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考语文备考:名篇名段名句的复习 要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时间:2022-11-15

核舟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名篇名段名句识记(四)

(默写与简答)

42、《核舟记》

(1)描写佛印神情的句子是: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核舟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表现王叔远精湛技艺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43、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本文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2)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

(3) 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4)文中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5)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6) 取得了什么效果?“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7) 陈胜在分析当时的形势和起义的前途时得出“宜多应者”的结论,他的根据主要有两条,具体是:①天下苦秦久矣 ;②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8) 用文中的词语组成两个4字短语,概括陈胜、吴广利用鬼神来威众的两件事:①鱼腹藏书;②篝火狐鸣 。

(9)《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卓越的宣传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 陈胜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身上具有超出当时一般农民的进步思想,请把文中表达这一思想的原句写出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也是道出千古壮士之心声、展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名句 。

44、韩愈的《马说》

(1)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 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是:伯乐不常有。

(6)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9)《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0)《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 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45、《与朱元思书》

(1)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第二段 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6、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47、夏完淳的《别云间》

抒写诗人誓死抗清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8、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9、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0、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1)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1.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1)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2)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名篇名段名句的识记,虽然内容较多,但是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已经熟悉并掌握。因此,中考复习备考时只需抓住重点,读背巩固即可。默写内容的识记,期待更好的建议。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考语文备考:名篇名段名句的复习 要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描写是五大表达方式之一,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按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又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角度分为五种描写方法。不同的...

2022-11-16 #经典句子

环境描写:依靠六大手法 借助修辞 注入情感 写出优美句子

环境描写:依靠六大手法 借助修辞 注入情感 写出优美句子

一、【老穆有话说】同学们,上一讲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这一讲,我们主要来学习环境描写,顺带讲一下场面描写,这是我们在上一讲就约定好事情。提到环境描写,很多学生就会想到"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但提...

2022-11-13 #经典句子

给孩子的十堂作文课(第六课)

给孩子的十堂作文课(第六课)

...人、名人的诞生、去世等。例如:课文《飞夺泸定桥》的描写: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②抽象表示法:就是用抽象的时间名词来交代时间。这...

2022-11-15 #经典句子

三年级作文《那次玩得真高兴》 细节描写能让你的文章变得更精彩

三年级作文《那次玩得真高兴》 细节描写能让你的文章变得更精彩

...它描绘得活灵活现,从而达到吸引人的作用。第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当然三年级小学生用得最多、最熟悉的就是环境描写。就例如《那次玩得真高兴》这个习作要求,如果学生一开始懂得从环...

2022-11-13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八讲: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八讲: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怎么样,这段描写美吗?这段环境描写是选择中考阅读理解《欧利和雏芳》中的第一段,其中有一个考题是这样问的:“文中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类似这样的考题形式,是中考阅读理解的必考题,他有可...

2022-12-21 #经典句子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物的......特征/人物/......形象/文章......的主题。3、景物描写顺序及作用【答题技巧】景物描写一般以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等)为主,采用“移步换景”法,有时也会采用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2022-11-18 #经典句子

高考语文答题方略 看懂130分以上不是梦 你品 你细品

高考语文答题方略 看懂130分以上不是梦 你品 你细品

...会原因。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物活动的空间,一般是由景物描写构成。在小说考题中一般多考自然环境。2.主题:作者通过文本或者内容传达的对人物和社会的态度、认知与思考,或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揭示。(一般来说在...

2023-01-01 #经典句子

2022高考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素材一

2022高考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素材一

...倒叙、插叙、伏笔和照应。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4.小说巾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社会环境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

2023-04-29 #经典句子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 语言 动作 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 语言 动作 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一、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感受老支书忠于职守的信念和舍己为人的伟大品质。能找出环境描写的...

2022-11-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