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刘半农:既是耿直boy 也是文坛戏精 用一个字改变全中国

时间:2017-01-02

他是深情专一的丈夫,他是慈爱亲切的父亲,他是耿直纯真的朋友,他是用于开拓的研究者,他是铁骨铮铮的乱世文人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0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很“秀”的人。

他是深情专一的丈夫,他是慈爱亲切的父亲,他是耿直纯真的朋友,他是用于开拓的研究者,他是铁骨铮铮的乱世文人。

他不是陈独秀同学,他叫刘半农。

广告征骂,被骂到懵逼

很多有思想的文人都有收藏癖,刘半农的格外有特色。

因为他是研究语言的,所以他在报刊中发文征集歌谣。

短短两个月,他就收到全国各地的1100多首歌谣,他进行筛选之后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的专栏里。

征集歌谣很正常吧?他还在《晨报》上刊登启事,征集全国各地骂人的话。

赵元任一看到征集启事,就奔向刘半农宿舍,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方言“骂”刘半农,他会的方言实在多,所以骂了好久。不愧是掌握了33种方言的男人,吵架绝对不会输!

然后周作人也来了,用绍兴话把刘半农“骂”了一通。

刘半农去授课,学生们纷纷用家乡话“骂”刘半农,什么宁波话、广东话啦都被感受了一遍。

刘半农去拜访章太炎先生,章太炎决定秀一波,他用汉代的骂人语言“骂”他,骂完还认真解释出处。这还没完,他又用唐朝的骂人语言“骂”他,并解释出处。章太炎学识渊博,骂出了上下五千年,同去拜访的人见此情形赶紧告辞。

爱较真,爱抬杠,依然是个好男孩

其实在骂人方面,刘半农也很厉害。

他是一个爱较真的人,遇到看不惯的就抬杠。他还专门写了一首《抬杠》诗。

闻说杠堪抬,无人不抬杠。

有杠必须抬,不抬何用杠。

抬自犹他抬,杠还是我杠。

请看抬杠人,人亦抬其杠。

创办《世界日报》的成舍我先生找刘半农约稿,刘半农说:“我写的都是骂人的,你敢登吗?”

成舍我说:“只要你敢写我就敢登。”

于是,刘半农写了一篇《南无阿弥陀佛戴传贤》,通篇都在骂当时的考试院院长戴传贤(即戴季陶),嘲讽他只念佛不做事。

果不其然,这篇文章导致《世界日报·副刊》停办3天。

但成舍我毫不在意,甚至邀请他去做主编。

成名之前,谁还没个黑历史呢

刘半农虽然很厉害,却也有过一段非主流的过往。

1913年夏天,刘半农投了一篇小说给《中华小说界》,然后就加入了这本刊物背后的流派——“新鸳鸯蝴蝶派”。

这个流派的画风,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比较火的男频、女频网络小说,其中的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社会小说等等都很受市民欢迎。

刘半农的原名叫刘寿彭,为了迎合大众,他学其他作者给自己取了一些非常俗艳的笔名,比如寒星、半侬、翻瑞奴等等。其中,“半侬”这个笔名用得最顺手。

1916年,刘半农遇到一个给他三颗痣的男人——陈独秀。

陈独秀点燃了他心中的革命之火,让他意识到:之前“新鸳鸯蝴蝶派”的风花月雪实在太low了,给《新青年》这样的刊物写稿才有意义!

于是,刘半农和过去告别,加入了陈独秀这个阵营,写各种革命题材的文章,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

为了表明决心,他抛弃了以前那些迎合大众的笔名,给自己定了一个正式笔名“半农”。

此后余生,“刘半农”一直作为他的正式名字使用。

改笔名的时候,刘半农的内心一定是这样想的:我去!我之前取的都是什么奇葩笔名?如此浓烈的洗剪吹风,如此非主流?黑历史啊黑历史,赶紧改掉,免得以后被嘲笑。

就像现在的人看到自己早期的QQ昵称和签名,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文坛戏精的“双簧戏”

刘半农一边在北大教书,一边给《新青年》写稿,这段时间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支持旧文学转向推崇新文学。

思想转变之后,他将自己和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并称为《新青年》的四大“台柱”。至于为啥没有鲁迅先生,我也不知道哇。

为了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青年》的编辑们决定搞炒作,把自己推上热搜。于是,他们自导自演了一场“双簧戏”。

首先,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文,编造了身份和经历,故意维护旧文学,批判新文学。

他也真是个狠人,批判的内容特别长,刀刀见血。不仅骂刘半农,还把鲁迅、沈尹默这些人全骂了一遍。这卖力程度,谁能相信他是友军啊?!

