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成语“飞黄腾达” 出自韩愈的一首诗 网友:用来教孩子刚好

时间:2023-06-14 02:19:02

成语“飞黄腾达” 出自韩愈的一首诗 网友:用来教孩子刚好

一个人骤然得志,或者平步青云,我们会说这个人“飞黄腾达”了。那么,你知道我们经常使用的这个成语出自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

这个成语出自韩愈的一首诗中。韩愈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的儿子韩符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十分的贪玩,所以,韩愈专门写了这首诗来劝诫儿子,要立志飞黄腾达,不可虚度光阴。由于全诗篇幅内容过长,笔者就摘抄了部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研究一下。

《符读书城南》唐.韩愈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普通的木材能够成器,离不开工匠们的辛勤打磨和雕刻。人要成为正真的人,是因为饱读诗书有涵养的缘故。但是,读书要勤奋才会有所收获,如果懒惰只会是腹中空空,一无所有。

人在最初,学习能力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聪明和愚钝之说。因为有的人不能勤学苦练,所以才最终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比如两家生的孩子是一样的聪明,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耍嬉戏,两个人就像水中的两条鱼儿,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待到十二三岁,每个人的表现才有所不同。到了二十多岁,差别就更大了,如同那一条清沟和污渠那样。到了三十岁,人已长成,就如那龙与猪一样区别巨大。

少时的伙伴,如今一人如龙一般飞黄腾达而去,看不到地上的癞蛤蟆。就这样,一个人成了马前被人使唤的士卒差役,任人鞭打;一人成了公卿、宰相一类的高官,住在豪华的府邸里。事情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就是因为是否勤学,才造就了人生的这两种不同的结果。

其中,飞黄腾踏,是指龙马的意气风发,奔腾飞跃而去。用以比喻好学的人,一路青云直上,最终功成名就。衬托不好学的人,只能如那地上的癞蛤蟆一样,一无用处。

人们总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从古至今,一直备受人们重视。钱财没有了可以再赚,但知识是永远都属于你的,任别人谁都休想拿走。所以诗人才在这首诗的后半段说“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试想一下,人如果没有了文化,那么与其他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正如韩愈所说,“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不学无术,就像那穿着衣服的马牛一样的无知。

古往今来,写过劝子,劝学书的人有很多。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写过一篇著名的《诫子书》,其中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寄托了对其子的殷切期望,令人感慨!更有苏轼写的《读书歌》,里面有“读得书多胜大坵,不須耕種自然收。东家有酒东家醉,到处逢人到处留。“这样的句子。

大书法家颜真卿也有过劝学的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但是,韩愈的这首《符读书城南》的诗,写得形象诚恳,循循善诱,其中蕴含的道理浅显易懂,怪不得有网友说,这首诗正好可以拿来教育自己那不爱读书的熊孩子。用以勉励其好学上进,珍惜光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白若溪2024-01-11 01:52白若溪[新疆网友]43.242.252.255
    @不堪斋主人成语和诗词结合起来,真的很有教育意义。
    顶0踩0
  2. 不堪斋主人2023-11-01 18:01不堪斋主人[江西省网友]103.249.244.14
    韩愈的诗句总是那么经典,教孩子真的很适合。
    顶9踩0
  3. 流星雨的秘密2023-08-23 10:10流星雨的秘密[青海省网友]103.43.211.40
    这个成语真的很鼓舞人心,希望自己也能飞黄腾达!
    顶0踩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