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苏轼的一首诗 写出天下读书人的心声 其中一句世人皆知!

时间:2017-10-12

那么说起诗词就不得不说到唐宋两朝,在唐宋时期诗词文化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一位位伟大的诗人从这个时期崛起,为世人所熟知,并且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的诗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诗词文化一直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诗词文化就一直活跃在文坛之中。那么说起诗词就不得不说到唐宋两朝,在唐宋时期诗词文化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一位位伟大的诗人从这个时期崛起,为世人所熟知,并且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的诗词作品。有人说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原因,所以才造就了那些诗人;还有人说是因为有了那些伟大的诗人,所以才有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但是不管怎么说唐宋时期都是诗词历史上难以超越的丰碑。

在这座丰碑之上有着诸多的伟大的名字,天生豪放不羁、追求自由的“诗仙”李白,他用一生的时间去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浪漫;心怀天下、始终关切普通劳苦大众的“诗圣”杜甫,他让世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爱;寄情于山水、超然出尘的“诗佛”王维,让我们知道原来文字也能带给人无与伦比的美的感受。当然这丰碑之中还有着许多的伟大的名字值得我们铭记,而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又一位伟大诗人苏轼的作品。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这首诗是苏轼送给自己的朋友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这首诗的传颂程度不高,但是诗中的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却是人尽皆知,历来都被诸多的读书人所引用。这首诗所表达出不仅仅只是留别,还有对朋友的劝勉和鼓励。

首联“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便将读书人的气质与修养表现了出来,诗人说在平常的生活之中我们没有锦衣华服,只能身着粗制的布衣,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在我们读书人的心中有着诸多别人所不知道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便自然能够让我们气质出众、光彩照人。之所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能够在人们的口中广为传颂,也是因为这句话很好的体现出来读书人的气节与素养,可以说是说出了天下读书人的心里话。

颌联“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则是表现出了天下学子对功名的渴求。因为厌烦了陪同老者们过烹瓠叶为生的苦日子,所以下定决心同举子们一同前去考取功名。在古代科举是普通学子成功的最佳选择,也是大多数学子拼命读书的原因,想要脱离普通劳苦大众这个阶层,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是希望最大的选择。

而颈联“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则是对友人的鼓励,运用了孟郊《登科后》中的“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典故,说友人囊中羞涩不能去置办那能够看遍长安花的骏马,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看那周围富贵人家出来择婿的马车,足够你挑花眼了。其实意思就是告诉友人不要想太多,只要你高中,那么自然一切都是迎刃而解,想要什么东西都会有的。

最后在尾联“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中则是紧承颈联,继续鼓励友人,说只要你高中了,那诏书之中便会有着用墨汁写下的你的名字,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光宗耀祖,享受世俗之中的夸赞和别人的羡慕。

其实这首诗向我们揭示了古代读书人的真实境况,读书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考取功名,脱离劳苦大众的阶层,然而事实是天下的读书人何其多,而真正高中的又有几个人呢?诗人在这首诗中对友人的鼓励应该也是怕友人失去信心吧。

图文/阿然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苏轼的一首诗 写出天下读书人的心声 其中一句世人皆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韩愈传记最完美版本 苏轼所作《潮州韩文公庙碑》

韩愈传记最完美版本 苏轼所作《潮州韩文公庙碑》

...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早已成为历史定论,我想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向韩愈老师致敬,不仅仅是宋代的苏轼,还包括晚清民国的梁启超,乃至今天的中华之学人。韩愈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文章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

2007-04-15 #经典句子

孟郊第一次写高兴的诗 竟然写出了一个千古名句和两个成语!

孟郊第一次写高兴的诗 竟然写出了一个千古名句和两个成语!

...是拿到了“宦海沉浮”的门票,对于包括孟郊在内的无数读书人来说,这只是开始了他们“吉凶未卜、生死难料”的一生。纵观孟郊一生,抑郁不得志,后辞官事孝,孟郊终生贫困潦倒,死后竟无钱下葬,韩愈为之作墓志铭。所...

2024-01-17 #经典句子

柳永和苏轼谁才是宋词巅峰?唱词之人一语中的 说出世人心声

柳永和苏轼谁才是宋词巅峰?唱词之人一语中的 说出世人心声

...年代比柳永生活的年代大概晚了50年,当时,柳永已名满天下,“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现象仍未改变,在苏轼心中,前辈柳永代表着写词的最高水准,他在《与鲜于子骏书》中写道:“近颇做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

2010-10-22 #经典句子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还有上一句?出自苏轼这首诗 上句通俗易懂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还有上一句?出自苏轼这首诗 上句通俗易懂

...都是为功名,横渠三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终极理想,很少有像董传一样,读书不求甚解,仅仅为了其中的知识。第二句“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董传在当时被看作是老儒,这样的生活过了...

2023-08-25 #经典句子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学习儒道,韩公指定进士赵德做他们的老师。从此潮州的读书人,都专心于学问的研究和品行的修养,并影响到普通百姓。直到现在,潮州被称为容易治理的地方。“学”是“知”的宾语吗“公”是“命”的主语,应在“学”后...

2022-12-24 #经典句子

苏轼用首诗“讽刺”诸葛亮 短短20字 一针见血 但是杜甫却夸他

苏轼用首诗“讽刺”诸葛亮 短短20字 一针见血 但是杜甫却夸他

...什么不对,最终目的就是统一!统一大于一切秦汉三国的读书人普遍都有领兵作战的能力,哪怕领兵作战不行也能管理后方。后世几个朝代的读书人大多都是读读书、写写诗、喝喝花酒听听曲,踩踩同僚讨好讨好上司,然后大骂...

2023-12-22 #经典句子

苏轼也有言不由衷时 一腔愁苦只能借酒浇愁 最后一句回味无穷

苏轼也有言不由衷时 一腔愁苦只能借酒浇愁 最后一句回味无穷

...雨飘摇党争不断,在那样的年代,像苏轼这样心怀天下的读书人又怎么真的能够做到放浪形骸以酒忘忧呢?无非是言不由衷的暗讽再加上借酒浇愁的无奈。

2009-07-07 #经典句子

苏轼写给朋友的一首诗 还诞生一句经典名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写给朋友的一首诗 还诞生一句经典名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

...子,因为那种日子太过于清苦了,所以决定也和那天下的读书人一样去参加科举考试。从这两句中,诗人把朋友的清苦描写的淋漓尽致。“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这也是非常经典的两句,那么这两句的意思是,由...

2023-10-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