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雷山:擦亮生态和产业两张名片

时间:2012-03-08

乡村振兴战略为山间地头铺上浓浓绿意,描绘出一幅可望可及的现代农村画卷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编者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乡村振兴战略为山间地头铺上浓浓绿意,描绘出一幅可望可及的现代农村画卷。

怎样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怎样让百姓吃上“生态饭”?2020年6月,贵州确定遵义市赤水市、毕节市大方县、铜仁市江口县、黔东南州雷山县和黔南州都匀市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市。

尽管每个地区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聚焦和展现贵州在“两山”理论转换、绿色经济探索方面的成果,多彩贵州网推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系列报道。

多彩贵州网讯 (本网记者 张鸿杰/文 杨昌鼎/图) 7月初,从雷山县城绕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驶半小时,便抵达了脚尧村。这个坐落在雷公山自然生态保护区边界上的村庄,近年来因发展生态茶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脚尧村茶园

“脚尧村现以种植绿茶为主,主要品种有龙井43号、龙井长叶,福鼎中小叶、福鼎大叶。”脚尧村驻村第一书记穆修群说,如今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23800元,以前山高水冷、荒僻闭塞的脚尧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用产业保护生态

脚尧村的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种植的4亩茶说起。

脚尧村茶园

“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只有17户人家,共91人。1987年,在老支书吴秀忠的带领下,脚尧村建成了茶园,并成功种下了4亩茶。”脚尧村村支书吴先锐说。

脚尧村森林覆盖率达97%,平均海拔1380米,早晚温差较大。因此这里的茶树长得相对要慢一些,茶叶更耐泡,茶香也更淳厚。

上世纪90年代,脚尧村每亩茶的旁边都会种3亩芦苇草。一是为了防止恶劣天气时水土流失;二是芦苇草能为茶叶提供养分,芦苇草种下后,茶叶周围便不会生长其他的杂草,将芦苇草烧尽作为肥料能让每亩茶叶的产量提高30%以上。

“90年代,我们一共种了400亩茶叶,每亩的年产量是300斤,年总产值是120万元。”吴先锐告诉记者,看到收益后,1994年全村人都种起了茶叶。

2002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召开退耕还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吴先锐(左)和穆修群(右)

为了响应退耕还林政策,脚尧村的草地都变成了林地。“一亩草每天至少需要2个工人来割,每个工人每天的劳务费是100元。”吴先锐表示,随着茶产业的兴起,茶叶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用农家肥替代芦苇草可以为他们减少人工成本。

2005年,小部分有经济头脑的村民成立了3家茶叶公司:脚尧茶业有限公司、福尧茶叶有限公司、千里香茶叶有限公司。截至2010年,脚尧村的茶园增加到了520余亩,一年的总产值达30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茶叶占总收入的80%。

“脚尧村原本就有1万多亩的耕地,我们将以前种的水稻都换成了绿茶,在果树底下种茶,或者在自家的菜地上种茶。”穆修群说,今年脚尧村的茶园面积又增加了1050亩。截至日前,脚尧村盛产茶叶面积达到了1760亩。

据悉,雷山县全县茶园面积达16.3万亩,其中投产面积达13.78万亩,茶产业覆盖全县8个乡镇132个村,茶农达1.8万户7.8万余人,人均达到1.5亩茶。

穷山村变成了小康村

村民吴先鹏27岁,从他记事起,家人便开始种茶,他们家一共有10亩茶园。高中毕业后,吴先鹏入伍当了2年兵。退伍后,2019年他和几位年轻人一起创办了脚尧村一味三杯茶叶专业合作社。

“有些茶农的茶叶因为时间问题无法售出,这时合作社会收购他们的茶叶,帮他们销售。”吴先鹏说,虽然村里有三家公司和十二家初级茶叶加工厂,但都是独自经营。创办合作社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全村的茶产业资源,举办线上线下活动,让脚尧村的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脚尧村的茶叶已经被卖到全国各地,销售量最大的地区有北京、浙江、广东、山东等地。

