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文赏析:废名作品《桥》之悲剧美探析

时间:2014-09-18

桥 里的世界是一个世外桃源,是一个心灵得以喘息的栖息地,它宛若沈从文湘西世界中翠翠的忧愁一般,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灵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5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桥》 作为废名先生的代表作,其内容是说不尽、讲不完的,也是使人回味无穷的。 《桥》 里的世界是一个世外桃源,是一个心灵得以喘息的栖息地,它宛若沈从文湘西世界中翠翠的忧愁一般,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灵感。这里的悲伤不是显露在表面的。清幽的环境、作家的经历、人物的命运、高远的禅趣……这些无不蕴藏着美的忧愁。朱光潜曾把 《桥》 称作是“破天荒的作品”,而废名先生本人在 《说梦》 中评价这“破天荒的作品”时候却道:“我的一位朋友竟没有看出我的眼泪!”[1]纵观现当代文坛,对 《桥》 的研究可谓多不胜数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它们大多停留在“禅意”、“诗化的小说”、“《桥》 中的意象分析”这些领域,而对其悲剧美的深入研究者却寥寥无几[2]。本文将从景物悲剧美、人物悲剧美两个大的方面探讨 《桥》 的悲剧美,从中分析探寻出“作者的眼泪”,进而对文章内涵作出新的解读。一、景物悲剧美许多人都认为,一部成功的小说所具备的首要条件便是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可是要以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来衡量小说的价值,那废名的小说便黯然失色了。 《桥》 这部作品既没有贯穿全文的复杂情节,也没有鲜明深刻的故事叙述,所以又被称为“诗化的小说”[3]。与其说作品是写小林、琴子、细竹三人之间微妙的感情纠纷,倒不如说是写史家庄花红山等地的流连景色以及由此生发出的作者的人生感悟。与时代主流作家不同,废名的作品是用一种民间立场,去挖掘平凡人的情怀。落日城墙、月光鬼火、死人的送路灯、凄冷的坟和桥,这些景物与生俱来就带着一种悲伤的色彩,让人想到离别,想到死亡,心中顿生出凄清冷郁的悲伤之感。

(一) “坟”的悲剧色彩“坟”这个意象,它与生俱来的悲剧色彩是再明显不过的了。谈到坟,人们是恐惧的,它似乎是一种神秘不可知的事物,无论生命曾经多么绚烂,终于摆脱不了“坟”的命运。这种悲剧色彩是与生俱来的,它来自人们长久的社会经验,来自人们共同的审美感知。坟是死亡的象征,是命运不可抗拒的表现。而 《桥》 中的小林对坟却是十分感兴趣的,“谁能平白的砌出这样的花台呢?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不但此也,地面没有坟,我儿时的生活简直要成了一大块空白,我记得我非常喜欢上到坟头玩。”[4]100-103 文中的小林是作者的化身,由此可见,作者废名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与世人相异的,他把死亡当成是一种审美感知。废名说:“我呱呱坠地以来就是如此,生而好奇于死,凡事最不足以动我厌世之感的莫过于死,盖是我所最爱想象的一个境界。”“清明”、“坟”、“送路灯”、“鬼火”都被赋予了审美的享受,它们跳跃在废名笔下,不仅深不可测而且神秘有趣,充满了异样的美感色彩[5]。正是由于对死亡的态度与世人不同,于是便有了悲剧中的美感;也正是因为把死亡当成一种顺其自然的“有趣的事”,于是便有了对无奈人生的感叹。小林对坟的态度便是作者对死亡的态度,作者显然是不惧怕死亡的,他认为死亡是美丽动人的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废名自小体弱多病,几经死亡的磨砺,再加之他亲眼目睹了自己妹妹的死,在潜意识中已经抹去了对死亡的恐惧感,早已视死亡为平常。他认为“死亡是对人生最好的装饰”[4]100-103,反之,生存则是无意义的。既然命运是无奈的,我们为何还要反抗呢?不如由着它捉弄吧。(二) “桥”的悲剧色彩作品的题目为 《桥》,可是直接描绘桥的文字却不多,废名曾在其作品 《五祖寺》 中这样写道:“到现在我也总是记得五祖寺的归途,其实并没有记住什么,仿佛记得天气,记得路上有许多桥,记得沙子的路。一个小孩子,坐在车上,我记得他同大人们没有说话,他那么沉默着,喜欢过着木桥,这个木桥后来仍像一个影子的桥,它那么的没有缺点,永远在一个路上。”[6]当时的废名,不过只是个七八岁的孩童,体弱多病的他在一次大病不死后的还愿路上看着那座桥。他是多么的喜爱着木桥,但也只是记得路上有许多木桥。

