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李鸿章首次见到机枪 没问价格反而问了一句话 听到答案他沉默了

时间:2018-09-13

这场行动是由中央与地方同时推动,旨在强军以卫国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晚清时期由于太平天国的动乱,而导致清政府不得不痛定思痛,进行一定程度的军事变革。这场行动是由中央与地方同时推动,旨在强军以卫国。作为其中最杰出的人物,李鸿章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在其主持洋务运动的三十年时间里,为晚清军工国防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

被当时誉为“东方的俾斯麦”,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就这样一个名满中外的人物,其在国外的交流与采购武器时,也并不是万能的。也有比较无奈的事,尤其见到德意志的重机枪时,明知道武器性能的优势,却不得不被现实条件所束缚,最终只能遗憾放弃。其中所说的一句话,令外国军火商也不得不沉默。这又是怎么回事?

一、晚清名臣

说起这事就不得不说,当时的晚清因何而掀起自救运动。这只不过是晚清经历内外困境的一种自卫行动。咸丰时期与慈禧时期权力交接的空档期,国内先后出现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动摇晚清的半壁江山。国外英法又掀起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最终清廷只能战败求和,割地赔款,并利用洋人的兵力一同联合绞杀国内的太平军

在内外夹击下,农民起义运动终于是被镇压下去。通过这次危机,让清廷中央的恭亲王与地方实力派意识到,再不进行军事变革就可能被洋人再次威胁。国内要是再出现变动,想要镇压也很困难。光一个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前前后后耗尽二十余年的时间,极大的动摇晚清的统治根基。

这就是“洋务运动”的由来,当时的代表人物就是前期曾国藩、中期李鸿章、左宗棠,后期张之洞。最能延续成果与经营成就最大的就是李鸿章,他依靠淮军起家,靠镇压太平天国立功,以洋务运动而功成名就。位列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组建晚清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水师,一手撑起晚清大半个国防线。对外交往是唯一一个能够看清国外情况的能臣。

二、性能优势并不代表适用性

这样一个人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作为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一手打造军工产业,又一手筹建民用工业。通过民用商业筹钱,用于军工业的发展,达到一个良性循环。这才为晚清续命近半个世纪。但他筹建的军工产业,并不完全是自给自足的。

有一个硬伤,就是没有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当时仿造国外先进武器时,造价成本太高,性能也没有原厂出产好。于是就有造不如买的说话。没有看到这是本土军工业初期发展与技术积累的必然过程,一旦挺过这一阶段,则自给自足不成问题。

但对于当时的晚清洋务派而言,其目的只是“自强”,维护晚清权贵的统治稳定。对于真正的民族军工业的崛起并不是太在意,即使当时晚清第一人李鸿章,也是如此。要不然也不会出现甲午的惨败,洋务运动成果一朝尽散的悲剧

当时李鸿章在国外采买军工机器与武器时,就曾对德意志的武器性能与价格优势比较推崇。他的主要采购对象就是德意志,这也能看出他是一个比较务实的能臣。因为当时的德意志刚刚完成统一,海外殖民地基本瓜分完毕,入场较晚。与美国的情况类似,只能通过正常的对外贸易获取利益。

德意志要想抢占海外市场,就必须比同类型的产品有一定的价格优惠,且性能必须出众。加之德意志民族特有的严谨性,使得李鸿章比较青睐德国造。从海军定镇二舰的购买,就能看出李鸿章的决心。

但是也有让他比较无奈的地方,那就是德国人研究的马克沁重机枪,当时亲眼看到这一件利器,自己也是非常喜欢。尤其是军火商人亲自展示机枪的威力,让他十分震撼。就问对方一句,刚刚一共打了多少发子弹。对方回到,半分钟打出300发的子弹。

就这一回答让李鸿章陷入沉思。即使重机枪威力与射速惊人,可是弹药消耗如此之大时,对于自己的承受能力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更不要说子弹是消耗品。就不得不辛酸说道,机枪消耗子弹太快,大清国用不起的无奈。不得不放弃购买的欲望,这也让外国军火商感到诧异。

三、无奈结果背后的原因

随后陷入一阵沉默中,曾经的大清帝国已经不存在了,有的只是现在的空架子,在勉强的支撑。单单就是买子弹的价格都要反复衡量一下,可见满清的财政困难程度。其实李鸿章也是有他的难处的,性能优势并不代表适用性,对于当时的他而言。武器性能与价格,不是不能承受,但国内政治环境与局势也不是他能够决定的。

