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焚香听语:为您解读古代文人香事

时间:2020-08-15

文人玩香之轶事、行香之器具、焚香之礼仪、品香之诗篇,流传至今,成为当下人领略古贤幽雅意境的窗口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焚香一事,中国上古既已有之,而在历代文人的参与之下,令其从祭祀之事变为一种风雅闲情。文人玩香之轶事、行香之器具、焚香之礼仪、品香之诗篇,流传至今,成为当下人领略古贤幽雅意境的窗口。

陆游更言:“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在那香烟飘渺的世界里,竟然装着比“桃花源”更令人神往的天地。

文人空间特邀清禄书院吴清先生,在线亲授文人香事之要点,言简意赅、梳理脉络,带你品寻传统文化中最风雅的韵味。

| 香 之 事 |

/

香传千古,文心永驻。黄庭坚喜香事,著诗曰:“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遂被后人称为“香痴”,其墨宝《书婴香帖》,内容乃是抄录一则香方;倪瓒,洁癖甚重,就连品香一事,也是讲究过人。

寻常所用香灰烧两次即可,而他却要烧一二十回才放心;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著《焚香七要》,罗列香事器具及用法,成就后世文人用香之规范;屠隆,著《考槃馀事》,说尽文人缤纷雅玩,其中一篇论香文章,短短二百余字道尽香事之精髓,传为经典……

《焚香听语》梳理宋、元、明、清历代文人香事,在生动鲜活的品香轶事中,了解香事发展脉络。

| 香 之 器 |

/

品香炉

品香炉以陶瓷质地为佳,口径如杯,六厘米许。轻便隔热,盈盈一握。古代香炉中,鬲式炉及尊式炉形制典雅,流行于宋代,最宜品玩。

箸瓶

箸瓶,或称筋瓶、香瓶,用以盛放香匙和香筯。多以金属为材,明代亦以硬木制之。造型特征:小口、细颈、大腹。小口收束,以使香匙、香筯聚拢不显凌乱。大腹沉稳,可令瓶身稳定不易倾倒。香匙、香筯插于瓶中,讲究高下参差,错落如瓶花之美。

香盒

香盒材质丰富,尤以漆制为上。漆香盒工艺精湛、外形美观、稳定耐腐、天然无味,最宜储存香材香品。炉、瓶、盒三者乃传统香事中不可或缺之物,元代以后合称该组合为“炉瓶三事”。

香桌

香桌不可过大,70公分左右为宜,略小于常见之八仙桌。品香时无须落座多人,一席以四人为佳,多则不利品玩。

香帚

香帚又称香扫,扫灰之用。《闲情偶寄》中有明确记载,形似毛笔,略微短小。香匙压灰时,会将灰末粘于炉口内沿,须用香帚扫净。羽毛制作的羽扫亦十分流行。

隔火

隔火,有以云母片、陶瓷片、金片、银片、玉片等制成。隔火片之用至少始于晚唐五代时期,《焚香七要》、《遵生八笺》等均有较详细的记载,用以煎熏香丸、香饼及沉香等香品之用。

(香事另有其它器具,本文仅选取部分介绍)

| 香 之 席 |

/

品香之所一般最好有2~3个区域,一处喝茶,一处品香。香席布置以简洁为要,若有小窗可观佳景,则甚妙。品香空间不可过大,以5~10平米为宜。墙壁可铺以绒面墙纸,令香气贮存墙面,幽香持久。

席间可置盆景清玩,点缀绿意,鼻观之余,可助悦目怡情。但芳香花枝不可用,以免扰乱香品之气味。

一次香席须有一个主题。如岁寒时节邀友品香,主题为“疏影幽梅”,则配以梅花纹香盒,或挂梅花题材绘画。友人品香之余,可对席间器物品评鉴赏,勘验学问,此“品香四德”之一。香之道,修养之道,内观之道!

