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龙|《古宋七子》26蒙庄的宋国成语

时间:2018-11-30

如唐代刘禹锡伤往赋:彼蒙庄兮何人!予独累叹而长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8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编者按

庄子是宋国蒙人,又在蒙泽泽畔做过蒙漆园吏,故后世人们又称他为“蒙庄”。如唐代刘禹锡《伤往赋》:“彼蒙庄兮何人!予独累叹而长吟。”唐代赵彦昭《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逍遥自在蒙庄子,汉主徒言河上公。”清代黄鷟来《和陶饮酒》之七:“快哉《逍遥游》,蒙庄真达生。”

庄子在《寓言》篇,最早提出“寓言”一词。《史记》中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寓言是《庄子》这部著作的精髓,它所形成的寓言成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有时一则寓言故事,在后世可形成若干条成语,其形式和意义相去不远,如“庄周梦蝶”“庄生梦蝶”“蝶化庄周”“蝶化庄生”等,都出自《庄子·齐物论》的“庄周梦蝶”。《庄子》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博大精深,其寓言成语是历经数千年而流传和提炼出来的精华,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朝三暮四

庄周碑林

成语中有很多与宋国有关,如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等。这些成语主要来自先秦及秦汉典籍,其中一部分就来自《庄子》。翻开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的“摭佚”,你会读到“狙公赋芧”这样一则寓言,成语“朝三暮四”即源于此。该故事讲到宋国有个养猕猴的人狙公,他爱猕猴,养了成群的猕猴。他能理解猕猴的意思,猕猴也懂得狙公的心意。狙公节省家人的口粮,以此满足猕猴的食欲。不久缺少粮食,要限制他们的食量。恐怕猕猴们不听从自己的,先欺骗他们说:“给你们橡子,早上三个,下午四个,够了吗?”所有的猕猴们都跳起来发怒。他不一会儿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下午三个,够了吗?”所有的猕猴们都趴在地上表示高兴。惠施听了“朝三暮四”的故事,很受启发,觉得庄子对道的研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心里也非常佩服,所以他坚持听完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庄子。

除了这则源于《庄子·齐物论》的故事,《庄子》的33篇中,共有寓言成语108条,分别分布在21个篇章中,可为内容丰富,气象万千。如《逍遥游》中有大瓠之用、越俎代庖、鹏程万里、不龟手药、姑射神人、冰肌玉骨、绰约多姿、吸风饮露、樗栎散材、跳梁小丑等,《养生主》中有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螳臂挡车等,《秋水》中有望洋兴叹、夏虫语冰、贻笑大方、井底之蛙、邯郸学步、濠梁之辩等,其它篇章中有相濡以沫、七窍生烟、抱瓮灌园、轮扁斫轮、得心应手、东施效颦、鼓盆之戚、屏气凝神、呆若木鸡、鬼斧神工、君子之交淡如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宋画吴冶、每况愈下、空谷足音、运斤成风、涸辙之鲋、屠龙之技、吮痈舔痔、探骊得珠等。

矫情失真

《庄子》中的成语不少条目深刻地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生活哲理,可谓是思想深邃、富有哲理,对人们了解庄子的哲学观、政治观,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书中《外物》篇有“矫情失真”的成语故事,讲的是宋国的国都演门那里有一个人,他的父母死了,他按照当时的礼节披麻戴孝,守丧居哀,哭得死去活来,甚至连饭都不肯吃,这样没有几天就弄得形容憔悴,一点精神都没有了。宋国的国君听说了以为这是孝行,便下诏旌表他,还封他官师的爵位。这件事社会上广泛流传,乡里的人纷纷效法他,一些父母死了的人,便按照礼节,大肆举哀,不顾自己的心身日夜哭泣不止,有意毁伤自己的面容,有的甚至汤水不下……,因此而死亡的就有一半之多。

庄子的弟子们听说后告诉了庄子,庄子说:“这是因追求名利而矫情失真啊!古代人们不以名利所动: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逃走了。汤想把天下让给务光,务光因此发怒。纪他听说了,便率领弟子避居到窾水之畔,诸侯便来劝慰他们,三年之后,申徒狄竟因倾慕高义投河而死。”庄子的弟子说:“先生,追求名利而死是失真,倾慕高义而死是不是失真呢?”庄子说:“使用捕鱼的竹笼,是为了捕鱼,捕到了鱼,就把竹笼遗忘了,这叫‘得鱼忘筌’;使用捉兔子的绳具,是为了捉兔子,捉到兔子,就把绳具遗忘了,这就‘得兔忘蹄’。运用语言是为了表志真意,表达出了真意,就把语言忘了。我怎能遇上遗忘语言的人,和他倾谈呢?”弟子们像似领悟了,没有再说什么。

逆旅二妾

庄子是一位幽默大师,他不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喜剧性元素,而且在艺术实践中具有创造和表现的张力。他能在各种细小的事物中揭示出深刻的本质。《庄子》成语的不少条目都显示出幽默的神奇功效,如《外物》篇“庄子神龟”即说就算如神龟般神通广大也会有算计不到的时候。《山木》篇中有“逆旅二妾”的故事,“恶贵美贱”成语即源于此。

