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石问之:《红楼梦》分段 断句与标点处理不当的实例分析

时间:2023-05-15

正确的分段、断句和规范的标点,有助于准确地传递红楼梦的内容和思想,也方便读者理解文本的内涵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60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分段、断句和标点是《红楼梦》文本校订中头等重要的事情。正确的分段、断句和规范的标点,有助于准确地传递《红楼梦》的内容和思想,也方便读者理解文本的内涵。

由于不理解《红楼梦》的断句而擅自修改本文的现象,在部分脂评本和程高本中非常常见,可见断句问题之重要。

本人认为在校勘《红楼梦》时,关于分段、断句与标点处理方式至少应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准确性,分段、断句和标点要能准确地传递文本的内容、思想和情感;第二,服务性,以读者为服务对象,校勘者不要以自己能理解代替读者能理解,要以不会产生歧义的方式去校勘;第三,规范化,要按照语言自身习惯和有关的标点符号规范去校勘。

其中,准确性是最根本的原则。为了能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至少需要坚持两个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与逻辑一致性。

《红楼梦》校勘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分段要注意保持一段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克服随意性。

第二,复合句的断句要务必理解各句子彼此之间的关系,尤其主谓关系不能张冠李戴。

第三,引号的使用务必规范化,要结合文本内容来综合判断该是直接引用、间接引用还是直接引语与间接引用混合使用。

第四,要善于运用逗号、分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来使得文本内容更有层次敢。

下面以人文本《红楼梦》(第三版)为例举几个例子加以简单说明。

一、分段失误的情形

…… 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

凤姐说道:“周姐姐,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于是过东边房里来。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他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人文本《红楼梦》,第101页)

把这段文字放在整个第六回文本中去理解后,这两段话正确的结构应该是:

…… 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凤姐说道:“周姐姐,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于是过东边房里来。

凤姐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他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

第二段话中的“凤姐又叫过周瑞家的去”中的“凤姐”两个字,甲戌本、戚序本、甲辰本和程甲本都有;庚辰本和己卯本缺失这两个字;程乙本不仅没这两个字,而且改动的更错误自相矛盾。

两段正确地划分方式是从“于是过东边房里来”之后分开。过东边房里来的是谁?不是凤姐,而是周瑞家的带着刘姥姥和板儿。凤姐依然在自己西边的房子里。

第二段是凤姐又把周瑞家的从东边房间叫到西边房间问话。如此处理才符合前后文逻辑。如果按照人文本的分段方式,就全乱套了。

人文本这类分段失误的地方很多,为了节省篇幅,不过多展开。读者自己读书的时候注意品味。

二、断句失误的例子

李嬷嬷因吩咐小丫头子们:“你们在这里小心着,我家里换了衣服就来,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多给他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红楼梦》(后文简称人文本)第8回,第125页)

这段文字断句的核心问题是“悄悄的回姨太太”究竟是李嬷嬷吩咐小丫头的话,还是李嬷嬷自己的行为。对此问题理解的不同导致断句的差异。

比较近十来年有一定影响力的《红楼梦》校对本,可以发现分成两个阵营。如蔡义江先生的《蔡义江新评红楼梦》(后文简称蔡校本)此处处理方式与人文本相同,即认为“悄悄的回姨太太”当是李嬷嬷吩咐小丫头们的话。

启功、张俊等先生整理的以程甲本为底本的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红楼梦》(后文简称中华书局程甲本),启动先生注释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以程乙本为底本的2018年第四版(1957年第1版)《红楼梦》(后文简称人文社程乙本),张俊、沈治钧评批的商务印书馆以程乙本为底本的2013年《红楼梦》(后文简称商务印书馆程乙本)皆把“悄悄的回姨太太”理解为李嬷嬷自己的行为。

本人赞同第二种观点,“悄悄的回姨太太”当是李嬷嬷自己的行为。有两个理由:

第一,直接跟薛姨妈提建议,既符合李嬷嬷的身份,也是其职责所在。李嬷嬷是宝玉奶妈,地位非小丫头可比,直接向薛姨妈提出建议既是她的职责,也能凸显她身份;而小丫头身份低微,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似乎不宜承担这样的使命。李嬷嬷自己不跟薛姨妈提出建议而吩咐小丫头跟学医提建议,似乎不符合常理。

第二,蒙府本《石头记》的批语可以进一步提供佐证。针对这段文字,蒙府本《石头记》有条批语:“家去换衣服,是寒酸欲怒;悄悄回的光景,是不露怒。”由此批语可知,批书人也是把“悄悄回姨太太”解读为李嬷嬷自己的行为。