“最夸张的一次,一位经常合作的香港茶商下了100余万元的订单。”吴先鹏说,以前大家都不愿意来的脚尧村,现在每逢采茶季总是挤满了全国各地的茶商。

吴先锐介绍道,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让农户与合作社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产业规划、品种布局、市场销售一体化,有效化解茶农经营主体面对市场的风险,保障茶农的生产和分配收益。

“全县完成退耕还林1.4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076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8%。”黔东南州生态环监局雷山分局办公室主任潘勇说。

近年来,雷山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转变发展思维和产业模式,挖掘苗族特色文化资源和雷山生态环境优势,擦亮雷山文化和生态两张名片,使当地居民吃上了“生态饭”。

一审:朱若岚

二审:彭奇伟 林萌

三审:王幸韬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雷山:擦亮生态和产业两张名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产业|《乌海》+乌海 电影成为地方文旅发展新动力

产业|《乌海》+乌海 电影成为地方文旅发展新动力

...之海、沙漠绿洲、书法之城、赏石之城、葡萄之乡等乌海名片的新渠道。影片《乌海》中的一个重要拍摄场景“沙漠月亮”,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这个置景于乌海湖生态旅游区中乌兰布和沙漠上的景点随着影片宣传上映“火了...

2009-11-08 #经典句子

常州郑陆镇: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并举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常州郑陆镇: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并举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常州郑陆镇以“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协同发展为主题,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农民收入。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打造宜居生态乡村。在建设过程中,...

2024-01-30 #大杂绘

西双版纳文旅企业放彩创意云南2021文化产业博览会

西双版纳文旅企业放彩创意云南2021文化产业博览会

...意产业园区。其中,湄公河星光夜市是西双版纳旅游的新名片。其融合了饮食、人文、民俗工艺及特色夜市文化,凭借鲜明的东南亚风情、浓郁的商品文化创意、丰富的多元美食体验、美轮美奂的场景氛围,赢得了广大游客的喜...

2007-04-22 #经典句子

创意云南2021文化产业博览会启幕 昆明融创滇池后海亮眼参展

创意云南2021文化产业博览会启幕 昆明融创滇池后海亮眼参展

...产业新亮点,凝聚文化新动能。作为云南文旅产业的亮眼名片,昆明融创滇池承载着促进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区域经济繁荣及提升城市品位等经济发展使命和城市建设使命。昆明融创滇池后海让产业从单业态到文旅融合发展,致...

2024-01-05 #经典句子

看峨眉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写好“国家级”这个命题作文?

看峨眉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写好“国家级”这个命题作文?

...”的四季乡村茶园之景,成为峨眉山茶旅融合的一张重要名片。三、地道之见了解完峨眉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地道农旅地道君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1 产业选择懂得断舍离在产业园的创建初期,如何...

2014-04-11 #经典句子

中韩娱乐生态研究:复合型平台将掌握文娱产业的最大话语权

中韩娱乐生态研究:复合型平台将掌握文娱产业的最大话语权

...,将一众产业链抓在自己手里。而在对比中韩两国的娱乐生态后,音乐先声发现,贯穿生产、分发、消费等各产业环节的复合性平台将掌握文娱产业的最大话语权。CJ、SK二分天下,盘根错节的韩娱产业生态说起来,很多国内观...

2017-11-04 #经典句子

“乡村有约”文化体验活动:共话文化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有约”文化体验活动:共话文化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4月25日电 (记者李彤、实习生陈诗仪)4月24日,贵州省雷山县麻料村等十五个经典村落齐聚北京展览馆,通过乡村茶话会、民族服务秀等形式,推介乡村振兴的案例,分享交流实践经验。雷山县,因雷公山而得名,位于贵州省...

2023-11-29 #经典句子

奋力书写好全年茶产业发展下半篇文章——慕德贵在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

奋力书写好全年茶产业发展下半篇文章——慕德贵在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

...标准和加工技术规程,稳定提升茶叶品质。近期我们指导雷山银球茶品牌使用及标准拟定,提升改造其加工工艺,目的就是推动茶企改造提升其产品在民族、历史等方面的文化附加值,讲好茶故事、产出好产品、卖出好价格、赢...

2016-07-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