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大圣人?就因为别人用他半部论语就可治天下吗?

时间:2010-04-04

那么孔子在后世心目中地位这么高到底是不是因为他的这部论语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孔子的故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读书时,学到《论语》这篇课文的那节语文课,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老师对孔子的评价,说他是大圣人,而且还会听到赵普对宋太宗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话。那么孔子在后世心目中地位这么高到底是不是因为他的这部《论语》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孔子的故事。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县人(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生平要从他的祖辈说起。孔子的先祖是宋国贵族,因避祸而来到鲁国。孔子幼年生活十分贫苦,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担任过管理牛羊的“乘田”和管理仓库的“委使”,在此期间体验了当时底层的社会生活,受尽了白眼对待。他在30岁聚众讲学创办私学,中年以后担任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等职,后来辞官后四处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和思想。

孔子的主张主要体现在论语中的“仁”、“礼”、“中庸”这三个部分,我们分别说说这三部分的重要思想以及他当时的教育思想对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说说“礼”的思想。

孔子很重视“礼”的思想,他认为礼的实施会使各种关系达到“和”的境界,会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与稳定。所以他一生中都在呼吁人们约束自己,严格按照利益来规范自己,并且提倡统治者严格按照理限制人们的行为,以便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协调状态,使整个社会呈现稳定和谐的局面。

然后是“仁”, “仁”的思想在孔子的社会思想中尤为突出。在孔子看来,“仁”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相处所应该具备的美好品德。他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认为只要大家都恢复了周礼,那么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与此同时,他还说了“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恭敬,宽厚,诚信,谦让,互惠等等,但孔子讲的人并不是普遍的只是把人局限在贵族阶段。不过孔子曾做过一些低贱工作,对人们的疾苦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它的“仁”也包含了“博施与民”,“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进步因素,有着同情下层人民的意思。孔子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把“仁”和“礼”结合起来,运用到社会实际中。

在孔子看来,礼是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而仁则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两者结合起来,礼具有的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而仁人们自觉的基础上提高人们克己复礼,执行礼的自觉性,以礼的准则,以仁的自觉付礼,二者相得益彰。

再然后就是他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方法论基础,并贯穿于孔子思想实践全过程。鲁迅先生曾经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这里面其实就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对立两极中取得适中或适度。

不过遗憾的是孔子把某些问题绝对化了,他在推行自己主张的时候,始终要求人们恪守中不准过和不及。以理智与理智中这样走向辩证法的反面,使得他在当时社会中到处碰壁。

最后就是他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他第一个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提倡有教无类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在学习上倡导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学习时不忘复习——“温故而知新”,要学思结合,融会贯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且最重要的是孔子对后世的贡献,不仅如此。我们崇尚的《诗》、《书》、《礼》、《易》、《乐》、《春秋》这些儒家经典都和孔子的修订、整理有关。

给我们留下这么多文化遗产的孔子,自然是担得起“大圣人”这个称号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大圣人?就因为别人用他半部论语就可治天下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读《论语》 走近孔子 天不生孔子 万古如长夜

读《论语》 走近孔子 天不生孔子 万古如长夜

...出来,就是一部很厚的文化史了!那么,中国儒家的这位大圣,也给世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非物质遗产:在做人上,孔子告诫我们“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做事上,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上,孔子...

2012-03-16 #经典句子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您可能真不理解孔子这句话!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您可能真不理解孔子这句话!

...?前言#论语解读#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颜渊曾经问大圣人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说只要每个人都做到了克己复礼的功夫,全世界都会回...

2023-05-21 #经典句子

孔子骂了一句脏话 却成了千古名言 很多现代人还用作自己口头禅

孔子骂了一句脏话 却成了千古名言 很多现代人还用作自己口头禅

...这样的人我还责备他干嘛?可以说这样的话从孔子这样的大圣人的口中说出已经是相当的重了,甚至可以说孔子没有和其他任何的门生说过这么重的话。但其实并不能证明宰予就是一个庸人,反而能够看出孔子对宰予的重视。以...

2023-09-17 #经典句子

《哀公问政》中孔子的名句以及思想

《哀公问政》中孔子的名句以及思想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都是一个道理。孔子讲到,天下普行的大道有五种,实行这些大道的美德有三种:“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

2023-06-24 #经典句子

此人是周文王伯父 抛弃周礼遵从蛮夷 为何孔子会对其无比赞美?

此人是周文王伯父 抛弃周礼遵从蛮夷 为何孔子会对其无比赞美?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意“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意。”秦伯,姓嬴,赵氏,名任好,秦德公之子,也作秦谬公。乃周文王之大伯父,周文王之父季历的大哥。其名誉,为孔子,司马迁称道也。“太伯作吴,高让雄图!”乃...

2016-04-21 #经典句子

最敢跟孔子较真的学生?气得孔子骂出两句千古名句 最后很有出息

最敢跟孔子较真的学生?气得孔子骂出两句千古名句 最后很有出息

...。所以孔子招生很是成功,杏坛讲学,三千弟子,桃李满天下。孔老夫子讲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良恭俭让,哪个不知哪个不晓。但孔子在教学生涯中竟然被一个学生气得爆了粗口,骂出千古名句;但就是这个学生,平日里...

2016-05-31 #经典句子

对弟子正在气头上的孔子说出一句话 竟被后世广为流传?

对弟子正在气头上的孔子说出一句话 竟被后世广为流传?

...说的也不过是一句气话。孔子的价值观始终是仁,他关心天下苍生鼓励政治抱负,但是任何政治抱负始终是为了苍生的幸福而存在,孔子整理了周朝所开创的礼乐文化,重新定义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的一...

2020-03-04 #经典句子

美人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 孔子说了句名言 谁知让她被骂了两千年

美人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 孔子说了句名言 谁知让她被骂了两千年

...年,56岁的孔子来到的卫国,不过孔子早就说过一句名遍天下的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卫灵公并不认同,并且南子作为一个女人,却非常有政治才能,在很多事情上面很聪明,能够给自己出谋划次,所以,他对孔子不怎...

2023-12-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