天的感染人数节节攀升,整个扬州停摆。

不知道这位毛老太太有没有后悔过自己行为,毕竟曾经她应该以侥幸逃过防疫审查为妙,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是病毒的宿主。

可是她有没有想过摆在那里的防疫规定不是为了给人设限,而是为了防止病毒在异地扩散。而如今的她造成这么严重后果不知道自己内心过不过意得去。

只能说从一开始南京逃回扬州的路上,她的做法就只考虑自己能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完全没有考虑其他人安危,也没有衡量过自己这样做法对不对。如果她能明白什么叫做“不畏人知畏己知”就好了。

警醒世人

不过我们说回这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涵义时又会有新的发现;所谓神明到底存不存在我们并不知道,但是你的内心世界完全就是自己指引导向。

如果你内心里住着一个恶魔,那么你所有的行为都会朝着不端的方向发展。但相反的如果内心深处是一个天使,那么大概每做一件事情你都会掂量下这件事到底是损人利己还是舍己为人,值不值得去做。那位帮你把关的神明其实就住在你的心底。

一个人成长最重要是要学会自省自视。你可以骗得过别人,但是骗不了自己。所以很多时候,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镜子。适时地去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每日复盘下自己的行事,很快你就能自己察觉到自己错误或者不足的地方。

相比于通过外方的压力来督促你改正或者纠正自己行为,还不如你自发选择去改变。毕竟了解自己的人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

就好比小学生每日做着枯燥无比的练习作业,与其来自老师每日检查批改会让人产生疲倦感,还不如自己勤勤恳恳的写好每一笔、做完每一道题,最后得到的练习结果要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其实成人也一样,做每一件工作之前都能扪心自问下,自己能不能满意,自己能不能看得过去,远远要比敷衍了事的交差结果好得多。这样的道理难道不是百年的前古人都已经悟到了吗?

小结:

由此可见古人传递出来的善恶理念远比我们考虑的要周到。套用现在一句现在的俏皮话来说就是“你在第一层,而别人在第五层”。的确,很多时候古人留下来的善恶伦理观念或是人生的哲学观念都已经参悟透了,而他们要传达给我们更多是一种心态的表达。

确实,当我们能正确摆正自己的心态后,我们的三观才能做到不偏不倚。社会本就是个复杂的群体部落。所谓人生百态就是千人千面,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会有正确的思想,也不能指望所有人都看得清真相。

就例如如今的社交平台上,每一条关于热搜的事件的评论都带着不同的声音,而且很多时候是事件真相还未完全披露出来,但是评论中赞美和谩骂夹杂着而来,让人完全看不懂这究竟是好还是坏?究竟应该站哪一边?

其实答案很简单,只要自己思想正确,不被带歪才能审时度势。而与此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对得起自己良心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希望大家共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秋枫的黄昏2024-01-12 01:40秋枫的黄昏[宁夏网友]203.28.12.14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有远大的目标和信仰,就能获得内心的力量吗?很有意义呢。
    顶48踩0
  2. 梦圆2023-11-10 18:05梦圆[河南省网友]117.103.72.17
    原来一直以为这句话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没想到还有后半句。
    顶1踩0
  3. 景随风2023-09-09 10:30景随风[火星网友]116.252.26.154
    这句话的后半句是什么呢?好想知道!
    顶0踩0
相关阅读
《增广贤文》:以诚待人 方为天道

《增广贤文》:以诚待人 方为天道

增广贤文人应该心存善念,多行好事,多存行善积德的行为念头,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举头三尺有神明虽然有些看似迷信的说法,但是劝人向善的心思却是永

2014-01-05

古人说:“贪酒不顾人 贪色不顾身” 其实下句更经典 戳中人性

古人说:“贪酒不顾人 贪色不顾身” 其实下句更经典 戳中人性

比如贪酒不顾人,贪色不顾身这句话就是古人对我们的告诫,这句俗语被收录到了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著作智囊全集中,而且这句俗语并不是完整的句子,它

2023-08-26

《增广贤文》这2句经典名言 老祖宗留下的精华 值得一读

《增广贤文》这2句经典名言 老祖宗留下的精华 值得一读

因此 如今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对的,可是不可以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

2022-12-26

俗语:“半路夫妻硬如铁” 后半句才是精髓 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语:“半路夫妻硬如铁” 后半句才是精髓 可惜十人九不知

倘若小两口由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就闹得不可开交,那么这段婚姻必然也是悲惨的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