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其实是褒义词?!哪些常用语经常被误用?

时间:2018-07-18

今天,我们整理了几个极易被误用的常用语,与大家一起分享它们的本来之意与实际出处~第一位当属这句,因为误用的人极多,且后面的错误案例,也都逃不过一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语句,诸如“差强人意”“曾几何时”等,前者表示“大体上还满意”,后者则是“刚过去没多久”,往往因为不了解出处而“望文生义”,被我们在错误的语境中频繁使用。

今天,我们整理了几个极易被误用的常用语,与大家一起分享它们的本来之意与实际出处~

第一位当属这句,因为误用的人极多,且后面的错误案例,也都逃不过一个利字。这句话虽然出处不明,但大体与杨朱的言论有关。《孟子·尽心上》曰:“扬子取为我,把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杨朱认为“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意思是什么呢?如果每个人都首先尊重自己的生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互不侵害,每个人都不需要损害自己去填补别人,贪得无厌的人也无法从别人身上获取利益,每个人管好自己,一切都会和谐,若无个体的有序存在,大环境就会混乱,乃至灭亡。

在《论语》中也有相关言论。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以综合来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应当读第二声,这里的“为”是“约束,控制”的意思。

人类如果不能够维持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人性,失去了自持,不管好自己,不去提升自己的修为,那野兽都不如的东西,老天都看不下去,就不能再称之为人了。

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棠畲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虽然滋生了万物,但并没有想要什么回报,一切随其自然发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就像万物的枯荣,天地的运转,不应当人为地去破坏。

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看似冷漠,其实正是最好的态度.一个人看见有狼追逐兔子。把狼赶跑后兔子得救了,但狼却挨饿了。

万物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平衡,如果妄加干预,破坏了其中一环势必引起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加干预.

同样,圣人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加干扰,看似不负责任,其实正是最好的管理办法。凡是自以为是的干扰社会,不管是出于怎样的想法,最终的结果都将是好心做坏事,因为无论多好的提议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当照顾一部分人时,必定伤害了另一部分人。

无奸不商意思是不奸诈就不能作商人,亦可理解为商人都是奸诈的。但这个词是个错词,也是被唯利是图的人杜撰,讹传后得到的结果。

这个词原意为“无尖不商”。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说。除了在官家买粮以外,找私人买粮,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戒尺之类的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尽量让利。

所以那时候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尖儿。在那个时代,商人的胸襟不能宽阔到这种境界,敦厚达不到如此程度,就不够资格称做商人。

“男尊女卑”这个词,随着父系氏族社会确立,男子逐渐在主要生产部门占据重要地位后,妇女在生产中退居次要地位,这个词逐渐变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列子·天瑞》:“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的言论,到了东汉,女学者班昭著《女诫》七篇系统地阐扬了重男轻女的观念、从此给妇女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可这个词原本出自于哪呢?男尊女卑”来自易经,《易经.系辞》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其中“尊”是高,“卑”是低。是两个方位词,“天尊地卑”表示“天上地下,天高地低”的意思,是一种对自然状态的描述。《说文解字》:尊,高称也。《广雅》:卑,庳也。《广韵》:庳,下也。

女人要想合乎“道”,必须像大地一样包容,厚德载物,。同理男人要想合乎“道”,必须像天一样,高远正直,自强不息。地卑是说大地踏实亲切,不分净污贵贱,易经中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卑”是使人感到亲切的意思。

“男尊女卑”是倡导自然和谐,阴阳各安其位。一个男人品格高尚,女人自然就尊重他,亲近他。男女各有其特质,决定了男女在家庭中社会上分工的不同,男女恪守其位,家道自然兴隆。所以“男尊女卑”是讲男女在人生与婚姻中应该如何和谐生活的道理,而没有男女不平等的内涵。

这句话在现在的意思是男人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但是这话跟无奸不商一样是讹传。不知从什么年代起,“无毒不丈夫”这句话,成了行凶作恶或野心家、阴谋家的思想行为的“理论根据”,并以此作为他们下毒手的信条或凭据。

