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说文解字》第378课:古人怎样创造了“廿 卅 卌”这些字?

时间:2010-11-10

四个字的详情如下:1、字形描述为左十右力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四个字,即“十”部的“(左十右力)、廿、(左咠右十)”“卅”部的“卅”,这四个字中,“廿、卅”二字较为常用,是本课的重点汉字。四个字的详情如下:

1、(字形描述为‘左十右力’)。读lè。《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材十人也。从十,力声。”形声字。本义是材力十倍于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十倍于人也。十人为,千人为俊。《王制》‘祭用数之仂’注:‘仂,什一也。’按:一当十为。故十取一为仂,盖仂本作也。”即,是“仂”的本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百人为英,千人为俊,万人为杰。”关于这里的“力声”,王筠《说文句读》:“力即材也。兼意。”力量当然是材。

本义之外,还指功大。《广韵·德韵》:“,功大。”

的小篆写法如图:

(的小篆写法)

2、廿。读nià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廿,二十并也。古文省。”会意字。本义是数词,二十。后也大写作“念”。既是会意字,就看一下字形演变:

(廿的字形演变)

在甲骨文、金文里,廿的字形就是两个“十”字下部连在一起的样子。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十之倍数,古文则多合书。”古人计数,一就画一横,二就画二横,三就画三横,四就画四横,到“十”为了区别,写作一竖。到二十,就写成两竖下部连在一起的样子,这就是“廿”的来历。其实,三十的“卅”、四十的“卌”,造字原理也是如此。

(甲骨文一至十的写法)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省”下增“多”字并注云:“省多者,省作二十,两字为一字也……周时,凡言二十可作廿也。古文‘廿’仍读‘二十’两字。秦碑小篆则‘维廿六年’、‘维廿九年’、‘卅有七年’皆读一字以合四言。”从秦碑(比如《峄山碑》)诗文来看,“廿”读一个音“念”,不读作“二十”,因为要合“四言”一句。

(《峄山碑》里的“廿”)

清代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廿,锴本‘省’下有‘多’字。臣锴曰:‘古来书二十字从省多,併为此字也。”宋人题开业寺碑有‘念五日’字,亭林曰:‘以廿为念,始见于此。’杨用修云:‘廿,韵书皆音入,惟市井商贾者音念,而学士大夫亦从其误者也。’”

徐灏《段注笺》:“戴氏侗曰:‘廿,二十切;卅,三十切。’盖二十、三十急言之,合为一音耳。俗呼若‘念’,盖二有尼至切之音,又转为念也。”桂馥《说文义证》引《窜斋随笔》:“今人书二十字为廿,三十字为卅,四十字为卌(读xì),……廿音入,二十并也;卅音先合反,三十之省便,古文也;卌音先立反,数名,今直以为四十字。”

“廿”读作“念”,最早来源于大众,最终成为标准读音。

廿的用法一直都是它的本义二十。唐代李贺《公无出门》:“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颜回是孔子的弟子,31岁就逝世了。所以李贺有这样的诗。

(孔子和颜回)

廿的小篆写法如图:

(廿的小篆写法)

3、(咠十)(GBK无此字,只能描述字形)。读jí。《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左咠右十),词之(咠十)矣。从十,咠声。”形声字。本义是集,汇聚。桂馥《说文义证》:“‘词之(咠十)矣’者,《诗·大雅·板》文,彼作‘辞之辑矣’,《传》云:‘辑,合。’案:《广韵》、《玉篇》、《五音集韵》并引作‘词之集矣’。馥谓当云‘集词也’。《诗》:‘螽斯羽,揖揖兮。’《传》云:‘揖揖,会聚也。’

现在版本的《诗经》里,这句诗写作“辞之辑矣。”即政令齐备或政令汇聚。

亦有抄本《毛传》称:“辑,和也。”那么,(咠十)的意思就是和谐、和缓,可作参考。

为什么从“十”呢,因为十,是“数之具”,个位基数之完备。依照另本《毛传》之义解释成和谐,也说得通。好在,(咠十)不是常用字,可暂不深究。

(咠十)的小篆写法如图:

((咠十)的小篆写法)

