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国传统文化 评剧艺术 “拆出”时期的著名演员一金菊花

时间:2013-10-24

如小姑贤这个剧中,有小姑、嫂子、哥哥、母亲四个角色,一个演员扮一个角色,出台演戏,这就叫拆出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本文乃作者丹姐讲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这些小班社后来在镇子上的小茶园里唱,光唱“对口”就不行了,观众就会腻了,就开始唱“拆出”,也就是唱一出完整的小戏。如《小姑贤》这个剧中,有小姑、嫂子、哥哥、母亲四个角色,一个演员扮一个角色,出台演戏,这就叫“拆出”。当时最大的拆出就是《小姑贤》,再就是《借女吊孝》,如果有个班社能演《小姑贤》,大家就感到了不起了,因为已经是剧中人物上场了,是个戏了。这个戏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这个戏就成了“大轴”。可是一个“拆出”不够一场戏,一场戏须得演三个钟头以上,那么在“拆出”前面还加“对口”,加上一个如果时间还不够,就再加一个。

“对口”的演出形式和“拆出”是大不相同的。比方“对口”演《大西厢》,是一男一女上场。《西厢》中本有张生、莺莺、红娘、老夫人,还有和尚、白马将军等,这一切人都由这两个演员包了。他们按故事的发展,一会装这个人,一会又装那个人,只要把动作变成那个人的样子就行了。旦角可以一会装红娘,一会装莺莺,有时还可以装张生。丑也可以一-会装红娘、一会装老夫人,自由得很,活泼得很。因为它本来就是说唱歌舞的形式,所以看起来也很统一和美妙。

可是变成了“拆出”,就要一个人专演一个角色,因此也必然要求每个角色有每个角色的动作和腔调。由于这个需要,唱腔就起了一些变化。蹦蹦唱腔的节拍是比较快地,变成了“拆出”,就要结合人物感情,不可能象说唱歌舞时那么快。所以虽然仍旧用地蹦蹦音乐,腔调就要慢一些开初只是把唱腔的尾巴稍稍的变了一下,或者慢一些,或者不拖那么长了。为了适合人物的语气,腔调就带点说话的味道了。许多老先生认为,这种变化可以用初期的《小过年》作代表,《小过年》的腔慢下来了,有些地方就近乎说话,成为所谓“朗诵体”了。他们说,演员为了使腔调结合人物情感的变化,就在腔调中吸收了滦州皮影和乐亭大鼓中的一些小腔,揉到自己的腔甩去。也有的莲花落演员,原来就是滦州皮影和乐亭大鼓艺人,他们也很自然地把滦州皮影和乐亭大鼓的个别小腔掺到莲花落里去了。

他们说,《小过年》原是西路(北京西边)“合合腔”的一个剧目。东路莲花落演员,看着这个剧目好,吸收过来,就用蹦蹦、滦州皮影、乐亭大鼓,加西路原有的好腔,经东路演员加工而成。这个戏民国初年曾灌过唱片,可以比较鲜明地听出由蹦蹦音乐发展到评剧音乐的痕迹。还有,蹦蹦音乐主要用喇叭伴奏,莲花落艺人吸收了蹦蹦腔,却采用梆子板胡做主乐(内行叫主弦),也必然会使腔调发生变化。夏春阳先生说:“在改造腔的时候, 声音跟大弦走,大弦跟音走”。这里面就有创造和变化。他又说:蹦蹦紧板多,把紧的改慢,板头改馒了,腔就变了。大弦随演员唱,再把唱腔的尾巴反复一下,就有了过门,并采用了锁板、溜板、顿板等演唱技巧。

也有的戏,是几个调门合在一块用的,比如《老妈开啼》这个戏,前面抒情的部分用“喇叭腔”;中间小老妈和傻柱子打架用的“锯大缸调”,最后“开啼”,是叙事部分,用地蹦蹦的调子。这几个调子安排得很自然,也能够表达人物的感情。我在天津曾看过评剧老艺人展览演出的《借女吊孝》,这个戏前面用的是评剧的“二六板”,可是中间“行路”仍用的是蹦蹦的原有曲调,因为那个曲调用在行路上还合适。《王二姐思夫》开头用的是“喇叭腔”,后来又转“慢二六”,“慢二六”又转“楼上楼”,“楼上楼”又转“喇叭腔”。“慢二六” 就是从蹦骟曲调演变过来的。“慢二六” 现在又发展成了“慢板”。

从蹦蹦说唱形式到唐山落子的戏曲形式的演变,总的来说,有四个方面:第一、剧本变了。从两个人代表一切人物的歌舞表演形式,变成了一个人演一个角色。第二、为了使腔调能表达剧中人的情感,他们将蹦蹦的音乐进行了改造,将它唱慢,尾巴不拖那么长,不拐那么多弯,并吸收了别的相近的音乐,揉到自己的腔中,以便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情感。第三、加上了梆子大弦伴唱。加上了梆子锣鼓,使它的表演具有初步的戏曲形式。第四、为了适应向戏曲形式发展,他们编写和移植了一些新剧目。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从对口莲花落时期到“拆出”时期的演出情形,以及那个时期的着名演员金菊花的艺术。