因此,这段文字断句和标点宜为:“李嬷嬷因吩咐小丫头子们:‘你们在这里小心着,我家里换了衣服就来。’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多给他吃。’”“别由着他多给他吃”中间也不能如人文本那样有个逗号,有逗号的话,含义则变得有歧义。

正说着,只见来旺媳妇拿了对牌来领取呈文京榜纸札,票上批着数目。众人连忙让坐倒茶,一面命人按数取纸来抱着,同来旺媳妇一路来至仪门口,方交与来旺媳妇自己抱进去了。(人文本第14回,第180页)

其中,“一面命人按数取纸来抱着”一句不合常理,属于断句失误。大部分校订本此处断句皆同人文本;郑庆山《脂本汇校石头记》(后文简称郑校本)作“一面命人按数取纸来,抱着同来旺媳妇一路来至仪门口”;程高本由于不理解这句话的断句方式,擅自将“来”字改为“来旺”,属于误改无疑。

本人认为郑庆山校本的断句方式更为可取。“抱着”一词并非“取纸来”之目的,而是“同来旺媳妇一路来至仪门口”之伴随状态,故应该与“同来旺媳妇一路来至仪门口”同属于一句话。

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人文本《红楼梦》,第232页)

这段话中,“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这处文字,如何断句特别关键。如果断句方式不对,则会把原本的含义刚好表达反了。

蔡校本与人文本相同;郑校本则断句为“今日亏我们,老爷才喜欢。……”,主要不同是将“今日亏我们,老爷才喜欢”断为独立完整的一句话;或许是没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甲辰本《红楼梦》上这句话直接被改成 “今日亏我们老爷喜欢,……”;程高本则承继甲辰本文字且进一步修改成“今日亏了老爷喜欢,……”,离原本的含义渐行渐远;周汝昌先生《石头记》校本(简称周校本)更是直接把“今日亏我们”改成“今日亏了你(指贾宝玉)”,完全颠倒了原本含义:小厮们从向贾宝玉邀功请赏变成了对贾宝玉感恩戴德。

从各版本的巨大差异可见此处文字断句之复杂性。

综合上下文文理,本人认为前述各校对文本皆不够理想,恰当的断句应该是:“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

“今儿亏我们” 要单独成句,用句号或者感叹号,最好用感叹号;“老爷才喜欢”之后宜用逗号,以表示其与后文构成完整的一句。

这是小厮们见到贾宝玉后兴奋地先向他邀功请赏,故而先向宝玉表功。表过功之后,小厮们再对宝玉讲具体原因:“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

讲完了具体原因,就开始讨赏,“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从而完成了讨赏三步曲:表功——讲理由——讨赏。这样处理才更符合上下文逻辑和情理。

如果“今日亏我们”之后不用感叹号而用逗号,则很容易引起误解:老爷今日之所以高兴全是因为小厮的功劳。而书中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则是:小厮们认为贾宝玉今天之所以得以展示才华是因为他们的功劳。小厮们只有这样的认知状态,才有理由找贾宝玉讨赏,也才有后文“林黛玉误剪香囊袋”的故事。

贾母等让贾妃归座,又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哭泣一番。然后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人丁在厅外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行礼毕。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人文本《红楼梦》第240页)

此段文字中,“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行礼毕”这句,是该如人文本这样归为前一句,还是该归到下一句,对该处文字艺术效果有十分关键的影响。

周校本、蔡校本、郑校本此处校对方式皆与人文本相同;邓遂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简称邓校本)则断句为:“然后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人丁在厅外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行礼毕,贾妃因问……”

本人认为,邓校本的校对方式更可取。此句中的“及”字不宜理解为并列连词“以及”的意思,而应是“等到”的意思,理想的断句应是:“然后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人丁在厅外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行礼毕,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

这样断句,不仅能消除将“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行礼毕”归属于上句所带来的语法上的矛盾,也更能凸显元春一直惦记着、迫切想见到薛姨妈、宝钗和黛玉等人的心情,艺术效果更佳。

宝玉笑道:“这话倒说的是。”说着,便递与晴雯,又移过灯来,细看了一会。晴雯道:“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得过去。”(人文本《红楼梦》第714页)

这段文字中,弄清“细看了一会”究竟是晴雯的行为还是宝玉的行为,对于此处文字的合理断句至关重要。郑校本、邓校本此处校对方式皆同人文本;蔡校本作:“说着,便递与晴雯。又移过灯来,细看了一会,晴雯道……”

