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毛泽东晚年得了白内障 始终不愿动手术 医生用一句古诗说服了他

时间:2023-06-12 02:04:02

相关推荐

毛泽东晚年得了白内障 始终不愿动手术 医生用一句古诗说服了他

前言

1975年,已经是82岁高龄的毛泽东患上了白内障,使得他的视线变得非常模糊,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看清楚周围的东西。为了治好毛泽东的眼疾,身边的工作人员去请来了名医唐由之,唐由之在为毛泽东进行了详细诊断后,决定要为毛泽东做手术。

但是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有点固执了,他不愿意接受医生的手术,唐由之知道毛泽东喜欢文学,就和他探讨一些文学上的事情来拉近距离,后来,唐由之读了一句诗,毛泽东才答应做手术。

唐由之为毛泽东诊治

在1975年春节前的冬夜,唐由之家里突然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一个中年的解放军人,唐由之猜测到可能是有什么重要的病人需要他诊治,但是接下来发生的更是让他大吃一惊。中年军人对他说:“唐大夫,我是8341部队的,现在有一项特殊的任务,需要您出去一趟。”唐由之看着军人脸上的神情,就知道这个要他出诊的病人一定不可能是一般人,甚至是中央的领导人物也说不定。

唐由之不敢怠慢,连忙收拾了一些自己平时给病人诊病要用的工具,就跟着这个军人去了机场,但是到了机场之后,更是让他大吃一惊,因为机场除了他之外,还有很多医疗专家,他更加疑惑即将要面对的这个病人的身份了,到底是谁?又是得了什么病?需要这么多的医生。

唐由之没有多问,只是在心里暗暗揣测着,难道是毛泽东吗?但他一有了这个念头就自己不由得否决了,毛泽东在自己的印象中一直是那样的健壮,声音是那样的洪亮,怎么会有严重的疾病。唐由之心里这样揣测着此行接下来会发生的事,跟着中年军人上了飞机,这辆飞机飞往哪里,他也没有问,最后只是打定主意,不管接下来面对的病人是谁,自己做好一个医生应该做的就已足够,想到此处,他的心情不由舒畅了一点,感到压力也没那么大了。

飞机飞了近两个小时,最后降落在了唐由之的老家杭州。等飞机到了杭州以后,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告诉唐由之等医生说:“明天你们要去见毛主席,毛主席请你们来,是要你们为他检查一下眼睛,如果其他治疗办法不行的话,可能还得准备手术!”听了此言,唐由之不由的懵了。

自己虽然在上飞机的那一刻,就猜到这次要接诊的病人身份一定很特殊,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真的是毛泽东,虽然他从医已有数十年,但是一想到明天要面对的病人是毛泽东,不免有些紧张和忐忑。从另一方面来讲,能够见到毛泽东,他的内心又是极其兴奋的,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他一夜都没有睡好。唐由之同时也在考虑,毛泽东的病情到底怎么样,他的身体整体又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呢?

在唐由之的思绪中,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唐由之终于要被带去为毛泽东诊治了,虽然说之前就已经猜想到毛泽东现在是在病中,状态可能很不好,但是唐由之亲眼看到毛泽东之后,还是不免大吃一惊,而且鼻子有一点发酸。唐由之以前只在画报上见过毛泽东,也在广播里听过毛泽东那带有湘乡味,浑厚的声音,所以在唐由之的想象中,毛泽东是一位气宇轩昂,容光焕发的伟人,可是现在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老人,却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

此时的毛泽东看起来很是虚弱,身上穿着旧的打了补丁的睡衣,整个身体靠在椅子上,看起来已经完全是一个病弱的老人。唐由之此刻不由的想哭,但是知道在病人面前又不能哭出来,只能强打起精神,向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询问毛泽东的病情,工作人员说:“主席得了白内障已经一年多了,平时基本上都看不到东西,主席以前最喜欢看书,现在都是我们读给他听,他自己已经快完全看不到了!”

唐由之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心里涌出了一阵莫名的哀伤,毛泽东曾经是多么意气风发的伟人啊!如今成了身体成了这样,还不是被长年繁重的工作压垮了,使他如今如此的虚弱。想到此处,唐由之的心情由最初的紧张,变成了对毛泽东的心疼,因为他发现,毛泽东在岁月面前也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他此刻也正承受着难以言说的失明之痛。

毛泽东拒绝手术

唐由之开始为毛泽东的眼睛做认真的检查,在经过系统的检查之后,唐由之发现毛泽东的病情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首先,毛泽东的眼球已经膨胀,甚至出现变形,如果只是吃一般的药物根本就是无济于事。眼下适用于毛泽东病情的只有手术,但是更为困难的是,毛泽东此时不仅患有白内障,而且咳嗽也很严重,如果只是用传统的西医手术,一旦毛泽东在术后咳嗽厉害的话,把手术后所缝合的部位震开,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毕竟毛泽东此时已经是80岁的老人,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意外了。在为毛泽东做了全面的诊断之后,唐由之决定为毛泽东用自己所发明的“白内障针拔套出术”来进行治疗,这种手术方法用时短,而且创口小,而且更重要的是还不需要缝针,可以说是当时最为稳妥的一种治疗方式,唐由之之前也给其他的病人做过类似的手术,让病人重见光明,所以这一次,他也决定为毛泽东做这样的一次手术。

