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孤独的“距离感”:从《且听风吟》看村上春树文学的特点

时间:2020-12-25

文学风格,既使得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特点和标签,同时也可能让作家陷在其中无法自拔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7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每一个作家,终其一生,其写作技巧和价值观点可能会变,但其内心深处的性格,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风格却很难改变。文学风格,既使得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特点和标签,同时也可能让作家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村上春树是个优秀的作家,他有自己傲然于文坛的独特风格,然而,也正是这种风格,让他圉于其中孤独徘徊,始终无法突破升华,具体来说,这种风格就是“距离感”。

《且听风吟》的文字特点

作家的风格,基本上在成名作中就奠定了。村上春树1978年发表的《且听风吟》(《風の歌を聴け》),除了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蜚声文坛的敲门砖。这本书写满了“距离感”。书中的“我”无名无姓,是一个就读生物系的大学生。从小就很少说话,14岁突然发了疯,喋喋不休地说了三个月的话后,发了一场高烧。后来高中毕业时,“我”决定成为一个只把心里话说一半的人。

心里话说一半,不想跟别人交心,留下的一半就是“距离感”,在这本小说里,尽管只有主角下定决心把话说一半,但似乎所有的角色都跟主角一样。当我们通读村上春树的著作,其实他大部分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如此,总是欲言又止,充满心事。

《且听风吟》跟村上春树的其他作品一样,人物间的对话十分简短,每个人都惜字如金,很少吐露自己的心事。他们心事重重,只能借助比喻、景物描写来反映脑海最深处的心思,或者直接让角色开一个玩笑,提出一个疑问,使听话的人陷入沉默,以“终结交流”的方式来表现无法被说或不愿说出的感受。

只把话说出一半的写法,让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尤其是阅读对话时,时常感觉到到一种疏离感,仿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全都是萍水相逢一般,就像流浪者的短暂相聚。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村上春树通过寡淡如水却又暗含深刻意味的语言,营造了一种久别重逢,心有灵犀的错觉,读者可以感觉到,尽管书中的“流浪者”不清楚彼此的经历,但在某个时刻,似乎大家都是知己,一个字一个词便可以达成心照不宣的效果。

无法被治愈的“距离”

流浪的人终将相聚。在村上春树的作品里,与主角最亲近的人,往往都是通过意外认识的。以《且听风吟》为例,某一天,书中的“我”去熟悉的酒吧消遣,结识了一位因酒醉而昏迷的陌生女人。在好心送女子回家后,原本没打算深交的两人,又因为各种巧合而不停相遇。在命运的搭桥牵线下,二人渐渐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开始了类似恋爱的生活。

在跟陌生女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开始回忆以前感情生活的往事,特别是关于上一个死去女友的故事。同时,“我”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只把心思说出一半的想法。尽管在“我”和陌生女子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可以听出我们对彼此的倾慕和渴望,但在我们之间,始终没有发生什么。我们只是在某些时刻互相陪伴、彼此倾听,说出在那个时刻适合的话语。两人的关系彷彿只是简单而有分寸的触碰、甜蜜又适可而止的依赖。

正如小说的题目《且听风吟》,主角和女人的这种关系就像风一样,迎面吹来,只是轻轻地拂过,最后不留痕迹地离开。在《且听风吟》里,人们的对话就像不同方向吹来的微风,划过皮肤,然后无影无踪。文字与文字之间也只是简单的“接触”,甚至缺少阅读的连贯性。其实,这就是村上春树一以贯之的写作特点——“距离感”。

这种只把心思说出一半的感受,常常被我们理解成现代社会独有的“疏离”。之所以人与人之间保持着克制、敏感的距离,背后反映的是无法名状的孤独和找不到生活意义的空虚。但退一步说,距离感并非是一种“坏”的东西,“距离”虽然让人痛苦,可是也只有透过“距离”,人们彷彿才能获得清醒。因为只有在似远似近的距离中,我们才能重新发现自己。

“距离”的另外一种表现是焦虑,尽管孤独、空虚、无意义,但“距离”不表示人的内在完全是静止的。相反,“距离”也有可能蕴含着喧嚣和噪音,比如《且听风吟》中,主角“我”除了简单对话外,内心其实有大段的独白,各种各样“无声”的“噪音”环绕在脑海中。只是那些东西无法说出口,不知道怎么表达,只能被迫沉默,只能说一半。也就是说,“距离”除了带来孤独、空虚和寂寞,它本身同时也是一种焦虑和不知所措。

如果说“只把心思说出一半”的想法构成了人与人的“距离”,那么为了治疗“距离”感带来的恐慌,书中的“我”转而开始写作。“我”迫切需要写作,因为它有可能是一种对于“距离感”的救赎。村上春树为了说明写作的用处,引用了一句话:“写文章这种活动,是对无法改变的自己,与包围着自己的事物之间的距离,做一个确认。”这里的“确认”就是想知道,自己作为一个跟其他人永远有距离的个体,如何生存在这个复杂、未知的世界。最终“我”发现,写作能够确认的只能是彼此的距离,写作无法跨越人与人之间的那道无法彻底沟通的深渊。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存在无法被治愈的“距离”。

村上春树文学的特点

在村上春树看来,爱情和写作一样,无法弥合距离,只能接受它的存在。在《且听风吟》中,“我”与女人所发展的“爱情”之所以点到为止,似有似无,就是出于村上春树对于“距离感”的理解:喜欢一个人,并不是为了让彼此的心灵融合在一起,而是为了理解、包容、欣赏,并沉浸在两个人的距离中。

