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关于文案 营销 生活的15条思考!

时间:2018-11-24

一、有一种营销运营大招叫像素级模仿如果你玩抖音,你会再次看到营销运营的一个超级大招像素级模仿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8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习惯思考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一、有一种营销运营大招叫像素级模仿

如果你玩抖音,你会再次看到营销运营的一个超级大招——像素级模仿。

一个东西火了,抖音里面马上就会出现一批非常类似的火爆抖音视频,不管是形式、音乐、场景,还是说的话、表情、动作等等都是惊人的一致。还有一些能在此基础上二次创新,很多都会火爆起来。

我们说,模仿是简单的,但如果你能认认真真去找到优质案例,像素级去学习模仿,那很牛!像素级模仿需要你每个细节都要思考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更好、我可以做什么。如果再能加入一些个性特色微创新,那就更棒了!

二、贫穷会限制你的营销想象

做营销推广策略,千万不要总是把关注点放在成本预算上,哪怕你的公司有预算限制也不要总是担心成本。

这个担心太贵,那个害怕烧钱……想个什么营销玩法都是畏畏缩缩,这就是属于典型的成本视角,想都不敢想,还能出什么创意?更别提去真正做了。

老贼建议每个隐形人都跳出成本视角,一方面更多地用“投资—回报”的眼光去想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先去想创意,打开思维,然后再在成本下做替代方案。

你放心,基本上所有的大创意都会有不错的替代方案。

三、减少自我证明倾向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某种方法,并不是为了真正改良自己的行为;而是先有了某种行为,然后寻找对应的理论方法来为自己的行为做依据,也就是自我证明。

貌似人人都会有这样的倾向,因为每个人都有认知闭合的需求。

也就是当人面对模糊性的问题时,有非常强烈的找一个明确答案的欲望。而在高度认知闭合需求状态下,我们会想要赶紧得到一个看似合理的能说服自己的答案,往往也就不愿意接受新观点或其他模糊信息。

四、你能够随时让自己变成傻瓜吗?

张小龙曾在一次分享中说:“乔布斯之所以厉害,在于他能1秒钟变傻瓜。马化腾需要1分钟,而我差不多需要5~10分钟的酝酿。”

这首先是张小龙说话的艺术。另外,这里的傻不是变蠢,而是做产品时变成普通用户一样的认知视角,洞察用户真正关注和需要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习惯基于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去判断其他人,但是当这种自我视角思维用在营销、产品、文案的时候,做出来的东西很可能看不懂,不喜欢,也不需要。

不是每一个专业科研工作者都能写出刷屏的文章,这无关专业能力,可能就是不能随时让自己变傻!

五、迟来的奖金很有趣

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迟来的奖金”理论,很有意思。

给你月薪4000做马云的助理,或者给你月薪10000做个小公司经理。你会选哪个?

我估计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做马云助理,虽然工资是暂时低点,但没关系。他们会觉得马云助理机会更大,能得到的肯定更多,有“迟来的奖金”可领。

所以,这个我们预判的“迟来的奖金”往往比眼前的利益更值钱,直接会影响我们决策。比如你的产品有什么“迟来的奖金”?

六、负风险承诺,你敢尝试吗?

最近,接触了几个购买负风险承诺营销的案例,效果还不错。

零风险承诺大家都知道,就是可以退货退钱。而负风险承诺就更牛了,就是承诺买了产品有什么不满意,可以退货,我还补偿你一些钱。比如原价100元,我退你110元;更有甚者,产品保留,钱退给顾客!

这样的营销策略看似很傻帽,但其实我接触的这几个案例,退货率都很低,负风险承诺成了一个强力卖点,最终转化率很不错。

查理·芒格说:“手里只有锤子的人看来,一切问题都是钉子”,我们总是倾向于借助以往的经验来处理事情,而其实很多我们所接触的本来就并非绝对的,这会限制我们。

做营销,需要敢于去尝试,试一试搏一搏,就能看到更多之前可能不会发现的点。重要的是——很多事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有没有用,而在于被你怎么用。

七、神奇的闪光灯记忆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心理学界注意到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闪光灯记忆”现象。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三年之后,经历过9.11事件的人们还会清楚地记得9月11日当天发生的许多琐碎的事情,包括那天早晨吃了什么、那天见了谁、跟谁说了什么话等等。

