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华传统武术中的阴阳学说 以及武术谚语

时间:2014-09-23

静为阴,动为阳;缓为阴,急为阳;柔为阴,刚为阳;内为阴,外为阳;下为阴,上为阳,去者为阴,至者为阳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天下万物之事,可谓变化无穷,而变化之道,又本于阴阳,习武之人,如不明阴阳,则可谓盲人瞎练,终难技成,何为阴阳?阴阳两者,相互为限,阴既生于阳,阳亦生于阴。静为阴,动为阳;缓为阴,急为阳;柔为阴,刚为阳;内为阴,外为阳;下为阴,上为阳,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阴与阳对立,又统一。阴阳变化,无穷无尽。

内家举的功法,注重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调理脏腑,使之内壮。在体现形势上,讲究外柔内刚,棉里藏针,故有,阴劲拳之称,阴劲拳的技击特点,是以柔克刚,以静待动,先化后发。外家拳的功法,注重外练筋骨皮,使之外强。在体现形式上,则讲究动若江涛,势猛力刚。故亦有阳劲拳之称,阳劲拳的技击特点是以刚克柔,以快胜慢,先发制人,阴与阳相互制约,平分秋色,难言优秀劣。

武技交手,攻为阳,防为阴。无论是阳劲拳还是阴劲拳,皆是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即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你正前方用拳击我,我用手防护,用腿攻击下部,这称为上阴下阳。如我用左手防,右手攻,这称为左阴右阳。再如我用左手先防,同时右手进攻,这称为先阴后阳。如此,方能保持阴阳平衡。否则,会导致阴阳失调而败北。无论何种拳技,至妙难言。故有学者多如牛毛,成者却少,只有明辩阴阳,才能巧使自己四两劲,破解对方千斤力。所以,练武之人,要常探阴阳学问,深研拳技之理,方能更进一步。

武术谚语,是从占代民间拳师的长期实践中积累、总结、提炼、选辑而成的。有的后来还经过多次加工和修饰,读起来不但具有旋律感和节奏感,琅琅上口,而且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意味深长,颇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见,武术谚语是民间武术语言的结晶和精华,能给武术爱好者以启迪、教益和指导。

在武术谚语中,人们最常听到的是“打拳不溜腿,必是冒失鬼”和“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两句,它道出了武术中“腿法”的优越性能及其重要性。事实正是如此,在每一套拳路中,“腿法”大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们总是被错综而紧密地配合在必要的动作上,诸如平踢、低踢、斜踩、低踩、蹬腿、闯腿。旋风腿、双飞腿、鹞子脚等等,看上去显得变化多端,却又迥环自如。武术谚语说:“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是几十下”这表现了我国武术连续快攻的特色。比如,用平拳、立拳、掌法、勾手等手法优势,可以象暴风骤雨般地快打猛攻,既灵活又坚劲,给人以勇悍矫捷之感,“指东打西,晃上打下”“虚实互用,刚柔相济”,则又说明武术中的手法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手似流星眼似电,身法如龙腿似箭”“动如脱兔、瞥如飞鸿”,这又是针对某种矫捷迅速的动作而言的。它不仅向人们启示了技术要求,而且指示出搏斗时应当采用的方式,鲜明而有节奏,灵活又有弹性。

类似的武术谚语还有“打法各家各不同,静如处女瞥如鸿”等等。在武术运动的对打中,常常必须以沉重的力量来配合,方能达到技击的要求,故而人们把这技击要求,概括为“力如千斤压顶,劲似利箭穿革”另一方面,人们还用“稳如泰山,静若处女”这一武术谚语,来比喻在技击中应当保持一种镇静的情绪。每一个动作都要精神集中,力量贯注,并以极大的耐力、机警和准确,来达到技击的目的和锻炼的要求。“拳打千遍,身法自然”,这则是告诉人们,应当在武术锻炼的过程中,不断地改正缺点,加强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同时也意味着,武术是需要勤学苦练的。若仅是虚晃一下或者走过场地锻练,那肯定是学不好的。实践早已证明,持久进行武术锻练,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武术谚语中有这么一条;“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它无疑在告诉人们,只要自己肯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达到健身的效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华传统武术中的阴阳学说 以及武术谚语》,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女怕午时生 男怕子夜临” 古人常说的这句俗语有科学依据吗?

“女怕午时生 男怕子夜临” 古人常说的这句俗语有科学依据吗?

...而是人们的生活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例如:气象方面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农用方面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春雷响,万物长等等。不得不说,古代老百姓创造出来的这些谚语或...

2023-10-18 #经典句子

为什么说武术进校园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

为什么说武术进校园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

...证他体格健硕、且随身喜爱佩戴利剑。中国有句很经典的谚语“穷文富武”,就是说明武术在中华古代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家庭都会培养孩子的技能。武术技能的高低,既关乎自己的身体健康、人身安全,更与在社会上的层次息...

2023-12-16 #经典句子

习武术 抚古琴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习武术 抚古琴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武术,抚古琴,一文一武、一动一静的体验交流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魅力,领悟工匠精神。来自北京的古琴师千琬表示,自己从小就习练古琴,后来和武当山结缘,来到武当山,意识到古琴也是道家文化的一部分,就留了...

2009-11-16 #经典句子

武术 围棋 茶艺 古筝 古诗吟诵……德开小学:弘扬传统文化 创新德育形式

武术 围棋 茶艺 古筝 古诗吟诵……德开小学:弘扬传统文化 创新德育形式

...的传统文化节目,有畅快有趣的传统快板说唱,有代表着中华民族国粹的京剧《梨花颂》表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开小学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4-01-01 #经典句子

南歌子:游览长白山天池美景 弘扬国粹武术文化/中华新韵

南歌子:游览长白山天池美景 弘扬国粹武术文化/中华新韵

南歌子:游览长白山,弘扬国粹/中华新韵几度白山顶,天池水面清。少年华发展国风。原是布衣凡客,爱琴行。#原创诗词##传统文化##国际传播##长白山##爱琴海##爱琴海作者/来源:国学武道书法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

2010-09-06 #经典句子

「中华话语」针对阴阳文化与太极的一场激烈辩论

「中华话语」针对阴阳文化与太极的一场激烈辩论

...是几何建模。阴阳八卦和太极图配起来,就是象数合参的中华易思维。阴阳,是二元变量的三界展开,这是西方现代数理逻辑的基础,也是我们中国文化中本来就有的内容。只不过我们自己不去挖掘,结果被人家瞧出了门道,然...

2023-09-22 #经典句子

传统武术的现代话语体系 还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取得共识的过程

传统武术的现代话语体系 还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取得共识的过程

...术发展已基本上形成了以健康中国建设、民族精神传承和中华文化传播“三位一体”的“新时代发展总导向”和以“民族文化”为核心,涵盖竞技、健康、教育、经济、文明传承与传播、国家形象塑造与国际话语权争夺等多维价...

2022-12-30 #经典句子

中国近代武术大师辈出 为何不上战场杀鬼子?金庸一句话道出原因

中国近代武术大师辈出 为何不上战场杀鬼子?金庸一句话道出原因

...本事的,武术世家是有严格的传统和教育,靠子子孙孙把中华武术传承下去。都是从小苦练武功,注重实战和搏击能力,各种武术基础还是比较牢固。霍元甲,李景林,张策和杜心五等人,都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家,都是有真...

2018-03-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