村上春树的所有作品,都镌刻着一股浓浓的“距离感”,虽然他无法把心中所有的感悟和想法完全传递给读者,但透过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意义,每个读者都在书中确认了他们与村上春树之间确实存在“距离”。村上春树写《且听风吟》的目的,无非想要表达人类个体之间永恒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刻骨铭心、撕心裂肺,但又无可奈何,不论读者看完这本书能有什么样的体会,只要翻开书的第一页,“距离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不得不说,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有一种哲学家的气质,虽然他没有受过专业的哲学训练,只能靠作家的“直觉”去把握某些难以言说的概念,但通过文学特有的笔触,他仍旧创造了一种独特而广受欢迎的文体。然而,他从《且听风吟》这本书开始塑造的“距离感”,既是他成名的垫脚石,也是他进一步“质变”的绊脚石。

距离感,跟世界的疏离感,或者说缺少融入世界的决心,以及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让他的作品卡在升华的门槛上,迈不出去那至关重要的一步。毕竟文学不能只关照内在,只把呵护自己的柔弱内心摆在人生意义的最优先位置,伟大的文学,是《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对马林鱼锲而不舍地追逐;是《红与黑》中于连在断头台上的平静和向往;是《米格尔街》中扭曲而又不自知的众生相。

村上春树文学中的“距离感”,细腻地拿捏了普通人心底某些柔软的所在,让人们有一种舔舐伤口的共鸣,然而,过于细腻反而落入“自我感动”的怪圈,举目四望,除了“我”,就是跟“我”牵连的蚊蚋小事。

村上春树的“距离感”很安静,适合挑灯夜读,在咖啡的袅袅香气中慨然轻叹。然而,在灯光的三尺之外,世界上还有高山之巅、还有滔天巨浪、还有勇士的呐喊。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孤独的“距离感”:从《且听风吟》看村上春树文学的特点》,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年轻读者最爱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领悟他这十句格言 可以参透人生

年轻读者最爱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领悟他这十句格言 可以参透人生

...村上春树便开始在厨房的一张桌子上写小说,半年后,《且听风吟》诞生。《且听风吟》获得日本第22届群像新人文学奖、第81届芥川奖候选作品。哈佛大学日本文学教授杰.鲁宾在一本研究村上春树的书中说,“村上的作品十分...

2016-06-26 #经典句子

陪跑诺奖14年的村上春树 到底有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实力?

陪跑诺奖14年的村上春树 到底有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实力?

...拿到了冠军,而29 岁的村上则交出了自己的小说处女作《且听风吟》,并且一举获得了“群像新人文学奖”。写作《且听风吟》时,村上的酒吧正陷入低潮,日子变得充分有余,于是他有了两幅面孔:一面是“爵士酒吧老板”,...

2024-01-20 #经典句子

村上春树经典语录:总之岁月漫长 然而值得等待

村上春树经典语录:总之岁月漫长 然而值得等待

...1978年,29岁的村上春树开始书写他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且听风吟》,历经六个月的时间他完成了这部作品,并发表到了文学杂志《群像》上面,一举获得了群像新人奖。紧接着,他的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世界尽头与冷...

2012-03-14 #经典句子

喜欢文学之人 有时间一定要读读村上春树的灵魂之作《1Q84》

喜欢文学之人 有时间一定要读读村上春树的灵魂之作《1Q84》

...续地读了他的《挪威的森林》、《斯普特尼克恋人》、《且听风吟》,最近又读了他的宏伟大作《1Q84》,让我脑洞大开,原来这部作品才是他灵魂之作。-02-独特的名字引起了我的好奇与遐想最初看到书名时,这是什么意思?后...

2017-05-21 #经典句子

专访|藤井省三:鲁迅和村上春树都是东亚文化的原点

专访|藤井省三:鲁迅和村上春树都是东亚文化的原点

...和村上春树之间存在着谱系关系——村上春树自处女作《且听风吟》发表以来,一直执著于鲁迅和近代中日之间的历史记忆。藤井省三是1949年以后日本第一批留华学生,当年的论文便是对鲁迅短篇小说《故乡》的文本接受史研...

2023-08-27 #经典句子

对话“小确幸”发明人 村上春树作品的译者林少华 很多日本文学读物流行却没营养

对话“小确幸”发明人 村上春树作品的译者林少华 很多日本文学读物流行却没营养

... 徐颖 通讯员 刘虹 李芊 喻江平●人物档案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作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楚天学者”、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落花之美》《为了灵魂的自由》《乡愁与良知》《夜...

2012-07-21 #经典句子

村上春树:我不需要诺贝尔文学奖

村上春树:我不需要诺贝尔文学奖

...为29岁那年,此前基本没有写作经验的村上春树,凭借《且听风吟》这部处女作获得了日本群像新人奖,同时也让他获得了成为小说家的入场券。2.有读者,才有意义1987年,村上春树的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出版,截止2...

2015-02-10 #经典句子

村上春树 你被诺贝尔文学奖骗了

村上春树 你被诺贝尔文学奖骗了

...那简直是上帝的指引。下笔如有神的他,很快就写出了《且听风吟》的初稿。但令他大受打击的是,这篇初稿在他自己看来,简直一塌糊涂。但村上君并未就此泄气,而是尝试了一个“绝招”。他先用英文将自己想写的故事完整...

2023-12-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