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发牢骚只服李清照!硬是牢骚出一篇千古名词 无一愁字句句写愁

时间:2011-12-04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文人的态度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除了文学鉴赏的主观性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文人应当谦逊的印象使然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宋代词坛高手如云,但是李清照一介女子,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却凭借自己斐然的才华不仅赢得了一席之地,更是成为了其中翘楚,成就婉约词代表人物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千古第一才女”的美名。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文人的态度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除了文学鉴赏的主观性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文人应当谦逊的印象使然。但是李清照却不吃这一套,自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狂傲之气。见到前人写的梅词大多没什么新意,她便敢直言“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而且她并不只是嘴上说说,说完“狂言”后她便提笔写了一首咏梅词《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果然是别开生面,有这样的才气,也难怪她敢于叫板世人。

当然,李清照的狂傲并不是针对所有人,当她遇到自己欣赏的文人和作品时,她也从不吝啬欣赏和模仿。宋代文坛的大文豪欧阳修曾写过一首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其中起首几句是“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叠用三个“深”字可谓新奇。对于这几句李清照特别喜欢,于是便将这几句化用进了自己的词中。那么李清照到底化用得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29年,那时的李清照已经46岁。在1127年经历了“靖康之变”之后,李清照一路颠沛流离南渡终于在次年到了江宁城。当时赵明诚在江宁当官,李清照来此好歹也算是安定了下来。但是面对着飘零异地的处境,又眼见着朝廷的妥协投降派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内心的悲戚伤感可想而知。感怀于此,她便写了这首词发牢骚,通篇无一愁字却句句写愁。

这首词上阕起首两句描写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庭院深深,一眼望去不知到底有多深,被烟雾缭绕的楼阁窗户时常关闭。这两句其实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衬托词人的状态,在这早春时节本该是欣赏春景的好时光,但词人的房中却门扉紧闭不愿见窗外的春景。其实关闭的除了现实中的门窗,还有词人的心门,说明此刻的词人内心是封闭的。这也奠定了全词凄凉的氛围。

紧接着一句则是描写了词人不愿看到的美好春景,柳梢枝芽渐绿,梅花的蓓蕾也渐青。这般景象本应是吸引人的,为何词人却不愿看到呢?这无疑引起了读者的好奇,也自然而然引出了后两句“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秣陵城周围已然万物复苏,春已到来,但是词人自己却是背井离乡四处飘零,或许将老死在建康城。世人皆言“落叶归根”,但词人却可能再也归不去,这将是怎样的悲恸哀愁,读之让人心有戚戚然。

下阕起首则是抒发词人的伤怀,不由追忆往昔。曾经吟赏风月是多么的开怀幸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现在临老却不得不背井离乡,什么事也做不成。此情此景让词人不由发出悲叹,到底还会有谁怜悯你的憔悴和飘零?这里既是词人自己无奈的叹问,其实也暗含着对于国破家亡的悲泣。

最后两句则是刻画了词人心灰意冷的心绪。当年的李清照总是喜欢出游,不管是赏灯还是踏雪都是她的兴趣所在。但是如今飘零至此,她已然憔悴不安,再加上悲戚哀愁的情绪,这些曾经很喜欢做的事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也没那个心情再去做了。

读完这首词让笔者不得不感叹,论发牢骚真是只服李清照!借着满腹才学硬是让她牢骚出了一篇千古名词,这般才华无愧“千古第一才女”的美名。不过对于这首词,古今诗词专家却有着不同的见解。

古代专家胡仔、杨慎等人对这首词颇为推崇,称写得巧。词人通过各种对比,写出了无限今昔悲欢的辛酸、尤其是“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句中“秣陵”和“建康”是同一地方的地名,所以巧得很。

但是现代专家对于这首词却颇有微词,罗忼烈更是评价这首词“勉强凑合”,因为它犯了词家大忌。一般诗词都讲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但是这首词结拍语尽意尽。其实在笔者看来,以“语尽意尽”的理由便称李清照这首词“勉强凑合”并不合理。因为李清照这首词我们在读完之后,并不会觉得意尽,相反还会陷入到深深地怅然若失之中,不由回想千年前的那个春日,李清照到底是怎样的凄楚哀婉,这般打动人心的词句说它意尽并不合适。

对于李清照的这首词,还有古今诗词专家的评价,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发牢骚只服李清照!硬是牢骚出一篇千古名词 无一愁字句句写愁》,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清照的这首千古名词 写于重阳佳节 最后三句让人回味无穷

李清照的这首千古名词 写于重阳佳节 最后三句让人回味无穷

...的佼佼者,词坛上的“并肩王”,咱们聊聊李清照的这首千古名词,同样写于重阳佳节,乃不可多得的佳作,最后三句让人回味无穷。李清照才气逼人,奈何一直被命运捉弄,感情生活并不幸福,甚至可以用悲惨二字形容。嫁给...

2015-09-04 #经典句子

李清照千古名词 句句写梅句句夸自己 最后又忍不住秀恩爱

李清照千古名词 句句写梅句句夸自己 最后又忍不住秀恩爱

李清照这首《渔家傲》,句句写梅句句夸自己,最后又忍不住秀恩爱自古咏梅诗词很多,大家都知道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多少人注意到李清照的《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词作也不失为一篇咏梅佳品。渔家傲·雪里已知...

2023-05-29 #经典句子

李清照评论文人大咖 连苏轼都不放在眼里 为何对他另眼相看?

李清照评论文人大咖 连苏轼都不放在眼里 为何对他另眼相看?

...豪放,或婉约,或如苏轼临江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或如辛弃疾倚窗回望“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或如李煜对烛倾诉“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020-10-27 #经典句子

李清照最感人的一首词 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 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李清照最感人的一首词 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 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这首词也是她后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成为了宋词里的千古名篇;她在这首词中,道尽了相思之苦,写尽了一生的委屈。

2023-11-29 #经典句子

李清照经典一首词 六十字写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后两句让人惊艳

李清照经典一首词 六十字写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后两句让人惊艳

...的国家有着无数才华横溢的才子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名垂千古,尤其是唐宋时期文人才子如雨后春笋崛地而起,为我国的文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然广为流传的诗人文人当属男子众多,而才华横溢的女子却少有人闻,李清照是...

2023-08-11 #经典句子

温庭筠写了个千古名句 苏轼和李清照都来模仿 苏轼终不敌李清照

温庭筠写了个千古名句 苏轼和李清照都来模仿 苏轼终不敌李清照

...来看,苏轼其实是不敌李清照的。我们来看他们对同一个千古名句的化用就明白了。晚唐大文人温庭筠曾写过你一首词作,名叫《更漏子》。这是花间词的代表作,温庭筠有个外号叫“温八叉”,意思是八次叉手即能完篇一篇八...

2014-02-19 #经典句子

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被世人千古流唱

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被世人千古流唱

...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汉族人,婉约词派代表,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先看一下他写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就是“天...

2011-03-19 #经典句子

李清照酒醉的词 “千古第一才女”也爱喝酒?最后10字成千古名句

李清照酒醉的词 “千古第一才女”也爱喝酒?最后10字成千古名句

李清照相信大家也熟悉,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的称谓。因为前一段时间电视剧《知否》的热播,李清照这个名字更是赚足了世人的目光。李清照的一生让我相信命运,命运为她设计好了一切,就是要让她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

2023-07-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