唐由之从医已经有30多年,虽然说以前曾经给印尼总统、柬埔寨亲王做过手术,但是这次要面对的病人是毛泽东,唐由之还是有一些紧张,为了稳妥起见,他把毛泽东现在的病情,以及自己拟定的治疗方法和党中央做了详细的汇报。

鉴于唐由之从医经验丰富,而且接下来要为毛泽东所做的手术之前已经做过千例,而且病人都恢复的不错,党中央最后决定让唐由之来为毛泽东进行手术。唐由之最初得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的兴奋自己能为毛泽东做手术。

以前他只是以为毛泽东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伟人,经过给毛泽东看病过程中的接触,他发现毛泽东其实在生活中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年老的他甚至在内心深处比其他的老人还要孤独,渴望别人的关心和陪伴,尤其是眼下他的眼睛几乎看不到东西,这对于一生酷爱读书的毛泽东而言,无疑是极为痛苦的。唐由之知道这场手术事关重大,也是细细地为每一个流程作着准备,想要尽自己毕生所学,让毛泽东重见光明。为了这场手术,唐由之也设想了各种手术中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并为之计划好了所有的应对方案。但是令唐由之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以为把所有的方案都做好了,能够为毛泽东进行手术时,毛泽东这时却表态,他不愿意接受手术。

这下可把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急坏了,他们心里清楚,以毛泽东现在的病情,如果不接受手术,是难以让眼睛恢复光明的,而且再要是拖下去只怕是会更加严重,大家纷纷劝说毛泽东听从医生的安排,尽快用手术治疗,但是此时的毛泽东却变得异常的固执,不管别人怎么说,都不愿意接受手术。

组织上知道老年的毛泽东心里一直对于身边工作人员和朋友的话并不很重视,但是对于一些专家的话,还是比较愿意接受的。于是组织上就让唐由之来负责劝说毛泽东同意做手术。但是令唐由之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素来心里要强,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还曾经横渡长江。在他自己的心里不愿意动手术,既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真的生病,也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真的已经老了。

唐由之非常能够理解毛泽东的心情,但是眼下毛泽东的眼睛必须接受手术,这也是不得不要面对的事实,为了让毛泽东接受手术,唐由之耐心地为毛泽东讲述白内障的病理,以及发病的原因,和自己所发明的“白内障针拔套出术”的科学性,唐由之明白,毛泽东此时只有慢慢地了解了白内障的病理,以及自己做手术的依据,才有可能接受手术。一天,唐由之在陪伴毛泽东时,毛泽东有一天突然幽默地说:“我知道大家都关心我的身体,本来我只有三分病,硬要跟我说成五、六分,都该动手术了,可我真的做了手术,那是会影响工作的!”

唐由之听了毛泽东的话,不由得眼角湿润了,毛泽东眼下的病情已经如此严重,甚至日常生活都需要别人在身边照料,还是想着国家,想着自己的工作。但是唐由之只能克制地收起了眼泪,开始继续劝说毛泽东。

唐由之很认真地和毛泽东说:“主席,我作为一个医生,对病人是要负责任的,绝不可能说是给病人夸大其词渲染病情,何况面对的是您,我更是完全按照科学来说话,绝不可能是给您把三分的病情说成是五六分的。”听了唐由之的话,毛泽东似乎有一点动摇了,就继续问唐由之:“那我手术以后呢?”

唐由之见毛泽东对手术来了兴趣,连忙说:“手术以后需要一段时间静养,同时也为了观察术后效果,应该就有几个月就能恢复过来”毛泽东听了唐由之的话,便没有再说一句话,而是一个人靠在沙发上陷入了沉思,毛泽东回想起自己在十几年前甚至还能够游泳横渡长江,那时的自己仿佛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但是如今,竟然不得不用手术这种方式才能重见光明。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毛泽东心里明白,唐由之是一个好大夫,他也是真心为自己着想的,但是自己真的到了必须手术的地步吗?

而此时的唐由之看着憔悴的毛泽东,心里也很难过,但是令他感到欣慰的,是通过今天的谈话,他感到毛泽东对于手术也并不是完全排斥,他有信心慢慢让毛泽东接受手术。唐由之知道毛泽东担心的更多是自己做完手术后会不能工作,只要自己假以时日,耐心打消毛泽东的顾虑,毛泽东就会接受手术。

一句唐诗让毛泽东接受手术

过了几天以后,毛泽东经过仔细考虑,就又问唐由之,说:“我的眼睛,真的只有做手术才能好吗?”唐由之听了毛泽东这样说,心里很高兴,知道毛泽东已经开始想要做手术了,就赶紧趁热打铁地说:“主席,根据您目前的身体情况来看,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而且也最安全”但是毛泽东显然还是心有不甘,就继续问唐由之:“难道真的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中医那么博大精深,我听你的吃药还不行吗?”