4、卅(《说文》字形本作十字左右下部各有一个小十,这里依现代通行写法写作“卅”)。读sà。《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卅,三十并也。会意字。本义是三十。其造字方法与廿相同。可以看字形演变:

(卅的字形演变)

就是三个“十”字合在一起,代表三十的意思。韩愈《孔戣(kuí)墓志》:“孔世卅八,吾见其孙。”现代汉语也常用,比如“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浮雕)

此外,卅还作量词。贝八十枚为一卅。明代扬慎《稗史》:“滇人谓贝八十枚为一卅。”

卅的小篆写法如图:

(卅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378,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说文解字》第378课:古人怎样创造了“廿 卅 卌”这些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说文解字5彳部和辵部

说文解字5彳部和辵部

...缰绳的小铜棒。 卫(衛)(wei4):围绕城邑巡逻守护。古人称绕城巡逻为“韋(韦、围)”;称警戒护城为“衛(卫)”;称警戒河界为“巡”;称有目标的巡视为“逻”。后(後)(hou4):脚被捆绑的战俘或奴隶,缓慢而不...

2016-02-29 #经典句子

说文解字:汉字“胤”为何意?为何用在皇家名字中?

说文解字:汉字“胤”为何意?为何用在皇家名字中?

...皇家名字中?本文通过对汉字“胤”的分析,来一块学习古人的起名文化。下文以“赵匡胤”以及康熙皇帝儿子的名字进行举例授课。“胤”字的拆分:胤(yìn)字,可以把它分为3部分:外面像一个“儿”,中上部是一个“幺”...

2014-05-13 #经典句子

《说文解字》第29课:乌鸦为什么又称为“孝鸟”?

《说文解字》第29课:乌鸦为什么又称为“孝鸟”?

...全是同样的内容,还是一位朋友在后台的留言基本说出了古人的想法,他的留言如图:这可能也只是一种猜想,但我们应当相信古人的确是不停地探索与发现自然。因此,我们继续我们的枯燥识字课程,今天要解说的是这6个汉...

2023-08-28 #经典句子

德育教学相结合 七中金融中心学校“说文解字”活动树立学生文化自信!

德育教学相结合 七中金融中心学校“说文解字”活动树立学生文化自信!

...的学习小组介绍了“上”字在不同朝代的历史演变和它在古人文化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七年二班的学习小组对与“木”字相关知识的研究所获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精彩呈现。七年一班的学习小组对“德”字在不同传统文化流派、不...

2018-02-26 #经典句子

文和字的区别你知道吗?春风说文解字第二期

文和字的区别你知道吗?春风说文解字第二期

...最高的,至高无上的含义。什么什么切,就是读音,这是古人注音的方式,叫做反切法,和我们的现在的拼音有所区别。值得注意的是,说文解字中,主要以小篆这种字体对文字进行解释。我们汉字的演变,大致的脉络是甲骨文...

2011-05-21 #经典句子

德育教学相结合 七中金融中心学校“说文解字”活动树立学生文化自信

德育教学相结合 七中金融中心学校“说文解字”活动树立学生文化自信

...的学习小组介绍了“上”字在不同朝代的历史演变和它在古人文化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七年二班的学习小组对与“木”字相关知识的研究所获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精彩呈现。七年一班的学习小组对“德”字在不同传统文化流派、不...

2007-12-21 #经典句子

《说文解字》第158课:汉代有官“执金吾” “吾”是什么意思?

《说文解字》第158课:汉代有官“执金吾” “吾”是什么意思?

...小篆时才转为从口,显然“哲”字最早的写法是“悊”,古人没有大脑的概念,认为心是思维器官(《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并作为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称,心亦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代名词,比如:用心。悊的本义...

2011-07-28 #经典句子

《说文解字》第48课:你知道“猕猴桃”在中国古代叫什么吗?

《说文解字》第48课:你知道“猕猴桃”在中国古代叫什么吗?

...“栩”,作为植物讲时,就是柞木,柞木的样子如图:但古人也没有把这个音对照的植物肯定下来,因为《庄子.齐物论》里又称“狙公赋芧”,成玄英作注疏说:“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指的是橡子。橡子的样子如图:...

2008-04-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