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成语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时间:2020-10-15

祖籍鄱阳郡枭阳县今属江西都昌,原本家世显赫,曾祖父是东晋名将、大司马陶侃,祖父陶茂曾为武昌太守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8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祖籍鄱阳郡枭阳县(今属江西都昌),原本家世显赫,曾祖父是东晋名将、大司马陶侃,祖父陶茂曾为武昌太守。

到了陶渊明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其事迹不见记载。

陶渊明自幼好学博闻,善写诗文,聪颖而洒脱不羁,不喜欢受世俗的束缚,乡邻们对他非常敬重。

陶渊明成年后,因为“亲老家贫”的缘故,在州中担任祭酒,因为讨厌这份工作,不久就辞职了。

州里的长官召他做主簿,他不为所动,在乡下耕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后来得了重病,体力活干不了了,家里陷入窘境。

江州刺史檀道济登门探视,此时的陶渊明卧床不起,已经饿了好几天了。

檀道济好言相劝说:“贤明的人处世,如果君主荒淫无道才会选择避世隐居,朝廷开明就出来做官,当今属于文明的世道,你何苦糟践自己呢?”

陶渊明回答说:“我不敢冒充贤明的人,我的志向也无法和贤者相比。”

这话接的不软不硬。

檀道济把连年灾荒,民不聊生的世道说成是“文明之世”,陶渊明是无法接受的,他用这些话回怼,檀道济被噎得说不出话。

为了缓解尴尬局面,檀道济命随从送上酒肉给陶渊明,陶渊明不屑一顾,竟挥手送客,檀道济臊眉耷眼离开了陶家。

他曾向一个亲戚说:“我只是想当小小的一县之长,过着隐居的生活,总可以吧?”

陶渊明后来被朝廷征召为建威参军,朝廷果真安排陶潜到彭泽担任县令。

陶渊明上任第八十一天,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视察,上级派人视察。

东晋官场的惯例是地方官要贿赂、巴结督邮,还得穿戴整齐恭候在城门外。

当时,有个下属提醒陶县令,应该送一些财物给督邮,并举行欢迎仪式。

陶渊明叹息一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耻于巴结权贵,陶渊明连小县令也不愿当了,最终解下官印,辞去了官职。

回到家乡,过着清苦的田园生活。

虽然失去了朝廷的俸禄,却留下了尊严和自由。

“五斗米”是晋代县令的俸禄,在此代指利禄。

还有一种解释是,晋朝王公贵族信奉“五斗米道”,“五斗米”代指权贵。

“不为五斗米折腰”,后人用来比喻为人有骨气,不因为利禄向权贵低头。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成语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陶渊明10大名句 字字真性情 句句戳人心!

陶渊明10大名句 字字真性情 句句戳人心!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在他身上流传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他在隐居的生活中,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诗文作品。今日国学大讲堂为大家整理出了陶渊明十句经典诗词,我们不妨一起欣赏一下。1、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

2023-08-31 #经典句子

陶渊明的名句“欲辨已忘言” 他想说什么 为什么会忘言?

陶渊明的名句“欲辨已忘言” 他想说什么 为什么会忘言?

...名利禄,自然而然心就偏远了。我们知道,陶渊明是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真男人,李商隐也是个受到陶渊明影响的诗人,所以他才会写出“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我宁愿让人砍掉双脚,也不愿意任人驱使,李白...

2009-11-18 #经典句子

陶渊明最有哲理的一首诗 6句就有4句经典 最后5个字受益终生

陶渊明最有哲理的一首诗 6句就有4句经典 最后5个字受益终生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最早的隐士之一,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至今被人传唱。在我们普通人心中,他是遥不可及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文坛巨匠心里,他也是神一般的存在。李白崇拜陶渊明,他说:“渊...

2023-08-31 #经典句子

田园归隐者:陶渊明 会不会种田?他的一句诗道出真相

田园归隐者:陶渊明 会不会种田?他的一句诗道出真相

...仕途。陶渊明听后,心里很不痛快,留下一句漂亮话:“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便快快乐乐的归隐田园,过潇洒的日子去了。大诗人,您可真潇洒。所以,人追求自己心中所喜欢的,才是最快乐、最重要的。喜欢这段内容的朋...

2010-04-11 #经典句子

陶渊明最经典的一首诗 境界很高 第一句就点破了人生真谛

陶渊明最经典的一首诗 境界很高 第一句就点破了人生真谛

...是很难发展的!由于在官场过得很憋屈,陶渊明做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惊人举动,直接辞官回乡了。这首《饮酒·结庐在人境》就是在陶渊明归隐后的第12年创作的,此时正是东晋朝廷灭亡的前夕。陶渊明看到了朝廷的昏...

2015-05-24 #经典句子

陶渊明一首很有趣的诗 写了四个不同的季节 最后一句还充满哲理

陶渊明一首很有趣的诗 写了四个不同的季节 最后一句还充满哲理

...诗人陶渊明,他身上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当他在官场上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时,毅然决然回到故乡隐居,过着最纯朴的田园生活,每天无非是像普通人一样劳动,夜里读书写诗。这种平淡的生活,...

2010-10-30 #经典句子

陶渊明的这首诗 只有寥寥数语 却是最是能够体现他的骨气!

陶渊明的这首诗 只有寥寥数语 却是最是能够体现他的骨气!

...,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精神,一种宁折不屈,不为五斗米折腰,保持了文人风骨的一种精神,他的这种精神,也正是中国民族的精神;所以无论是他的人生经历,还是他的诗歌作品,那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2023-08-10 #经典句子

陶渊明晚年大彻大悟 写下的这首哲理诗 每一句都有大智慧!

陶渊明晚年大彻大悟 写下的这首哲理诗 每一句都有大智慧!

...众不同,无法让自己融入到世俗的社会中,毕竟他是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不会吃嗟来之食,所以在只担任彭泽县令时,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在八十多天后拂袖而去。正是由于陶渊明独特的个性,让他在古代众多的名士中...

2014-09-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