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杨金田散文|我 的 母 亲

时间:2023-06-11 02:59:01

相关推荐

杨金田散文|我 的 母 亲

「来源: |南湖文学 ID:nhwx990」

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想不到今年的这一天成了我家的灾难日。这一天午后,我正在办公室电脑上撰写汇报材料时,突然接到老家大妹来电中传来“母亲独居老宅跌跤而逝”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炸得我天昏地暗,浑身发抖。我哪能接受?前几天刚在湖州我家共度“五一”节并游览湖州丝绸小镇、南浔古镇等景点时活泼健康的母亲,怎么会突然撒手人寰、阴阳两隔?

母亲膝下一子两女,还有孙子、外孙、玄孙等人一群,临终时身旁空无一人。她的溘然离去,让我顿生天塌地陷的绝望、四顾茫然的张惶、无处容身的凄凉。十多天来,我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脑海里,翻腾着一幕幕母亲辛勤操劳、哺育子女的艰难场面;眼面前,浮现着一张张母亲含辛茹苦、节衣缩食的瘦弱身影。倾盆大雨,洗不尽我心中的无限悲伤;十级大风,吹不散我心头的无穷思念。

我的母亲是一位出身贫苦的人。

1937年8月17日,母亲出生于桐乡市石门镇(原羔羊乡)崇安村黄家埭一户朱姓农家。我的外祖父朱明德给她取名“朱美琴”,期望她长成聪慧漂亮、抚琴书画之人。因排行老大,故小名“阿大”。不幸的是,她3虚岁那年,我的外婆朱门祝氏生病猝死,从而成为一个没妈的孩子。此后,她由裹小脚的祖母朱门丰氏(乃著名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之姐)照管。同年冬,我的外祖父再娶,她被过继给隔壁伯父作养女。

过继到伯父家的第三年,厄运再次降临。邻居家引发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她的家。虽然家人逃出,但房屋和用品荡然无存。据说,当时被人抱在旁边“土地庙”(很矮小的土屋)里躲难的母亲被一片火海吓得哇哇大哭。次年,她的伯父因遭遇火灾、积劳成疾等原因而英年早逝。约一年后,她的伯母招了一位做裁缝的代伯父入赘(俗称“接河泥膀”),随后相继生下了他们自己的女儿和儿子。9岁时,母亲被近转到邻村“梓树下”一户农家做童养媳。直到17岁那年冬天,已经长成“长辫子灰姑娘”的她,因不堪忍受未来婆婆的欺负而逃回娘家。可是,她的父亲家和伯父家都已添了多位妹妹和弟弟。家徒四壁、人口众多的家庭实在不欢迎她这位长女回归。次年(1954)新春,虚龄18岁的她就被急匆匆地出嫁到远在十里之外的邻乡洗马庄杨家与我父亲成婚,当年年底就生下了我这个“早产儿”,匆忙地做了母亲。杨家也是一户贫困农家,家里除了她的丈夫以外,还有一位公公、一位婆婆的婆婆和一位小姑。瘦小、年经的母亲,使我在娘胎里就缺少营养,出生后又奶水不足。她常常整夜抱着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我默默流泪,祈求菩萨保佑。

母亲3岁丧母,随后做继女和童养媳累达14年。整个童年和少年时光,过的是多灾多难、寄人篱下的生活,饱尝人生苦难和辛酸。

我的母亲是一位心灵手巧的人。

母亲一生没上过正规学堂,但天资聪颖,心灵手巧。通过出嫁后读夜校、看戏文、听纤书等方式而脱盲,她竟然认识了不少常用汉字。既听得懂广播、电视中的普通话播音,也能与年轻的城里人聊天交流。甚至在60多岁时去小女儿所在的美国圣地亚哥市生活11年,还学会了少量常用的英语口语。