《桥》 里面有一段这么来写桥:“从史家庄这一条路来,小林也未曾走过,沿河坝走快到八丈亭,要过一架木桥。这个东西,在他的记忆里是渡不过的,而且是一个奇迹,一记起它来,也记起他自己的畏缩的影子,永远是站在桥这一边。”[4]131-134 作者一句“在他的记忆里是渡不过的”,赋予了桥无可奈何的悲剧色彩。先不讨论究竟是什么让小林一记起桥,就记起了自己猥琐的影子,但是单单是这一端连着此岸,另一端又连着彼岸,让作者为之倾倒却又无法掌控的“桥”,便与生俱来的具有悲伤的色彩。除了与生俱来的悲剧色彩,“桥”这个意象也具有深层次的含义,为什么它在小林的记忆里是渡不过的呢?“桥”这个意象可以说是人生的分界线。这是一座桥,却不仅仅只是一座桥,它一端连着过去,一端连着未来;一端连着现实,一端连着梦境;一端连着童年时代,一端连着青年时代。现实世界是可以用桥来作为中介的,可是在废名的精神世界里也有这么一座可以沟通两岸的理想之桥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军阀混战,文人南下,废名也曾在这乱世中发出自己狂热的呐喊,可是在政治热情冷却后,他发现他的灵魂还是站在“桥”上的,可他渡不过这座桥,就不得不再去为自己造一座“艺术之桥”去保鲜他的灵魂。这无疑体现出乱世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压力。正是在现实与理想的对比中衬托出了作者的无可奈何,从而使其作品有了一层悲伤的色彩,而这种悲伤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混乱的社会环境已经超出了作者的心理承受力,他的心理趋于封闭,思维方式也更加闭塞,于是躲到西山参禅去了。在时代洪流面前废名俨然是消极避世的,可是终究与现实摆脱不了联系。他的政治热情并没有消退,只是隐藏在他自己所塑造的田园风光这座艺术之桥里,这里面有作者的彷徨无助,也有作者的憧憬希望,给人以美的感受,也给人以无奈的悲剧色彩[2]。文中对“坟”和“桥”的描写,都是作者经历以及人生观的体现。如果说“坟”象征了作者对死亡不惧怕的态度,那么“桥”便象征了人生的分界线。不惧怕死亡是因为生命中已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渡不过桥是因为无力与既定的社会环境作斗争,这是一种悲剧性生存处境的体现。自古以来,文人大多热衷于借景抒情、景中藏情这种抒情手法,作者也不例外。在景物中蕴蓄了自己深厚的悲伤感情,而处理这些景物描写的时候又刻意赋予了它们生动活泼的审美色彩,在二者的鲜明对比中挖掘文本深层次意义。

景物中的悲剧美,这是需要我们细细体味才能感知的。二、人物悲剧美《桥》 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除了博学忧郁的小林、温柔多情的琴子、天真活泼的细竹这三位主人公外,还写了史家奶奶、大千小千二姐妹、三哑叔、狗姐姐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此外,作者在对人物命运的思考中注入了自己深切的情感,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清新雅致而又耐人寻味的悲剧美。(一) 人物关系的悲剧色彩《桥》 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如果一定要总结出一条主线,那便是小林、细竹、琴子之间的交往与微妙的关系。这够不上一个“三角恋”的悲剧,更没有爱情里的你争我夺、争风吃醋。小林的父亲与琴子的父亲是故交,小林与琴子又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玩伴,聪慧的小林和温柔的琴子在我们看来是十分相称的一对。可偏偏跑出这么一个细竹,她与忧郁的琴子不同,她天真活泼、机灵有趣、充满了生命活力。在与琴子、细竹的交往中,小林被细竹的天真纯洁深深地打动,甚至产生了爱的情愫。“细竹真好比一个春天,她一举一动总来得那么豪华,而又自然的有一个非人力的节奏,——我批评不好。”[4]149-152 在小林眼里,这是一个多么美好而又纯净的女孩子啊,像春天一样活泼生动,一举一动都能使得小林感受到温暖。而细竹对小林呢,也是有憧憬和爱慕的,“我同琴姐都很佩服你,有的时候听了你的谈话,我们都很自小,赶不上你。”[4]153-156 她喜欢小林的博学多才,带给她们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鲜的世界。两人彼此的爱慕虽然像轻纱一般的朦胧,可是终究逃脱不过敏感而又忧郁的琴子姑娘的眼睛,她没有像其他恋爱中的姑娘一样去质问小林或是细竹,只是暗暗的生闷气,一个人抹眼泪。“细竹不知上哪里玩去了,小林也出去了,琴子一个人在家,心里很是纳闷。其实是今天早起身体不爽快,不然她不至于这样爱乱想。她想小林一定又是同细竹一块儿玩去了,恨不得把“这个丫头”一下就召回来,大责备一顿。她简直伏在床上哭了。意思很重,哭是哭得很轻的。自以为是一个了不起的日子,没有担受过,坐起身来叹一声气。‘唉,做一个人真是麻烦极了。’”[4]153-156从这些琴子的心灵独白里可以看得出姑娘是多么的恐惧而又难过,她亲眼目睹着小林与细竹一日一日的熟悉亲近,她害怕终有一天小林会爱上细竹而舍弃自己而去。嫉妒、苦闷、悲伤、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文赏析:废名作品《桥》之悲剧美探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文引用失范的七大表现 你的论文存在吗?

