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读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描写边关之地的离情 语言凝练

时间:2019-03-15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王昌龄题下的一首边塞诗。全诗语言凝练简洁,隽永不已,情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王昌龄题下的一首边塞诗。全诗语言凝练简洁,隽永不已,情感深沉沉重,情感基调悲婉伤感,主要描写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心中的离愁别绪。而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极具社会意义,堪称边塞诗当中的佳篇。这首诗的结构也是十分精巧的,一开始的时候诗人描绘了军营宴乐的场景与画面,军营当中的将士们置酒作乐、饮酒高歌,欣赏动人的舞姿、聆听悠扬的音乐声音,这原本是一幅很言笑晏晏的画面。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歌舞虽然动人,音乐声音虽然动听无比,但总是离不开离情一词。对于戍守边关的将士们来说,他们戍守边关之地、远离故土、远离心爱的家人,这一份离情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消除的。何况边关之地的音乐也多是一些反映离愁与感伤离别的曲调,这也勾起了将士们心中无限的思乡怀亲之情,令人泪沾衣襟。可是即使乡愁无限,即使这些曲调总是触动他们的心弦,将士们依旧还是愿意去听这样的曲调。

该诗当中最为精妙的还是结语一句,在最后一句当中,诗人并未继续叙事抒情,而是转移到了写景上,描绘出了一幅幽邈寂寥的边塞画面,深秋时节,明月高悬,凉薄萧瑟的月光倾洒而下,冷月如霜,月光如雪,清冷地映照在万里长城上方,这一幅月光长城图是极尽悲壮的,意境高阔雄浑,不失悲壮,令人惊艳。可见诗人在诗词创作上的功底十分深厚,尤其是边塞诗上,别具一格,耐人寻味。诗人题下的《从军行》组诗一共有七首,首首都有可称道之处,惊才绝艳,意境高阔。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也能对该诗当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当时的唐王朝正处于国力强盛时期,朝廷采取了对外积极作战的政策,这也使得边关之地战争不断,不断对外扩张,开疆辟土,与此同时,因为国家的政策,百姓们都渴望能够参军,奔赴边关之地,迅速建功立业,当时的人对征战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毕竟在当时来看,征战沙场是迅速建功立业的一大捷径。

可是身处边境之地的征人们,一方面他们渴望能够建功立业,毕竟他们来到边关之地的目的除了保家卫国之外,还有万里觅封侯的缘故。另一方面,战争迟迟不结束,边塞环境冷清萧瑟、苦寒恶劣,这些都让征夫们心中充满了苦愁,既思念故土,也思念亲人与妻子。而该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琵琶起舞换新声”当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军中饮乐的场景。琵琶声音不断响起,舞蹈不断地变化,随着舞蹈的变化,曲调也随之变化,这一幅画面是很热闹的。

“总是关山旧别情”承接上文,诗人笔锋一转,点出了全诗当中的主题,气氛由原先的热闹转为了黯淡与哀愁。“关山旧别情”指的是征战将士们的乡愁,当时边关之地的曲调也多是反映将士们心中的悲苦的。琵琶曲悠扬动人、舞台美妙精彩,但曲调无论怎么变化,都还是表现悲愁与别离之情的。“撩乱边愁听不尽”当中,虽然这种悲愁的曲调总是让人伤感不已,但是对于将士们来说,他们既怕听到这样哀婉的曲调,又很想听到这样的曲调。“高高秋月照长城”当中,诗人以景语作结语,颇为巧妙,体现了诗人出众的才思。秋月高悬,冷光映照长城,这一幅画面是非常辽阔寂寥的。全诗语言凝练,格调悲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读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描写边关之地的离情 语言凝练》,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一首从军行 写法独特 末一句画龙点睛堪称妙极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一首从军行 写法独特 末一句画龙点睛堪称妙极

...外族侵扰,所以战争很多,当时很多人也是非常希望能够从军功上走出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是许多人真实的写照。王昌龄似乎也被这一腔热血、沙场建功的精神所感染,所以他以自己雄浑的笔触,写下了很多著名...

2023-11-22 #经典句子

《从军行》:“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 后两句悲壮苍凉 惊艳千古

《从军行》:“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 后两句悲壮苍凉 惊艳千古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系乐府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这首诗写戍卒们扫净边尘,以身许国的壮志。诗的前两句凌空而起,展示了东西长达数千里的西北边陲的景色:浩瀚壮观的...

2019-08-03 #经典句子

戎马情怀与王昌龄的才华相映成趣

戎马情怀与王昌龄的才华相映成趣

《从军行》是王昌龄的著名的诗作,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所以才有今天的经典边塞古诗《从军行》。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赏析:“青海长云暗雪山...

2024-01-20 #大杂绘

王昌龄这首边塞诗 短短二十八个字 慷慨激昂 让人热血沸腾

王昌龄这首边塞诗 短短二十八个字 慷慨激昂 让人热血沸腾

...绍他一首非常经典的边塞七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青海湖的上方乌云密布,使得连绵的雪山显得非常的黯淡无光。边塞的这...

2015-03-22 #经典句子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诗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 值得一读再读!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诗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 值得一读再读!

...“七绝圣手”。其诗现存181首,经典诗作有《出塞》、《从军行七首》、《闺怨》等。小编今天向大家推荐的这首诗,便是王昌龄的经典诗作《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王昌龄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2018-10-11 #经典句子

王昌龄十大经典名句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十大经典名句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五。辕门:军营的营门。荒漠边地狂风呼啸沙尘飞扬日光昏暗,红色的军旗半卷起引导着将士走出营门。诗句反映了边地军营将士们所处的艰苦环境和战争...

2015-11-10 #经典句子

没上过战场的杨炯 写了首《从军行》 豪气万丈 最后两句成经典

没上过战场的杨炯 写了首《从军行》 豪气万丈 最后两句成经典

...。边塞诗通常写的是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其中自然包括从军的经历,乐府旧题《从军行》就成为了很多诗人热衷的诗名。盛唐时李白和王昌龄都曾写过《从军行》,尤其是王昌龄,他的《从军行》高达七首之多,其中更是涌现...

2020-08-14 #经典句子

王昌龄送别友人后 写下一首七言绝句 千年后成了高考作文题

王昌龄送别友人后 写下一首七言绝句 千年后成了高考作文题

...各有各的看法,而其中入选最多的自然是王昌龄。他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出塞》、《长信怨》等都曾被评为“七绝压卷之作”。他在边塞诗上的成就无需多言,自他和高适、岑参、王之涣之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佳作。...

2019-06-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