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的“女红”技能相当出众。摇纱、织布、打绵线,绣花、缝纫、做鞋子等,她样样精通。因幼时过继给伯父家,她比常人多了一个娘家,也比常人有更多的弟弟和妹妹。作为长女和大姐,她共有7个妹妹和弟弟。在我的记忆中,总有没完没了的女红之活等她去做。弟妹之中,谁家新生了孩子,她就做好裹裙、婴儿帽、口水兜、虎头鞋等送去;谁家孩子过周岁或娶媳、出嫁时,她就帮忙缝新衣、拉丝绵、绣枕头等。尤其是剪鞋样、绣鞋花、纳鞋底、做鞋帮等活,全年不断。农闲时,她把家里的旧布片(或将破衣裤撕成碎片)收集起来,用糯米粉调成浆湖,将布片一层一层粘贴在门板上晒干,再揭下来一层一层叠起来做鞋底。每当年底,她就通宵达旦地在油盏灯(后来相继改为煤油灯和电灯)下做鞋子、缝衣服、绣饰品。每年正月初一那天起床时,她总是在我们的被面、床前放好了亲手缝制的新衣服和新鞋子,让我们以全新的形象进入新年。

母亲是家里的“内当家”和“总管家”。她是针线、缝纫的能手,也是纺纱、织布的高手,还是家务、厨艺的里手。从纺纱、织布,到缝补、绣花,从养蚕、剥茧,到透绵兜、织绢绸,从种菜、腌肉,到烧饭、烹饪等,她都得心应手。我家不仅拥有专门的摇车和布机,还有全村较早的上海牌缝纫机。我家的衣柜和箱子里,总是储存着一匹一匹白色、蓝色、灰色、黑色的土布、土绢和糙绸。那时候,全家人穿的、戴的全是母亲做的土布。直到我1977年上大学后,我的衣服、裤子、书包等基本上都是用母亲织的土布缝制的。

在母亲的悉心经营下,我们家里总是保持着敞亮整洁、窗明几净的状态,这是所有亲友一致公认的印象。每当逢年过节,她就成为全家最忙碌的人。她不仅安排好亲友的迎来客往,还要负责原料采购,并亲自上灶烹饪菜肴。幼时的我,非常佩服她变魔术似地将丰盛的菜肴搬上餐桌。

母亲虽是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农村妇女,却在教育子女方面富有远见。在我幼年时,母亲经常告诫我:“你这个孩子体质虚弱,将来做农民不行。”“长大后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正是在母亲的教导下,我小时候读书比较用功。记得在小学时,每当在课堂上学到有趣的课文或自己的作文受到老师表扬时,我总是回家讲给母亲听并获得她的赞赏。1971年暑期,虚龄18岁的我初中毕业后已经务农1年。是母亲不顾乡亲的嘲讽,坚决力挺我报名去12里路外的石门五七学校读高中;当我一年后受“读书无用论”影响主张中途辍学时,又是母亲鼓励我完成学业,为后来上大学并逐步成长为大学教授打下了基础。

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劳俭朴的人。

母亲的一生,是不辞辛苦、勤俭持家的一生。例如,在肇始于1958年下半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面对家里灶头拆除、铁锅等金属上交、我的父亲被抽去“大炼钢铁”的境况,她拖着年仅4岁的儿子和不满周岁的长女,照样紧跟大伙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经常不分昼夜奋战在田间和地头。尤其是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她经常带着我去挖野菜、刮树皮作粮食。由于力气小、动作慢,往往很难找到可吃的野菜和树皮。可怜我家后门口的那棵榆树被多次刮皮。主干上的皮剥光后,我们就剪支条,摘树叶,割断切碎煮汤,或晒干后磨成粉做成小圆子。有一天,她把家里羊棚搁栅上的几段干榆树挖出来,刨下树皮碎片煮成汤让我们充饥。有一次,我们从一条水沟边上挖到几棵里菠菜,如获至宝。

我的母亲和父亲一辈子省吃俭用、勤劳持家。他们不仅含辛茹苦地哺育三个子女长大成人,还先后5次扩建、改建住房。不仅把我爷爷时代的“一直落”(指一间门面通到底的厢房、灶间、卧房和茅坑头)旧屋分次扩建成现有的“三直落”新房,还把部分住房改建成三层楼房。在我家房屋由小变大,生活由贫穷变宽裕的过程中,流淌、浸透着父母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即使在80多岁的晚年,我的母亲仍然劳动不止。养蚕、采叶、捉草、养羊,垦地、种菜、施肥、翻红薯等,样样都干;青菜、芹菜、菠菜、韭菜,大蒜、荞葱、萝卜、西红柿等,应有尽有。自己吃不完就送给邻居和乡亲。尤其让我深感不安的是她还经常跑到田野里挑荠菜、马兰头等野菜,然后背着乘公交车从河山去桐乡农贸市场出售换钱。其实,母亲并不缺钱,只是舍不得花钱。子女经常给她零花钱,她自己的银行存款已有20万元。

