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选调生文摘)赵坤华:我所理解的写作

时间:2011-05-22

学生时代的写作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工作期间的写作是总结、是汇报、是涉及全方位的情况汇总;夜深人静时的写作是思想灵魂的沟通交流,是自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无论人生在哪一个阶段,打从读书认字开始,我们便与写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生时代的写作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工作期间的写作是总结、是汇报、是涉及全方位的情况汇总;夜深人静时的写作是思想灵魂的沟通交流,是自我重新认知的过程,更是本我与真我的再一次审视。写作让交流变得更顺畅,让思想变得更深邃,在每一日的流逝里,在许多时间的转弯处,都是写作留住了惊心动魄、留住了宛转悠扬。

有这么几个阶段我对写作这一件事印象特别深刻。在我小学阶段,写作是一门功课,是一项作业,是每次外出时认真观察的总结,更是衡量一个孩子聪明与否的标尺。对于每一个名词,对于每一件事物,父母都尽可能的予以解释,加以形容,让我能更加准确和生动的进行描绘,而后形成自己的认知,并在写作中体现出来。山是高耸入云的,溪是顺流而下的,海是有容乃大的,天是包罗万象的。课堂上要主动多写,课后要多加背诵,唐诗宋词则是绝对的加分项。回想起来,当时尚不能较好的理解勾画过的好词好句,仅因为我只要能写出便是与众不同,就能得到较高分数,如今回头,正是因为当年的反复记忆,才能够为今后的每一次动笔打下坚实的基础。年少时候的真情实感,用最质朴、稚嫩的语言文字予以勾勒刻画,如流淌出一幅幅稍显不那么成熟的画作,但一切都是美好,都是纯真,都是嘴角上扬的姿态。

在我高中时期,写作似乎成了一项任务,成了一件能够判别个人语文能力高下的度量衡,成了高考前最终分数的全部积累。“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类似这样的古典段落,成为了经典必备之一。只要把这一段一段拗口难以理解却又看起来深邃不已的文字写进作文,便是得分利器。那时尚不知看似小聪明般的死记硬背,才能形成如今较为客观、冷静的世界观。曹操不是生来就是枭雄,宽广的胸襟、过人的眼光、决绝的狠劲是在戎马生涯中反复锤炼而成;东坡在政坛上大起大落,落差令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人生中最沉重的经历。经受了无数的磨难,最终达到常人难以企及、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成为我辈倾慕不已的偶像;“黄沙百战穿金甲”,“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以我血荐轩辕”......是它们,组成了我写作生涯里的重要链条,也是求学时光中最刻苦的模样。

在我踏上印度那片神奇的国度时,我开始逐步尝试把写作变成一种武器。我所想象的“她”与我所感受的“她”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印度国际大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设备先进,但却始终保留了树荫下讲学的文化传承;加尔各答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干净整洁,但却看得见传统宗教的历史沉淀;泰姬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恢弘大气,但却看得见岁月中人们憧憬的爱情模样。那时的写作更多以记录为主,把目之所及印刻在脑海,真实填写在本子上,24岁的青年大开眼界,畅想着研学生活,想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朵,想吃掉世上最美味的一切。北岛先生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那时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全都是梦想和希望的声音。

在我身处美利坚西南海岸的圣迭戈海滩旁,感受着潮湿微咸的海风迎面吹来,脑中好像有好多好多的思绪,在那一刻度变得如此缓慢,而文字,恰好给了我留存的载体。那时正值秋末初冬,但北纬33度的海岸线上,根本感受不到凌冽的刺骨,更多的像是德芙巧克力般的丝滑,沉醉在了大自然的温柔里。天气未必惠风和畅,黑云星罗棋布在天空中,海鸥展翅穿梭而过,把高尔基笔下的描绘展现得淋漓尽致。异国求学的时光除了孤独,但奇异的未知总会在下一个路口再次出现,让我惊喜不已,不会疲劳。可能是沙漠下暴雨,可能是大海亲吻鲨鱼,可能是黄昏追逐黎明,可能是大雪淹没思绪,可能是晚霞下有卧垂的树藤,可能是红门里有悠扬的钟声,可能是童话中天真的孩童,可能是我所能想到最美好的年华,最珍贵的时光馈赠。

在我独自到达怒江大河旁的华天大酒店房间里。我准备好冲锋陷阵,我矫情的对着怒江暗自许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如今我仍旧践行着这一诺言,不忘初心、不背初衷。参加工作一路走来,身上有着明显的理想主义,“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更自诩为张载一般要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本着心怀国之大者、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所幸作为选调生到怒江开启公务员之路。那时有梦,怀揣热爱,奔赴山海。得机会,有平台,做了一些事,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刻骨铭心的留存了许多文字。过往岁月,生逢其时,何其所幸。今已至而立之年,父母健在,家庭美满,爱人即将分娩,一切都是最好的年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作者:赵坤华(上江镇)

来源:泸水先锋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选调生文摘)赵坤华:我所理解的写作》,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笔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7.29)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笔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7.29)

...中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李劼人偏爱用四川方言写作,这和他从小生活在成都分不开,他爱到茶馆听评书,评书艺人生动幽默的话语,就成了他(今后)文章中的语言。B.生态走廊如果建立得当,能够在不影响人类居住区域...

2023-01-10 #经典句子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7.16)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7.16)

...C。2.答案: D解析:此题是病句辨析题。A项关系含糊,可以理解为“他所拍摄的照片”,也可以理解为“拍摄的照片上的人是他”。B项“禁止取缔”明显与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应去掉“禁止”。C项“看不上”造成歧义,可以理...

2023-06-13 #经典句子

山东选调生王孟曦:服务群众的一句认可最满意

山东选调生王孟曦:服务群众的一句认可最满意

...环境整治行动中……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对“选调”的理解渐深,我更加体会到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和一份决心,是对自身抱负的一次实践。不忘选择初心,不悔基层岁月,扎根基层,努力提高为群众服务的...

2023-07-06 #经典句子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7.7)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7.7)

...案为D。2.答案: C本题考查歧义辨析。“阅读材料”既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阅读的材料”,又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阅读(动)材料(宾)”,A、B、D项的“请......”后面的内容都没能消除这一歧义,而由C项的“保持安静”可知句中...

2023-01-14 #经典句子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8.10)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8.10)

...广干线答案与解析1.答案: B解析:A项有歧义,可以有两种理解:“马路的某一侧有一个广告栏”;“马路的两边各有一个广告栏”。C项有歧义,两种理解是:“老师的意见是报考文科,她没听取”;“老师的意见是报考理科,她没...

2022-11-14 #经典句子

2022年安徽选调生考试培训辅导:语句表达(9.9)

2022年安徽选调生考试培训辅导:语句表达(9.9)

...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D.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2.将以下五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众所周知,社会期望...

2023-05-25 #经典句子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7.13)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7.13)

...查辨析歧义的能力。A项“相信自己的人”有歧义,可以理解为自信的人,还可以理解为应该相信和自己同一立场的人;B项“最后出席会议的教授的弟子”有歧义,“最后”可以修饰教授,也可以修饰弟子;C项的歧义之处在“我和...

2023-01-14 #经典句子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7.9)

2020年安徽选调生考试真题模拟:语句表达(7.9)

...选项中,他“有”和后面的“到”搭配不当,会造成两种理解,第一种是,他只有一个朋友,去上海了;另一种解释则是他的朋友中的一个,去了上海。故正确答案选C。B选项中,不管工作这个词作职务解释还是做在此岗位上所做...

2023-01-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