然后,刘半农以“记者”身份,发了一篇《复王敬轩书》来对垒。他也是个狠人,字数超过钱玄同那篇的10倍,把钱玄同“刀刀见血”的批判逐条驳斥了。

因为这篇长文写得非常精彩,所以很多学者和青年学生们都被圈粉了。

万万没想到,钱玄同的假身份居然吸引到真爱粉。有个自称“崇拜王敬轩先生者”的人,主动给陈独秀写信,说那个(刘半农假扮的)“记者”太狠了,讨论真理可以,但他的文章居然有辱骂(钱玄同假扮的)“王敬轩”,这很过分呐。

陈独秀也是个狠人,直接发表了一篇《答崇拜王敬轩者》,言辞犀利,说不明真理的人不要瞎评论而歪曲“自由讨论真理”的本质。

“双簧戏”果然把话题炒热了,之后陆续有维护旧文学的人出来说话。后来,连“桐城派”大佬林纾都被炸出来了。

然而,这场论战已经影响了无数青年,林老先生再有才华也阻拦不了历史的步伐。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影响最大的一点,应该是为中国造了“她(tā)”字。

其实这个字古代就有了,读作jiě,同“姐”,刘半农赋予了“她”新的读音和意义。

在古语中,一般用“之”表示宾语的第三人称。

白话文兴起后,就用“他”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不仅指男人,还能指女人乃至一切事物。

后来,外国作品被翻译成中文,没有汉字表示“she”,所以“she”常被翻译成“他女”、“那女的”。这么看怎么尴尬呀!

五四运动前后,鲁迅等人写文章时用“伊”字来指女性,依然有点儿奇怪。

刘半农首先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立刻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很多人表示反对,其中有篇署名“寒冰”的文章《这是刘半农的错》认为刘半农多此一举,还故意列举了很多难以反驳的例子。

同时也有很多人支持,比如孙祖基发表文章《她字的研究》,对刘半农的研究做了很多补充。

然后“寒冰”再次出场,发表文章《驳她字的研究》。

对此,刘半农表示出直接而坦荡的反驳。

虽然争议不断,但“她”字的问题被更多人关注和讨论,也算好事一桩。

反正已经造了一个“她”,刘半农一思考,又造了一个“牠(即它)”。如此,各种第三人称齐全了。

其实“它”也是从古代就有,原本指虫,后来指蛇。

自己造的字,当然要自己先示范使用。

刘半农创作了一首白话诗《教我如何不想她》,非常优美动人。

然后,他的小伙伴赵元任为之谱曲,这首诗就变成了当年的霸屏金曲。

“她”字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

打油诗极端爱好者

关于这首诗歌,还有个小故事: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教书,因为学生们喜欢,她就带着学生们唱《教我如何不想她》。

后来,刘半农被任命为该校校长,这群小粉丝都很激动,跑过去一看,刘半农真人居然是一个穿蓝布袍子的老头,太幻灭了。

见此情形,刘半农作了一首打油诗:

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

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自黑的打油诗如开美颜啊!

我都被这首打油诗圈粉啦!

是的,刘半农既喜欢自黑,又喜欢写打油诗。

遥想当年,他遇到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就把他们的错别字编成打油诗。为了鼓励好学生,他又把学生的精彩作业编成打油诗。

因为超爱打油诗,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桐花芝豆堂”,因为梧桐、花生、芝麻、大豆都可以榨油。

有一次,画家王悦之给刘半农花了一幅画像,刘半农非常高兴,就写了一首诗《自题画像》来自黑。尾句是“蓝布大衫偏窃喜,笑看猴子沐而冠”。是不是黑得很猛?