本人认为,前述各本此处的校对方式,似皆不够理想。若采用“说着,便递与晴雯,又移过灯来,细看了一会”这种断句方式,则容易让人误以为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贾宝玉的行为。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便递与晴雯”肯定是宝玉的行为;“又移过灯来”也应该是贾宝玉的行为,因为晴雯此时是侧身躺在床上的;而“细看了一会”必然是晴雯的行为,因为她如果不细看一会,是无法判断出衣服的材质是孔雀金线的,至于贾宝玉,则根本不用看就知道是孔雀金线的,因为早晨贾母已经告诉他了。

因此,此处恰当的断句方式当是在“又移过灯来”之后断为句号,表示前面是贾宝玉的行为;后面“细瞧了一会”则是晴雯的行为。从而将该处文字断句为:“说着,便递与晴雯,又移过灯来。细看了一会,晴雯道……”

三、引号使用不当的情形

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傅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人文本《红楼梦》第235页)

这段话中,引文里由于有个“你”字,与“说他”的“他”字冲突,导致引文内容不适合整体作为句子成分。

郑校本、邓校本此处校对方式与人文本相同;蔡校本则干脆去掉了引号,改直接引用为间接引用,但忽略了一个问题,因句中有个“你”字,使得这句话必为直接引用;程高本则直接对此处文字作了变通修改,不具有参考意义。

本人认为,此处文字前述各校对文本皆不够理想。这段文字中引文内容最好单独成句:“他师傅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

或者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并用:“他师傅临终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

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人文本《红楼梦》第297页)

这段文字中,“山木自寇,源泉自盗”两句被放在一个引号中,不妥当。中华书局程甲本、人民文学版程乙本、商务印书馆程乙本、蔡校本、邓校本等校对方式与人文本相同;郑校本则将“山木自寇”与“源泉自盗”分别打上引号。

本人赞同郑校本的校对方式。因为这两句话在《庄子》原文中并非是在一起的,其中“山木自寇”出自《庄子·人世间》,原文是:“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可见在《庄子》原文中,“山木自寇”的下一句并非“源泉自盗”,而是“膏火自焚”。而“源泉自盗”在《庄子》中并无原话,而是被认为化自于《庄子·山木》篇中的“甘井先竭”。

因此,这段文字正确的校订方式为:“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

宝玉道:“不妨事,我回老太太打发人接他去。”正说着,宋妈妈已经回来,回复道生受,与袭人道乏,又说:“问二爷作什么呢,我说和姑娘们起什么诗社作诗呢。”(人文本《红楼梦》第37回)

其中,“道生受,与袭人道乏”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这涉及宋妈妈是自己“道生受、与袭人道乏”还是替史湘云“道生受、与袭人道乏”。蔡校本、郑校本、邓校本此处校对方式皆与人文本相同。

本人认为,前述文本此处处理方式皆不理想。

综合前后文看,此处应当是宋妈妈替史湘云传达谢意和问候。从前文内容看:袭人派宋妈妈作为使者,给史湘云送去四样东西:水果、糕点、一个玛瑙盘子以及袭人替史湘云作的针线活。

这四样东西与宋妈妈回复的内容正好对景:“道生受”对应着史湘云收到的水果、糕点和玛瑙盘子这三样礼物;“与袭人道乏”对应着袭人辛苦为史湘云作的针线活。从后文内容看,“又说”一句中的一个“又”字,也体现出前面的“道生受、与袭人道乏”是在传达史湘云的话。

此外,从整回文字看,没看出宋妈妈此趟差使得到什么特别的好处,因此,如果说宋妈妈是为自己“道生受”,则没有任何依据;同样地,宋妈妈“与袭人道乏”更是搞反了,该是袭人与宋妈妈道乏才对。

因此,综合看,此处的“道生受,与袭人道乏”无疑是宋妈妈在传达史湘云的原话。故此,该处文字的标点符号建议修改为:“正说着,宋妈妈已经回来,回复‘道生受,与袭人道乏’,又说……”

程高本此处文字遗漏了至关重要的“回复”两字,导致含义发生彻底改变:即从宋妈妈替史湘云传达谢意变成了宋妈妈表达自己的谢意。

刘姥姥见无事,方上来和贾母告辞。贾母说:“闲了再来。”又命鸳鸯来:“好生打发刘姥姥出去。我身上不好,不能送你。”刘姥姥道了谢,又作辞,方同鸳鸯出来。(人文本《红楼梦》第564页)

