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乡土散文:金黄的稻草

时间:2015-01-01

文不长,现摘录如下: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读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其中一段文字让人感怀。文不长,现摘录如下: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暄腾腾”一词颇有温度,仿佛给记忆装上了翅膀,让我想起了许多与稻草有关的记忆。

小时候,稻草是常见的物体。每到秋收时节,稻田一片金黄,几天忙碌之后,稻田就归于了沉寂,只有一个个稻草人如寡言的农村汉子,顶着发须蓬松的脑袋,穿着金黄的外衣,默默无语地站在黑黝黝的稻田里,慵懒地晒着太阳。到了傍晚,稻田一片灰茫,虫鸣的螽跃,山鸟的怪叫,流淌在无边的暗黑里,远远看去稻草人就如凭空钻出的魅影,它们无声无语,在呜咽的风声里忽远忽近,在惨淡的星光下时明时暗。夜晚走在秋收后的田野上,想想曾经听过的鬼神故事,一片惊悚就涌上了心头。

仍记得,读小学五六年级时,面对小升初的压力,学校开始补课,每天都是顶着星光回家。路上,山村灰蒙,四野空旷,树影斑驳,屋影幢幢,偶尔的几声犬吠撕裂着黑暗,让回家的我们总有点胆战心惊。为了恐吓他人,也为了在单调的生活中增加一份娱乐,放学后几个调皮的男生总是跑得飞快,转眼就消失了身影。他们跑在前面,拖出田里的稻草,用火燎去稻草人头上的稻禾,然后把稻草放在路边出其不意的地方。独自回家时,稍不留神,拐角处就冒出一个黑秃秃的脑袋,仿佛真人似地蹲在路边,直叫人心跳加速,冷汗直冒。

小孩的调皮有时也会互相传递。有一年秋天,我也学稻草人变黑头的恶作剧。放学后撒腿往家跑,在无人的地方开始搜索恐吓的位置。直到来到生产队的语录碑时,我才心生一计,拖出背后的稻草,探出半个稻穗的脑袋,然后点燃后来不及等火熄灭就一阵风跑回了家。刚到家,就听到群声喧哗,回家的路上火光冲天。原来那天风大,稻草彼此临近,风助火势一下子就燃烧成了一片。事后,母亲赔了人家的稻草,我也在母亲长长的叹息中渐渐醒悟: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后果。

等到上了初中,到场镇读书时,稻草给我的不再是惊悚而是绵长的温暖。那时乡下学校条件简陋,寝室是一大通铺,分上下两层,每一层竹竿铺底,稻草为垫。每到秋季开学时,除了带上铺盖竹席,我们还要带上几个稻草打底铺床。铺上稻草,放上竹席,暄腾腾的通铺就有了温度。夜晚,睡在柔柔的稻草铺上,咯吱的翻身声,同学的鼾声,偶尔的呓语,铺就了无忧的初中生活。渐渐在学校混熟了,秋季换床铺时,寝室里几位胆大的男生开始不再从遥远的家里带去稻草,他们常常三五一伙趁着夜色去周边的田地里拿取新草。拿多了,床铺厚了,睡觉温暖了,可田家自然不高兴了。每一学年总有几个田家跑到学校吵闹,只是,白毛猪儿家家有,稻草一色,田家终是不了了之。其实,那时的田家普遍是善良的,每到收草时,他们总会留几个稻草给学生拿取,因为他们知道有的学生住家真是太远了。

走过学校,回归家庭,稻草的记忆细密又绵长。上个世纪8、90年代的乡村,一到冬天,每当婚丧嫁娶时,稻草就成了村里最大的温暖。那时,交通不便,丘陵路远,走一趟亲戚就如出一趟远门,留宿主家是必然的安排。虽说早有准备,但农家床铺也不会多到可以安排所有的客人,稻草作床就是经常的事情。宴席散去,拖出秋后晾晒好的稻草,就着阁楼的木地板一溜摆放,铺上竹席,放好邻居家借来的被盖枕头,稻草铺就此完成。晚上,躺在稻草的床铺里,聆听着亲戚们浓浓的话语,暖暖的气氛,亲人间的温情,在冬天的寒冷里,真是别有一番温暖在心头。

这样的稻草铺我也睡过。读小学时,大姨家出嫁女儿。那晚,我和表哥家的小孩一起睡地铺。阁楼上,厚厚的稻草铺在身下,软绒绒的,既温暖又舒适。我们在床铺上打闹,欢笑,叽叽喳喳的叫声就如秋收后的麻雀,不知欢乐何处是尽头。多年后,想起曾经的同室经历,仿佛仍在昨天,暄腾腾的感觉浸润心头。

