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

时间:2012-11-08

一般人谈论起文学类别来,也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8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起文学类别来,也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然而有其原因。

一般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事则邻近小说。

散文于是就成了动物中的蝙蝠,亦鸟亦兽,非鸟非兽。在文学大家庭中,仿佛成了童养媳,难乎其为文矣。

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

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

即使是胡编乱侃,只要情节动人,能触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精神享受,在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阅毕丢掉,四大皆空。

散文担当不了这个差使。于是受到歧视。

倘若把文学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话,散文接近阳春白雪。真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虽然用不着焚香静坐,也要有一定的环境。车上,机上,厕上,不是适宜的环境。

你是不是想把散文重新塞进象牙之塔,使它成为小摆设,脱离广大的群众呢?敬谨答曰:否。我只是想说,文学作品都要能给读者一点美感享受。

否则文学作品就会失去它的社会意义。但是,美感享受在层次上是不尽相同的。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比较高级的美感享受,是真正的美感享受。

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洗涤人的灵魂。像古希腊的悲剧,它能使人“净化”;但这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净化。

写到这里,我必须谈一谈一个对散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身边琐事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到近现代,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往往写的都是身边琐事。

即以本书而论,入选的中国散文中有《陈情表》、《兰亭集序》、《桃花源记》、《别赋》、《三峡》、《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祭十二郎文》、

《陋室铭》、《钴鉧潭西小丘记》、《醉翁亭记》、《秋声赋》、《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宋以前的散文名篇,哪一篇不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又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

我们只能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

宇宙大事,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当然能震撼人心。然而写这些东西,如果掌握不好,往往容易流于假、大、空、废“四话”。四话一出,真情必隐,又焉能期望这样的文章能感动人呢?

在这一点上,外国的散文也同中国一样。只要读一读本书中所选的外国作家的散文,就能够一目了然。

身边琐事和个人一点见景生情而萌生的小小的感触,在这些散文中也占重要的地位,我就不再细谈了。

谈到外国散文,我想讲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那几个文化大国中,文学创作都是非常繁荣昌盛的,诗歌、小说和戏剧的创作都比较平衡。

一谈到散文,则不尽如此。有的国家散文创作异常发达,有的国家则比较差,其间的差距是非常令人吃惊的。

比如,英国是散文大国,这一点是大家都承认的。这里的散文大家灿若列星,一举就能举出一连串的光辉的名字。

法国次之,而德国则几乎找不出一个专以散文名家的大家。原因何在呢?实在值得人们仔细思考而且探讨。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至少是最大的散文大国。我在大学里读的是西洋文学。

教我们英国散文的是后来当了台湾“外交部部长”的一位教授。他把英国散文说得天花乱坠。我读了一些,也觉得确实不错。

遥想英国人坐在壁炉前侃天说地的情景,娓娓而谈,妙趣横生,真不禁神往。

愧我愚鲁,感觉迟钝,一直到很晚的时候,我才憬然顿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世界上真正的散文大国其实就是中国。

在“经”中间有好散文,在“史”和“子”中,绝妙的散文就更多。在“集”中,除了诗歌以外,几乎都是散文。

因此,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以及从历史悠久上来看,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事情难道不是这个样子吗?

我还想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明中国散文的优越性。自从“五四”倡导新文学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管齐下,各有独特的成绩。

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四个方面,哪一方面成就最大?言人人殊,不足为怪。我不讨论这个论争。

但是有人说,四者中成就最大的是散文。我不评论这个看法的是非曲直;但是我觉得,这种看法是非常深刻,很有启发性的。

专就形式而论,诗歌模仿西方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而小说,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哪里有一点《三国》、《水浒传》、《红楼梦》和唐代传奇、《今古奇观》、《聊斋》等的影子?它们已经“全盘西化”了。

至于戏剧,把中国戏剧置于易卜生等的戏剧之中,从形式上来看,还有一点关汉卿等等的影子吗?我不反对“西化”,我只是指出这个事实。

至于散文,则很难说它受到了多少西方影响,它基本是中国的。我个人认为,这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散文国家这个事实,有密切关系。

如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现代散文成就最大,难道还能有什么理由来批驳吗?

既然把散文摆上了这样高、这样特殊的位置,散文,特别是中国散文的特点究竟何在呢?