金菊花本名杜之意,贫农出身,唱旦,乐亭仓林人。他在京东一带和东北的大连、哈尔滨等地,一度颇享盛名。老艺人们说:“那时候, 滦县、乐亭、昌黎三县艺人都盖不过金菊花。”金菊花善于演悲剧,如《安安送米》、《卖子孙贤》、《拾万金》、《告扇子》、《补汗褡》、《王二姐思夫》等,其中又以《卖子孙贤》、《安安送米》演得最好。他唱悲剧能感动得观众落泪,所以观众很喜爱他。“如果一个班社有了他,一台戏能写八十块钱。没有他,一台戏只能写五十块钱”。金菊花的大悲调最有名,他的大悲调一口气唱得挺长,他一唱观众就会好几次叫好。在他的大悲调中,很明显地可以听出腔调里面加上了梆子悲调的成分。

乐器方面,除原有乐器外,他加上了大笛子。大笛子可以帮助他行腔,增加他的声音美。他嗓子不好的时候,甚至加两把笛子。他虽然穿的青衣服装,也有水袖, 可是他的行路就像一个冀东农村的妇女。他两手捏着水袖,走起路来模仿妇人的样子,前合后仰,说的是乡间土话。他演戏很用劲,嗓子也好,能做戏。他的一出戏唱下来,观众叫得好多极了。他的腔调和唱法代表了那一时期的特点。

参考资料《中国评剧》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国传统文化 评剧艺术 “拆出”时期的著名演员一金菊花》,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雅集活动在杭州举行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雅集活动在杭州举行

...鸣《杭州赋》一片深情,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著名演员臧金生《北京赋》荡气回肠;杭州歌剧舞剧院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水韵》选段韵味悠长;中国杂技团的《痴梦凝香思男女对手顶》和杭州杂技总团《倒立技巧荷...

2023-11-25 #经典句子

南北文艺激情碰撞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雅集在杭举行

南北文艺激情碰撞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雅集在杭举行

...鸣《杭州赋》一片深情,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著名演员臧金生《北京赋》荡气回肠;杭州歌剧舞剧院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水韵》选段韵味悠长;中国杂技团的《痴梦凝香思男女对手顶》和杭州杂技总团《倒立技巧荷...

2023-10-24 #经典句子

园林戏剧交相辉映 中国戏曲文化周成文旅融合新样态示范

园林戏剧交相辉映 中国戏曲文化周成文旅融合新样态示范

...威虎山》《大探二》、昆曲《西厢记》《飞夺泸定桥》、评剧《母亲》《刘巧儿》、河北梆子《歌唱祖国》《新包公赔情》、北京曲剧《龙须沟》《烟壶》以及京梆双演《红鬃烈马》等等,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北京园里,...

2019-04-15 #经典句子

师胜杰大弟子刘彤转发文章:他始终用极具温度的作品讴歌黑土地

师胜杰大弟子刘彤转发文章:他始终用极具温度的作品讴歌黑土地

...情和心血。刘彤回忆说:“从当年我备考北方曲艺学校的评剧唱段《刘云打母》,到我参加首届CCTV相声大赛的作品,他都会从头到尾全程领着我对作品精雕细刻。”“师父不仅仅对自身的艺术建设认真负责,传承相声艺术、培...

2014-07-27 #经典句子

春节文化活动大全「线下篇」

春节文化活动大全「线下篇」

...山公园音乐堂里,“诗乐情缘—浪漫情人节音乐会”上,著名演员师悦玲、钢琴演奏家张佳林、竖琴演奏家孙诗萌、女高音歌唱家甘露露将以朗诵、声乐和演奏的形式,唱响《十四行诗》《玫瑰三愿》等氛围浪漫的作品。琵琶名...

2020-05-23 #经典句子

潘长江曾与妻子住厕所8年 成名后却想离婚 妻子一句话让他惭愧

潘长江曾与妻子住厕所8年 成名后却想离婚 妻子一句话让他惭愧

...时候,也是一个普通人,虽然出生在梨园世家,父母都是评剧演员,从小受父母的熏陶,自小就很喜欢表演,对舞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潘长江两个儿子,他是哥哥,但是从小身体就不好,常年生病,还曾有人说他根本活不过25...

2023-11-29 #经典句子

运河鲜闻|2021京杭对话 将大运河打造为一条走向共富的文化带

运河鲜闻|2021京杭对话 将大运河打造为一条走向共富的文化带

...雷鸣带来了《杭州赋》,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著名演员臧金生则上演了《北京赋》。杭州歌剧舞剧院的《遇见大运河·水韵》选段韵味悠长;中国杂技团的《痴梦凝香思·男女对手顶》和杭州杂技总团的《倒立技巧·荷...

2022-12-06 #经典句子

“武汉造”京剧《母亲》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开幕 焦晃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

“武汉造”京剧《母亲》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开幕 焦晃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

...这31台剧目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涵盖京剧、昆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川剧、晋剧、婺剧、高甲戏、花鼓戏、山东梆子、楚剧、壮剧等14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儿童剧品类,将极大程度体现我国戏剧艺术的丰...

2014-01-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