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扎灯笼 打秋千 送灯……除了吃元宵 元宵节民俗文化知多少?

时间:2020-04-19

由古至今,元宵节因其重要的文化内涵,不仅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也衍生出很多元宵节的民俗文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王峰

作为春节假期的最后一个节日,同时也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是被全国各地人民普遍接受节日。由古至今,元宵节因其重要的文化内涵,不仅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也衍生出很多元宵节的民俗文化。

河南地区有哪些元宵节民俗,元宵和汤圆的区别仅仅是名字不同吗?如何看待现在越来越淡的元宵节民俗活动?2月25日,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采访了相关民俗专家,以此得到更加权威的答案。

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汤圆?

据公开资料显示,汤圆别名“浮元子”,是汉族人民传统小吃的代表,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事物,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的期盼。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是宁波兴起的食品,用黑芝麻、猪板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软糯,回味无穷。同时,汤圆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吃汤圆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在明朝时,元宵和汤圆还是没有的,只是不同地区的人民对它的叫法不同。虽然同出一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小吃在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特色。河南省文学院一级作家、河南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孟宪明介绍,汤圆是南方人的叫法,北方在元宵节吃的是元宵,首先是做法不同,元宵是用糯米面制作的,像滚雪球那样一层层滚出来的,而汤圆是包出来的,“还有口味的问题,北方人很少吃咸的汤圆,但南方有肉馅汤圆,”孟宪明说,“不过这些区别都是大同小异的细节,元宵节是汉族人民盛大节日的传承。”

多样元宵节民俗蕴含着南北方文化融合

除了吃元宵,元宵节还有很多民俗文化,孟宪明介绍,最突出的是扎灯笼,以前从正月十四就开始扎灯笼了,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所有的孩子都要把自己的灯笼拿出来,“不像现在大家都是买灯笼,过去的灯笼都是自己扎的,做舅舅的还要特别给外甥送灯。”

打秋千也是元宵节的传统民俗,在中国北方和淮河流域一代,一过正月初十,人们就开始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的秋千架。从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荡一阵子,其中十四、十五两天是高潮。人们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这也许就是荡秋千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原因。“打秋千”是安徽歙县千年古村三阳镇的传统民俗,也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孟宪明还特别介绍了“送灯”,所谓送灯就是大家用面和油做出灯台的样子,放在门口叫送灯,民间传说,正月十七是老鼠嫁女的日子,这些是给老鼠准备的东西,人们就提前两天给老鼠准备好灯油和面,如果没人要,老鼠就拉走了。

送灯还有一层送“孩儿灯”的意思,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的女儿家,以求添丁,因为“灯”与“丁”谐音,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贵子,如果女儿怀孕,除了送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民间社火也是元宵节重要的民俗活动,社火是汉族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西北地区,比如青海、甘肃、陕西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孟宪明介绍,“如果说过年期间老百姓的主要活动是一家家走亲访友,那么元宵节就是大家共同庆祝春节的结束,在古代,春节结束就得筹备春耕了,开始了一年的忙碌。社火是集体参加的节目,也是元宵节最热闹的活动。”

谈到南北方元宵节民俗文化的差距,孟宪明说:“中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区,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河南虽然地处中原,但文化上属于北方区,也是典型的汉族文化区。南方客家地区的居民依然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的样貌。”所以不同地区元宵节民俗中也蕴含着传统文化的迁徙、变迁和融合。

元宵节,河南擅长“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独有的传统民俗,根据史料显示,早在夏代就出现了谜语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演变成“隐语”,秦汉时成为一种正式的书面创作,直至南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明清时,猜灯谜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

作为文化大省,地处中原的河南在“灯谜”方面的成就也是不遑多让,河南各地不但有类型多样的灯谜活动、灯谜创作,还进行了专业的灯谜研究,创办了专业的灯谜刊物,其中“安阳灯谜”还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阳市工人文化宫创建的全国首家“中华灯谜图书馆”收藏了5000多册谜语(灯谜)书刊资料。

除了灯谜创作,河南灯谜人还在谜会活动形式上不断创新,据统计,河南曾举办过五次全国性的大谜会,其中在2008年4月的“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灯谜大赛”期间,在郑州绿城广场举行的(万人万谜)“灯谜大观园”活动,搭建了12个省的灯谜擂台,展示全国各地特色谜作,同时集中展出黄帝故里及中原文化专题谜作一万三千多条。

随着时代的发展,灯谜的内容也在悄然变革,从传统的猜人名、地名和单纯的字谜发展到猜廉政知识灯谜、针对环保推出垃圾分类知识灯谜,以及凸显中华文化传统的诗词灯谜等都深受我省群众喜爱。另外,灯谜还可以成为地方文化旅游的助推器,2006年,当时为庆祝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举办了灯谜大赛,来自全国的灯谜高手以殷墟为题材,创作了5000多条专题灯谜,并由此撰写了一批研究甲骨文与灯谜的学术论文。

传统民俗文化如何重塑辉煌?

