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练习4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

时间:2023-07-08 06:37:01

相关推荐

练习4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

练习4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

总分:54分建议用时: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几年,“偶像养成”类网络综艺________。其实,不只是真人秀节目,从武侠小说“英雄不问出处”到当下网络文学“草根逆袭”“乌鸦变凤凰”,一直是大众文艺________的故事母题。不同的是,与文学、影视、舞台等文艺样式相比,打着“真实记录”旗号的真人秀给观众,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体,()。真人秀营造的“真实”视听空间,观众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模糊了影像与现实的界线,让人更容易接受节目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很长时间以来,不少这类选秀节目尽管________,其实是“偶像神话”的不断重写,其中的观念偏差可能对众多认知能力还不成熟的青少年产生误导。尽管节目营造只有努力才能成功的氛围,尽管节目喊出“越努力越幸运”“逆风翻盘,向阳而生”的口号,但在真实生活中,普通人仅仅通过几个月的“勤奋”“努力”就能成为亿万人关注和喜爱的明星、偶像,这种概率小得几乎可以忽略。节目组和播出平台尽可以为自己贴上“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标签,但通过设计出来的“真实”渲染浮躁心态,传递________观念,值得人们深思。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备受瞩目手不停毫花样翻新急功近利

B.众所周知 蒲牒写书 花样翻新 急功近利

C.备受瞩目 蒲牒写书 别具匠心 好高骛远

D.众所周知 手不停毫 别具匠心 好高骛远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更具迷惑性地营造了“真实”情境

B.营造了更具迷惑性的“真实”情境

C.营造了更具“真实”性的迷惑情境

D.更具“真实”性地营造了迷惑情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使观众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模糊了影像与现实的界线,让人更容易接受节目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B.使观众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跨越了影像与现实的界线,让人更容易接受节目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C.使观众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模糊了影像与现实的界限,让人更容易接受节目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D.使观众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跨越了影像与现实的界限,让人更容易接受节目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4.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大前提必须是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6分)

示例:“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是有准备的人,所以最终我们将获得机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面的语句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名言,举出一个事例,段末引出结论。100个字左右。(5分)

《菜根谭》有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春和景明”之日登楼观景的心境。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曹操破荆州之后顺流而东时的表现,寥寥数语写出了他枭雄兼诗人的形象。

三、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李专美,字翊商,京兆万年人也。远祖出姑臧大房,不以才行相尚,不以轩冕为贵,虽布衣徒步,视公卿蔑如也。少笃学,重节耿拗,以父枢唐昭宗时常应进士举,为覆试所落,不许再入,专美心愧之,由是不游文场。伪梁贞明中,河南尹张全义以专美名族之后,奏为陆浑尉,秩满,改舞阳令。后唐天成中,安邑榷盐使李肃辟为推官,时唐末帝镇河中,见其敦雅,心重之。末帝一日曾宴于衙署,专美亦预坐,末帝曰:“某夜来梦主上召去,何也?”客无对者,专美屏人谓曰:“将来必为嗣主。”由是愈重焉。末帝留守长安,奏为从事,及移镇凤翔,迁为记室。末帝即位,除尚书库部郎中,赐金紫,充枢密院直学士。初,末帝起自凤翔,大许诸军厚赏。洎至洛阳,阅内库金帛不过二三万,寻又配率京城户民,虽行捶楚,亦所获无几,末帝忧之。会专美宿于禁中,召而让之曰:“卿今致我至此,不能度运以济时事,留才术何施也!”专美梗言奏曰:“臣才力驽劣,属当兴运,陛下猥垂录任,无以裨益圣朝,然府藏空竭,军赏不给,非臣之罪也。臣思明宗弃代之际,是时府库滥赏已竭,继以鄂王临朝,纪纲大坏,纵有无限之财赋,不能满骄军溪壑之心。国之存亡不专于赏须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赏当功罚当罪则理道也若不改覆车之辙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今宜取见在财赋以给,不必践前言而希苟悦之。”末帝然之。及其行赏,虽不惬于军士,然洛阳户民获免鞭笞之苦。明年,迁兵部侍郎、端明殿学士。高祖入洛,以例除名。三年,复授卫尉少卿,继迁鸿胪、大理卿。开运中,以病卒,时年六十二。