心理学家把这种由于周围环境中发生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而产生非常生动的记忆,叫做闪光灯记忆。这些记忆的细节丰富并且保持时间非常长,正如闪光灯一样,不仅对闪光灯印象深刻,还能记住闪光灯照亮的区域。

所以,这大概也是现在追热点成为一个趋势的原因,因为大家都在“闪光灯”下面。

八、正确的废话&稀烂的提问

老贼经常在自己公众号或者其他一些平台回答一些问题,说实话,有些时候我会回答一些“正确的废话”,也就是大家都知道这个答案是没错的,但它无法给别人带来什么具体有价值的指导。

有时候是因为时间来不及了,而更多的时候这种答案其实是出于我的礼貌,因为有些提问真的太稀烂了。跟你听到“正确的废话”时的感受相同,一个“稀烂问题”带给人的感受也类似。也就是你虽然听到了一个问题,但却无法给出任何具体的答案。

比如“怎么做营销?”“我的产品怎么卖?”“老贼,你能帮我公司运营吗?”“我的产品销量上不去怎么办?”…..

所以,在你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如果得到的是“正确的废话”,或者你问了很多人都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先别着急吐槽和抱怨,不妨想想你是否给别人丢了一个“栏问题”。

九、真正的情商高手总是不要脸的活着

这个时代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太容易把别人当成自己人,却又太渴望别人把我当成自己。

往往特别表现自己成熟的人才是真正的天真,真正的情商高手总是不断认可别人,自己却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脸的活着。

做营销也一样,并不需要过度表现自己,你需要不断观察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他,结果会让你很惊讶。

十、一个快速建立消费者认知的方法

当你要介绍你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对于一个完全不具备背景知识的人来说,大量的描述性语言和不断介绍会让人完全抓不到头脑。

这个时候,一个最常用的做法是——利用对方已有的熟知认知来解释未知事物,用一种更视觉化的方法的表达,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十一、一个让消费者感觉你很牛的方法

上一条说了,对用户有时候需要用一些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和他们对话,利用对方已有的熟知认知来解释未知事物。

而在他们对你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了认知,熟悉之后,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消费者自己感觉你很牛,就是使用专业术语。

想要让你的用户理解你的产品后,还给他树立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形象,就绝不能只用通俗易懂毫无专业感的词汇。

乔布斯每次发布会在简单让大家明白产品之后,也会介绍一大堆新工艺、新技术、新的改进,都是用的一些只有业内人士才知道的专业词汇。

反正我是看不懂,但是没关系,我自己听着都觉得超级牛,好屌的样子。在他后面说能带来什么体验的时候,我深信不疑。

十二、人人都喜欢白日做梦,这是真的

人的大脑想象体验和真实体验是相似的,就是说你幻想自己的行动和实际的行动,在大脑情绪体验上,是分辨不出来的。同时,他人体验和自己体验是相似的,就是你看到一个与你相似的人做一件事,可以获得真实做这件事类似的“情绪体验”。

比如,我们在幻想自己身处江湖行侠仗义,或者在看金庸名著的时候,也会得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这种仗剑走江湖,踏遍天涯路的畅快感。

所以,不管是营销还是文案,要善于通过调动消费者的想象,或者替消费者完成了他们想做但没做的事,说出他们想说但没有说出来的话。这会让他们获得自己实际做这件事、说这些话类似的情绪体验,引起高度共鸣。

十三、羡慕别人前,先想清楚你要什么?

去年,网易做了非常多爆款H5案例,一些比一个能刷屏。有人就眼红了,说我的产品卖货H5出去怎么就是火不了。

这其中问题很多,但有一点,游戏类、测试类、新闻类、公益类H5在用户接受度和传播度上,相比营销类H5肯定是有本质的优势。当然,不是说产品介绍以及卖货营销类H5不行,只是有一点,你的H5目的要清晰明确。

说白了就是这个H5你要有所取舍,如果你是卖产品、卖服务、搞活动、做促销的H5,你想要实际的转化,那重点就是销售转化;如果你是想做品牌曝光传播类的,那就更多的思考体验、传播机制,不要又在里面各种打广告。

如果你不想做出相应的取舍,那肯定不行。卖货就好好卖货,传播就好好传播。目的越集中,策略和打法也就越统一,效果也就自然越好。你一样都没做好,就想同时两样全要,那网易都该反过来学你了。

十四、打折的一个小秘密

8000的冰箱,你觉得是降价20%诱人,还是说立减1600元比较来劲?

我会选立减1600元,我感觉自己赚到了。

那20元一个的水杯,你觉得是降价20%吸引人,还是说立减4元比较好?

