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学中令人智商捉急的问题之一:“渲染”“烘托”傻傻分不清楚

时间:2016-03-05

渲染旨在通过对环境,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修饰,来突出形象,表现中心;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现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1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明确定义

渲染和烘托是诗歌鉴赏中经常涉及到的概念。渲染旨在通过对环境,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修饰,来突出形象,表现中心;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但经常被人们混为一谈。

追根溯源: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烘托是一种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鲜明突出。又是一种写作方法,通过烘托景等事物来突出某种事物。

从这两幅图所用的绘画技巧,我就可以明白了,“渲染”是从正面入手,“烘托”是从外围(侧面)入手。

下面就用你最熟悉的陌生人文字老弟来讲讲吧:

渲染和烘托的本质区别在于:正面描写vs侧面描写

渲染举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天高气爽,风声作响,猿长啸,江渚清水环绕,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群鸟飞翔,诗句通过六个镜头,渲染出秋天的肃杀苍凉。不难看出,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物描写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它们都是正面的描写。这样的正面描写就是渲染。(直接拿颜色来作画)

烘托举例: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

行者等人的反应,对于罗敷之美来说,显然是侧面描写,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我们所说的烘托。(那颜色在外围勾勒)

看托体与主体相属与否

渲染和烘托都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达中心。如果把渲染烘托中的具体描写当着托体,那么所要表达的中心就是主体。在渲染和烘托中,托体和主体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渲染托体和主体关系:“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从属关系(个人和一般的关系),“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是肃杀苍凉秋天的属类,肃杀苍凉藉“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而存在。

烘托托体和主体关系:托体是行人、少年等人的反应,主体是罗敷之美,托体能够反映主体,但托体并不是主体的具体表现形态,托体和主体并不相属。

但有时候明明……&??///?

特殊情况:在同一篇作品里,分析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表现手法。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光照的影子,青苔构成了幽静的山景图。对于幽静的山景来说,空山,光照的影子,青苔都是正面描写,表现手法显然是渲染。可是作者表现这美景又是为了什么呢?原来,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美景对于情感而言,这是侧面描写,这又是烘托无疑了。先渲染,后烘托,局部是渲染,全局是烘托,这种现象在借景抒情的诗篇中是很普遍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学中令人智商捉急的问题之一:“渲染”“烘托”傻傻分不清楚》,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诗经》文辞优美离不开各种文学表现手法 白描与渲染你知道多少

《诗经》文辞优美离不开各种文学表现手法 白描与渲染你知道多少

...其中的大类。今天我们主要讲述的是表现手法中的两种:渲染和白描。一、白描:不加修饰、不求细致、朴实传神白描既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又是一种绘画技巧。白描顾名思义,是用简单的文字勾勒出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者人...

2017-03-15 #经典句子

简谈文学评论的写作技巧

简谈文学评论的写作技巧

...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

2023-07-20 #经典句子

文学类文本之小说阅读答题模板

文学类文本之小说阅读答题模板

...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6)对比(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等。(7)巧合(内容集中,矛盾更突出,冲突更激烈,人物性格更鲜明)4.小说开头段的作用(1)悬念式开头:①概括开头段内容;②指...

2016-05-15 #经典句子

当代英雄个性的美学书写——读长篇报告文学《逐梦海天》

当代英雄个性的美学书写——读长篇报告文学《逐梦海天》

...,作为军事文学教育范本,面向全国发行。作者没有刻意渲染英雄的传奇色彩,而是以烟火气息浓郁的平民化笔触,深度挖掘张超成长过程中的点滴琐事,梳理张超性格养成的生活脉络和轨迹。张超出生于岳阳一个贫寒且与苦难...

2023-12-24 #经典句子

渲染烘托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渲染烘托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渲染烘托,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烘托:国画的画法,用衬托手法使事物鲜明。指用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题。近义词有:烘托渲染,渲染烘托是中性成语,可作谓语、定语;指使用夸张的手法造势。渲染烘托的详细...

2007-05-05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之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前提示

中考语文之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前提示

...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铺垫。6、深化作品主题7、象征、暗示人物身份、性格、命...

2022-11-24 #经典句子

中国古代文学·屈原与离骚3

中国古代文学·屈原与离骚3

...情、寓情于景,善于把景物的描写、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与人物思想情感的抒发完美地融为一体,即通过情景交融创造出十分优美的艺术境界。《湘夫人》开头四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

2013-10-11 #经典句子

英伦译制社Literary Analysis Essay文学分析论文怎么写写作指南

英伦译制社Literary Analysis Essay文学分析论文怎么写写作指南

...和文章主题息息相关的, 无论是对比烘托的方式还是强化渲染的方式, 都需要在每一段结尾阐述上述内容和中心主题的联系.倘若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作者的写作手法上, 为了让描述性语言更加生动, 需要你结合相关的故事内容, 可...

2008-05-3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