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这些成语不能乱用!你一定要懂的成语技巧

时间:2016-05-09

淇奥yù玉,是诗经·卫风的第一篇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切磋琢磨

这句成语是由《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语引伸来的。《淇奥(yù玉)》,是《诗经·卫风》的第一篇。《诗序》以为这首诗是赞美周平王的卿土卫武公的。意在说卫武公“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古代贵族女子与丈夫分别后的思夫夸夫之歌。《淇奥》共三段,第一段的原文是:“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àn县)兮,赫兮晅(xuān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喧)兮!”大意是说:看那淇河岸边,绿竹葱翠一片。君子神采奕奕,有如细切细磋,有如精雕精磨。风度庄重心胸宽大啊,威武英俊容光焕发啊,君子神采奕奕,永远不能忘记他啊!切、磋、琢、磨,据《雅》的解释是:治骨曰切,治牙(象牙之类)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诗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句,本是形容人文采美好、素质纯正而有修养。

后人据此引伸出“切磋琢磨”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互相讨论,取长补短。例句: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经过切磋琢磨,细心研究,终于将这篇古文译成了一篇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不辨菽麦

这句成语见于《佐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公元前573年周历正月初五,晋国的栾书、中行偃派程滑杀死了晋厉公,葬在翼地的东门外边。随后,士鲂等人在京师迎接年仅十四岁的周子为国君。当时,晋国的一些贵族为了自己把持朝政,很愿意侍奉这位十四岁的小国君,并且夸周子如何能干,如何聪明。周子有个哥哥,本应立为国君,但晋贵族们说:周子的哥哥是个白痴,连什么是豆子,什么是麦子都分不清,不能立为国君。

别看这位周子才十四岁,还真有些小才能。一即位,他就对大夫们说:“我开始的愿望并没有到这个地步,现在虽然到了,这全是上天的意志。人们要求有国君,是为了让他发布命令。立了以后不听他的号令,那立他干什么?你们几位用得着我才立我为君,恭敬而听从国君,这是神灵所保祐的。”大夫们听了,回答说:“这正是下臣们的愿望,岂敢不唯命是听!”“不辨菽麦”即分不清豆子和麦子。人们常用这句成语形容愚昧无知。现在有时指脱离生产实践,缺乏实际知识。例句:初来农村时,他经常闹一些不辨菽麦的笑话,经过三年多的实际锻炼,现在他是一位农业专家了。

无可无不可这句成语出自《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古时候,有一些政治上经济上失去特权地位而通世隐居的人,称为“逸民”。在这些逸民中,被称道的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人。孔子认为,这些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但为人处事不一定非得效法他们。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这就是伯夷、叔齐吧!柳下惠、少连虽然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经过思考。而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生活,说话随便,能保持自身洁白,离开官位合乎权宜。

孔子说:我和这些人不同,不一定象他们那样做,也不一定不像他们那样做。根据孔子说的这些话,后人将“无可无不可”引为成语,现在泛指对事情没有一定的主见,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例句:他历来办事都是这样含含糊糊,无可无不可在他那里听到一句肯定或否定的话,简直太难了。

不可同日而语这句成语见于《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战国中期以后,由于秦国国力较强盛,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在一步步地消灭其他诸侯国家。纵横家苏秦到处游说,让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有一次,苏秦来到赵国对赵肃侯说:如今中原各国数赵国强盛,赵有地方三千里(《史记》作二千余里),军队数十万,兵车千乘,骏马万匹,粮食可以够吃十年。秦国最注意的也是赵国。我认为,中原各国的土地加起来比秦国大五倍,军队十倍于秦,如果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还怕打不赢它吗?为什么要一个个向秦国割地求和呢?依我看,还是约会中原各国,订立盟约,共同对付秦国为好。要知道,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对别人称臣和让别人对自己称臣,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事情。

赵肃侯很赞同苏秦的看法:当即拜他为相;并让他去约会各国共同抗秦。“不可同日而语”即不能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来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例句: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与旧社会那种任人剥削压迫的情景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水至清则无鱼

