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转一篇《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白话译文 对于新学信士很有帮助

时间:2010-08-29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作者不详,成书不晚于晋魏。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道教称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经仙人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作者不详,成书不晚于晋魏。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道教称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经仙人转传,为葛玄所得,笔录而传之于世。即葛玄曰:“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因而《清静经》被认为是三国时葛玄依托之作。

网上翻找看到此文,通俗易懂,很适合新学《清静经》的信士,所以转发分享给大家做个修行参考。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老君说:“大道没有形态虚实,但生育出有虚实形态的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没有情感起伏,却能让日月升降更替】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大道没有名字,而能成住坏空有名的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就叫“道”】夫道者有清有浊,【道的状态有清和浊】有动有静。 【有动和静】天清地浊, 【相对天地来说一清一浊】天动地静; 【一动一静】男清女浊, 【相对男女也是一清一浊】男动女静。 【一动一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从本源分离衍流到表末,从而生出世间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清是浊的本源,动是静的基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人能常清静,那么天地人即是一体】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的思想喜欢清晰,但被心情干扰】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人的心情喜欢安宁,却被欲望牵引】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经常遣散一下欲望那么心情自然安宁】澄其心而神自清。 【清理一下心情,思想自然清晰】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自然就不会生起各种欲望,贪心,嗔恨,痴迷也就消灭了】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而无法做到这个,也就是因为没有清理心情,没有遣散欲望】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能遣散欲望的人,向内观察自己的心,发现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向外观察形状,发现并没有一个所谓形状】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再看身外的物体,并没有所谓的有物有体】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这三者都能悟透,就会认识到一切物相等同虚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再观察空相,发现空相也是一种妄识,并没有所谓的相被空了。】所空既无,无无亦无;【这个所空被空既然是一个假像,那么认为其为假像这本身也是一个假像。】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当这一切的假像妄识都不存在了,心境就无比安宁】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最后安宁到根本不用觉察自身的安宁状态,也没有去追求安宁的欲望,这样怎么可能再生出欲望?】欲既不生,即是真静。【欲望既然再也无从生起,就是真正的安静了。】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以真正安静清晰的心来接人待物,这样的心才是我们的本心本性。一直如此行事就会一直安宁,从此就清静了,秉持这个清静的心,就会渐渐体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既然入了真道,可假名为得道,虽然名为得道,其实什么都没有获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为了教化其他人,才起个名叫“得道”。能悟解这篇经的人,就可以传播经中真理】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老君说:上等智慧的人没有争斗之心,下等智慧的人才好争斗】上德不德,下德执德。【真正有道德的人,内心清净并能包容,不会教条性的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和别人,而自认为有道德的人才去执着道德标准。】执着之者,不明道德。【这些执着规范和标准的人,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众生所以不能体悟真正的大道,是因为有错误的认识,】既有妄心,即惊其神;【这些错误的认识,就能猛然牵动心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惊动了心神,就会执着在所思的事物上】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执着在事物上,也就是对事物产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贪求的本身就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烦恼和错误的认识,让内心忧虑让身体痛苦】便遭浊辱,流浪生死。【于是心就受到玷污,产生生死轮回。】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经常沉溺在苦海中,永远不会体悟真正的大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这个永恒的真道,悟解的人能自身体用】得悟道者,常清静矣。【能悟道的人,心一直是清静的】

原作者:火龙 绵阳。原创声明:内容均是源于对经文的理解以及实证感悟,欢迎讨论,随喜分享。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转一篇《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白话译文 对于新学信士很有帮助》,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7伤暑脉证并治第七原文白话注解对照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7伤暑脉证并治第七原文白话注解对照

东汉南阳张仲景 著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文注解伤寒杂病论卷第五伤暑脉证并治第七伤暑肺先受之,肺为气府,暑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汗出,神昏,气短,竹叶石膏汤主之。[译文]暑气所伤,肺最先受到伤害,肺是气...

2023-02-06 #经典句子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1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原文白话注解对照原创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1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原文白话注解对照原创

...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白话注解说明本人是民间中医爱好者,在学习中医经典中发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非常好的一个珍贵版本。南阳医圣祠里的镇馆之宝就是白云阁《伤寒杂病论》(与...

2022-12-28 #经典句子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3六气主客第三原文白话注解对照(原创)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3六气主客第三原文白话注解对照(原创)

东汉南阳张仲景 著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文注解民间中医爱好者 @故乡的云 整理注解张仲景46世孙 张绍祖 献书桂林罗哲初 手抄据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第2版伤寒杂病论卷第三六气主客第三问曰:六气主客何以别之?师曰...

2023-06-24 #经典句子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6温病脉证并治第六原文白话注解对照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6温病脉证并治第六原文白话注解对照

...黄汁,与百合汁,更上火,令沸,温服一升 ,日三服。白话注解说明本人是民间中医爱好者,在学习中医经典中发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非常好的一个珍贵版本。南阳医圣祠里的镇馆之宝就是白云阁《伤寒杂病论》(与...

2023-06-24 #经典句子

李白最具浪漫色彩的一首诗 梦游天姥山 白话译文

李白最具浪漫色彩的一首诗 梦游天姥山 白话译文

海上人谈瀛洲,波涛浩淼难寻求。越人说天姥山,云霞隐约或可见。天姥山与天相连,横过天际,气势遮盖五岳,掩住赤城。天台山四万八千丈,山势巍峨险峻,似要向东南倾倒。于是,我忽然梦见了吴越,一夜飞渡了镜湖月。...

2015-11-12 #经典句子

司马迁《史记》11句财富千古名言 富有哲理

司马迁《史记》11句财富千古名言 富有哲理

...记》原著,不精通文言文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可以先读白话本《史记》,然后再读原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套书可以说是白话本《史记》中的精品,已畅销数年之久。《史记》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读完后...

2023-01-22 #经典句子

译论|王向远:从“归化/洋化”走向“融化”——中国翻译文学译文风格的取向与走向

译论|王向远:从“归化/洋化”走向“融化”——中国翻译文学译文风格的取向与走向

...多使用的是“欧化”和“西化”。例如傅斯年在《怎样做白话文》中提出要创造一种“欧化的国语”。[3]翻译理论界也有更多的人(如余光中等)使用“西化”一词。1980年代以后,随着翻译研究的兴起,在翻译的文化取向方面,出...

2023-08-02 #经典句子

白话版《史记》 文章不失原文意味 打开你的历史视野

白话版《史记》 文章不失原文意味 打开你的历史视野

...记》原著,没有相当的文言文功底很难读懂。因此,先读白话版《史记》,读通了再去读原著,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套书可谓白话版《史记》中的精品,已畅销数年之久。1校点权威 校勘精准本书以业界权威的金陵书局版本为...

2023-06-1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