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俗语:“父子不同席 叔侄不对饮” 是何意思?酒桌上的讲究吗

时间:2023-01-09

如果做不好,或者是做得不对 ,那就会惹人笑话的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说到陪伴长辈吃饭、喝酒,我们也知道在餐桌上的规矩是挺多的。如果做不好,或者是做得不对 ,那就会惹人笑话的。而在过去就流传着“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的说法,那老祖宗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还有道理吗?

这句话的意思倒是好理解,就是说在酒席中父亲和孩子是不能坐在一张桌子上的,并且叔叔和侄子也是不能相互敬酒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矩呢?或许有人一提到这些风俗就开始觉得无聊、烦人,但是事实上这些俗语正是反映了农村的生活,值得大家细细研究。

其实,这种规矩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遵守的,一般都是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农村人才会被要求这么做,比如说在丧、喜事时,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这两条要求来,因为这代表的是农村的规矩,而不守规矩则会被看作没有教养,是比较严重的事情。

“父子不同席”

大家从小长到大,肯定参加过不少婚宴,婚宴的座位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每个家庭的掌柜坐在一起,妇女和儿童坐在一起,当然妇女和儿童也可以分开坐,这个就遵循的父子不同席的道理。一般正式的场合里,人们座位都讲究次序,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古代男人作为一家之主,地位最高,所以会让各个家的负责人坐在一起,也方便他们之间的交流。

儿童们算是同一辈的,而且小孩们比较容易熟悉,所以他们做一块也很高兴,如果让他们和长辈坐在一起反而会拘谨,小心翼翼这样反而不能够尽兴。大人也一样,在孩子面前为了显示威严也必须把架子拿起来,这样实际上大家都吃不好。所以,父子不同席就是不同辈分的人不要坐在一起,而是按照辈分分列而坐。这句是比较有道理的,很多地方也是这么做的。

“叔侄不对饮”

叔叔和侄子属于不同辈的人,这两个人对饮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一般正常的随饮不会出现什么状况,其实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喝酒我们都知道,喝高兴了量就不好控制了,喝高了之后人的思维就会变得迟钝,直来直去,这时候,小辈不是小辈,长辈不是长辈,都是酒友,话就说的随意了,有的会像难兄难弟一样互诉哀愁,有的会把平时积攒的不满和怨恨发泄出来。我们也都听到过很多人酒后犯错甚至犯罪的案例。因此,这句话虽然不是很常用,但他的背后却也包含了一定的意义。

酒桌估计是中国人最长去的地方,尤其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放下手中的事物,三五成群的约出来喝酒,畅快的聊天吃饭,和许久不见的亲人诉说思念,说一说自己在外面的经历,聊一聊一年增长的见识。酒桌上的规矩很多,但是现在的家庭单位越来越小,亲人也都屈指可数,因此,很多以前在大家族中出现的训诫可能现在已经不那么流行了。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习惯,有的和前面说的一样,有的不一样,也没有人说非得这么来。父亲也有关爱儿女的时候,叔侄也有近乎兄弟的情况。人们现在亲近的人越来越少,希望大家都珍惜相聚的时光吧。

俗语是古时候代代相传的,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智慧,包含着无数人的祝福和爱意。好的句子应该被后代所铭记,其中包含的精神更加要被学习。

偶尔听一听祖先留下的民间俗语,同样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众所周知,俗语是农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生产生活,通过观察摸索出来的经验,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并且谨记于心,会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浅!

不可否认的是俗语作为民间文化,在这片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认知,给大家带来了借鉴。当然时光荏苒转瞬即逝,人类也在不断的进步,很多俗语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的俗语,更加流光溢彩。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用以前圣贤们的言论,来谆谆教诲你。广泛搜集押韵的文字汇编成“增广”,使你见多识广。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来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

“欲知大道,必先学史”,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历史可以增加我们的智慧。

当然,以上只是我从《易经》得到的一知半解

人这一生就该读一读《易经》

懂得了《易经》的这些道理,就会坚定信念。知道自己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进而度过人生一道道关卡的考验。《易经》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对人们的影响都很大。孔子、老子同生于春秋末期,都有共同的爱好——尊崇《易经》。

悟透易经中的道理能帮你度过遇到的坎坷

《易经》自身的复杂广博,深奥晦涩。

孔子曾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周易》。

《周易》这部特殊的经典,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儒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的五经之首;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