唐由之见毛泽东此时已经对手术产生了兴趣,就耐心地给毛泽东介绍说:“主席,我要给您做的,也就是中医里的手术,我是在用针做手术,这个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并不是西医的手术”唐由之一边向毛泽东解释,一边随口吟出了一句诗:“万般灵药皆无效,金针一拔日当空”听到唐由之吟诗,毛泽东顿时来了兴趣,问:“你刚才吟的是什么诗?”

唐由之向毛泽东解释说:“这是白居易的诗,白居易晚年的时候,也是得了白内障,但是吃各种药都不管用,最后还是用了金针拔障法,也就是现在我要给您做的这个手术才好,所以他病好了,就写了这两句诗来表述金针拔障法的神奇。”毛泽东听了唐由之的解释,笑着回答说:“原来白居易当年也得过白内障,我得向他学习了,就听你唐大夫的做手术吧!”

唐由之听了毛泽东的话,感到很是高兴,他没有想到一直坚持不做手术的毛泽东,会因为一句诗改变主意。唐由之又和专家组的其他人说了这个消息,让大家着手准备为毛泽东做手术。在经过大家的商量之后,为了让毛泽东在手术的过程中能够完全放松,决定在毛泽东平时的书房里做手术。

之后,唐由之又和毛泽东转达了专家组的意见:“主席,我们决定让您在您的书房里做手术”毛泽东听了以后点了点头,对唐由之说:“我做手术,不用外国的器械,只用我们国产的。”唐由之有点不解地说:“主席,这是在给您做手术,目的是让您快点好起来,只要是质量好的器械,我们都应该使用。”但是毛泽东却坚持说:“不行,我们连原子弹、氢弹都能造出来,我们国产的医疗器械难道就赶不上外国的吗?我不愿意用外国的产品!”

听了毛泽东的话,唐由之又一次被毛泽东感动了,此时的毛泽东尽管眼睛看不到,还有一身的老年病,但是心里爱国的情怀一点也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变淡,他依旧还是那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共产党领袖。唐由之吩咐专家组,一切按照毛泽东所要求的去准备,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唐由之回想了一下,此时距自己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已经过去了整整8个月,这8个月里,唐由之感到自己的心离主席越来越近,也越来越能理解毛泽东的心情。

在为毛泽东做完药物过敏实验之后,唐由之问毛泽东:“主席,手术都已经准备好了,您看今天做不做?”毛泽东反问说:“都准备好了?”“准备好了”唐由之肯定地回答。毛泽东笑了,大手一挥说:“做!”但在唐由之和护士搀扶着毛泽东走向手术室时,毛泽东突然问唐由之:“唐大夫,准备音乐了吗?”

这句话把唐由之问住了,在给毛泽东做手术之前,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毛泽东也没有直接和他说过类似的要求,因此他也就没有准备,此时他也只能实话实说:“主席,我没有准备音乐”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而是转头笑着对身边的机要秘书张玉凤说:

“玉凤同志,你去放《满江红》的弹词吧”就这样,在慷慨激昂的音乐声中,唐由之仅仅用了5分钟就为毛泽东顺利做完了手术,毛泽东的眼睛在术后恢复的很好,三天之后在换药时,就能够看到东西了,但是为了让毛泽东尽快恢复,唐由之还是让毛泽东把眼睛包起来,以免落入灰尘引起感染。

为了帮助毛泽东尽快恢复,唐由之陪着毛泽东一起住了十个月,到第四个月时,毛泽东的眼睛已经完全恢复了。唐由之和其他专家组的医生也要离开了,在离开之前,毛泽东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唐由之这段为毛泽东手术的过程,也就成为了他一生最宝贵的回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天迹2023-12-06 19:47天迹[贵州省网友]115.85.248.86
    医生的才情真是令人佩服,这句古诗一定有着深刻的含义,能够说服毛泽东接受手术。
    顶7踩0
  2. ζ  ★待你续々♥何时了2023-09-08 22:55ζ ★待你续々♥何时了[广东省网友]45.114.53.62
    这真是医生用心良苦,毛泽东晚年的身体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希望他能得到适当的治疗。
    顶0踩0
相关阅读
论语43:说话做事不要过于全面 反而是追求圆满的表现

论语43:说话做事不要过于全面 反而是追求圆满的表现

颜读论语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礼是一个人内在的修炼

2022-12-17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如何以“文”传“情”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如何以“文”传“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2023-01-17

八省联考得心应手否?是时候学语文了 寒假语文应这样复习!

八省联考得心应手否?是时候学语文了 寒假语文应这样复习!

在这个难得的寒假,我想:该是同学们好好学语文的时候了,望同学们腾出时间,加强语文学习

2016-06-16

8个英语学习趣味小游戏 这个暑假陪孩子一起玩!

8个英语学习趣味小游戏 这个暑假陪孩子一起玩!

这8个国外孩子常玩的英文小游戏,看起来非常简单,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道具

2023-02-01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第18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第18

请您一定记得收藏、关注、评论哦!获取完整word版,请私信联系

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