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材料解读 对你有什么启示?

时间:2017-02-21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02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1 分钟。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材料,已经展现在大家面前,你对高考作文题目有何想法、理解、感悟,这些高考题目材料带给你什么启示?对明年的高考作文又有什么借鉴意义?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Ⅰ卷,非常好地体现了高考语文的总基调,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情操,家国情怀,体现了责任担当,体现了奉献精神,体现了优秀品质。

对现实社会也具有非常好借鉴、警示、讽刺作用和意义。

作文步骤:

1、对材料的领悟,对要求的把握

2、选取角度

3、确立主旨

4、理思路,列提纲

5、组织材料写作

或者:

1、对材料的领悟,对要求的把握

2、确立主旨

3、选取角度

4、理思路,列提纲

5、组织材料写作

从桓公的角度,体现了其宽宏大量,善于听取建议,善于用人,用人不疑,重用并信任管仲,治理国家,成就霸业。

联想到古代帝王,很多因私心,或气量狭小,难容或难吸引有才能的人,来辅佐成就霸业。也有因气量胸怀宽广,而成就霸业或帝业的,李世民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联想到现实社会,胸怀宽广的领导、老板,重要人才,成就事业或企业。

嫉贤妒能的领导、老板,排挤人才、打压人才,最终,人才挤走了,事业和企业日薄西山,远远被别人抛在后面,官没升成,钱没赚到,心力憔悴。

从管仲的角度,体现了其治国才能和谋略、道德操守,为国家的富强和百姓的安居殚精竭虑、出谋划策。也体现了担当和奉献精神。

我国古代和近现代,都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居乐业而殚精竭虑,担当责任,甘于奉献的人,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骄傲,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奉献精神。如大禹、范仲淹、邓稼先、钱学森等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从鲍叔的角度,体现了其慧眼识才、爱惜人才,大度容人,不嫉贤妒能,以国家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名利,有自知之明,不做国家发展、崛起的“拦路石”,不阻挡有才能的人上位治理国家,甘愿主动让位,居于管仲之下,让有宰相之才的管仲来辅佐齐桓公治理国家。

君臣三人同心,一心为国着想,为国做事。因为三人都没有私心,一心为国家发展、强大着想,心无杂念地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不但使国家富强,成就了霸业,而且也相互成就了彼此。齐桓公重用管仲,体现了其大度容人,完成了所图霸业;鲍叔因推荐管仲,体现了其伯乐之才和为国分忧,而誉满天下;管仲因受鲍叔推荐,得以展示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谋略,施展其抱负,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而名载史册。这些人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骄傲。

如果三人中,有一个不先为国家着想,而先为自己着想的人,都不能成就一段传奇、一段彪炳史册的历史、一个令人震撼的霸业,一个广为传颂的佳话。

结合当今社会,联想古代、近现代社会中的例子,考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时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该怎么做?

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Ⅱ卷,体现了高考语文的总基调,体现了时代的主旋律。体现了责任感、使命感,体现了担当精神,体现了对时事、对国际问题的思考,体现了对人类未来发展与关系的思考,体现了未来人才需求导向。

第一段文字材料,看待别人的国、家,像看待自己的国、家一样,看待别人像看待自己一样,就会热爱、关心别人,热爱、关心别人的国、家。而且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第三段文字材料,体现了危难之际国家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情感。体现了世界范围内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相互关切和支持。

将三段文字材料,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以同样的方式或标准,来看待他人、其他国家和社会家庭,大家就会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就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同一个世界。共同打造和谐、美好的世界家园,共同打造和谐、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整个人类社会。

而从题目要求来看,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再结合对三段文字材料的理解,确立主旨。而且,明确以青年人的视角来看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论述问题。

世界因不同而多彩,世界因不同而丰富;世界因不同而分歧,世界因不同而纷争。青年人作为未来的桥梁和纽带,要共同努力,通过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其他国家、社会的文化、文明、观念、信仰、思维方式等,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借鉴,增加理解、信任,减少隔膜、排斥。

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承担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责任,任重道远。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埋头苦干”要学好本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有德有才之人,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抬头看路”是要了解社会、了解其他国家的社会和人民,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文明、观念、信仰、思维方式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互相交流对话,互相理解包容,互相学习借鉴,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而青年人,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其他的国家、社会、文化、文明、观念、信仰、思维方式等,最好的方式是,相互之间多进行交流,多去其他国家进行实地了解、多与当地的人们进行交流、请教。人类,因为熟悉而理解、因为理解而包容,因为理解包容而借鉴,因为借鉴而相互学习和提升。而人类,因为相互不了解而相互隔膜、相互排斥,产生观念障碍和文化壁垒。更有甚者,只为自己着想,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发动战争,完全不顾受害国的利益和人民的死活,一心只想着自己,最后只能成孤家寡人。而我国古代辉煌的军事战略思想,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是:好战必将亡国。新的历史时期,应抛弃冷战思维,抛弃战争控制思维,而应本着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共赢思维,实现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繁荣,进入良性发展和合作的轨道,驶向美好的未来。

