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三点趣史」他是隋唐演义中的狗头军师 灭掉高句丽 却鲜为人知

时间:2015-07-25

眼尖的人可能说不就是徐茂公么?跟李勣有什么关系?一个姓徐一个姓李,欺负我智商低吗?其实人家人家李将军原名姓徐,当然这跟家庭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徐

曾经几时唐朝名将李勣,在广大吃瓜群众心中就是这么一副“狗头军师”的形象。眼尖的人可能说不就是徐茂公么?跟李勣有什么关系?一个姓徐一个姓李,欺负我智商低吗?

其实人家人家李将军原名姓徐,当然这跟家庭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徐将军太能打仗立下战功无数,于是李唐王朝为了显示对其的重视才赐姓为李。李勣原名徐世勣,后来因为自己名字中的世字与李世民的名讳重复,索性就叫徐勣。作为一位刀头饮血的将军历史中的徐将军可是一员猛将。而这个“狗头军师”的形象都是托《隋唐演义》的福。

徐将军早年跟随瓦岗起义军的头领翟让共事,虽然说是起义军,但是这军饷军粮总要想办法筹措,于是徐将军就给翟让出主意:‘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何况质量也不好,这附近都是你的家乡,即不好征粮派饷也不好招兵买马。不如咱们宋、郑两洲附近的运河上去设卡收费岂不美哉?’于是徐世勣就跟随瓦岗众将闹起了革命。隋朝政府怎能容忍有这么一伙土皇帝在运河边上胡作非为,于是就派遣名将张须陀前来征剿,要说翟让也就是个“土寇”的水平大将风度一点没有,虽然手下已经有万余人马,奈何这位爷还没与隋军交战就打算先跑了再说。于是徐将军说:‘你慌什么?干不过再跑也不迟。’

于是徐将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与张须陀作战,毕竟人家张须陀剿灭过不少义军,根本不把这些义军放在眼里。于是骄兵必败的张须陀就这么送了命。李密评价老张“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等到瓦岗论功之时徐将军就被李密封为右武侯大将军,从此之后徐将军就带领瓦岗义军跟隋朝政府以及王世充等地方豪强开始作战。那作为瓦岗早期领袖的翟让究竟干啥去了呢?答案很简单,李密把翟让给杀了,正所谓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的典故由此而来。虽然徐将军也被乱兵砍了一刀但是好歹翟让的部分人马划拨给了徐将军,也算是得到了补偿,不过瓦岗义军从此元气大伤。

随着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徐将军从此便为李唐南征北战,跨马征杀。成为李唐贵宾的徐世勣,本能将李密的势力收纳在麾下,为己所用,但是徐将军却给老上级写了封信,内容是:‘如今降唐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这些军队、土地都是你魏公的地盘,这就是你李密的功劳。’李渊得知后,觉得徐将军人品过硬,能力出众,于是封徐世勣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并且赐姓为李。于是李世勣就开始正式的效命李唐,跟王世充死磕。

人这一生总该有留下点什么,比如李勣的巅峰就是把高句丽灭国,在乾封元年,高句丽名臣盖苏文病死,高句丽事实上的控制人一去世,其三个儿子就打成一团。老大本为钦定继承人,奈何两个兄弟起兵造反,于是老大一咬牙一跺脚就跑去唐朝请求高宗出兵帮忙,于是李勣就作为援军的的角色去攻打高句丽。李勣率兵攻占重镇新城,连克高句丽16座城池。与带路党泉男生会师,唐军继续作战攻城拔寨,血战一月有余,泉男生的三弟看到大势已去便打着白旗投降,而二哥则继续抵抗闭门不出。于是李勣趁势进攻攻陷平壤彻底灭亡高句丽。唐朝也设立了安东都护来管辖高句丽的领地,而李将军在回师献俘祭天之时,李将军担任了亚献。

