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古文《庄子》中说的吞舟之鱼 是什么鱼?敲锣打鼓 祈求天妃行吗

时间:2016-08-02

鲸鱼的种类很多、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鲸鱼以体型巨大者居多,所以鲸字从京、京不但表音,还兼具表义,京有大只意,古人就称高大的山丘为京,尔雅·释丘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古代遇上鲸鱼:吞舟之鱼是怎么回事?敲锣打鼓、祈求天妃等都不行?

古文《庄子》中说的吞舟之鱼,是什么鱼?敲锣打鼓、祈求天妃行吗?

鲸鱼虽然被称之为“鱼”,而且“鲸”字的偏旁也是“鱼”、但它实际上并不属于鱼类,而是用肺呼吸、胎生的哺乳动物,鲸鱼的远祖是陆生的哺乳动物,后来进入海洋中生活、慢慢进化成现在像鱼类的样子。鲸鱼的种类很多、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鲸鱼以体型巨大者居多,所以“鲸”字从“京”、“京”不但表音,还兼具表义,“京”有“大”只意,古人就称高大的山丘为“京”,《尔雅·释丘》就说:“绝高为之京。”最大的蓝鲸体型可达35米长,体重可达190吨。如此庞然大物,古人航海时若遇到鲸鱼的话,所乘坐的木船随时可能发生危险,葬身海底,让乘船者不寒而栗。

古人称雄鲸为“鲸”,雌鲸为“鲵”,又称鲸鱼为“海鳅”,因其体型巨大,可吞下古代的木船,故又称为“吞舟之鱼”。梁·昭明太子《文选·左思·吴都赋》说:“于是乎长鲸吞航(指船)”,晋潘岳《沧海赋》也说:“鱼则吞舟鲸鲵。”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中就有“吞舟之鱼”的说法了,《庄子·庚桑楚》说:“吞舟之鱼,砀(被海水冲荡出来)而失水,则蚁能苦之。”这吞舟之鱼当然是指鲸鱼了,这是指鲸鱼于海岸边搁浅“自杀”的现象。看来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起,古人就认为海中的鲸鱼有令人恐怖的吞舟之举了,所以干脆把鲸鱼叫作“吞舟之鱼”,这说明古代航海时,若不幸遇上鲸鱼的话,往往会发生连人带船葬身鱼腹的惨剧。下面略述几则古人航海遇鲸鱼的记载,看看当时那恐怖的场面,体会一下乘船人绝望的心情。

据说,我国最早详细记述航海遇鲸鱼的危险情况的是唐·刘恂的《岭表录异》,刘恂曾为广州刺史,这部书是一部岭南风物志,书中记载了唐人从广州乘船漂洋过海到安南(在今越南)去,在海中遇到鲸鱼的惊险场景:

海鳅鱼(鲸鱼)是海上最大的动物,小的鲸鱼也有一千多尺长(此说误差较大,唐代一尺约合今30厘米,一千多尺约合今300多米,今鲸鱼最大者不过30多米长。这是由于在海上远望鲸鱼群时估计错误所致。)所以海鳅吞舟的说法并非荒谬之谈。每年都从广州驶出运铜船到安南贸易,北方人偶尔随船前往,往返需时一年,头发都会愁得斑白了。航行中途经调黎(原注:地名,海中有山,阻住东海水,波涛险恶,水流漓急。)在海水深阔处,有时会看到十多座山,或出或没。船工说:“这不是山岛,而是鳅鱼的脊背。”果然看见了海鳅的双目闪闪发光,鳍像摇动的红旗。正在危急沮丧的时候,天上忽然下起了小雨。船工说:“这是鳅鱼在喷气,水散布在空中,风吹来就像下雨一样,”船驶近海鳅时,人们就敲船、喊叫、鳅鱼很快就沉入水面下。从交趾(在今越南)返回的人,多下船登岸,取道雷州(唐代州名,在今广东省雷州半岛。)沿海岸徒步而归,不辞旅途艰辛,就是为了躲避海鳅的灾难。我默默地想:假使大海鳅瞪眼睛,张嘴发怒,那么所乘的船就会像一片树叶落入枯井之中了(意为船被鲸鱼吞入腹中),叫人怎么能不愁白了头呢?难怪古人要把航海视为畏途了,在海中遇到鲸鱼时无计可施,只好一边敲船,一边喊叫了;这一方面是壮胆,一方面是希冀能吓跑鲸鱼,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有听天由命了。

