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韩愈文章很多成为千年哲理名句

时间:2018-09-14

他在唐代儒学衰微将溺而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开启了宋明理学之先声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7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韩愈文章很多成为千年哲理名句

韩愈“道济天下之溺”的儒教杰作

□刘 铁

韩愈是唐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在唐代儒学衰微将“溺”而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开启了宋明理学之先声。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质就是复兴儒家思想。韩愈继承了以“仁、义、礼、智、信”(后人称为“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并把其发展为“道统”学说。《原道》就是韩愈论述其思想的代表作。

韩愈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有异于佛家、道家的儒者之“道”。这个儒者之“道”就是儒家的思想。他在《原道》中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意思是“我所说的‘道’,不是老子说的‘道’和佛家说的‘道’”,而是儒家之道,即“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意思是博爱叫做仁,合宜于仁的行为叫做义,从仁义再向前去的叫做道,自身具有而不依赖外界的叫做德。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概括地说,“道”就是指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义道德”。他认为,千百年来,传承儒家此道者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这个传承系列类似于佛教所说的“法统”。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也就是朱子后来所说的"道统"。孟子之后不传而“溺”,韩愈自认有接续道统之义、勇担济世之责,“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与孟尚书书》)。“道统”一词虽是由宋代大儒朱熹首先提出的,但“道统说”的创造人却并非朱子,而是千百年来众所公认的唐代儒学家韩愈。“道统”观念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孔子以来的一贯思想。儒家学者在思考儒学与佛、道两家关系时,认为“道统”起着明确自我归属的作用。在儒学之内,它划分学派界限;在儒学之外,它区分儒、释、道三家。可以说,“道统说”是儒学发展的内动力。

韩愈的《原道》,是一篇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战斗檄文。文中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非,论述儒学之是,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杰作。

韩愈在《原道》中历数了自孔孟之后“天下之溺”的成因、现象与危害,他指出:“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汙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意思是“自从周道衰落,孔子去世以后,秦始皇焚烧诗书,黄老学说盛行于汉代,佛教盛行于晋、魏、梁、隋之间。那时谈论道德仁义的人,不归入杨朱学派,就归入墨翟学派;不归入道学,就归入佛学。归入了那一家,必然轻视另外一家。尊崇所归入的学派,就贬低所反对的学派;依附归入的学派,就污蔑反对的学派。唉!后世的人想知道仁义道德的学说,到底听从谁的呢?又该向谁去请教呢?”

韩愈在《原道》中最后说:“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享……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意思是儒家的思想即孔孟之道作为理论是很容易明白的,作为教育是很容易推行的。所以,用它们来教育自己,就能和顺吉祥;用它们来对待别人,就能做到博爱公正;用它们来修养内心,就能平和而宁静;用它们来治理天下国家,就没有不适当的地方。因此,人活着就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死了就是结束了自然的常态。祭天则天神降临,祭祖则祖先的灵魂来享用……从周公以上,继承的都是在上做君王的,所以儒道能够实行;从周公以下,继承的都是在下做臣子的,所以他们的学说能够流传。那么,怎么办才能使儒道获得实行呢?我以为:不堵塞佛老之道,儒道就不得流传;不禁止佛老之道,儒道就不能推行。必须把和尚、道士还俗为民,烧掉佛经道书,把佛寺、道观变成民房。阐明先王的儒道以教导人民,使鳏夫、寡妇、孤儿、老人、残废人、病人都能生活,这样做也就差不多了。韩愈在这里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高举起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的道德大旗。

韩愈又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成就不亚于“万世师表”孔子。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师说》、《进学解》等激励时人和后世的教育专著。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马,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韩愈每到一个地方,都十分重视发展当地的教育文化事业,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韩愈还提出了“性三品”、“情三品”等哲学观点,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他说:“性之品有三……上焉整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原性》)。性包括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品质,在三品中的比重各不相同,上品之性具有仁而行于其余四者;下品之性反于仁而违背其余四者;中品之性仁有不足,其余四者也杂而不纯。“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情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强调上品与下品之间不可移,同时认为“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与“先王之教”,“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以此反对佛教的灭情以见性之说。