李将军虽然曾经败在刘黑闼之手,颇为狼狈,但是比起一些武将与皇帝关系一般,显然李将军政治智慧更加成熟,唐高宗打算娶武媚娘,征求李将军的意见,李将军回答道:“这是皇帝自己的私事,何必征求他人建议,自己喜欢就好”。正因为如此李将军才能历经三朝而不翻船,位列三公之英国公,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然而随着说书人这张破嘴,李勣就被打扮成一副半仙的的模样,谁知人家可是妥妥的马上将军。真是二次创作害死人。

作者:老王总吃瓜

简介:九零后军迷,喜欢写作。信仰坚定心中有国,传播军事历史正能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为何隋朝拼到国家灭亡 也要踏平高句丽?

为何隋朝拼到国家灭亡 也要踏平高句丽?

...的作死行为,可是自己的内部问题再多,依然还是要三战高句丽,哪怕自己已经无法承受如此重的负担,也要踏平高句丽?为何隋朝如此看高句丽不顺眼呢?其实并非隋朝看高句丽不顺眼,连唐朝也不想看其一眼,如果说只是一...

2019-12-26 #经典句子

高句丽到底做了什么?让隋唐4位皇帝不惜举国之力也要攻打它?

高句丽到底做了什么?让隋唐4位皇帝不惜举国之力也要攻打它?

...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很有可能会被细节带跑偏。就比如说高句丽政权和高丽政权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差别,但其实高句丽政权它是来自于中国东北地区、往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蔓延的一个政权。而高丽政权就相当于是属于朝鲜半岛...

2009-08-26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二句其实也很经典 很多人不知道

农村俗语“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二句其实也很经典 很多人不知道

...很经典。可惜的是,前半句被世人所熟知,但是后半句却鲜为人知,不得不让人感叹,俗语如今的流失速度,正在无形当中加速。

2023-09-07 #经典句子

高句丽5万步骑强击 日本兵败如山倒 韩国史续高句丽藏大阴谋!

高句丽5万步骑强击 日本兵败如山倒 韩国史续高句丽藏大阴谋!

高句丽是古代中国东北的地方政权,由扶余人建立,幅员辽阔、拥兵数十万,曾经强大的令中原皇帝睡不好觉。隋炀帝杨广率领数十万精锐,三次亲征高句丽而不得,引发国内动荡,导致隋朝灭亡。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亲征高句丽...

2023-09-13 #经典句子

隋炀帝为何执意攻打高句丽 仅仅是炫耀?他是暴君但不是一个昏君

隋炀帝为何执意攻打高句丽 仅仅是炫耀?他是暴君但不是一个昏君

...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隋朝刚历两代就毁于其手,让他一度成了昏君代名词。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隋炀帝...

2023-12-02 #经典句子

中国两朝四位帝王 看完地图都曾指着高句丽说:死也要把它灭了!

中国两朝四位帝王 看完地图都曾指着高句丽说:死也要把它灭了!

...不仅要治理国家内部,同时对于边防藩属国也会有治理。高句丽作为中国东北部的一个边陲小国,却让中国两朝四位伟大帝王看完地图后,都指着此国说:死也要把它灭了!一、高句丽的起源,中国的东北边防高句丽所处的位置...

2023-12-12 #经典句子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他不三征高句丽 能保命吗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他不三征高句丽 能保命吗

...造成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则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隋炀帝事实上是不具备大兵出击的条件的。虽然隋炀帝的父亲隋文帝实现了“开皇之治“。不过“开皇之治”只是一种政治清明的表现,并没有因此就让整个国...

2023-05-29 #经典句子

东北的民族与国家(17)——高句丽与高丽

东北的民族与国家(17)——高句丽与高丽

东北的民族与国家(17)——高句丽与高丽“惟其始祖邹牟(朱蒙)王之创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生……命驾巡南下,路由夫余奄利大水……”这是高句丽记载于“好太好碑”上,关于自己先祖朱蒙...

2018-09-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