后来胡适看到这首诗,就写了一首《和半农的 〈自题画像〉》,也黑得比较厉害,“方头真博士,小胖似儒医”。

对于胡适的“小胖”之称,刘半农也毫不在意。

反正都自黑了那么多次,还怕这一回吗?

如果当年的历史课本告诉我,刘半农是这么有趣的人,我的成绩会不会好一点?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刘半农:既是耿直boy 也是文坛戏精 用一个字改变全中国》,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鲁迅最狂的一句话 18个字骂了3位文学家 他是怎么办到的?

鲁迅最狂的一句话 18个字骂了3位文学家 他是怎么办到的?

...做到的吗?先告诉你,这三个人分别是:林语堂、老舍、刘半农。原话是这样说的鲁迅讲林语堂:太浅陋。如此下去,恐将与老舍半农,归于一丘。林语堂回复:此人已成神经病。鲁迅骂人的功力实在是高,一句话将3个人都框...

2023-06-04 #经典句子

鲁少飞《文坛茶话图》:再现近代文坛最美时光 上海文坛的集体照

鲁少飞《文坛茶话图》:再现近代文坛最美时光 上海文坛的集体照

...,恕我不说了。左面墙上的照片,是我们的先贤,计开:刘半农博士,徐志摩诗哲,蒋光慈同志,彭家煌先生。”《文坛茶话图》中画了邵洵美、茅盾、郁达夫、林语堂、老舍、张资平、冰心、白薇、洪深、傅东华、鲁迅、巴金...

2023-10-13 #经典句子

教授登报征求各地“骂人语言” 学生听后很惊喜 默默排起长队

教授登报征求各地“骂人语言” 学生听后很惊喜 默默排起长队

...教授是水货,他们都有自己的绝学,当时的清华有一个叫刘半农的教授,他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或许很多人都听说过一首歌《教我如何不想他》这就是刘半农先生作品。刘半农在清华大学里有很大的名望...

2016-04-04 #经典句子

五四新文化急先锋 “她”字的发明者刘半农 死前仍不忘幽默一把

五四新文化急先锋 “她”字的发明者刘半农 死前仍不忘幽默一把

近代江浙多出英才之士。刘半农就是其中一位,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同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人一道,扮演了先锋者的角色,居功至伟,在学术上尤其是在语言学、语音学上更是奠基者。1891年,刘半农出身江苏江阴县,他父...

2017-07-06 #经典句子

写就民族文艺史上的一段佳话

写就民族文艺史上的一段佳话

刘氏三兄弟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每个人都对中国民族音乐事业做出贡献,在中国文艺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合传《流风》(胡美凤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以刘氏三兄弟为传主,通过大量生活细节还原人物,融入历...

2023-07-23 #经典句子

精通7国外语 会说33种方言 他是中国语言第一人

精通7国外语 会说33种方言 他是中国语言第一人

...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刘半农曾为了编一本“骂人专辑”,在《北京晨报》上刊登了一则“粗话启事”,公开征集各地骂人的话。赵元任看到后,二话不说,就来到刘半农的宿舍,用湖南、四川...

2008-06-07 #经典句子

鲁迅先生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亲笔信 字也很漂亮哦

鲁迅先生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亲笔信 字也很漂亮哦

...文学奖评委,有资格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他就和刘半农商量着,想提名鲁迅上诺贝尔文学奖名单。鲁迅先生于是刘半农就找来鲁迅的学生台静农征信去询问鲁迅的意见。收到台静农写的信后,鲁迅回了封信。鲁迅先生的...

2020-12-25 #经典句子

《觉醒年代》里的四句古诗词 每一句都很燃 读一次感动一次

《觉醒年代》里的四句古诗词 每一句都很燃 读一次感动一次

...与钱玄同一同前去的还有文学翻译家,鸳鸯蝴蝶派报人,刘半农。那日,北京下着大雪,钱刘二人备下花雕酒,与陈独秀在陶然亭上把酒言欢。大雪纷飞,琴音袅袅,美酒飘香,当真是雅致极了。刘半农情不自禁吟道“更待菊黄...

2022-12-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