(选自《旧五代史·李专美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之存亡/不专于赏/须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赏/当功/罚当罪/则理道也/若不改覆车之辙/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B.国之存亡/不专于赏/须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赏当功/罚当罪/则理道也/若不改覆车之辙/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C.国之存亡/不专于赏/须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赏当功/罚当罪/则理道也/若不改覆车之辙/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D.国之存亡/不专于赏/须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赏/当功/罚当罪/则理道也/若不改覆车之辙/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覆试,古代考生应试中,有的考试分两场,第一场叫作初试,第二场叫作覆试。

B.榷盐使,唐官名,因政府对食盐垄断,特置榷盐使,掌池盐专卖及查禁私盐。

C.迁,一般跟“转迁、迁调、右迁、迁除”一样指调职,“左迁、迁谪”指降职。

D.金紫,本指“金印紫绶”,借指高官显爵。后也指金鱼袋及紫衣,用来指代贵官。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专美出身高贵,视权力如粪土。虽出自姑臧大房,他却从不把自己的才华和美好品行当成荣耀,不把做高官当作尊贵,认为王公贵族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B.李专美性情耿直,重视名声节操。他因为父亲李枢在唐昭宗时曾经考进士,在覆试落第,不能够第二次参加考试,心里十分愧恨,于是不进入考场。

C.李专美奏对得宜,受到末帝器重。末帝在一次筵席上问众宾客某夜的梦做何解时,只有李专美给了末帝满意的解释。末帝即位后,让他进枢密院任职。

D.李专美熟知国事,敢于抗言直谏。专美对末帝表明国库空虚,军队赏赐不能供给,非自己的罪过,纵然国家财力无限,也不能满足骄横军队的贪欲之心。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召而让之曰:“卿今致我至此,不能度运以济时事,留才术何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宜取见在财赋以给,不必践前言而希苟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1、12题。

秋日(其一)

秦观

霜落邗沟①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湖上

方岳

连天芳草晚萋萋,蹀躞②花边马不嘶。

蜂蝶已归弦管静,犹闻人语画桥西。

【注】①邗沟:江苏扬州附近的古运河。②蹀躞:小步行走。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诗前两句通过落霜、清水、寒星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水上秋夜图。

B.秦诗第二句中的“明”字,写无数寒星倒映水中在船边闪烁,意境幽清明净。

C.方诗第一句写湖边茂盛的芳草连接天际,在傍晚时分呈现出一派凄清景象。

D.两首诗虽然写于不同的季节,但都能抓住景物特点,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12.两首诗的尾句都写到了“人语”,其作用有何异同?试进行比较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4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

答案与解析

1.A【解析】 “备受瞩目”指很受别人关注。“众所周知”指大家全都知道。形容综艺节目是热点,应选用“备受瞩目”。“手不停毫”形容不停地写作。“蒲牒写书”指编蒲为牒,用以写书。此处指武侠小说、网络文学的故事母题一直未变,应选用“手不停毫”。“花样翻新”指新的式样或品种被创造出来,也指玩弄新的花招。“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别具匠心”是褒义词,此处无褒奖的意思,指选秀节目只是在形式上翻新,实质不变,应选用“花样翻新”。“急功近利”指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好高骛远”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此处用于形容“观念”,应选用“急功近利”。综上可知,A项正确。

2.B【解析】 “更具迷惑性”应作“情境”的定语,而不是作“营造”的状语,排除A项。真人秀打着“真实记录”的旗号,试图给观众营造的应是所谓的“真实”情境,而不是“迷惑”情境,排除C、D两项。故选B。

3.C【解析】 “界限”适用的对象一般是抽象事物,“界线”适用的对象往往侧重具体事物。用来指“影像与现实”之间的分界,“界限”一词更适合,据此可排除A、B两项。根据句意可知,观众沉浸于真人秀节目之中,只是在头脑中“模糊”了影像与现实的界限,而不是在实际生活中“跨越”了二者的界限,据此排除D项。故选C。