母亲的一辈子,没有去过高级场所,吃过高级食品,穿过高级衣服。即使在晚年时光,我们兄妹有能力让她安度晚年了,她还是不会、不愿享受。我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几度伤心不已,泪流满面。虽然柜子和箱子里整整齐齐地叠放着的衣裤、布料数量不少,但是根本没有高档次、高质量的物品。无论是补丁重叠的,还是老化变脆的,她都恭恭敬敬地保存着。我和小妹近几年陆续送给她的几件质量稍好的衬衫、大衣、羊毛衫、羽绒衫等,她都原封不动地珍藏着。看到母亲近乎吝啬的节约,我很感动、很懊恼,也很自责、很惋惜!

我的母亲是一位体质康健的人。

苦水里泡大的母亲,虽个子不高,但体质不错;虽满头银发,但骨架硬朗。她几乎不生病,一辈子没住过医院治疗。80多岁仍保持耳不聋,眼不花,胃口好,无“三高”。

母亲具有顽强的忍耐力和适应力。一辈子的苦日子造就了她随意饮食、随遇而安的习惯。冷粥剩饭,馊菜臭肉,她照样吃得津津有味,活得健康快乐。2018年10月~2019年5月,我的父亲因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引发肺部感染和老年痴呆等病而住院治疗直至病故,由我母亲为主陪护7个多月。她不分昼夜,耐心照料,分担了许多本该由子女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自从我父亲于前年5月9日病故后2年来,母亲大都独居在洗马庄老家。由于我们兄妹三人都分别在外地工作,全家人与她团聚机会不多。我在湖州城里的房子有她的专用房间,偶尔接她来同住。她每次都住不了几天就争着要返回。我知道她是照顾子女而借口“城里生活不习惯”。我每次电话问候她时,她总是爽朗地回答:“我很好,放心吧!”她总是为别人着想,唯独没有考虑自己。我的错误在于,总觉得“来日方长”“下次再陪她还不迟”。殊不知,灾难会突然降临!

母亲的“一跤丧命”,估计是因她埋头在地板上拣黄豆时间长了,突然站起来踩在黄豆上滑倒所致,手腕上的玉镯四分五裂成碎片飞散在整个房间。假如当时身体有人及时发现并送医院抢救,假如她不是蹲在地板上拣黄豆而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假如五一节后她继续留在湖州我家,假如我退休后不再返聘上班而是陪在她的身边,……。只要其中一个“假如”成真,悲剧就不会发生。追悔莫及呀,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惨痛教训呀,可恨“时光不会倒流”!

我的母亲“独居乡下、跌跤而逝”的悲剧,再一次提醒和告诫为人子女的人们,只有在父母健在时就抓紧时机行孝,才能避免“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憾事发生。只有当父母突然离去时,才格外体会到亲情的弥足珍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陌末2023-12-07 05:24陌末[山东省网友]49.112.112.212
    “我+的+母+亲”这篇散文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情回忆,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顶0踩0
  2. 望云飘2023-09-08 16:11望云飘[西藏网友]101.101.75.253
    杨金田的散文非常深情真挚,感人至深,读后让人热泪盈眶。
    顶3踩0
相关阅读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 年 级 语 文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 年 级 语 文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 年 级 语 文说明:1.试题1至4页,共4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座

2023-01-27

上海市松江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上海市松江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5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2千岩万转路不定,

2023-12-1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2023-01-23

「理型语文教师备课福利」|名师教案:部编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一)

「理型语文教师备课福利」|名师教案:部编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一)

教学目标1.明确本单元需要完成的第一个写作实践任务群的相关要求,引发学生对青春价值这一单元话题的关注,生发对青春价值的初步思考与梳理

2023-08-14

2021届浙江省高三暑假后返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届浙江省高三暑假后返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B 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滥làn用国家力量,以莫须有的罪名无理打压中国企业,不断加大对中国媒体的打压力度,枉顾事实,粗暴干涉他国内政

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