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诗意 理性 俚趣” 宋朝民俗文化离不开的三种审美特质

时间:2014-11-05

在繁荣经济的支撑下,使得宋朝文化十分繁荣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1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它的军事力量并不强大,但是经济实力却非常强大。在繁荣经济的支撑下,使得宋朝文化十分繁荣。在繁多的文化种类之中,民俗审美文化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没落的后期代表,在民俗审美方面却超乎寻常的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这种文化将宋朝上流社会的处事理念与审美观念和民间百姓的朴素生活与民俗文化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使得宋代独特的审美特质和审美品格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

宋朝军事力量弱小,致使人们大多选择用诗性隐逸的方式逃避现实,这也让宋代的民俗文化审美具有了诗意的特质

北宋初年,由于五代十国以来的战乱,使得礼乐崩坏、古韵不存,进而让宋朝时期的人们注重人文精神,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境界等诗意方面的问题的思考与追问。

笔者认为正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使得许多富有文采的人士没有选择出仕做官,而是选择留在民间去研究人生的意义。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宋朝民间出现了许多才高八斗的文人学子,他们推动了宋王朝民俗审美文化的发展,使得民俗审美文化的内涵出现了一丝属于读书人的诗卷气息。

并且,科举制的规模在宋朝得以扩大,同时在宋朝还有着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这些现象也造成了宋朝中重文抑武,进而导致宋朝的军事实力与国土面积相较于唐朝都严重缩水。

而且北方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多次对宋用兵,军队甚至多次攻打到了黄河沿岸,对北宋的首都东京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让辽国退兵,北宋王朝与辽国举行了“澶渊之盟”,签订了一系列丧屈辱条约。

“澶渊之盟”虽然宋辽两国带来了长久的和平,但是条约规定宋朝每年要给辽国数目巨大的岁币,给宋朝的百姓带来了巨大负担。

面对国家现状,虽然有一部分人主张通过战争收复失地,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安逸和平的生活,用诗性隐逸的方式去逃避,这也就让北宋的社会风气存在着诗意、安然的气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气息被宋代的民俗审美文化所吸收,使得诗意成为了宋代民族审美文化的特质之一。

这种诗意的特质,让宋代的审美文化向着青灵隐逸的方向去发展。也让宋朝的审美不再拘泥于对静林美水的向往,而是转向对内心自我的真切关怀,体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宋代理学文化影响深远,使得宋代的民俗文化审美富有人文理性,使人们不再一味的去追寻虚无缥缈的信仰,而是更加注重自身、把握当下,这也正是宋代民俗文化中理性特质的集中体现。

“澶渊之盟”过后,宋朝迎来了多年的和平生活。这段时间,宋朝的儒学文化蓬勃发展,让儒家思想在宋代达到顶峰。周敦颐等多位儒学大家的诞生,更是让儒学的内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周敦颐提倡理性,讲究以人为本,这与宋代的社会风尚不谋而合。于是乎他融合佛、道、儒三家所长创立的理学学说逐渐取缔了传统的儒学思想,成为了宋朝社会的思想基础,理学所具有的理性也影响着宋代的方方面面,宋代民俗文化自然也不例外。

宋代民俗文化主要依附于物质、社会、心灵,而理学对宋代社会的影响也主要是这三个方面。这也就导致了宋代民俗文化,被理学赋予了理性的特质。

宋代理学讲究伦理道德与人性真善美的结合,如此苛刻的要求制约着宋人的审美活动,也使得宋代民俗文化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态在这种制约下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宋代时的节日习俗上体现的十分明显。现代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在宋代都有,宋代最隆重的节日自然是春节,王安石的《元日》就很好的描绘了宋代春节热闹欢腾的景象。

每逢春节,宋代人民有着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线等传统习俗。最初这些习俗的作用是辟邪祛灾,有着很强的神话色彩。但到了宋代这些民俗文化更多是为了营造一种吉祥如意的氛围,习俗虽然被保留,但是它其中所蕴含的神话色彩已经被淡化。