其实,这句话是以讹传讹而来,并非原句原意。它是由“无度不丈夫,量小非君子”两句寓意深刻的对联式谚语组成的。意思是心胸狭窄、缺乏度量的人,就不配做丈夫和君子。这里的“丈夫”,是指有卓越远见、胸怀宽广的“大丈夫”之意。

“无度不丈夫”中的“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来恰成“度量” 一词,其本意正如“宰相肚里可撑船”一词的意思。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人。

词句本义是表达要宽厚地看待这个社会,因为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意。就连旧时皇帝都会觉得生活不易,如雍正皇帝,他在位期间甚至专门刻了一方“为君难”印,可见一斑。所以,现实中,我们要学会调整的心态,做个真正会度量的人。

对于不熟悉的语句,我们常常会陷入“望文生义”般的解读,当然,大部分情况下,这样的理解并不会误差太大,不过还是会有疏漏,所以,偶有不甚理解时,还是要查查字典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其实是褒义词?!哪些常用语经常被误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俗语看似简单引用方便 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厚文化 千万别再误用了

俗语看似简单引用方便 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厚文化 千万别再误用了

...么的,盔甲又不能常洗,所以裨将经过一身汗臭!第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俗语乍一看古人这是教我们要学会自私自利啊,不能亏待自己,凡事都要以自我为中心,不然的话会被天诛地灭的。其实,这乃是一个大大的误解...

2023-09-06 #经典句子

被用错了数百年的五句经典俗语 你用错了几句?

被用错了数百年的五句经典俗语 你用错了几句?

...辈娶妻时便会引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俗语。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成语出自《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二十四集: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本意为:做人要有修为,一个人如果不遵守道德准则,天...

2023-09-13 #经典句子

历史上被人误用的十大名言 最后一句用错的最多 看你有没有中招

历史上被人误用的十大名言 最后一句用错的最多 看你有没有中招

...决,古人的意思是思考两遍或者三遍就可以去尝试了!5.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想必很多自私的人都喜欢,其实古人的意思并不是这样,这个“为”是发二声的音,意思是修为自己的德行,说的是人要学会修为自己的德行...

2012-01-18 #经典句子

有哪些耳熟能详的谚语 其实是后人的误解?

有哪些耳熟能详的谚语 其实是后人的误解?

...造成很多误解。今天我们就清点一些被人所误用的句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普遍理解:人做事如果不是为了自己,那么老天也不能忍。后来这句话被很多坏人,别有用心的人,攫取利益为己的人作为了一句为自己开脱的话,表...

2023-09-20 #经典句子

父亲和丈夫只能活一个 由女儿来决定 后世创造出一个骂人的成语

父亲和丈夫只能活一个 由女儿来决定 后世创造出一个骂人的成语

...从四德,而如今男女平等,早已不再是古人那样了。2)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早“为”读wéi,是修养、修为的意思,这个成语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能修为,那就愧对天地良心,被社会所不耻。后来不断被人演化,更成了自私自利...

2023-08-07 #经典句子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其实这句话就是字面本意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其实这句话就是字面本意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不可能翻译成道德修养的,因为这句话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佛教还没传入中原,怎么可能用数百年后才流行的佛教来解释春秋人的思想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这句话就是字面本意...

2023-09-29 #经典句子

古语“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原来说得没错 只是我们理解错了

古语“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原来说得没错 只是我们理解错了

...反派角色坏人猛吸了一口烟,随后义正言辞地回复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这个经典片段中,反派角色坏人针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了解,好像便是:我为什么要拿那本与我无关的钱,便是为了孩子的欲念,...

2023-11-24 #经典句子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其实被误解千年 而且它还有上一句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其实被误解千年 而且它还有上一句

...整理出了很多富有哲理的话,被后世传承,熟知下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其中的一句,这句话经常被拿来说,也是最被大家所熟知的。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出自《易经》,一种是出自孟子的《尽心上...

2015-10-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