上了年纪的人会感觉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年轻人也对春节、元宵节等民俗文化的感受不深,如何传承民俗文化?孟宪明认为要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恢复传统文化的形式感和仪式感,人们也会在各种民俗文化中投入到更多情感,人们情感交汇才是节日的真正意义。

春节、元宵节虽然是农耕文明社会典型的文化符号,但每到这些节日,从国内大江南北,到国外的华人街区,无不充满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人民群众创造的流传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也在春节期间得到充分展示,给人们带来幸福感。从这个层面上讲,春节是我国最大的内涵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保护,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这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全面推进和共同努力。

【来源:顶端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扎灯笼 打秋千 送灯……除了吃元宵 元宵节民俗文化知多少?》,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元宵节祝福语 正月十五月圆夜 大红灯笼高高挂

元宵节祝福语 正月十五月圆夜 大红灯笼高高挂

...瑞气冲霄汉。堆山旺火映红天,好景期待猪祥年。今天是元宵节,你拌馅我和面,我们一起做汤圆;你剪纸我然烛,我们一起做灯笼。有了汤圆和灯笼,再加上你和我,幸福生活就跑不了!快乐的皮,幸福的馅,团团圆圆捏一块...

2012-07-26 #经典句子

元宵节为什么要赏花灯 吃汤圆?以元宵节为背景赏析民俗传统文化

元宵节为什么要赏花灯 吃汤圆?以元宵节为背景赏析民俗传统文化

...宵节为什么要赏花灯、吃汤圆?以元宵节为背景赏析传统民俗文化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是普天之下华夏子孙独有的传统节日之一。之所以称其为“元宵”,是古人习惯性将正月称为元月,而“宵”则是夜晚的意思。简而言之...

2007-06-26 #经典句子

传统与现代:元宵节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统与现代:元宵节文化传承与创新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庆祝。人们将元宵节的这一天称为“元宵节”,因为在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元宵节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传统习俗,如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等。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

2024-01-27 #大杂绘

民俗饮食文化 与中医学息息相关

民俗饮食文化 与中医学息息相关

...使人们的身心都得极好的享受,于人体的健康甚为有利。元宵节是继春节后的一个盛大节日,二千年来沿袭不衰。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热闹景象。历来多有记载如《隋书》的《音乐志》中记载说“...

2022-12-11 #经典句子

散文《元宵佳节话元宵》

散文《元宵佳节话元宵》

...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观灯赏月,燃灯放焰,戏猜灯谜,共吃元宵。隋、唐、宋以来,从昏达旦,至晦而罢,盛...

2023-07-25 #经典句子

元宵节风俗习惯有哪些?你会用英语表述吗?

元宵节风俗习惯有哪些?你会用英语表述吗?

...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就我们老百姓俗称的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知道一些与元宵节习俗相关的英语知识呢?下面一起分享吧!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Festival of Lanterns。在一天我们中国人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2019-10-06 #经典句子

新年祝福语贴满整面墙 留汉过年的他们元宵节收到“定制礼物”

新年祝福语贴满整面墙 留汉过年的他们元宵节收到“定制礼物”

2月26日下午,江岸区吉庆民俗街内热闹非凡。四季美店门前的书画展里,50余副优秀书画展示着祖国河山的大好风光;位于中庭广场移动的祝福墙上,写满了市民们各自的新年愿望。当日,一场“此心安处是吾乡”线下展览活动...

2023-11-22 #经典句子

谁说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东阳“青年龙灯”登上《中国青年报》

谁说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东阳“青年龙灯”登上《中国青年报》

...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的氛围。>迎龙灯是正月里最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年元宵节前后,我市许多地方都有迎龙灯的习俗。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

2011-03-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