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体现出的是宋代民俗文化审美意识中神话色彩逐渐向人文理性的转变。这一时期的人们,不再一味的去追寻虚无缥缈的信仰,而是更加注重自身、把握当下,这也正是宋代民俗文化中理性特质的集中体现。

宋代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瓦子,让雅文化与俗文化相互交融,这也让宋代民俗审美文化拥有了雅俗共赏的俚趣

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有着繁华的商业经济。商业经济的繁荣让宋朝的底层人民积累了一定的资产,这也推动了宋代美学之中“俗”文化的发展。

在宋代有着许多人口过百万的城市,这也就滋生了宋代市民阶级的形成,随着市民阶级的不断壮大,城市之中也就出现了许多主营娱乐的场所,在宋朝时这些场所被称为“瓦子”,这些瓦子正是宋代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

这些瓦子一般都能容纳数百人,一些大的瓦子甚至可容纳数千人。瓦子之内大多数是普通市民,但是王公贵族也并不少见。也正因为有着“瓦子”这种场所,才让宋代的“俗”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瓦子中,说书的、唱曲的、玩杂耍等“俗”文化的表现形式的样样俱全,并且古玩、字画、书法等“雅”文化的主要载体也一个不差。

它的存在,很巧妙的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融合在了一起。要知道在中国的美学系统中,雅与俗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体系,在诸多时代二者甚至相互对立。

笔者认为在宋代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本身,奇妙的将“雅”后在宋代民俗文化的审美特性中与“俗”两种美学文化融合在了一起。这种融合,也让宋代审美文化整体呈现出雅俗共赏,雅俗相和的俚趣特性。

最初,宋代民俗文化审美主要代表的是平民百姓的审美趋向与审美情趣。但随着民俗文化审美具有了雅和俗所结合产生的俚趣特征后,让宋代的民俗审美不再仅仅局限于民间。这种俚趣仿佛打破了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之间的隔膜,让宋朝民间的审美观念和宋朝贵族阶级的审美观念得以交流融合,赋予了宋代民俗文化审美新的活力。

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在元蒙文化的冲击下,宋代的民俗文化审美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宋代民俗文化审美既富有诗意,又具有理性,同时又拥有着宋代“俗”文化与“雅”文化融合产生的俚趣,它不仅代表着宋王朝广大群众的审美特性,它的内涵更是填补了填补了五代十国以来封建礼教制度的漏洞。但随着蒙古兵南下,南宋灭亡,宋朝成熟的民俗审美文化也受到了来自原本的游牧民族审美的冲击。

蒙古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因为地处草原民风彪悍,也使得蒙古的社会风气以刚烈威猛为主,进而导致蒙古的审美文化个性鲜明,张扬独特,这与宋朝的民俗审美特质有着本质区别。虽然元朝统治者在对待中国文化宽容柔和为主,但是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差异,还是让审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元朝统治者注重主体,推行物质文明,让这一时期的人们更加注重物欲、色欲,使得民俗审美文化中雅俗共赏、恬静淡远等特质逐渐丧失,让审美理念朝着一种动态的方向去改变。

在变化的过程中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审美文化泛滥,进而导致中原腹地再次陷入礼乐崩坏的历史时期,再也不复宋代以来那兼容诗意、理性、俚趣的民俗文化审美特质的光辉。

宋代的军事力量虽然不强,但是它独特的民俗文化审美堪称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巅峰。这一时期的民俗文化审美既富有人文主义色彩的诗意,又蕴含着理学的人文理性,还有着雅俗共赏的俚趣,这三种特质将宋代的民俗文化审美赋予了与其他时期的审美文化所不同的独特气质。

它很好地展现出宋代市民阶级纯真朴素的现实生活,将物质、精神、文化、信仰等层面的审美文化进行创新包容,使得宋代审美既具有多样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又富有宋人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学内涵。