有人说,散文的特点就在一个“散”字,散文要松松散散。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意写到什么地方,就写到什么地方。

率意而行,一片天机,挥洒自如,如天马行空。何等潇洒!何等自如!我对这种说法是有怀疑的。

如果不是英雄欺人,就是完全外行。

现在有些散文确实“散”了,但是散得像中小学生的作文。这样的东西也居然煌煌然刊登在杂志上,我极不理解。

听说,英国现代个别作家坐在咖啡馆里,灵感忽然飞来,于是拿起电话,自己口述,对方的秘书笔录,于是一篇绝妙文章就此出笼。

这是否是事实,我不敢说。反正从中国过去的一些笔记中看到的情况与此截然相反。

一些散文大家,一些散文名篇,都是在长期锻炼修养的基础上,又在“意匠渗淡经营中”的情况下,千锤百炼写出来的。

尽管有的文章看起来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一点费力的痕迹都没有,背后隐藏着多么大的劳动,只有作者和会心人了解,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散文和世界散文的一点肤浅的看法。我自己当然认为是正确的。否则就不会写出来。至于究竟如何,这要由读者来判断了。

因为自己不在坛上,对文坛上的情况不甚了了。风闻现在散文又走俏了。逖听之下,不禁狂喜,受了多年歧视的散文,现在忽然否极泰来,焉得不喜!

而读者也大概对那些秘闻逸事,小道新闻,政坛艺坛文坛上的明星们的韵事感到腻味了。这是读者水平提高的表现,我又焉得不喜!

在这样出书难卖书难的十分严峻的环境中,江苏文艺出版社竟毅然出版这样一部规模空前的散文精华。

对于这样的眼光与魄力,任何人也不会吝惜自己的赞扬。这篇序文本来是请冯至先生写的。他是写这篇序文的最适宜的人选。

可惜天不假年,序写未半,遽归道山。蒙编选同志和姚平垂青,让我来承担这个任务,完成君培先生未竟之业,自愧庸陋,既感光荣与惶恐;哲人其萎,又觉凄凉与寂寞。掷笔长叹,不禁悲从中来。

1993年5月5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兴舟《梦里 有几朵花儿在开》:告诉你散文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

王兴舟《梦里 有几朵花儿在开》:告诉你散文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

...仿佛是被世人遗忘的角落。(《佛堂》)故乡是一个人的精神栖息地,无论离开多久,无论离开多远,它总在你心灵最深处,终生难忘。兴舟满怀深情回望故乡,书写故乡,他的文字勾起我们对故乡的回忆,尽管我们的故乡不同...

2008-07-04 #经典句子

《似水流年的深情回眸》——读姜铁散文随笔集《流年絮语》有感

《似水流年的深情回眸》——读姜铁散文随笔集《流年絮语》有感

...人生寻找寻生活暖意的过往,每一个章节都是品味岁月及精神的彻悟与升华。散文随笔是一种最见性情的文学样式,写自己的事,写自己的心,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情,是散文随笔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因此散文贵在向读者袒露...

2016-12-31 #经典句子

如何写好散文?余秋雨散文的审美阅读 解读优美散文的美感密码

如何写好散文?余秋雨散文的审美阅读 解读优美散文的美感密码

前言: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对余秋雨散文的文本内容,进行审美式阅读,不同于对文化的追问,而在于感受文本内容带来的文学审美阅读体验,从而有助于我们自己对这类散文书写的学习和借鉴。散文,曾经在所有的体裁中,一...

2023-01-08 #经典句子

让我们都翻翻“父亲写的散文诗”

让我们都翻翻“父亲写的散文诗”

...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往往不是物质层面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很多时候,只有当父亲不在了,才会痛恨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主动接近了解,甚至与父亲之间没有过一次亲密交谈。每一位父亲都有自己的“散文诗”,只不过...

2011-02-27 #经典句子

散文欣赏:《赞美!》

散文欣赏:《赞美!》

...、形象、举止、气质、思维、知识、文化、品德、修养、精神、内涵的综合体现。美的种类包罗万象,有自然美、古典美、现代美、当代美之分。当我们走过乡村,就会被田埂上那些五颜六色的花儿美与原野上的风景美所吸引,...

2007-06-22 #经典句子

原创散文:美丽的秋天

原创散文:美丽的秋天

...的身上,那一时,承接的不仅是天地之灵气,还有古人之精神。秋天的美,不仅仅是一处落叶可以表达的。看看郊外的稻香,摘一个香甜的柿子,观一轮苍穹中的明月,还有那一行行南飞的大雁。时日里,我们被俗世困扰的心灵...

2018-06-17 #经典句子

北京散文家苇岸逝世20周年 为何称他为“中国的梭罗”?

北京散文家苇岸逝世20周年 为何称他为“中国的梭罗”?

...写得很艰难,不长的一段文字都要写好几天,但每当感到精神稍好时,他就坚持写下去,因为想把它们完整地留给读者。但命运没有给苇岸留下充足的时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无情的病魔像一条凶恶的毒蛇每天在疯狂地吞噬着...

2018-02-18 #经典句子

约定(散文:与女儿的约定)

约定(散文:与女儿的约定)

...光,那样的耀眼!衣柜上那盆绿萝,把枝条蔓下来,抖擞精神,碧绿的叶子簇拥着,努力地追逐着太阳,多么美好的一天!我静静地欣赏着这里的一切。突然,三只麻雀叽叽喳喳的来到了我的窗前,不知为了什么在争吵,不一会...

2008-03-1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