宋代的赵鼎从今广东雷州半岛乘船泛海渡过琼州海峡,到今海南岛去,于海中遇到大鲸鱼,侥幸得以死里逃生。据《渊鉴类函》卷442引《宋纪》说:

赵鼎被贬珠崖(郡名,在今海南岛。)从雷州渡海南行,看见波涛之间有红旗倒下,相继下沉,怀疑是海盗,或是外国的船只。叫来船夫问他,船夫摇手,让他别说话,恐惧的神色可掬。船夫慌忙进入船舱之内,披着头发,手拿着刀出来,站在船篷顶上,用刀把舌头割出血来,血滴在水中,并告诫赵鼎:闭上眼睛,端端正正地坐着。过了两个时辰,就听见船夫叫道:“死里逃生!死里逃生!刚才看到的是能吞舟的巨鳅。”即使是船夫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教鱼。

这则宋代记载中对付鲸鱼的办法与上述《岭表录异》中所载截然不同。《岭表录异》中所记为见到鲸鱼之后,尽量发出震耳欲聋的噪声,希冀吓跑鲸鱼。这是唐代时的作法,大概此法并无效验,所以到了宋代,见到鲸鱼时则不许发出一点声音,连说话亦在禁止之列。船夫在鲸鱼出现后,没有告诉赵鼎那是鲸鱼,也是唯恐赵鼎惊慌失措,大呼大叫。这不许出声音是唯恐惊动了鲸鱼,造成覆舟的惨祸。不但不许出声,船夫还要作法禳解,由船夫披发仗刀,割舌出血滴入水中,这似乎是一种古老的巫术。当然,这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不会有效验。

明·屠本畯在《闽中海错疏》卷上记载了福建当地海船在航海时遇到鲸鱼的情形,以及对付的办法,他说:

海鳅喷水沫,水沫飞溅成雨。海鳅来时移动像山岳,乍现乍沉。船夫遇上海鳅,必定敲响锣鼓使海鳅害怕,撒米压制海鳅,海鳅就会悠然游走。

在明代对付鲸鱼的办法又与宋代有所不同,宋代是严禁发出声音,唯恐触怒鲸鱼,大概因此法并不灵验,所以明代又采取与唐代相同的作法,敲锣打鼓发出震耳欲聋的噪声,试图吓跑鲸鱼。当然,与此同时,又上承宋代采取巫术的作法,不过已非持刀作法,而是用撒米入海的方法,这当然不会有效验,鲸鱼之所以会“悠然游走”,纯属偶然,与敲锣打鼓和撒米无关。

明·张瀚在《松窗梦语》中也记载了当时对付海上鲸鱼的办法,而且描述了船碰上鱼身时的惊险场面:

往来海上时,看见大鱼有数十里长(一条鲸鱼并没有这么长,这是误把鲸鱼群当成一条鲸鱼了。)草木茂盛,远远望去,无疑是一座山矗立在那儿,而船夫说是巨鱼的脊背。一天,船停住不走,不断地左右剧烈摇动。船夫跳下来说:“碰到鱼身了。”凭人力是没有办法儿了,只有焚香叩头求神,一会儿,鸟停在桅杆上。船夫说:“天妃到了。”众人罗列跪拜于前,一会儿波涛冲荡,刮起了大风,船舵忽然损坏,船几乎翻了。船夫惊恐已极,又焚香跪拜。一会儿,桅杆有火光,就占卜可否换舵?结果是不行。又占卜明天换舵可以否?结果是可以。到了第二天早晨,果然风平浪静,换了船舵继续航行。那位海神是十分灵验的。

这次与鲸鱼遭遇十分危险,因为船已碰上鱼身,而且丧失了航行能力(大约是搁浅在鲸鱼身上了。)满船的人均焚香叩头求神,十分隆重,而当一只鸟停在桅杆上时,船夫说是“天妃到了。”这“天妃”是当时的海神,“天妃”之说始于元代,《元史·祭祀志》说:“惟南海女神惠灵夫人,至元中以护海运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明清两代以至当代,祭天妃的传统一直沿续了下来,今台湾所祭“妈祖”即古之“天妃”也。船夫这是把落在桅杆上的鸟当成天妃显灵了,所以大家都“罗列跪拜”于停着鸟的桅杆前面。足见才遇到鲸鱼时,所求之神即“天妃”。可知明代是把祈求天妃作为对付鲸鱼的办法的,这与以前历代的作法是不同的,有了一个具体的偶像供人们顶礼膜拜,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除了祈求“天妃”之外,占卜也作为对付鲸鱼所造成的船只损坏的办法,以便决定何时可以修理船只。而过去所采取的用巫术(如作法、撒米)和敲锣打鼓来驱赶鲸鱼的办法已不再使用了。

