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王真儿《水怪2》中最烧脑的一句话 你破解了吗

时间:2023-06-11 07:15:02

王真儿《水怪2》中最烧脑的一句话 你破解了吗

女演员王真儿领衔主演的电影《水怪2:黑木林》,在笔者励人看来,有一句话,既很重要,又最烧脑。说很重要,是因为它具有“提纲挈领”的能力,影片中很多地方的本质都是这句话的“演绎”;说最烧脑,是因为它相比于影片中“它之外”,是真的不太容易理解。

这句话是在影片的开头部分,“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它出自佛教经典《金刚经》即《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就这几个字,也没有生僻字,可能谁都能把这句话读下来,但读完之后一定会有部分观众朋友进入到“云里雾里”的状态之中,这个时候,要是再将它和影片结合起来进行点评,可能就是“难上加难”。那么励人将结合影片,分享一下自己对这句话的粗浅理解。

首先“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它可以简单理解为,用“眼耳鼻舌身意”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碰到、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表象,都是虚妄不实的。因为宇宙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有“无常”, 它不否定存在,但这一刻的存在,下一刻就变了。其实世界和人的存在,也就是刹那而已。所以,相是虚妄。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正在说电影《水怪2》,电影里的很多东西,如水猴子等,是假定出来的。我们可以在这里讨论“水猴子怎样怎样”,好像真有水猴子一样,这就是相,“虚妄之相”。如果你非要说和电影中一模一样的水猴子当真存在,那就是执。该放下。

当有了这层认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相对好理解一点了,因为如果能看见“相非相”,那么相还能是什么呢?是如来,是事物的本质。所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行为指导,让我们通过表相,去看见本质。

王真儿饰演的女主清伶,在6岁那年,被上海巡捕房的杜大探长所救,然后所养。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有没有一种极大的可能是,杜探长并不是第一个发现她的,在他之前可能很多人发现了,但都将她视为“祸胎”而避而远之,但唯独杜探长却将其视为“善缘”。

这里就可以说,杜探长缘起性空,“见诸相非相”了,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脏到不行,来历不明的乡野小孩,而是一个需要救护和照顾的幼小生灵。如果说他因缘看见了清伶,但如果他自性不空,而是像那个年代许多醉生梦死的人一样,又怎么可能“即见如来”呢。

励人第二个想要说的,是上水镇的哑巴。

她目能视,耳能听,本心清净光明,唯口不能言。在上水镇的“群体认知”多年被大恶人殷肖天控制的情况下,她也是“见诸相非相”的存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见”是一方面,“行”是另外一个方面。在励人看来,前者更偏哲学,而后者更偏行为学。当哑巴能凭借内心的纯善,不惧死亡的威胁,多次向女主传递关键信息,试图“拯救”一个人或者一个镇子的时候,她俨然在散发着菩萨般的光芒。

再说女主清伶,职业是女法医的她,其实早就在上海那个十里洋场见过了太多的“诸相非相”,其中为养父破案就是一个典型。

来到上水镇之后,“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无论是判断夜晚房顶响动是人为的故弄玄虚,还是以科学为依据,判断闯进屋子里的“异类”为人类,以及小棉袄的病因等,都是“即见如来”。

但是说这些,都不如说她如何“见”和“对待”那个天生异类、后来变得愈发像怪物的弟弟清河,以及一起长大在上水镇失踪只剩尸体的弟弟家豪。

清伶用她坚定又温柔的眼神,告诉我们,无论这两个弟弟还是家人的外在变成什么样子,都不会丝毫影响她对他们的爱。

最后再说一下水猴子,其实“它”在听到母亲哼唱的儿歌之后,他的人性已经悄悄开始回归,恶人殷肖天“临终致辞”进一步刺激了他,知道那个女孩就是那个失散多年的姐姐,则让他彻底回归。

不过要注意,他和前面所有的人物都有差别,因为他承载了最尖锐的矛盾。那是他最后挣扎嘶吼的理由。一方面是刚刚重聚此生都不再想割舍的姐姐,但另一方面是他对心无挂碍的强烈需求,他了解那里知道要救出孩子们自己会死,也再见不到姐姐。这种情况有点像《大话西游》中悟空所面对的两难和抉择。

而清河的抉择,如我们所见。他在最后也“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了。什么是如来?无所得,亦无所失。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輗坮椫2023-12-06 15:11輗坮椫[广东省网友]112.113.12.51
    你破解了吗?
    顶11踩0
  2. 牧师2023-09-08 11:13牧师[陕西省网友]103.41.164.191
    王真儿《水怪2》中最烧脑的一句话:时间线都搞混了,到底是谁在做梦?
    顶0踩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