这句成语曾见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从政应注意的事项,孔子回答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又见《后汉书·班超传》:“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在成语故事“力不从心”中,我们简要介绍过东汉时的著名将领和外交家班超的事儿。永元十四年,在西域活动了三十一年的班超因年老多病回到洛阳。汉和帝派戊己校尉任尚为西域都护接替班超。任尚向班超询问西域的情况并请教在那里工作应注意的事项。任尚说:“您在西域工作了三十余年,功业卓著,远近皆知。我来接替您的工作,任重而才浅,请您多多指教。”班超很谦虚地说:“我年老失智,任君数当大任,非我班超所能及。你一定要我讲,我就说几句吧。到塞外来的士兵大都是因犯了法才送到边境来的;西域人不懂中原文化,其风俗习惯跟我们也不一样,有些人生性野蛮,很难教养。你这个人性子急躁,待人过严。须知,水太清澈了,就没有大鱼;当领导的太精明了,底下的人就会怨恨。你应当注意宽容别人的小过错,在小事小非上不要去纠缠。”

对班超的这些忠告,任尚并没放在心上。他对左右的亲信说:“我以为班君有什么高见,原来都是些平平常常的道理。”过了几年,由于任尚没有处理好和西域人的关系,激起西域的反乱,任尚因罪受到惩处。“水至清则无鱼”这句成语,旧时比喻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以说明事物不可能绝对的纯。例句:我们不能要求什么东西都十全十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这些成语不能乱用!你一定要懂的成语技巧》,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劳燕分飞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劳燕分飞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语结构:主谓式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正音:分,不能读作“fén”。劳燕分飞的例句:1、他们恋爱多年,却因一点小事弄到劳燕分飞。2、如果他愿意,他就可以把她淹死;这总比明天劳燕分飞要好些。3、毕业后,这对...

2016-04-16 #经典句子

一天一个成语:秋风过耳

一天一个成语:秋风过耳

...诸樊在死之前,遗命将王位传给次弟余祭,想依次相传,定要将国家交给季札才罢休,以满足父亲吴王寿梦的遗愿,并褒奖季札的节义。后来几个哥哥轮流做了吴王,轮到季札时,季札仍然坚持拒绝。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

2023-12-09 #经典句子

2020集美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成语使用的注意事项

2020集美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成语使用的注意事项

近几年来,很多事业单位的题目都在进行整改,考查了一些我们觉得“奇怪”的题型,比如像成语的使用就是最近经常遇见的。但是尴尬的是很多成语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突然把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成语放在一个特殊的语言环境...

2023-07-29 #经典句子

2020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成语辨别方法之语素联想法

2020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成语辨别方法之语素联想法

在整个行测备考过程中言语理解部分的逻辑填空涉及到的成语和誓词尤其需要大家掌握方法,科学准备。今天中公教育就一起来带领大家学习一种词语辨析与记忆积累的方法——语素联想法。什么是语素联想法,首先来看一下它...

2018-02-22 #经典句子

成语退避三舍 背后的历史故事 一舍等于30里

成语退避三舍 背后的历史故事 一舍等于30里

...打,这是老天赐给我们在诸侯当中建立威望的机会,我们不能白白浪费。既然决 定要救,晋文公就问,该如何去解宋国之围?这时一位大臣出了个主意,曹卫两国与出国关系密切,最近卫国还同楚国结了亲,我们如果派兵去攻...

2010-12-07 #经典句子

2021省考行测技巧:成语总结顺口溜 生动记忆莫忧愁

2021省考行测技巧:成语总结顺口溜 生动记忆莫忧愁

各位同学,成语是近几年公职类考试中的常客,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各省份的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成语的考查比重均不少于一半。那么,在日趋竞争激烈的考试中,搞定成语,深刻记忆并灵活的使用尤为重要。不过大家记成...

2017-06-28 #经典句子

买车时务必“谨言慎行” 说了这3句话 钱包定要“大大缩水”

买车时务必“谨言慎行” 说了这3句话 钱包定要“大大缩水”

...直接买辆50万的进口豪华车。其实我们和销售沟通也是有技巧的,如果去买车时千万不能说这3句话,否则钱包要大大缩水。第1句,别家店没有现车,我来你家看看。其实我们买车时一定会去多家4s店进行反复询问,毕竟每家4s店...

2023-09-08 #经典句子

河南公务员-言语备考技巧:你必须转发的成语辨析7组:脚踏实地

河南公务员-言语备考技巧:你必须转发的成语辨析7组:脚踏实地

1.脚踏实地 兢兢业业【词义】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辨析】二者都含有做事很踏实的意思。“脚踏实地”偏重于做事踏实,不浮夸;“兢兢业业”偏重于做事小心谨慎,不懈怠。【...

2024-01-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