晚清当时的财政还是很宽裕的,平均都能达到六千万两的收入。但是其需要开支得更大,主要大头就是庞大的官僚阶层、八旗集团与皇族。真正用于国防建设与国内民政的资金却少之又少,这也是为何洋务运动开办得很困难。

结语:李鸿章虽然是能臣,但也是对外沟通的第一人。只是再有能力,也要受限于国内的情况。庞大的食利阶层,不仅空耗国力,还把他的洋务运动的成果也侵蚀掉。对于国外采购也只是自身在掏腰包进行填补。

他曾说,自己是大清的裱糊匠,确实是如此。马克沁重机枪的小事就能看出当时晚清朝廷对于国防的不用心,还有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强如李鸿章也只能无奈与妥协。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李鸿章首次见到机枪 没问价格反而问了一句话 听到答案他沉默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鸿章首次见全自动机枪 先未问价却问了句话 让洋人听后沉默

李鸿章首次见全自动机枪 先未问价却问了句话 让洋人听后沉默

...李鸿章,也有着非常多的小故事,李鸿章首次见到全自动机枪之后,先未问价却问了句话,让洋人听后沉默了。虽然在很多人的眼里,李鸿章都是一个卖国贼,这是因为,李鸿章带领着一些大臣,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所以,...

2023-06-21 #经典句子

李鸿章首次见马克沁机枪 没问价格却问了一句话 让人心酸

李鸿章首次见马克沁机枪 没问价格却问了一句话 让人心酸

...清朝十分富有,就给他推销了当时最新生产出来的马克沁机枪,这种机枪是由英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在1883年发明出来的。这种机枪的优点就是能够连续射击,而且后坐力小了很多,我们可以想象要是在清朝数万大军两军...

2023-08-26 #经典句子

李鸿章首次见到全自动机枪 没问价格而是问了句话 洋人听后沉默

李鸿章首次见到全自动机枪 没问价格而是问了句话 洋人听后沉默

...有件事可以说明,当时,有个工程师发明出了一款马克沁机枪,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款自动装弹武器,可以大大提高打仗的获胜率。时任国务大臣的李鸿章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机器,他开始在自己的军工厂内仿造,由于缺少关于这...

2023-09-03 #经典句子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 没谈价格却问了一句话 蕴藏无尽心酸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 没谈价格却问了一句话 蕴藏无尽心酸

...国,参观当地的武器公司所研究出来的新式武器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款火药燃气为动力源的自动武器,威力相当恐怖,能够在一分钟之内射出六百发子弹。李鸿章去了德国之后,工程师们拉出马克沁重机枪...

2023-12-11 #经典句子

李鸿章首次见马克沁机枪 他的一句话让洋人沉默了 并不是问价格

李鸿章首次见马克沁机枪 他的一句话让洋人沉默了 并不是问价格

...德国进行参观时,便道出了缘由,李鸿章首次见到马克沁机枪,他的一句话直接让洋人沉默了,但他并不是问价格。李鸿章受师傅曾国潘的影响,历来对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感兴趣。他数次前往德国和英国等军事大国考察学...

2023-01-20 #经典句子

李鸿章首次见全自动机枪 没先问价而是问一句话 洋人听后沉默

李鸿章首次见全自动机枪 没先问价而是问一句话 洋人听后沉默

...的名臣。晚清时期,西方先进武器传入中国,比如全自动机枪,而在没有这方面生产能力的清朝,这些器械自然稀罕,也会很好奇其价格。然而,李鸿章第一次见到这一西洋火器,并没有事先询问价格,而是问了其他方面,是怎...

2023-01-20 #经典句子

李鸿章首次见马克沁机枪 没先问价而是问了句话 洋人听后沉默了

李鸿章首次见马克沁机枪 没先问价而是问了句话 洋人听后沉默了

...观先进武器,其中包括被誉为“寡妇制造者”的马克沁重机枪,当年李鸿章见到马克沁机枪时,没问价格,而是问了另一件事情,令人心酸。时间回到1896年8月2日(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李鸿章一行人抵达英国,并在接下...

2023-01-03 #经典句子

李鸿章初次认识机枪 没问价却问了一句话 令洋人沉默许久

李鸿章初次认识机枪 没问价却问了一句话 令洋人沉默许久

...认,这比起落后的冷兵器,似乎厉害得多。当时的全自动机枪可以仅用三十秒的时间就打断一棵极为粗壮的数木。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如果有这样的机枪,无疑是巨大的宝藏。李鸿章的震惊取悦了军火商,他以为机枪的强大...

2023-09-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