综上所述,古代航海的木船遇到鲸鱼时是十分危险的,若误把鲸鱼当成小岛而靠近的话,很可能会葬身鱼腹。古人航海遇到鲸鱼时,完全无可奈何,只有采取一些所谓的办法,如敲锣打鼓、作法和撒米等巫术,以及祈求天妃等,试图以此来驱赶鲸鱼,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已,并没有实际效果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古文《庄子》中说的吞舟之鱼 是什么鱼?敲锣打鼓 祈求天妃行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文学讲解庄子内篇逍遥游(四)白话文解析 事物的有用和无用

古文学讲解庄子内篇逍遥游(四)白话文解析 事物的有用和无用

惠子跟庄子说"魏王送了我大葫芦种子,长出的葫芦有五石的容量,可是盛水却不够坚固,做瓢也太大了,没什么用处,所以我就把它扔了"。庄子说:"你实在不善于使用东西。宋国有一户人家,善于制作能够使手不裂的药,他们...

2023-12-05 #经典句子

十句励志经典名言!体味古人的的骨风和气节

十句励志经典名言!体味古人的的骨风和气节

...了也会青史留名,为人们所称道,不愧为人中英杰。6、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出自先秦《列子·杨朱》。大鱼不游于细流之中,高飞的天鹅不栖息于污秽的池水中。此以吞舟之鱼、高飞的天鹅的生活习性为...

2014-02-10 #经典句子

《庄子》:黄帝问道广成子 其回复3句宝贵的话 至今仍是经典

《庄子》:黄帝问道广成子 其回复3句宝贵的话 至今仍是经典

...所见,而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古文经典,至今受用。常常品读,常常清静,则心定神怡,修身养性,一生受益。

2011-01-01 #经典句子

《大鱼海棠》一部爱情影视的虐心语录 开头便是庄子的《逍遥游》

《大鱼海棠》一部爱情影视的虐心语录 开头便是庄子的《逍遥游》

...在上高中的时候就背诵了庄子的《逍遥游》。学习了这篇古文后,我感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真的是太博大太精深了。其中的哲学与道理也是让我惊叹不已。《大鱼海棠》这部动漫(电影)是我在上高三的时候看的。今天又看了一遍...

2023-12-30 #经典句子

庄子最具深意的4句话 简短却说透人性 读后拔高你的人生境界

庄子最具深意的4句话 简短却说透人性 读后拔高你的人生境界

...经反复读了3遍了,现在可以做到不看白话文翻译,纯看古文,理解更透彻了。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曾说,不读庄子的著作,我们就无法理解中国人为何能在挫折乱世面前如此的旷达高远乐天知命,就无法理解中国知识分子为何能...

2023-10-10 #经典句子

《列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富有哲理 值得细品!

《列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富有哲理 值得细品!

...语,就会有人附和;谨慎你的行为,就会有人跟随。6、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出自《列子·杨朱》。【释义】能吞下船的大鱼,不在狭窄的支流里游动;鸿鹄一样的大鸟,在高远的天空飞翔,不在污秽的池...

2023-08-16 #经典句子

《淮南子》经典名句 读者曾慧 见者得智

《淮南子》经典名句 读者曾慧 见者得智

...的,得到和付出是成正比的,不劳而获终究不是正途。8.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制于蝼蚁,离其居也。【释义】能够吞舟的大鱼,一旦失去了水,也会被蝼蚁所制服,这是因为它离开了适于自己居住的处所所致。【赏析】在生活...

2011-01-22 #经典句子

诸子百家的名言警句 让中华文明烁出思想的光华(深度好句)

诸子百家的名言警句 让中华文明烁出思想的光华(深度好句)

...观之,贵贱不在己。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鬼谷子》故知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

2023-10-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