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羌族人的咂酒 是中国7000多年的酒文化

时间:2011-10-15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种在一个罐子里聚众酗酒,表现的可是中华7000多年的酒文化史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 | 天下纯粮

(ID:Tianxiachunliang)

羌族人喝咂酒就是一张网红图:

#羌族#

别看这张图片简单,让人感觉还有那么点点不卫生。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种在一个罐子里聚众酗酒,表现的可是中华7000多年的酒文化史。

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还记得这张图:

这是人教版初一年级,介绍仰韶文化的一张配图。

这张图,课本是要说明,距今7000多年前的仰韶人,已经会使用图上这种小口尖底瓶汲水。

不过现在看来,这张图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1989年,社科院组织专家对仰韶文化出土的小口尖底瓶用途进行技术鉴定,用7个尖底瓶,采用图上示意的方法去汲水。结果没有一个把水拎起来。这就说明了,它并不是一个我们认为的汲水工具。

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个7000多年前的小口尖底瓶的构造:

口部小,底部尖,整体呈纺锤体,两侧耳朵偏重心以下。

这奇怪的陶瓶,在古代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从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这个小瓶子,到现在几乎100年的时间,这个瓶子的用途一直是个迷,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假说:

研究历史跟研究未来一样,不应该只关注局部,而应该以宏观历史角度,去全球范围内找案例。

从全球范围来讲,尖底瓶并不是中国仰韶文化的特例,在埃及文化、中亚两河流域文明等,均发现了尖底瓶的踪迹。如:图坦卡蒙时代的叙利亚人用吸管喝尖底瓶里的酒;埃及新王国时代的尖底瓶插在木架上。

也就是说,这类国外的壁画已经把尖底瓶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画了出来。

那么,仰韶文化尖底瓶,是不是也是同样的用途呢?

201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家刘莉等人,和社科院专家一起考察仰韶文化遗址。刘莉等人不辞万里,来到中国仰韶文化遗址,有一个重要的使命。

她和她的研究团队在西安东郊米家崖出土的尖底瓶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结果——这些尖底瓶中,存在大量淀粉粒和植硅体的残留——打破了各种假说,找到了尖底瓶是酿酒工具的直接证据。

在这个基础上,社科院专家继续深入研究发现,仰韶文化中,零口遗址出土的零口期平底瓶和半坡期尖底瓶都是酿酒器。

酿酒方法可能是以发芽的黍、稻谷和野生小麦族作为糖化剂来酿造谷芽酒;最主要的酿酒原料是黍,同时也包括粟、薏苡、水稻、野生小麦族、野豌豆、栝楼根、芡实及姜;在酿酒过程中很可能还加入一些植物茎叶及花序。

酿酒原料中的大部分应来自各种谷物。而加入植物块根、茎叶和花序的目的,可能是利用其药用功能。使用芦苇吸管咂酒可能是当时饮酒的方法之一。

因此,和尖底瓶类似,小口平底瓶不仅是酿酒器,也是饮酒器。

实验例证找到了是第一步。

那么关于尖底瓶的用途,是否还存在文字例证来佐证呢?

这就要从尖底瓶的演变,和中文的演变说起了。

从尖底瓶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和甲骨文酉字的演变可以看出,老祖宗们早已经把尖底瓶的用途告诉我们了。

酉为酒,上面加两点,就是等级地位高的酋长,他们主管分酒。下面加个架子,就是祭奠用的祭酒,因此是个奠字……

一个酉字,是一整本的中华酒文化史。

再来看看现在储酒用的陶罐。它分明就是加了底的中华尖底瓶的曾曾曾曾曾孙们。

我们再说回羌族人的咂酒文化。

西晋时期,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其中的有部分羌族,厌倦了刀口嗜血的打打杀杀,率领族民,沿长江上溯,定居到了如今的四川西部的大山中。

这部分爱好和平的羌族人,最终成了现在中国羌族的先辈。他们不仅学会了中原的文化,也把中原的酿酒技术带到了川西地区。

咂酒就是这个文化的一个缩影。

羌族的咂酒大多选用本地出产的青稞、小麦,大麦、玉米。酿酒的原料要选上等粮食,酿酒的日子由家中的老人用占卜的方式确定。

女性负责原料的筛选、清洗工作,男性则由老人带领把客厅打扫干净,焚香祈祷,用柏香焚熏,意为驱走房中的秽气,使厅房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柏香味。厅房扫净晾干后,把洗净的粮食装入大笼中蒸熟,再用簸箕搬到厅房,用竹耙拨平,用竹竿把它围住以防“走气”。

