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毛主席说“三天不学习 赶不上刘少奇” 刘少奇用一句话完美回应

时间:2013-07-01

人类的文明的进程就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只有去进行学习我们才能够明白世间万物的道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人类的文明的进程就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只有去进行学习我们才能够明白世间万物的道理。

在我国古代,世家门阀靠着拥有知识的传承而获得了治理天下的权利,由此可见知识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哪怕是到了现在的21世纪,有一句说得好“21世纪最缺的便是人才”,而什么是人才呢?掌握了知识的人便是人才。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社会里,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紧跟时代的脉搏,引领时代的潮流,成为一代人杰。

毛主席便说过一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来形容刘少奇同志学习的精神,刘少奇当然也是不甘示弱,当即回了一句“三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

虽然这只是两人之间的相互吹捧,但是也正面地告诉了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和中央领导人的学习刻苦的精神。

刘少奇的学习经历

刘少奇从小就非常的爱看书,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将家里和私塾里的藏书看完之后,就到处去借别人家的藏书。

而由于刘少奇对别人家藏书的“觊觎”,乡亲们甚至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刘九书柜”,说他读的书多得就像是一个书柜一样。

1921年的时候,刘少奇前往苏联去进修,在进修的日子里,刘少奇除了完成工作上的任务之外,从来不去参与其他学生的娱乐活动,唯一做的事便是去看书,对于他来说看书已经是他最大的乐趣了。

在埋头学习课堂的知识之外,刘少奇还啃下了许多俄国共产党的书籍,这也为他后来在我国从事党务工作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回国后的刘少奇哪怕是经历着白色恐怖和烽火连天的战争也从不忘读书,哪怕是在根据地转移的时候坐在车上也在读书。

1939年在深入华中根据地的车上,车子摇摇晃晃的,刘少奇也不休息,硬是啃下了几本经济学著作,对于他来说,看书便是最好的休息了。

在后期辗转延安的时候,刘少奇带得最多的东西便是装了几箱子的书。

在进入刘少奇的书房的时候,入眼看到的也是一个大书柜,上面摆满了书籍,全部都是马列主义或者毛泽东主席的语录,刘少奇只要一闲下来便翻翻看看,这些书他都已经看过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只是为了“温故而知新”而读。

毛主席的博览群书

毛主席小的时候家里算是还行的,所以他自小便接触了大量的书籍,家中的书籍也为幼年的毛泽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是很快家里的藏书就见了底了,毛泽东便翻山越岭跑到几十里外去找别人借书。

1914年毛泽东考入了湖南第一师范,在求学期间,图书馆里的书全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不论是诸子百家典籍还是自然科学的书籍,他都一一的品读过。碰到了不能借出来的书,甚至将它抄出来,就为了日后能够细细品读。

每天除了课堂上认真学习,其他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面,就这样的日积月累下来,毛泽东的基础被打得非常的牢固。日后他年纪轻轻地便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样的文章,图书馆内的那些书籍可谓是功不可没。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也没有放弃读书,甚至有一个比较好笑的小故事,毛泽东有一次想读老版的《茶花女》,他的干女儿刘思齐知道一个朋友手里有,便赶紧帮他借来了。哪知道过几天毛主席说看完了,刘思齐将书拿回去一看,上面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批注。

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于读书的态度了。甚至哪怕是到了弥留之际,毛主席做的事依然是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拿本书来看看,可惜还没等工作人员回来,他却已经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过来了。

吹捧式劝学

在一次开大会的时候,毛主席看到刘少奇在休息的时候拿出一本书在看,当即便说了一句“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呀”。

刘少奇听闻此,抬起头来,不假思索地便来了一句“三天不用功,追不上毛主席啊!”。

两人这对仗工整的对话当即便让参会的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工作人员笑着说:“共产党员原来也互相“吹捧”啊”。

其实,这并不是“吹捧”,而是两个都爱书都爱学习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同时,哪怕这是一个“吹捧”,但是通过这一个“吹捧”来使得中央的领导阶层都爱上了读书又有什么过错呢?