这个我又会选择立减20%,因为这个时候我又觉得“降价20%”好像更能立刻说服我。

同一个产品,虽然都是减了相同的优惠数额,但是2种说法的确产生了不同的认知。

在我看来:对高价产品,在降价促销的时候,用实际优惠金额来展示比较好;而对低价产品,用百分比折扣来展示可能更好。

十五、我们不去教育消费者

当你说的东西并不符合别人已经认定事实时,想改变他的想法几乎不可能。做营销是同样的道理,当消费者对某一事物已经有既定的认知时,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发现并利用消费者脑海中存在的事实,用他的大脑战胜他的大脑。

做营销有这么一句话,大家可以记下来多思考:

我们不去改变消费者认知,我们不去教育消费者,我们只是占领消费者已存在的认知,并跟自己要主打的需求连接起来。

以上,对你有启发吗?

如果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或同事,也许能帮到他们。

#专栏作家#

知名上市教育集团品牌总监,专注于持续生产新鲜又有料的品牌营销、新媒体运营货、文案进阶技巧。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关于文案 营销 生活的15条思考!》,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江小白的市场营销启发 之对文案的思考

江小白的市场营销启发 之对文案的思考

业内在谈起江小白这个白酒企业的营销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营销做得很好,文案写得很有创意。当你进一步问:江小白的文案写得那么有创意,你记得他家的哪句文案吗?这时总会异口同声地听到:忘了,不记得了。一个品...

2015-01-18 #经典句子

《传神文案》教你怎么写出一句顶一万句的文案

《传神文案》教你怎么写出一句顶一万句的文案

...《传神文案》中写道:“文案寥寥数字背后有复杂的商业思考、精妙的人性考量,文案是对市场策略的高度提炼,是对品牌传播的精准概括,是对用户心理的一击命中。”现在市场上很多销售文案技巧的课程,大部分人都觉得文...

2023-10-22 #经典句子

如何让你的校园推广文案轻轻松松达到10W+?文案形式很重要!

如何让你的校园推广文案轻轻松松达到10W+?文案形式很重要!

...以产生转化的校园推广文案。问答式的文案,让受众产生思考我们在校园推广文案的撰写过程中通过采用问答形式的校园推广文案可以很更快地就与受众产生思考,而思考也是一种互动的形式。一问一答的校园推广文案能够让我...

2007-09-28 #经典句子

盘点那些句句戳心丧到怀疑人生的文案

盘点那些句句戳心丧到怀疑人生的文案

...们都引发了某种程度上的刷屏并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和思考。丧文化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取得成功也是原于年轻人对于鸡汤文化的反感,因为丧文化产品更是对自我真实生活的一种自嘲。如何做好丧文化营销,首先要深刻的理...

2023-06-16 #经典句子

关于文案 营销 工作的11条思考!

关于文案 营销 工作的11条思考!

惯思考的人 运气不会太差1、吃太饱,费脑!曾经看过一句话:“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这句话,说得很对啊,人的欲望本来就总是不断膨胀的。但有时候想想,也真的是很矫情,本来吃...

2018-09-05 #经典句子

《传神文案》:1句顶万句的文案创造秘籍 600+经典案例剖析

《传神文案》:1句顶万句的文案创造秘籍 600+经典案例剖析

...。用大白话理解,就是文案的学习,文采不重要,背后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写下的文字,让消费者认同和愿意买单才是最关键的。一句顶一万句的文案,都是始于对人性的洞察,经过逻辑推理,最后精炼...

2023-10-22 #经典句子

朋友圈怎么营销推广?微信朋友圈销售技巧话术文案

朋友圈怎么营销推广?微信朋友圈销售技巧话术文案

...扮演一个搬运工的角色,因为你的习惯复制,自己就不会思考。微商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做的好的微商发完这一条朋友圈,他就会思考下一条朋友圈该如何发,怎么写才能引起粉丝的注意,引起客户的关注,才能经营好朋友圈...

2011-11-07 #经典句子

成因营销 火因文案 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江小白下一步想做什么?

成因营销 火因文案 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江小白下一步想做什么?

...工作,顺风顺水,但也难以满足他自己创业的想法。开始思考白酒的前世今生。为什么一定是酱香清香等香型?喝酒为什么一定是交际场合那么几种状态?白酒的表达方式就一定是既定的那几种吗?他想改变。想做一种年轻人的...

2018-08-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