通过互相学习、理解、包容、借鉴,减少分歧,增加信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互帮互助,融化、消灭对抗、战争、疾病和贫苦,共同打造和谐、美好的世界家园,共同打造和谐、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整个人类社会。

全国I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III卷,体现了关注青少年成长与发展,在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他人、事件和环境来审视自己,匡正自己,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为未来优秀的建设者、接班人。也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中,体现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最难能可贵的自省和自我反思,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也体现了树德立人,家国情怀,进取精神,责任担当的总基调。

高中时期,是青少年的关键时期,也是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不同方面“镜子”的照射,来匡正自己,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所给材料可以理解为,人往往不能准确、完整地审视自己,需要通过各种外在的“镜子”,从各个方面来不断地审视自己,并思考关于自己和人生方面的问题,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来更准确地认识自己。通过学习、借鉴,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错误,通过学习、借鉴更好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长处。不断地通过外在的“镜子”来完善自己。

如何不断地认识自己,匡正自己,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不管是未走上社会的学生,还是已经走上社会的人。而良好、谦虚的心态,是照好“镜子”的前提,而知行合一的行动,是照“镜子”的关键。

在学校,同学、老师都是非常好的“镜子”,不但可以照出自己的缺点、不足、错误,还可以向他们学习,来提升自己。而自己也是别人的“镜子”,使别人通过你的缺点、不足、错误,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足、错误,并进行改造、弥补、提升。

家里,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是自己非常好的“镜子”,来照出自己在生活、学习、思想上的缺点、不足、毛病,加以改正提高。

社会上,各个先进人物的事迹,也是自己非常好的“镜子”,来照出自己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方面的不足,来进行反思,对比提升。如某先进事迹,跟自己想法、思想的对照,对自己心灵的震撼和对自己心灵成长的影响。

高中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时期,通过不同方面“镜子”的照射,来匡正自己,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而照“镜子”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知不足而后勇。

自己通过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各方面照了很多“镜子”,匡正了自己在……方面的不足和缺点,使自己得到全面的提升。要感谢这些或直接、或间接,或激烈、或舒缓的“镜子”,是自己人生成长路上的坐标,更是指示灯和警报器,督促、引领着自己不断进步和成长。

而要想成为哪一方面的人,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多照哪一方面的“镜子”,就要多照什么样的“镜子”,来反思,来找出差距,来匡正自己。

走上大学后,有更多的“镜子”可照。

走上社会,也有更多的“镜子”可照。

人生是不断照“镜子”审视自己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照“镜子”审视自己,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错误,反省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才能成为更优秀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Ⅰ卷,体现了对重点时事的理解和解读能力,体现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关心的新时代学生应该有的情怀,也是理解社会的重要通道和直接入口。体现了新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导向,也就是不能做书呆子,既要“埋头苦读”,又要关注和思考时下社会发生的主要事件,学以致用,互相促进和提升。

根据材料,可以从距离是自律,是保护,更是担当,联系是坚守、是感动,更是奉献,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可以理解为疫情中的担当和奉献,选好角度,以事例或事件切入,体现疫情中的担当和奉献,然后进行联想提升。

可以以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的方式来表达。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角度、主旨等来定。

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Ⅱ卷,体现了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和生活感悟。体现了对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理解,体现了对养育了中华文明的大好河山、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关注、理解、感悟和赞美,体现了对家乡和亲情的关注、眷恋、感悟、赞颂,体现了对历史记忆和自己情感的追思。

根据题目材料和要求,主体内容,可以以包含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记叙文的方式来表达,也可以以包含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议论文的方式来表达,也可以以包含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感悟的散文的方式来表达。

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这个以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方式来表达都可以,看自己的情况。

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个以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方式来表达都可以,但个人认为,最后用散文的方式来表达。

记叙文、议论文,特别是议论文,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最好能让当地著名的历史人物在文中复活,让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中复活,从人物、事件身上,体现出高考的总基调和时代的主旋律,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给当今社会带来启示,体现其现实意义。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北京卷,议论文,体现了对国家重大事件的关注和思考,体现了对事件背后哲理、启示的思考,体现了人文精神,体现了学以致用。

根据题目材料和要求,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可以联想到社会的分工协作,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社会中的每个部门或机构都有自己的作用,学校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作用,学校中所学的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的作用等等。

