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趣话 “瓜文化”

时间:2017-10-14

古代切瓜、吃瓜有着森严的等级制,所谓切瓜之仪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瓜,不光是用来吃的,还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代切瓜、吃瓜有着森严的等级制,所谓“切瓜之仪”。《礼记·曲礼》载:为天子削瓜,先剖成四瓣,再横切为八,用细葛布覆盖;为士人切瓜,横断为两半,去掉瓜蒂;庶人食瓜,只去掉瓜蒂,啃着吃。可见,这瓜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动刀切的!

古人常用“破瓜”喻年龄。所谓“破瓜”,一是指女子十六岁,瓜字分开为“八八”两字,谓十六岁;也指人六十四岁。《通俗编》:“若吕岩赠张洎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

赛瓜之戏。云南地区有一种很流行的“赛红”游戏,指西瓜辨其红白以为胜负,这在烈日炎炎里享受清凉西瓜的同时又增添了些许乐趣。宋人吴应牧《滇南杂咏》诗云:“闲憩柳阴思解渴,赛红争劈蜜瓤瓜。”

“打瓜嗑子”。西瓜有鲜食西瓜和籽用西瓜。其中,籽用西瓜也俗称“打瓜”,用来“嗑”子的,即“嗑瓜子”。西瓜子中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本草纲目》曰:“其瓜子爆裂取仁,生食、炒熟俱佳。”

“啃瓜”习俗。民间有立秋之日啃西瓜的习俗,意用西瓜“啃”去余夏暑气,“啃”下“秋老虎”,迎接凉爽的秋季。

“吃瓜群众”。近年来有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们称为“吃瓜群众”,也就是等同于“群众”一词了,可以用任意形容词来修饰。

古往今来,这“瓜文化”,也可谓源远流长,颇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还有与时俱进的势头。

夏日炎炎,“吃瓜”之余,不可小觑其文化内涵!

(孟祥海)

来源:梅州日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趣话 “瓜文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趣话泰山》获山东省数字文化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趣话泰山》获山东省数字文化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从山东省文旅厅网站获悉,由泰山区文旅局推荐、泰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动画《趣话泰山》项目”获得了2021山东省数字文化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泰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民俗文化系列动画片《趣话泰山》共108...

2022-11-30 #经典句子

京味作家肖复兴:大暑趣话民俗 忆老北京的节气物语

京味作家肖复兴:大暑趣话民俗 忆老北京的节气物语

点击进入“二十四节气美学生活”>>【环球网文化记者 张嘉玉】7月22日,大暑节气到来。环球网文化频道邀请京味作家肖复兴,再忆大暑节气的旧京民俗。肖复兴是二十四节气的“体验派”,在人生阅历中体味一节一气的风情,...

2023-07-26 #经典句子

趣话闽南谚语:传承地方文化 传播科普常识

趣话闽南谚语:传承地方文化 传播科普常识

...研究会理事长、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陈日升泉州文化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副理事长。▲傅孙义北京华夏傅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泉州市级非遗项目泉州歌诀传承人。▲戴冠青泉州师范学院教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

2023-05-31 #经典句子

龙口趣话:“叫街”里的古语今事

龙口趣话:“叫街”里的古语今事

...回溯久远的世界,探寻祖先的生活,感受这片古老土地的文化根脉。《龙口趣话》,说古谈今,方言俚语,世道大千,诚征稿源,欢迎献作。各位小伙伴们在我们大龙口除了新鲜的海鲜清新的空气另外感受到“黄县话”的魅力了...

2014-12-20 #经典句子

人文趣话:丑女也可成为仙

人文趣话:丑女也可成为仙

...对于人,尤其是女人的意义。田野考古证明,至少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有了珍爱头发的习俗。这一时期的文物中,有相当数量的发饰——元君庙墓地的两个女孩在头骨和耳边散留着七百多颗珠子,“大概是盘结在头上的发饰...

2023-11-21 #经典句子

趣话古今汉语里的墙

趣话古今汉语里的墙

□古傲狂生汉语真是一种奇妙的语言,譬如墙这个字,在古今汉语里就能组合出很多奇妙的词语来。萧墙 一堵墙居然有了姓氏,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萧墙是古代国君宫室大门内(也有一说是大门外)面对大门的门屏,和后...

2023-07-31 #经典句子

星辰文艺丨邹昆山:孝顺为好——嵌名联趣话

星辰文艺丨邹昆山:孝顺为好——嵌名联趣话

(图片由作者提供)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接触到市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萧顺良先生,他是一位好领导,为长沙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无私奉献中彰显出人生价值。会上,有位同志展示一幅书画作品。说道:...

2022-12-05 #经典句子

趣话成语中的“三”

趣话成语中的“三”

□ 谢治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当与成语打交道时,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成语中的“三”,总是表贬义的多,表褒义的少。例如,“丢三落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丢了那个)“挑三拣四...

2023-07-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