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韩愈的思想中有一定的唯心主义成分,但也不乏唯物主义的成分,特别是他指出了文化生成的内因——“不平则鸣”、文明生成的原理——“不惑则明”和文明传承的法则——“不嫉则盛”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所以说韩愈的哲学思想非常丰富,说韩愈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一点也不为过。

韩愈的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因思想性很强而成为千年传承的哲理名句,像《原道》中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答李翊书》)中的“不平则鸣”、《进学解》中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以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都已传为流行的成语或警句,成为人们的励志名言。

综上所述,韩愈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韩愈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圣人级人物,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韩愈思想博大精深、光照千秋。我们作为韩愈的故乡人,一定要高举韩愈这面思想旗帜,唱响韩愈这张历史人文名片,把韩愈故里建设得更加美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韩愈文章很多成为千年哲理名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这首诗化用韩愈的名句 别出心裁却是写出了新意 很值得一读

苏轼这首诗化用韩愈的名句 别出心裁却是写出了新意 很值得一读

...,同样的写得很简练,可是他的诗作里,则是又多了一层哲理,例如他和李白都写过庐山,读李白的庐山让我们感受到那种大气磅礴的气势,然后便要想去看看;但是读苏轼的诗,他笔下的庐山则又是完全不一样,使得人们读了...

2007-06-10 #经典句子

苏轼这首词化用了韩愈的诗句最终成为千古绝唱

苏轼这首词化用了韩愈的诗句最终成为千古绝唱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之列;在宋代书法界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在绘画上同样有极深的造诣。今天,我们从词的角度来走进苏轼,一起来领略一下苏轼非常有代...

2023-12-19 #经典句子

韩愈的名句“最是一年春好处” 被苏轼化用到词中 成为新的经典

韩愈的名句“最是一年春好处” 被苏轼化用到词中 成为新的经典

韩愈对于文学的改革影响至今,此前的文人写文章只注重形式,堆砌华丽的辞藻,显得空洞无物,这种形式上的体现,也说明了文学并没有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只是文人在自我陶醉。可是韩愈不一样,他提倡文章要言之有物,...

2023-12-01 #经典句子

韩愈十大诗歌名句 芭蕉叶大栀子肥 散文大咖的诗歌情怀

韩愈十大诗歌名句 芭蕉叶大栀子肥 散文大咖的诗歌情怀

...坛意见领袖韩大咖不但散文好,诗歌亦是雄浑大气,富有哲理,独具风格。他对花草树木体贴入微,写出了“草色遥看近却无”“杨花榆荚无才思”“草树知春不久归”“芭蕉叶大栀子肥”“五月榴花照眼明”等诗句,清新隽永...

2012-04-29 #经典句子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更是百代文宗 韩愈这十句话 富含人生哲理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更是百代文宗 韩愈这十句话 富含人生哲理

...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杜牧把韩愈跟杜诗并列。苏轼说他的诗文“文起八代之衰”,可见,韩愈在古文运动倡导中的重要作用和伟大建树。韩愈的作品体裁有杂文、序文、传记文...

2023-10-12 #经典句子

唐宋八大家的第一人——韩愈 为什么创造了那么多的成语或金句

唐宋八大家的第一人——韩愈 为什么创造了那么多的成语或金句

...这些大文豪,谁不是不平而鸣呢?还有,韩愈主张,一篇文章要做到“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文从字顺”已经是一个明白晓畅的成语,《现代汉语》词典对文从字顺的解释是:指文章的用词妥帖,语...

2008-01-03 #经典句子

“昌黎先生”韩愈八大经典名句 真正的人生指南

“昌黎先生”韩愈八大经典名句 真正的人生指南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一、赏厚可令廉士动心;罚重可令凶人丧魄...

2018-10-08 #经典句子

国学课堂丨韩愈的经典文句选读

国学课堂丨韩愈的经典文句选读

...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下面,为大家精选韩公名句若干,...

2010-04-1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