4.“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3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努力做时代的君子,所以我们要努力奋斗、自强不息。(3分)

【解析】 本题要求所写句子是一个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首先分析例句,先是引用名言,给出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再用“我们是……”给出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所以最终我们……”是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考生可选择自己熟悉的名言,在后半句提出这则名言的关键词,揭示出它们的关系。比如,“狭路相逢勇者胜”,强调“勇敢”与“胜利”的关系。

5.“让”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孔融让梨,折射出尊长敬兄的修养操守;鲍叔牙让利管仲,彰显出宽容大度的人格魅力;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成就了“六尺巷”的千古美谈。为人懂得谦让,不斤斤计较,不锋芒毕露,内心定会云淡风轻,生活定会安宁幸福。(名言2分,事例2分,结论1分)

【解析】 开头的语句就是论点,续写的内容则是展开论证。论据既要举出具体事例,引用名言,又要能充分证明论点,引出结论。写议论性文段,篇幅虽短,但议论的三要素不可或缺。

6.(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7.B【解析】 利用整句的知识,可知“须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赏当功,罚当罪”断句正确,排除A、D两项。“徒困”的宾语应为“蒸民(百姓)”,二者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B。

8.C【解析】 “右迁”“迁除”指升迁,不指调动。

9.A【解析】 从“视权力如粪土”到句末,陈述的对象不是李专美,而是他的远祖。

10.(1)(末帝)于是召李专美过来并责备他道:“你如今导致我到这种地步,不能揣度形势来帮助解决此时的国事,留着你的才学手段做什么呢!”(“让”“致”“济”“何施”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如今应该取用现存的财赋来奖赏他们,不一定要履行之前说过的话来暂且取悦他们。(“见在”“给”“践”“悦”各1分,句意通顺1分)

【解析】 (1)让,责问,责备;致,导致;济,帮助;何施,宾语前置,做什么。(2)见在,现存的,“见”通“现”;给,赐予,给予;践,履行,实行,实践;悦,使……高兴,取悦。

【参考译文】

李专美,字翊商,是京兆万年县人。他的远祖出自姑臧大房,不把自己的才华和品行作为崇荣、高尚,不把做高官当作尊贵,即使身穿布衣,徒步行走,看那些王公贵族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专美)从小很爱学习,重视名节,性情耿直,因为父亲李枢在唐昭宗时曾经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在覆试中落选,并且不被允许第二次参加考试,李专美心里十分愧恨,从此不进入考场。后梁贞明年间,河南尹张全义因为李专美是名门望族的后人,奏请任命他为陆浑县尉,任职期满后,改任舞阳县令。后唐明宗天成年间,安邑榷盐使李肃征召他担任推官,当时后唐末帝镇守河中,见李专美敦厚文雅,心里很重视他。末帝有一天曾在衙门大摆筵席,专美也参与了,末帝说:“我昨夜梦到皇上召我去,这意味着什么呢?”坐客们都没有办法来回答,专美避开众人对末帝说:“您将来一定会继任皇帝。”因此末帝更加器重专美。末帝留守长安,奏请任命李专美做从事,等到调任镇守凤翔,又升迁他担任记室。末帝即位后,授予他尚书库部郎中的官职,赐予他金紫,让他担任枢密院直学士。起初,末帝在凤翔起兵时,曾给诸军许诺,待夺取帝位后予以重赏。但等到了洛阳,发现内库金帛不过二三万(远不够许诺的数量),不久便按比例向京城居民摊派,虽然对他们杖击鞭打,也所得无几,末帝因此担忧。正赶上李专美在禁中值夜,(末帝)于是召李专美过来并责备他道:“你如今导致我到这种地步,不能揣度形势来帮助解决此时的国事,留着你的才学手段做什么呢!”专美耿直地上奏:“臣才力驽钝,恰逢时运昌隆,承蒙陛下屈身录用,我没有给圣朝带来什么贡献,但是国库空虚,军队赏赐不能供给,并不是我的罪过呀。我想到明宗去世的时候,当时国库因随意赏赐而枯竭,接着鄂王当政,纲纪大坏,纵然国家有无限的财力赋税,也不能满足骄横军队的犹如深沟长溪一般的贪求物欲之心。国家的存亡之道,不专在于施行赏赐,应当使刑法政令在朝廷确立,使之在全国得以推行,有功劳应当赏赐,有罪应受到惩罚,这才是理政之道啊。如果陛下不吸取失败的教训,只能使百姓穷困潦倒,国家的存亡就不可知道了。如今应该取用现存的财赋来奖赏他们,不一定要履行之前说过的话来暂且取悦他们。”末帝认为他说得对。等到进行赏赐的时候,虽然没有满足军士们,但洛阳城的百姓免受了鞭笞之苦。第二年,李专美晋升为兵部侍郎、端明殿学士。后晋高祖石敬瑭进入洛阳,按照旧例将李专美罢官除名。天福三年,李专美再次被任命为卫尉少卿,接着升任鸿胪卿、大理卿。后晋出帝开运年间,因病去世,时年六十二岁。