论文引用失范的七大表现 你的论文存在吗?

...行了审议,《草案》里指出,“引用部分不得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或者实质部分”。据此理解,复制一般性的文字表述而未标注引用不构成对原作者的侵权。但是,《规范》中明确了学术出版中存在7种文字表述方面的学术不...

2018-10-13 #经典句子

品读红楼梦的意象艺术结构 赏析曹雪芹寓意象征的文学写作构思

品读红楼梦的意象艺术结构 赏析曹雪芹寓意象征的文学写作构思

...在普通读者这里,《红楼梦》既然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而不是一本考古学者手里的文献资料,那对其文学艺术魅力的赏析探寻,才是最能体现其作品的价值所在。如何通过文学途径进入作品?这就是本篇内容所要涉及的...

2015-06-08 #经典句子

「文学论文范文」魏晋时期三类隐逸小说题材探析

「文学论文范文」魏晋时期三类隐逸小说题材探析

摘 要:魏晋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时期,作品数量剧增,品种多样,小说创作多以小说集为主,一般可分为志怪类、志人类、杂传类等。这些小说中出现了一些关于隐士、隐逸的故事题材,其中许多篇章想象奇妙、叙事生...

2007-07-09 #经典句子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这里全有 老师肯定喜欢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这里全有 老师肯定喜欢

一、现代汉语部分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语法中的语义因素“是”字用法研究语用与语法的关系新兴词缀研究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2023-06-11 #经典句子

我市内部审计理论研讨论文获奖

我市内部审计理论研讨论文获奖

...论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高职高专内部控制指标体系探析》在159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荣获2021年度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提名奖。该校连续三年蝉联此项殊荣,也是全市唯一的“三连冠”单位。论文获奖展现了我市广大内部审计...

2008-01-19 #经典句子

邯职院教师在“河北省第五届学生军训和学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评审”中荣获佳绩

邯职院教师在“河北省第五届学生军训和学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评审”中荣获佳绩

...,霍孟林撰写的《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优化路径探析》荣获三等奖。 此次论文评审活动由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省军区战备建设局共同组织,共收到全省68所高校报送的论文102篇,经网上查重、专家组评审,并通过论文报...

2014-05-17 #经典句子

好的论文摘要不是电视剧预告 毕业论文摘要写作模板送给你

好的论文摘要不是电视剧预告 毕业论文摘要写作模板送给你

...”这句咋样?除非你的题目就是“承包权流转的法律问题探析”,否则,这就是个不清晰的背景句。你得再进一步:尤其是承包权能否流转给外商独资企业这一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于是,读了这一句,读者们就都知道了,你接下...

2007-07-24 #经典句子

培根随笔论文《论爱情》赏析

培根随笔论文《论爱情》赏析

【前言】爱情是美好的,是神圣的,是心醉的;人人向往爱情,人们追求爱情,人们离不开爱情;爱情给人甜蜜,爱情也让人痛苦。让我们看看哲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也许会给你启示。【原著】何新译对于爱情来说,舞台总是...

2020-10-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