冯友兰教授之所说:“《周易》是宇宙的代数学。”

在远古知识匮乏的年代,周易就相当于今天的“百度知道”。

不过很多人觉得原始版《易经》上面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读的是这本原文译文对照版《图解易经》,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我看了《易经》之后发现,里面不仅有深奥的大道理,还有很多贴近生活的人生智慧!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象、数、理的介绍,每一个都是能让你实际运用到职场,生意场和生活中的。

读《易经》真的可以让我们把握自己的命运!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再对照易经里的64卦,一一对应。我看完之后,对于很多年前在生意场上遇到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为了人生多点好运,早点读懂《易经》,才能更好把握未来!易经可以告诉你:还能根据当下条件,如何选择怎样做才能把成功几率放大20倍!

而且这套书才99元,现在99还能干点啥?但是却能让你近距离接触古代先贤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能让你逆风翻盘!

对自己以及家人都是最好的,能让你们的日子越过越顺。何乐而不为呢?一本易经,能让你终生受益!

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俗语:“父子不同席 叔侄不对饮” 是何意思?酒桌上的讲究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俗语:父子不同舟 酒是色媒人 父子为何不能同舟 色媒人是啥?

俗语:父子不同舟 酒是色媒人 父子为何不能同舟 色媒人是啥?

俗语: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父子为何不能同舟,色媒人是啥?如今的人们不断的被网络流行语洗脑,各种网红词汇也在人们的口中不断的流传。在网络流行语盛行的同时,小编觉得,不要忘记古人们给我们留下的俗语和老...

2023-01-09 #经典句子

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七对文学父子

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七对文学父子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类现象,那就是父子皆文学大师,可以说是子承父业,而且这些文学父子现象,几乎都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儿子的文学成就一般都超越了父亲的文学成就,有的还涌现出了双黄蛋,可以说是青出于...

2023-01-09 #经典句子

父子为钱反目成仇?张若昀深夜发文痛批三婚父亲 可惜你真不配

父子为钱反目成仇?张若昀深夜发文痛批三婚父亲 可惜你真不配

...这对小夫妻感情好着呢。让张若昀难过的,是他和父亲的父子情分。在12月6日的凌晨,本是大家安然就寝深睡的时间,张若昀确实寝食难安。他在其社交账号上发文表示自己一直以来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在长大成家立业之后...

2023-05-20 #经典句子

《论语》|孔子这句话被现代人批判 源于古代人误解误用

《论语》|孔子这句话被现代人批判 源于古代人误解误用

...问孔子怎样才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000年后遭到的现代人的猛烈批判。孔子这句话为什么会遭到批判呢?因为后世人的误解,把这句话误一步步用,让孔子背了黑锅。0 1 孔子所谓“君君臣臣,父...

2023-01-09 #经典句子

一门三父子 文章八大家

一门三父子 文章八大家

历史上“一门三父子”是指宋代文坛上赫赫有名的“三苏”,父亲苏洵和两个天才儿子:苏轼和苏辙。“唐宋八大家”中,他们三父子就占据了三席,举世瞩目。父亲 苏洵又称之为老苏,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

2023-01-09 #经典句子

他是秦观唯一的儿子 仅一首词传世 末尾一句千古流传

他是秦观唯一的儿子 仅一首词传世 末尾一句千古流传

...有注意到,那些宋词创作的顶尖人群中,其实出现了不少父子、兄弟的身影,最为出名的当然是晏殊与晏几道父子,苏洵、苏轼与苏辙父子,其实,还有一些父子、兄弟也是同为诗词创作者,只是名气不如前者大,当然,还有可...

2023-01-09 #经典句子

美文欣赏——汪氏父子之美食

美文欣赏——汪氏父子之美食

王干汪朗的书。让我写序。颇感意外。汪朗是汪曾棋先生的大公子。资深媒体人。绕一句子好菜,写一手好散文。和汪朗的交往一直追叙到25 年前。那时候任曾棋老先生住在商黄榆,我被借调到《文艺报》工作,因为孤单。周末...

2023-01-09 #经典句子

才子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词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其中一句议论千百年

才子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词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其中一句议论千百年

...说到这二晏,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二人是谁?那就是另一对父子作家晏殊和晏几道。三苏是父子,二晏也是父子,建章风骨中的三曹也是父子。看来家族渊源也是才华展现的原因之一啊,因为有充满才华的基因遗传啊。如果要问晏...

2023-12-2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