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落榜才子愁得睡不着写首词 无一雨字却句句写雨 最后5个字惊艳

时间:2023-06-10 05:55:01

落榜才子愁得睡不着写首词 无一雨字却句句写雨 最后5个字惊艳

两宋文坛词手如云,要找到其中的高手,其实有个最简单的办法:读一读他们写雨的诗词。雨是古诗词中最典型、最能考验笔力的意象之一,唐诗中的雨一般都写得颇为大气和传神,而宋代文坛中的雨则别具一番柔肠之气。

宋代志南和尚写的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其实诗中并没有杏花,他只是写了杏花开放时的雨而已,但这“杏花雨”3字却历来被后世称道;李清照的笔下的雨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用雨写愁是李清照很擅长的写法,这点点滴滴雨与梧桐落叶一起,飘进了人的心坎里。

读了志南和李清照的两个名句,我们就能发现要写好雨,最重要的是写出雨中的情。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也是一首经典咏雨词,词名《长相思·雨》。这首词的作者名叫万俟咏,本来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小文人,多年不第半生落魄,他平生存词共27首,这首《长相思》正是其一词成名之作。让我们来读一读:

《长相思》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这是万俟咏早年的作品,他填词一直有意模仿柳永,不过这首词倒是比柳永的很多作品都清新隽永。写此词时,万俟咏再次落榜,愁得睡不着。全词最大的物点是:通篇无一雨字,却句句都在写雨。

为了让读者知道这是写雨,而又刻意不用这个“雨”字,词人一开篇就别具一格,用“一声声,一更更”两组叠词,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雨的淅淅沥沥。这样的开篇词人虽没有出场,但一个“愁”字已藏在了字里行间,为何会听得如此真切?正是因为他心中万般愁苦。

接下来“窗外芭蕉窗里灯”更是接得高明,词人由窗外到窗内,各选取了芭蕉和灯两个颇为典型的事物,一笔化开,点出“无限情”。写芭蕉是因为雨打在芭蕉上,所以看似写芭蕉叶,其实写的还是雨;写灯,是因为在这样一个雨夜里,窗内最令人感到温暖、最醒目的就是这灯了。窗外的暗和冷,窗内的暖和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灯无法照进词人心里,雨的存在也让他无法入梦。词的下片,开篇“梦难成,恨难平”6个字感情如劈空而来,可见已是藏于心中许久。无法入眠的词人将一切怪罪在任情的雨上,它们不管自己是不是爱听,就这样一直滴到天明。其实这是寄愁于景的写法,雨其实并没有做错什么,错的是词人本就是一个“愁人”。多次落第,愁意难消,只能怪夜雨无情,这种愁因为雨的绵延不断而没有尽头,这与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写愁,其实是异曲同工的。

全词最惊艳的是最后5个字,雨打在空空的台阶上,一个“空”字写的仍然是愁。至此,全词没有出现任何关于雨之形、雨之状的字眼,通篇都在听雨。这种雨打空阶的写法,后来被不少文人模仿,其实模仿得最牛的是蒋捷的《虞美人》。蒋捷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写道:“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化用万俟咏的“空阶滴到明”,加上了“一任”二字,感情升华,写得也很有张力。

咏雨是最考验作者的笔力的,万俟咏这首词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声音来写雨。从遣词来看,叠字的使用令整首词读来朗朗上口。从意境上来看,化有形于无形,短短几句却颇有感染力。以上,正是这首词能流传至今,并令万俟咏一词成名的原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Life尘2023-12-08 18:19Life尘[山东省网友]14.116.25.67
    这种意境的构想真的太棒了,作者对词的处理和情感的表达都很到位,让人眼前一亮!
    顶2踩0
  2. 崎2023-09-09 00:07[火星网友]43.251.118.122
    哇塞,这个才子写的词真是让人感叹,感情真挚,字字露出心声。
    顶0踩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