等酒料晾温后拌上酒曲,装入一人高的大肚子坛里,用麦草和泥封住坛口,置于一旁,然后老人继续焚香祈祷,祈求人神、祖神、坛神,保佑酿酒成功,许愿开坛时请众神享用。

喝咂酒不能直接喝,而要边喝边掺开水,加水的目的就是通过开水的温度使谷物颗粒内的酒精成分充分浸出。

咂酒兑水后,羌族人会在酒坛上插上几根竹管,紧接着,大家便可以轮流吸引了。一坛咂酒见底后,羌族人并不会着急打开下一坛,而是继续往里面添水,直到酒坛中的酒毫无味道,变成清水时,他们才会停止吸饮。然后将酒坛打开,吃里面的酒渣。

咂酒是逐渐从酒坛内酒糟的上部往底部喝的,所以咂酒味美香醇、富含营养,比白酒温和,微酸有解渴止饥、除乏驱寒、去暑消食的功能。

羌民每次饮咂酒都要敬神,咂酒成为一种连接人与神的中介物。羌族以酒敬神,认为神人共饮,酒里会含有神的力量,人喝完以后就会感到心神俱佳。

咂酒由老人先喝,是因为羌族认为老人能通神,是离神最近的人。他能消除神力中的压力,然后再由年轻人喝,吸收神力。

羌族称小孩为“鬼娃”,认为小孩还未成人,介于人鬼之间,阳气不足,不能直接喝敬过神的咂酒,只有等大人吸收了绝大部分神力后,小孩才能接受余下的神力。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羌族人的咂酒 是中国7000多年的酒文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揭秘狄仁杰祖先真实身份:羌族豪强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揭秘狄仁杰祖先真实身份:羌族豪强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的后代,而非传统认知中的汉族身份。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也为狄仁杰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侦探形象增添了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这一主题也引发了对于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的...

2024-02-03 #大杂绘

创造三星堆青铜文明的人是来自欧亚西方人?错!是古羌族中国人!

创造三星堆青铜文明的人是来自欧亚西方人?错!是古羌族中国人!

...三星堆灿烂文化的人是来自欧亚西方人?错!是古羌族的中国人!1986年,中国考古专家在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当中挖出了几个长相怪异的青铜人面像,这些青铜人像和面具与我们这些东方人长相完全不同,它们普遍都是“高鼻...

2008-01-06 #经典句子

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暨省级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果展示云体验——非遗+科技

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暨省级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果展示云体验——非遗+科技

...,展现绵阳非遗文化底蕴,彰显绵阳作为“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的文化活力与创新活力。记者了解到,为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此次成果展示设绵阳非遗精品展馆1个,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题展馆1个。绵...

2024-01-06 #经典句子

关于世界起源 羌族神话有两篇异文 都是以一片浑沌为开端

关于世界起源 羌族神话有两篇异文 都是以一片浑沌为开端

...治理大洪水的神话,有潜水捞泥型创世神话这一亚型,在中国的变体则是鲧用息壤治洪水。息壤作为一块有生命力不断膨胀的泥土,蕴含着农耕文明对具有无限肥力的土地的向往。羌族的生计方式是农牧混合,所以自然重视农业...

2023-12-04 #经典句子

羌族起源于伏羲女娲 与中华文明起源甘肃仰韶文化紧密相关

羌族起源于伏羲女娲 与中华文明起源甘肃仰韶文化紧密相关

...,皆起源于伏羲女娲。古羌族生活的地区有著名的大地湾文化和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大地湾文化的发展,两者都与伏羲文化有重要关联。羌族起源与华夏文明起源羌族起源神话中,有一对遭遇大洪水的兄妹。他们躲过大洪水后...

2015-07-03 #经典句子

系列文化活动接力上演 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再启年度诗酒文化盛宴

系列文化活动接力上演 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再启年度诗酒文化盛宴

金秋十月,诗酒飘香。10月15日,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五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开幕式暨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泸州酒城大剧院举行。本次艺术周以“让诗酒温暖每个人”为主题,期间开展诗歌主题研讨会...

2016-02-28 #经典句子

“酒城”论道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举行

“酒城”论道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举行

...桂飘香十月天,诗情酒意最是浓。10月13日-17日,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五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在“中国酒城”四川泸州隆重举行。数百位中外诗人、学者和翻译家齐聚泸州,开坛论道,品酒论诗,共飨诗酒文化盛宴。...

2024-01-06 #经典句子

一年仅此一次!中国酒文化第一论坛讲了啥?|大事件

一年仅此一次!中国酒文化第一论坛讲了啥?|大事件

...次聚焦山西杏花村——第三届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在此拉开帷幕。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在开幕式上表示,杏花村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创造性和引领性的关键作用...

2008-09-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