总结

毛泽东、刘少奇的爱书爱得不释手,不管何时何地都想着学习,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传扬四海。身为中央领导人的他们都如此的热爱读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学习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毛主席说“三天不学习 赶不上刘少奇” 刘少奇用一句话完美回应》,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毛主席说:“三天不学习 赶不上刘少奇” 刘少奇回了句什么话?

毛主席说:“三天不学习 赶不上刘少奇” 刘少奇回了句什么话?

...就赶不上他来了。听到主席的调侃,刘少奇也回复了主席一句话,那就是“三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这句话和主席的那句话很像一副对子,也有人说像打油诗,不过可见刘少奇随口的一句话就如此押韵,文学功底也是有目...

2023-07-02 #经典句子

毛主席为何没上北大?胡适:水平差上不了 后来主席回应了一句话

毛主席为何没上北大?胡适:水平差上不了 后来主席回应了一句话

瓢泼大雨中,一个青年人看着人群中买不起饭的穷苦小孩而眼露怜悯;茫茫细雨里,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正漫步在桥上,脸上带着微笑。这就是影视剧《觉醒年代》中刻画的毛主席和胡适的形象。北大是我国的知名学府,在那里曾...

2023-07-02 #经典句子

胡适为何说毛主席实力太差 上不了北大 毛主席回应了一句话

胡适为何说毛主席实力太差 上不了北大 毛主席回应了一句话

引言追星热潮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从不落幕,哪怕是革命年代也有受千万粉丝追捧的名人。五四运动前后,中国青年追捧胡适和陈独秀的积极性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年轻人追流量明星,就连毛主席也曾说过,胡适先生作为他的老师,...

2008-03-01 #经典句子

华春莹引用“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毛主席的一句能抵一万句!

华春莹引用“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毛主席的一句能抵一万句!

...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小编觉得我们更需要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学生。今天,华春莹引用毛主席的这句话之所以那么受欢迎,那么恰如其分,最重要的原因是毛主席的这句话是真理,这一句顶...

2023-06-09 #经典句子

毛主席为何没进北大?胡适:水平差进不来。主席只回了他一句话

毛主席为何没进北大?胡适:水平差进不来。主席只回了他一句话

前言:前段时间有部影视剧《觉醒年代》十分之火。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革命年代,年轻人们依旧“追星”。五四运动前后,要问大家最崇拜谁,莫过于陈独秀和胡适了。就连毛主席也说过这样的话。毛主席十分佩服胡适先...

2013-05-02 #经典句子

让毛主席都敬佩的铁托 是如何用一句话 让斯大林放弃对他的刺杀

让毛主席都敬佩的铁托 是如何用一句话 让斯大林放弃对他的刺杀

20世纪是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最高潮的时候,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如雨后春笋一般宣布独立自主,这其中不少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阵营。铁托就是这个期间整个西方最闪耀的明星,其一手建立的南斯拉夫更是一度成为美国和...

2024-01-16 #经典句子

苏联入侵珍宝岛受挫后 准备发动核大战 毛泽东一句话霸气回应!

苏联入侵珍宝岛受挫后 准备发动核大战 毛泽东一句话霸气回应!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我国珍宝岛,向新中国边防部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并使用多种火炮轰击我国境内纵深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果断进行了自卫反击战,将苏联入侵部队歼灭殆尽,并最终大获全胜。在珍宝岛受挫...

2023-11-16 #经典句子

毛主席一句“Long Live Snow” 让老友斯诺佩服

毛主席一句“Long Live Snow” 让老友斯诺佩服

...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晚会来欢迎斯诺。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世界把我们遗忘的时候,是斯诺来到了我们这里,认识了我们,并把我们介绍到外面的世界。我们永远感激斯诺对我们做的贡献。”两人的第一次谈话给斯诺...

2023-10-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