其中,“又命鸳鸯来:‘好生打发刘姥姥出去。我身上不好,不能送你。’”这句,其中的引号用的似不够恰当,把贾母同刘姥姥说的话误作贾母同鸳鸯说的话了,导致逻辑混乱。

中华书局程甲本、商务印书馆程乙本、蔡校本、郑校本、邓校本等此处校对方式皆与人文本相同。唯独人文社程乙本此处校对略有不同,其校作:又命鸳鸯来:“好生打发刘姥姥出去。——我身上不好,不能送你。”

本人认为前述各本此处校对方式,唯有人文社程乙本此处用破折号处理,稍微好些,但也不理想。

建议把“又命鸳鸯来好生打发刘姥姥出去”这句作贾母跟刘姥姥对话中间的插入语处理,标点符号因此而调整为:贾母说:“闲了再来。”又命鸳鸯来好生打发刘姥姥出去,“我身上不好,不能送你。”

除了上述几种问题外,人文本《红楼梦》中对顿号、冒号、分号的处理也有很多失误之处,不过相比前面三种失误,这类失误一般不太影响文本含义。

以上是本人在阅读和研究《红楼梦》时,结合实际情况对《红楼梦》校勘的原则、方法和常见问题进行的一点粗浅思考,囿于篇幅限制,浅尝辄止,没有充分展开。

囿于思维之定式与见识之浅陋,难免有管窥蠡测之处,竭诚欢迎从事红学研究的各位同仁们提出批评意见。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石问之:《红楼梦》分段 断句与标点处理不当的实例分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高考作文没有思路?不要慌 看看学长当年是怎么做的

高考作文没有思路?不要慌 看看学长当年是怎么做的

...分。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地利用时间,最大限度上多得分。关于语文试卷时间如何分配,在这里就不过多阐述了,相信老师跟大家已经讲得很明白了。不管大家的时间如何分配,我觉得至少要给作文留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个小时的...

2024-01-06 #经典句子

考公务员也要写作文?

考公务员也要写作文?

...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自身储备,撰写一篇关于申论试卷主题的议论文,而关于作文中的难点就在于分论点的论述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作文分论点,来学习技巧方法,以应对接下来的考试。一、明确本质,分...

2023-02-01 #经典句子

语法知识 关于情态动词can may might你知道多少?

语法知识 关于情态动词can may might你知道多少?

嗨,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介绍三种情态动词:can,may,might有些同学可能不知道情态动词是什么,这里做一下解释,情态动词就是修饰动词,表示可能性啊,义务,建议这样的词。情态动词和一般动词不同,不会随主语变化。跟...

2023-11-21 #经典句子

被别人用英文叫错名字的你 该如何用英文回复他?

被别人用英文叫错名字的你 该如何用英文回复他?

...实回答yeah,yep也都是可以的,而且比较常见在美语中。关于名字,虽然我们每天都接触,但这里面涉及的英文知识也很多呢,大家赶快记起来吧!

2023-08-17 #经典句子

雅思考试大作文慎用这些词句

雅思考试大作文慎用这些词句

...许多同学通常会将这一句作为段落首句,如果这篇文章是关于科技的,这么写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往往在与科技无关的写作中,同学们还是会这么写,这种情况就会让考官产生疑惑。所以不要因为觉得这个表达好用就经常用,用...

2023-09-02 #经典句子

中考作文 不过时的英雄精神 这样写一定会有新鲜感

中考作文 不过时的英雄精神 这样写一定会有新鲜感

...浓的抒情性。照顾好抒情性之后,还要考虑议论的特点,关于议论文大家不会陌生,这一段举了两个例子,周总理的例子,刘传健的例子。其中后一个例子对于三年后的今天来说,知道的人相对少一些,而议论文的例子必须有典...

2023-02-06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 用活心理描写 让笔下的人物生动起来

初中语文 用活心理描写 让笔下的人物生动起来

...,人物描写的可以细化,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等。关于人物描写,我们之前已经有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回答,希望大家有空的时候看一下。今天主要就来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心理描写。要注意的是,不但讲写作中的...

2023-05-20 #经典句子

英语分析:for和as long as的用法

英语分析:for和as long as的用法

...式是相同的。下面会举出4个两个例子,并且也会涉及到关于as long as的用法。看一下第1道题,选项中for表示对比,意思是对……来说、对……而言。Taller更高的,at一般用于时间点前,shorter比……更低。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女...

2023-07-08 #经典句子

2021年6月英语四级复习攻略

2021年6月英语四级复习攻略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2021年6月英语四级复习攻略。更多关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考试报名,考试动态,准考证打印入口等相关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2023-09-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