阳朱到宋国去,住在一家旅店里。他看到这家旅店的主人有两个妾,一个美丽,一个丑陋。可是长得丑陋的受到宠爱,而长得漂亮的却受到冷淡。阳朱很不理解,便问其中的缘故。年青的店主回答:“那个长得漂亮的自以为漂亮,但是我却不觉得她漂亮;那个长得丑陋的自感丑陋,但是我却不觉得他丑陋。”杨朱告诉他的弟子们说:“你们记住:做善事而存有积善德之心,就没有善德了。能为善,而又能抛弃自已的名利之心,到哪里都能受到人们的欢迎。美的自然为美,自我矜夸,表现出来的反而就不美了,丑的自认为丑,德行反而是美好的。”

三命而俯

庄子在他的著作中展现出动人的历史画卷,对当时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的反映,达到了惊人的广度与深度。在《庄子·列御寇》中有“谦之与骄”的故事,成语“三命而俯”的故事即源于此。孔子的十代祖是宋国的正考父。正考父年少时勤奋好学,青年时更加虚心求进。他的作为被宋国的国君知道了,便任命他为士,让他出来当官。正考父做了士以后,他就躬着身子与别人说话,以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人们认为他很和顺,便都愿意帮助他。不久正考父因办事谨慎,忠于职守,被提拔当了大夫。正考父此时见了人总是弯着腰,表现得很谦恭,说话也更加和气了。事隔不久宋国的国君又听不少人说正考父的好话,于是又提拔他作了上卿。正考父此时见了人总俯身向地,行路时便沿着墙根走,他治下的人民见他“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如此谦恭,谁也不敢违反法度,所以他所管辖的地方一片升平景象。

与正考父同时还有一个与他相反的人。这个人少年时学业有成,青年时便被宋国的国君发现了,任命他为士。他一上任就挺起胸来趾高气扬;第二次被任命为大夫时,他坐在车子上还手舞足蹈;第三次,被任命为上卿时他忘乎所以目空一切,连称呼自己的叔伯都直呼其名。于是众叛亲离,他的辖区强盗横行一片混乱。庄子所讲这则故事意思是人在高位得势的时候要做到谦卑自省,战兢自持,时刻保持警醒。

作者简介

马学庆,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宁陵县商务局局长,宁陵县史志办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范仲淹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商丘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商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商丘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商丘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其专著有《范仲淹与商丘》《古宋七子》《寻踪梁园》《大明名贤吕坤》《宁陵通史》《厚重宁陵》《古葛探源》《己吾考略》《老坚决》等

总策划:刘少杰

统筹:江涛

原标题:《殷商之源 文化沙龙|《古宋七子》26蒙庄的宋国成语》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殷商之源 文化沙龙|《古宋七子》26蒙庄的宋国成语》,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庆新做客金城文化沙龙 讲述口技的千年故事

王庆新做客金城文化沙龙 讲述口技的千年故事

...承办,市图书馆,陌上书会和陌上新青年联盟协办的金城文化沙龙在兰州财经大学和平校区举办。本次邀请的嘉宾是口技相声表演艺术家王庆新,他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话口技相声表演艺术家王庆新...

2009-07-17 #经典句子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的成语为什么与孔子还有间接关系?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的成语为什么与孔子还有间接关系?

...桓”把持,郑国的实权被“七穆”控制。作为老牌诸侯,宋国也不能免俗。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宋国的实权被以桓魋为首的桓氏家族控制。根据《史记》的记载,离开卫国的孔子经曹国进入宋国。孔子先祖是宋国人,因此孔...

2014-07-26 #经典句子

成语退避三舍 背后的历史故事 一舍等于30里

成语退避三舍 背后的历史故事 一舍等于30里

...,集结了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四个仆从国,一起进攻宋国,宋成公立刻派人到晋国求援。晋文公有点为难了,他想帮宋国,因为当初他流浪最落魄的时候,正是宋国接待了自己,让自己吃上了饱饭对自己很好,现在宋国君王...

2010-12-07 #经典句子

一天一个成语:一傅众咻

一天一个成语:一傅众咻

...“亚圣”的美称,人们尊称他为孟子。有一年,孟子听说宋国的君王说要施行仁政,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张的,所以他特地到宋国去。孟子在宋都彭城了解了一个时期,发现宋国君主手下的贤臣很少,而没有德才的人却很多。他...

2015-02-05 #经典句子

千万别惹吃货 王立群《智解成语》 一碗羊肉汤扭转战争走向

千万别惹吃货 王立群《智解成语》 一碗羊肉汤扭转战争走向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先交代一下故事背景。郑国和宋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国家,因为它们被夹在楚晋两个大国之间。楚晋都想称霸诸国,所以郑宋两个国家也不得不站队了。宋国是晋国紧邻,晋国还在“城濮之战”(退...

2015-04-08 #经典句子

每日学成语 再也不发愁

每日学成语 再也不发愁

...待之。”乃止。(选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注释①乐晏齐:宋国公族。②晋侯:晋景公,晋国国君。③伯宗:晋国大夫。④天方投楚:上天正在保佑楚国。⑤高下在心:遇事能屈能伸,全在心中有数。⑦瑾瑜(iny):美玉。文言文知识“虽...

2023-06-13 #经典句子

「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一齐众楚

「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一齐众楚

...国向国君建议实行仁政,齐王不听。孟子心中不快;听说宋国要实行仁政,于是便离开齐国到宋国来。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诸侯国能“王天下”,想帮助宋国“王天下”。《宋策》和《韩非·说林下》中都记载,宋康王偃即位时...

2013-09-19 #经典句子

现代文阅读:中国诗词大会

现代文阅读:中国诗词大会

...,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

2023-05-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