“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可以认识和思考到,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团队协作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个人单独做不到的,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做到,或可以轻松做到。要善于合作,完成更难的事情,实现共赢。要善于合作,解决困难的事情,达成目标。

也可以思考或联想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价值,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价值,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具有更大的力量,可以完成更困难的事情,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也可以联想到一带一路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自己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而密切的相互合作协作,可以解决更大、更难的问题,体现更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创造更大的价值,创造更大的成就和辉煌,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和合作协作,实现共融共赢和共荣共赢。材料从国家战略层面来,(想想能不能)到国家战略层面去,而体现时代的主旋律,这样是最好的,不但体现了你的思维能力、思维高度、思想高度和大局意识,而且实现了创新和贴近社会和地区发展热点,具有非常强的时代特色。

可以考虑写合作精神,或合作达成目标,或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个体的价值等方面。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记叙文,体现了对时下影响人们生活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反思,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了对时下社会主要问题的关注、思考和反思,体现了人文精神,体现了学以致用。

根据材料和提示内容,写作角度比较宽泛,但要求有细节描写,增加了一些难度,也能拉开文章的水平。

可以从具体事例或事件切入,通过联想或想象过渡提升,反映时下信息泛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们的心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你有什么思考和建议等。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天津卷,体现了对社会的关注、思考、理解,体现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奉献精神。

首先,要注意提示语: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

再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分析,新冠疫情之前,体现的都是杰出人物或杰出贡献者的面孔,新冠疫情之后,体现的都是小人物、普通基层工作者坚守和忙碌的面孔,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互补。前者,更多是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角度做贡献的面孔,后者,更多是从社会运转和服务社会的角度做贡献的面孔。从中可以感知,中国面孔,不但有对社会和人类发展和进步作出杰出贡献者,更有大量在普通岗位上为社会默默服务者,在不同情况下,给人带来温暖和感动,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根据材料、提示和要求,可以考虑写记叙文、议论文或散文。

可以考虑:以议论文或散文的方式,写“不同时期的中国面孔”、或“不同的中国面孔”、或“‘相同’的中国面孔”,或以记叙文的方式,写“2020年感人的中国面孔”,或以记叙文或散文方式,写“感人的中国面孔”等等。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上海卷,体现了哲学思维,体现了宏大的全球视野。体现了辩证法和辩证地看问题,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关注、思考、反思,体现了宏大的全球视野,和在全球视野下对问题的辩证思考。

通过分析所给材料和提示信息,最好以议论文的方式来写。而对有宏大全球视野的题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来写作。

世上的事物,很多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很多受自然规律作用的影响和控制,有些事物,既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又受自然规律作用的影响和控制。

世界上,很多事物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的,也有很多事物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的。比如二战的发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控制,而二战德国进攻苏联的转折点,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的严寒天气。

而世界上很多疫情的爆发,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如新冠疫情,虽然爆发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但爆发后的应对、治理、防治措施、疫苗研发的进程,都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很多事物,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控制,有的带来正面的结果,有的带来负面的结果。

我国,古代的大禹治水、都江堰、火药、指南针、造船航海、丝绸之路,现代的南水北调、防风林建设、沙漠治理,规划修建高铁,自贸区的规划与实施,自由贸易港的规划与建设,摆地摊的禁止与放开,量子通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东盟自贸区的设立和发展,亚投行的设立和运营,一带一路的规划、合作、建设等。

世界,如时下世界的贸易战和局部战争,都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世贸组织的设立和运营,OPEC的设立和运营、世界银行设立和运营,欧足联的设立和赛事运营、欧盟的成立和运营等。

人们对事物、事物发展进程的影响和控制,有的会带来正面的结果,有的会带来负面的结果,即使对同一件事物,有时会带来正面的结果,有时会带来负面的结果。而很多时候,最终的结果,远远超出的当时干预时的评估预测。

而把视野再放大,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层面来考虑,人想要控制、阻挡历史发展的潮流,无异于螳臂挡车,只能顺应和把握历史潮流的发展。而时下,百年不遇的世界格局大变局正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从人类历史发展看,也是前进的历史潮流,在它面前,人们想阻挡和控制,无异于螳臂挡车,上策是顺应潮流,把握趋势,因势利导,在时代变化中抓住机遇,加以利用。而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在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顺应了时代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顺应了世界格局的变化,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和控制的。在不经意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孔子学院火遍全球,汉语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我国取得了各项突破,取得了多项技术领先,引领和推动了区域合作和发展。高端技术领域的科技领先和文化崛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而这两方面的潮流,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已经势不可挡。

可以考虑的写作方向:辩证地看待控制事物发展进程带来的影响,或为何要控制事物发展进程,科技突破需要人为控制事物发展进程,社会进步需要人为控制事物发展进程,或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势疏导。