除了睡地铺的往事,稻草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也是无处不在。冬天,天气寒冷,无事可做的我们就常常躲在稻草窝里。那时,家家养牛,稻草是牛冬天最好的饲料,储存的稻草也成了我们冬天最好的去处。找一本书,爬上堆草的阁楼,在屋顶亮瓦下掏出一个洞,人窝在洞里,顿时四周一片温暖。翻着一页页书,在书的神奇里我们常常忘记了时间,直到午饭来临,直到天色昏暗,母亲的叫声才让我们惊醒。一个个冬天里,我们如饥似渴地阅读,《传奇故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小五义》《七侠五义》《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开启了我们的心智,赋予了我们的梦想,温暖了我们的成长。

前几年,每次回家,母亲总会提前从阁楼上拖出稻草,就着暖暖的太阳晒个干脆,然后铺在木床上。晚上,躺在酥酥的稻草床上,压着吱吱作响的稻秸,嗅着来自田野的清香,听着屋外唧唧的虫鸣,内心不由就多了一份安静。可而今再回家时,母亲已不再晒草铺床了。经济的繁荣,交通的改善,居住的整洁,秸秆的回田,稻草成了往事,只剩一个时代的记忆弥漫在心头,暄腾腾的,温暖又幸福。

审阅:宋聚新

简评:暄腾腾的、散发着香味的稻草温暖了我们农村孩子的童年,秋风起,天气凉,读了此文突然怀想起家乡的稻草包床垫子来了,暖在身上,温馨在心头!

终审:严景新

作者:易加钧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乡土散文:金黄的稻草》,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乡土散文:收稻子

乡土散文:收稻子

十月,秋高气爽。沉甸甸的稻子,在和风的吹拂下,幻化成一片金色的海洋。三更时分,四野朦胧,各家各户的鸡,扯着嗓门唱和着。我和妻使劲踩着单车,朝自家水田驶去。我是个生手,每年割稻子,妻都是主力。她虽比我矮...

2019-11-15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捉蚂蚱

乡土散文:捉蚂蚱

稻田渐渐黄了,秋风轻轻拂过,金色的浪花一波又一波在翻滚着。今天,我又带着儿子到稻田里面寻找蚂蚱。早些年还能捉得到半袋或一小袋左右,近几年却很少见到蚂蚱了。我们走在田埂上,穿行在稻田里。然而半小时过去了...

2012-08-17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九月团脐十月尖

乡土散文:九月团脐十月尖

又到一年蟹飘香“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一年一度,农历九、十月间,江湖大地,水乡圩区,雌蟹黄满、雄蟹膏红,正是饕餮大闸蟹的最佳时节。真的应该感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人一定是个舌尖风尚的引领者...

2011-09-08 #经典句子

衡山乡土题材散文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

衡山乡土题材散文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

... 11月5日上午,由衡山籍作者撰写的关于衡山乡土题材的散文随笔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仪式暨创作研讨会举行。该书由衡山县文联主席黄明军编选,共收录27个作者、37篇作品,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集集中描写了衡山...

2010-03-05 #经典句子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 相遇网络 添加微信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 相遇网络 添加微信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相遇网络,添加微信〕喜鹊登枝樱花树绽放鸟呜叽叽喳散步在花开小草丛中美景瞬间拍下 手机叮嘡响一看冀亮说也巧昨晚做了个梦梦中贵人相遇阳原桑干河畔三棱草芦草抹鱼虾真的回到千年村堡西庄那童年...

2007-07-04 #经典句子

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出版发行

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出版发行

近日,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散文集辑录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作家近60篇乡土散文,共计25万字。其中包括曾被《读者》转载、“中原文化丛书”收录的作品,也有近几年创作的乡土散文新...

2008-06-04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故乡的院落

乡土散文:故乡的院落

...发和赞赏!(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乡土散文#作者简介沙洲冷,原名冯尚财,甘肃古浪人,中学高级教师,喜欢写作三十年,已在各类刊物发表散文等作品十几万字。本文编辑情感学院院长推荐阅读乡土故事:二...

2015-08-17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霜染银杏叶金黄

乡土散文:霜染银杏叶金黄

...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近代诗人郭沫若在他的散文《银杏》中这样写道:“你的株杆是多么地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地青翠,多么地莹洁,多么地精巧呀!我喜欢你,是因为你美、你...

2023-12-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