香烟不尽,雅趣无边。更多香学知识要点,请收听《焚香听语:12节课解读古代文人香事》在线课程。

↓ 扫面下方二维码 ↓

《焚香听语:12节课解读古代文人香事》

非专业学术公号。分享我们看到知道,与“香”有关的“知识”。不一定正确。

编辑 / 沈小香 图片 / 源于网络!转载联系后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焚香听语:为您解读古代文人香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文人趣谈:为何古人把“焚香”当作雅事之首?有何历史渊源?

古代文人趣谈:为何古人把“焚香”当作雅事之首?有何历史渊源?

...想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因为“焚香”不仅指点燃供香,在古代社会中“焚香”也是一件,极致高雅的品味与象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古代社会中,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焚香”的习俗。据史料记载,“焚香”的...

2018-09-12 #经典句子

茶文化:焚香品茗 古色古香 雅到极致

茶文化:焚香品茗 古色古香 雅到极致

我国古代的那些文人是真的雅致,在他们讲究的生活习惯之中,硬是将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就像喝茶,明明茶叶只是一种植物,喝茶是为了解渴,但在爱茶的人手中,喝茶也可以玩出那么多的花...

2022-12-26 #经典句子

古风句子:儒雅白衣 素手焚香 心随万千战灵下黄泉

古风句子:儒雅白衣 素手焚香 心随万千战灵下黄泉

1,懂面难知心生亡恨情短,日日梦死生快亦舞笙歌乐曲绕三津红灯吹笛晚绿树映枝头2,儒雅白衣,素手焚香。心随万千战灵下黄泉。拔剑而立,寒芒四射。越马铁蹄四踏战云天3,湘妃竹,泪痕红邑映日红。往昔妖娆,今朝银蝶...

2023-01-19 #经典句子

第1796期「郭敏利专栏」古代娱乐雅趣对初中语文古诗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第1796期「郭敏利专栏」古代娱乐雅趣对初中语文古诗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的灵隐飞来峰,而是绍兴飞来峰,结合诗人王安石的自我解读,及其他文人的再解读,文人碰撞中理解这首诗的诗意及理趣。最后设置了一个曲水流觞的活动及对对联的环节,将整节课趣味性的元素充分彰显出来。这节课的整个...

2012-09-04 #经典句子

《桃花源记》描绘的并非人间仙境?文中3个细节 揭露出恐怖真相

《桃花源记》描绘的并非人间仙境?文中3个细节 揭露出恐怖真相

...也有所期待,在陶渊明的作品当《桃花源记》当中,人们解读是陶渊明对于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的写照,文笔之间流出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但在不同角度欣赏《桃花源记》,却给人一种细思极恐的画面,并非像是在教科书当中描...

2023-09-15 #经典句子

古代文人刻意掩盖千年的战争实质 却被孙子兵法一句话道破天机!

古代文人刻意掩盖千年的战争实质 却被孙子兵法一句话道破天机!

...分给用功的将士。但是这话怎么看怎么不通,所以主流的解读,还是抢!除了这处之外,孙子在作战篇中用一篇的篇幅从理论和操作上详细论证了,部队到底应不应该抢,应该怎么抢。直接地提出“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

2023-08-14 #经典句子

金瓶梅词话:古籍探寻与全面解读

金瓶梅词话:古籍探寻与全面解读

产品内容介绍《金瓶梅词话》是《金瓶梅》现存最早的版本系统,为万历四十五年(16)东吴弄珠客及欣欣子序,一百回,所谓“词话”是指书中插有大量的诗词曲赋和韵文,这个本子及其传刻本,统称词话本。此书故事曲折、...

2024-01-25 #大杂绘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丨探析渔父意象为何深受文人青睐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丨探析渔父意象为何深受文人青睐

...所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这里的渔父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解读,变成了一个极具智慧,但是却是一个生活在世俗之中的人。所以说在《楚辞》和《庄子》里面都有关于渔父的描述。可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天壤之别,那么在古代社会...

2023-12-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