或人类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吗?或人类对事物发展进程有何影响,或人类改变事物发展进程带来的影响。

或顺应事物发展趋势,顺势而为,或不要逆事物发展规律强加干预控制,或逆历史潮流行事终将不能得逞,或做事要善于把握大趋势,或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等。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江苏卷,体现了对时下社会前沿问题的关注,对智能互联网时代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干扰、困惑的关注,既体现了时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也体现了人文思考和关怀。

根据所给材料,可以以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方式来表达。

根据所给材料,可以分两层来理解,第一层是志趣相同的人,容易产生共鸣,关注同类信息,被同类影响、塑造。第二层是智能互联网时代,因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推送,使这种情况更加严重,而且无孔不入,而且推送速度之快,频率之高,远远超出你的理解和想象,自己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某类信息套牢。

可以考虑的写作方向:智能互联网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或智能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或智能互联网时代人们之间的链接,或智能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的链接的方式,或怎样利用好智能互联网而不被其套牢,或如何避免被智能互联网套牢等。

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卷,体现了对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体现了人物精神、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对个人成长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偏差关注和思考,提醒人们以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学习、培养、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了个人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影响社会。

根据材料,可以考虑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的方式来表达。

可以考虑的写作方向:如何调整个人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或如何解决个人发展与现实情况的矛盾,或将个人发展目标与现实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或如何把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等。

首先,要确立主旨

然后,选取角度、确定题材

然后,理思路,列提纲

首先,选取角度

然后,根据角度,确定主旨、确定题材

然后,理思路,列提纲

谢谢大家阅读!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评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材料解读 对你有什么启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申论小材料精讲系列四:巧用语法 解决复杂材料取舍难题

申论小材料精讲系列四:巧用语法 解决复杂材料取舍难题

一、题目: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10分)(2017年国考副省级)要求:(1)分条归纳概括;(2)表述准确、完整;(3)不超过150字。二、材料节选:对连心河沿线的重要...

2022-11-11 #经典句子

吉林省高考作文题出炉!专家:试卷难度合理平稳 试题材料亲切平实

吉林省高考作文题出炉!专家:试卷难度合理平稳 试题材料亲切平实

...不少于800字。今天上午,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结束。作文题目是历年语文考试的焦点。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8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4套,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自...

2015-08-03 #经典句子

材料作文第三弹!这3个高分材料作文技巧 你一定不能错过!

材料作文第三弹!这3个高分材料作文技巧 你一定不能错过!

...发散性思维能力。扩写的难度较高,很多同学拿到这样的题目就懵了,那么这种看似灵活的作文类型有没有什么技巧呢?当然是有的!今天晨览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如何写好扩写作文。1、认真阅读原文。扩写作文的特定条件是必...

2016-10-17 #经典句子

哈九中高三语文组备课组长邓丽薇:语文题目赋分有调整 材料作文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哈九中高三语文组备课组长邓丽薇:语文题目赋分有调整 材料作文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化:变的是形考的是素养全国Ⅱ卷试卷整体比较“稳”,题目选材与问题设置都基本沿用了去年的高考思路。如果说有些变化,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分值赋分上做了调整,非连的选择由3、5、4的分值变成3、3、6。第...

2013-01-27 #经典句子

逐字逐句 手把手教你写材料 确实让人茅塞顿开

逐字逐句 手把手教你写材料 确实让人茅塞顿开

...文字。综合分析题可谓面试的重中之重,其中社会现象类题目更是令大多数考生头疼不已。综合分析题特别是社会现象类题目之所以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偏爱,是因为这类题目最能考验一个考生的综合素质,答题的过程中,考生...

2009-08-18 #经典句子

暑假小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多则材料分析

暑假小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多则材料分析

...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C项,“人在与绝对者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错误,拔得太...

2023-10-31 #经典句子

高考作文 材料易得成篇不易 素材积累重要 用好更能锦上添花

高考作文 材料易得成篇不易 素材积累重要 用好更能锦上添花

...话,是政策的解读,是凑字数。但凡好的文章,总会切合题目的要求,又有自身的生命形态。这就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所以,各位所看到的文章,就不仅仅是文章,而应该是写作。这不是在玩文字游戏,也不是在凑字数,而是真...

2023-08-18 #经典句子

中考变化解读之材料作文

中考变化解读之材料作文

...生选材和写作有极强的暗示作用。二是作为写作的话题或题目。社会热点题材直接以话题或题目出现的考题虽然不多,但已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如2019年湖北鄂州的“美国打压华为”材料。这些作文试题直接以社会热点题材作...

2023-07-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