笔者认为宋代民俗文化审美,作为宋代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不仅对宋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还让宋代的社会风尚向着恬静淡远的方面去发展。

不过再优秀的文化也有着落寞的时候,随着蒙古族入住中原,璀璨的宋代民俗审美,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他它所取得的成就不应该被世人遗忘。细细钻研宋代民俗文化审美,我们依然可以从史料记载的只言片语之中,看见宋代民俗文化审美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

参考文献:《宋史》、《武林旧事》、《梦梁录》、《东京梦华录》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诗意 理性 俚趣” 宋朝民俗文化离不开的三种审美特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宋代民俗文化审美:构成了宋代美学独特的审美个性

宋代民俗文化审美:构成了宋代美学独特的审美个性

...的文化内核。相对于唐代社会气象的恢弘、磅礴和浪漫,民俗文化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进入了发展、稳固、求新、变异的新阶段。同时受到理学思想、儒释道思想合流、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市民阶层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2009-06-13 #经典句子

秋分:诗意的丰收的 有美景有民俗文化

秋分:诗意的丰收的 有美景有民俗文化

...,看银杏映衬黄瓦红墙。秋分这一天,古往今来都有哪些民俗文化?在诗意秋分的部分,我们通过诗人元稹的诗句,能感知到秋分时节所特有的天气现象。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在古人看来,...

2011-07-10 #经典句子

李振龙:布依民俗的诗意表达·舞蹈诗画《美丽的地方》|2019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看台

李振龙:布依民俗的诗意表达·舞蹈诗画《美丽的地方》|2019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看台

...丽吉》,主要描绘的是以农耕生活为主的布依族人的民风民俗与生活方式。主创们选取了不少布依族的经典文化符号作为各个章节与主题的重点,与舞蹈诗中对舞蹈的诗意表达这一特点进行巧妙融合,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布依风情...

2009-04-24 #经典句子

打卡楠溪江畔的古村 感受诗意山水风光 领略深厚瓯越文化

打卡楠溪江畔的古村 感受诗意山水风光 领略深厚瓯越文化

...是楠溪江。节目里真实记录和解读永嘉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民俗风情,还能感受到楠溪江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以及世代生活于此的永嘉人生性质朴之美。先来说说楠溪江,素有“天下第一水”之称的楠溪江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2020-12-14 #经典句子

发布|《永定瑞兽》雕塑艺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发布|《永定瑞兽》雕塑艺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瑞兽作品考虑的不仅仅是历史、文化的角度,而是把中国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现象来传播,从祭祀、文化学、宗教学、历史学、教育学、传播学、管理学等多个角度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活动期间...

2009-06-08 #经典句子

佳节又重阳丨品味诗意文化 传承敬老美德

佳节又重阳丨品味诗意文化 传承敬老美德

...》之“重阳赏菊”局部在重阳这天,配茱萸是必不可少的民俗。茱萸香味浓,具有醒脑、驱虫等功效。古人采摘茱萸的枝叶和果实,或佩带于臂,或放随身香囊里,以此祈祷避难消灾。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物。古人为了美观...

2015-04-16 #经典句子

红棉论坛|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红棉论坛|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进理念、创新精神、开放态度,又要向城市展示乡村特色民俗文化,以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城市文化应当尊重乡村文化的乡土性和多样性,尽量吸收乡村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和智慧,以充实和丰富城市文化的内容。另一...

2017-11-14 #经典句子

访张箭飞教授:风景与文学——作为浪漫主义风景的天山

访张箭飞教授:风景与文学——作为浪漫主义风景的天山

...’为视角,以当下世界现代性景观为参照,融自然风貌、民俗文化、民族审美于一体,图绘吉尔吉斯斯坦由传统走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变迁,表达一种对‘如画’风景充满向往的‘恋地情结’。另一方面,电影持续发掘...

2023-05-2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