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诗词中的茶文化——十大名茶!

时间:2023-05-09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范仲淹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 瓯心雪涛起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到了南北朝时期,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更是将茶赋予了廉洁、清兴之意像,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曾为茶提笔谱章,为后世留下了咏之不尽、赋之不绝、唱之不断的精美茶诗、茶词和茶曲

下面一起看看古诗词中的十大名茶吧!

武夷山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被誉为“茶中之王”,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经评定,冲至9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名闻海内外。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范仲淹

黄金碾畔绿尘飞,

紫玉 瓯心雪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

斗茶香兮 薄兰芷。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绿茶的一种,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龙井试茶》

明·高应冕

天风吹醉客,乘兴过山家,

云泛龙沙水,春分石上花。

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

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发源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是乌龙茶类的代表,其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

《西陵道士茶歌》

温庭筠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是苏州著名特产,驰名中外,是绿茶的一种,自古就是茶中珍品,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

《碧螺春》

陈康祺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

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

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原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中游一带的思茅、版纳、临沧等地,集散今云南思茅市普洱县,故名“普洱茶“,茶品以“陈”为贵,越陈越香,是中国茶叶中极具特色的茶类, 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生茶颜色以青绿、墨绿为主经过时间陈化之后部分转为黄绿、黄红色。汤色以黄绿、黄红、金黄为主。熟茶颜色以红褐色为主,香气有明显渥堆味,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沉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几乎不苦涩。

《谢赐普洱茶》

査慎行

洗尽炎州草木烟,制成贡茗味芳鲜。

筠笼蜡纸封初启,凤饼龙团样并圆。

赐出俨分瓯面月,瀹时先试道旁泉。

侍臣岂有相如渴,长是身依瀣露边。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简称瓜片、片茶,是绿茶特种茶类,产自安徽省六安市的齐山等地,是中华传统历史名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唐称“庐州六安茶”,明始称“六安瓜片”,清为朝廷贡茶,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由单片生叶制成,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

《六安瓜片》

百度

齐头山上碧玉妆

蝙蝠洞前釆茶忙

掐叶去梗具匠心

瓜叶片片味醇香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属于绿茶的一种,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又称徽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因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

百度

黄山毛峰有盛名,一芽一叶雀舌形。

白毫显露鱼叶嫩,金黄芽片显分明。

汤色清澈茶烟袅,鲜醇甘美逸神情。

嘉木从来生佳地,徽州春意杯中呈。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是绿茶的一种,主要产于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民国初年,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被誉为“绿茶之王”。

《三仙缸》

张培金

两山之间夹平石,石山流泉水色碧。

连山三巧圆而坚,口大如瓮深百尺。

桃花红映仙缸春,第一烹茶味更醇。

可惜品题无陆羽,年年只好待游人。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是黄茶的一种,其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君山银针茶芽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杨万里

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免毫霜。

细参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日铸建溪当退舍,落霞秋水梦还乡。

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是福建省福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特殊工艺制作而成,不炒不揉,外形芽毫完整,汤色杏黄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根据采摘芽叶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新工艺白茶等。

《和诗送茶寄孙之翰》

蔡襄

北苑灵芽天下精,要须寒过入春生。

故人偏爱云腴白,佳句遥传玉律清。

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

封题原是山家宝,尽日虚堂试品程。

你还知道那些名茶,来评论区里讨论讨论吧!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诗词中的茶文化——十大名茶!》,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学堂“溪山书会”第十三期|交流茶文化 他们好认真!

孔学堂“溪山书会”第十三期|交流茶文化 他们好认真!

...,来自贵阳市各单位的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交流茶文化的相关知识。现场,主办方还向书友们赠送了《中国茶文化漫谈》及《五百年来王阳明》两本书。活动开始,茶学硕士、贵阳市农业农村局茶办高级农艺师、国家一...

2023-05-23 #经典句子

中国茶文化VS日本茶文化:前者领悟茶道修道行 后者重禅味求自省

中国茶文化VS日本茶文化:前者领悟茶道修道行 后者重禅味求自省

...、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尤其是与日本的交流,使得茶以及茶文化广泛流传。直至今日,茶文化一直是显著文化之一,那么作为蕴含着主要茶文化的中日两国,究竟在茶文化方面有何异同?中国茶文化究竟有何丰富的内容呢?1.中...

2022-12-21 #经典句子

茶文化:焚香品茗 古色古香 雅到极致

茶文化:焚香品茗 古色古香 雅到极致

...化特征,如茶道、茶德、茶艺等,这些在后世被统称为“茶文化”。茶文化是我国文明礼仪的一种体现,茶文化的内涵是中国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作“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融入在沏茶、赏茶、闻茶、饮茶...

2022-12-26 #经典句子

苏州高 三 语 文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苏州高 三 语 文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讯技术都十分落后,因此僧侣求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茶文化的传播。我国茶文化依赖这种人际传播形式,在日本、朝鲜等邻邦得到了普及,而这些国家也则通过将我国茶文化与自身本土文化相融合,创造了独具民族文化特色...

2007-03-07 #经典句子

专家解读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持久深入切忌“一阵风”

专家解读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持久深入切忌“一阵风”

...括风俗礼仪以及依托于器物或制度而衍生的诸如酒文化、茶文化、科举文化、法律文化(依托于制度)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处理好以下几...

2011-09-19 #经典句子

听过以茶代酒 可你对中国茶文化又有多少了解呢?

听过以茶代酒 可你对中国茶文化又有多少了解呢?

...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

2023-02-01 #经典句子

我国有上千年茶文化 日本人只学了点皮毛 我们现在都泡对了么?

我国有上千年茶文化 日本人只学了点皮毛 我们现在都泡对了么?

中国文化像河流的源头很长,其中茶文化就是从晋朝一直延续到到现如今的,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只是先看到茶的营养价值和解毒功能,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有一天神农一次性试了几十味不同的毒物,当毒物攻击神农的身体时,...

2023-05-08 #经典句子

“正山堂杯”全国第三届茶文化诗词楹联征稿启事

“正山堂杯”全国第三届茶文化诗词楹联征稿启事

...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文化与我们这一古老文明大国的历史进程紧紧相伴,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发挥了可替代的作用。古人喜茶,故以茶入诗入联、托墨寄情抒怀的例子不在少数——“细参六...

2023-05-09 #经典句子

茶烟使得饮茶的情境如梦似幻 营造出高雅的唐风生活和文化气氛

茶烟使得饮茶的情境如梦似幻 营造出高雅的唐风生活和文化气氛

...和生活习俗。他们在开山传教的同时,也大力传播大唐的茶文化。《口吉社神道秘密记》中,有公元805年最澄留学归来带回茶种种于口吉神社旁边之事的记载。弘仁5年(814年),空海在进献给蹬峨天皇的《空海奉献表》中有“观练...

2024-01-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