11.C【解析】 “呈现出一派凄清景象”错,“萋萋”意为茂盛,无凄凉意。

12.相同:两首诗的尾句都营造出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令人回味的深远意境。(2分)

不同:秦诗尾句紧承上句“疑无地”,通过“人家笑语声”突然展现出一片新境界,构思新奇,妙趣横生。(2分)方诗尾句用“人语画桥西”与上句“蜂蝶已归弦管静”形成映衬,以动衬静,突出了整体意境的寂静,也使诗境更加耐人寻味。(2分)

【解析】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两诗中写到的“人语”起到不同的作用。秦诗最后两句妙在使用了“疑”“忽”二字,诗人心中正结着一个菰蒲深处有无藏舟之“地”的“疑”团,忽闻几声“笑语”,方知岸上还有“人家”,疑团顿时解开。诗人用的是先抑后扬法,由于构思巧妙,含蓄深邃,因而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方诗最后两句妙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用“人语”衬托湖上之“静”。从诗歌塑造意境的角度看,二者又有相同之处,都“营造出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令人回味的深远意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夏日的荷2024-01-12 04:37夏日的荷[西藏网友]202.44.67.228
    练习4内容很全面,既有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又有名篇名句的默写,还有古代诗文的阅读,让人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顶2踩0
  2. 恒2023-11-10 13:17[吉林省网友]115.33.11.30
    语言文字运用很重要,默写名篇名句可以锻炼记忆力和表达能力,读古代诗文更能增长见识,对文化传统有所了解。
    顶2踩0
  3. g_magnanimous2023-09-08 21:57g_magnanimous[宁夏网友]103.10.19.143
    这份练习内容真丰富,帮助我们提高语言文字能力,加深对名篇名句的理解,还能感受古代诗文的魅力。
    顶0踩0
相关阅读
练习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

练习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插曲,甚至是一截枝蔓

2022-12-22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篇名句理解默写 选择近年高考真题 值得练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篇名句理解默写 选择近年高考真题 值得练

然而,近年来,理解性默写题的考查比例在逐渐加大,理解性默写的难度更大,更为灵活,相比直接默写而言,理解性默写不仅考查了古文内容,同时还考查了同

2023-08-04

高中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300题 打印贴墙背 3年考试不扣分

高中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300题 打印贴墙背 3年考试不扣分

而对于古诗词这块的一个考察无非就两种,一种是直接默写,另一种就是依照意思来写,而直接默写的比较简单,对于依照意思来写的比较难,很多孩子由于对古

2023-05-04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解读学习古诗词的当代意义及方法研究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解读学习古诗词的当代意义及方法研究

剧中除了机灵的小燕子,呆萌的五阿哥,还有容易奔溃的尔康和温柔的紫薇,每个角色都让我们印象深刻

202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