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国古代文学详谈:汉代散体大赋形式上的特点 东汉抒情小赋

时间:2010-03-28

秦末的农民起义战争,秦亡后的楚汉战争,使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汉代散体大赋在形式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和东汉抒情小赋的成因与特点。

秦末的农民起义战争,秦亡后的楚汉战争,使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汉帝国建立之初,经济萧条,民生疾苦。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纯一色四马驾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

经过四、五十年的休养生息,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社会经济获得空前的繁荣。当时是“非遇水早,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察、庚尽满,而库府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物产丰富,商业经济繁荣,整个统治阶级过着极其富饶的生活,开始走向奢侈。他们建京都,修苑园,盖宫殿,饮酒、歌舞、打猎、游佚,追求各种奢华享乐的生活。

统治者为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以名利鼓励文人写“润色鸿业”,粉饰太平的文章。于是一般文人便“朝夕论思,日月献纳”,大量歌功颂德的赋便应运而生,形成辞赋空前繁荣的局面。

汉代大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帝王贵族的生活。为了迎合封建统治者的趣味、爱好,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作者便尽量堆积辞藻,作铺张扬厉的描写,最后则加上一点劝谕的意思。从形式上看,汉大赋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结构上的特点。首先,在赋文之前,常有序言,以说明作赋的原因和主旨,如班固的《两都赋序》。其次,赋文本身可分为首、中、尾三部分。首,往往以赋中人物的简单对话,介绍事情的缘起一般起“引子”的作用。如《七发》的开头。

中,是作品的主要内容。一般由赋中某个代表人物的高谈阔论组成。如《子虚斌》便是子虚的独白,是他向乌有先生、亡是公夸耀楚王游猎云梦的盛况。在有些作品中,是以“主”、“客”各自的大段夸耀组成,也有的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

尾,也有不同的情况。在主客问答的赋中,必然是以一方向另一方表示心悦诚服而结束。如《上林赋》的结尾;“于是二子揪然改容,超若自失,逡(qun)巡避席,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谨受命矣。’”有的则在最后以诗作结,如张衡的《两都赋》;有的则采取楚辞的“乱曰”、“辞曰”作为结尾,如王文考的《鲁灵光殿赋》、扬雄的《甘泉赋》等。最后,汉大赋一般以半文半散的句式构成。问答体大致首、尾用散文,中间部分是韵文;非问答体往往首用散文,中间、结尾用韵文。

二、创作手法上的特点。其一,描写事物,面面俱到,以求穷形尽相。如《子虚赋》写楚之云梦泽,则从山、石、土、水、木、东、南、西、北、中、上、下、左、右各个角度作详尽充分的描绘。其二,通过大力的夸张、类比,铺叙所描写的事物。其三,大量使用排比、对偶的技巧来组织艳辞华句,层层铺垫,造成波澜壮阔的场面和充沛的气势。

三、语言上的特点。文采华丽,辞藻丰富。往往是罗列名词,堆积辞藻,形成“词虽丽而乏情,文虽新而少质”的缺点。

东汉后期抒情小赋的成因及特色何在

东汉中叶以后,汉赋发生了新的变化,由散体大赋逐步转变为咏物、抒情的小赋。这种小赋,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体制、风格都与汉大赋迥异。这种变化,无疑是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所造成的。

东汉后期,社会异常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争斗十分激烈。外戚、宦官争权,政治腐败,上层统治者奢侈成风,横征暴敛,终使社会动乱不定,民生凋敝。面对这样的现实,文学家不能不有所感受,对于帝国的统治已无功可歌,无德可颂了。

文人的写作态度也与过去大不相同,他们用抒情写物的小赋来反映社会现实,讥刺时事。开始这一转变的作家是张衡,接着是蔡邕、赵壹、祢衡等人。张衡的名作《归田赋》,通过描写田园的蓬勃生机和田园生活的乐趣,米反衬官场的污浊腐朽,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比张衡稍后的赵壹,在《刺世疾邪赋》中以犀利的语言、愤激的感情,揭露、抨击了东汉末年的黑暗现实,指出这些邪恶现象的根源就是执政者的昏庸不贤,表现了作者愤世疾恶,坚守节操,决不同流合污的坚强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总的说来,抒情小赋具有以下的特色:

一是作者敢于针贬现实,揭露、抨击当时的种种黑暗现象。

二是言辞辛辣幽默,揭露与抒情往往融为一体,感情强烈,气势感人。

三是一反大赋的板滞、典丽的模式,小赋风格疏朗、平易、显露,而又生动形象。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国古代文学详谈:汉代散体大赋形式上的特点 东汉抒情小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文学基础笔记:抒情小赋

古代文学基础笔记:抒情小赋

1、小赋的特点在内容上侧重咏物和抒情, 在形式上篇幅较大赋短小,不用问答体, 通篇用韵文,个别的也用楚辞体句式。小赋同大赋有明显区别,比较接近骚赋,但它在内容上也有侧重咏物的,并且多不用楚辞句式,因此与骚赋又有...

2014-08-22 #经典句子

诠释《汉赋》与魏晋南北朝《骈文》

诠释《汉赋》与魏晋南北朝《骈文》

...《二京赋》等。第三阶段从东汉中叶到汉末,赋体是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是抒情小赋出现的标志。抒情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形式上不用对问,...

2023-11-05 #经典句子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到底是怎样的?它有七类在历史中最出名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到底是怎样的?它有七类在历史中最出名

...并吸取了 荀子 《赋篇》的体制和纵横家的铺张手法。有小赋和大赋两种。小赋多为抒情作品。大赋多写宫观园苑之盛和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绮靡富丽,为当时统治者所喜爱。汉赋的内容可分为五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

2023-07-30 #经典句子

成考语文古诗词学习建议 难点 重点和分类

成考语文古诗词学习建议 难点 重点和分类

...用主客对答形式。赋的分类: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騈赋,文赋。(3)比兴:比兴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诗词中运用很多。比:“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往往连用,简单的说,比兴就...

2023-12-29 #经典句子

中国古代文学详谈:离骚的艺术成就 它对后世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详谈:离骚的艺术成就 它对后世的影响

今天来和大家聊一下《离骚》在艺术上有何重要成就。 屈原的作品开创了我国抒情诗的光辉起点,特别是他的《离骚》,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 一、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离骚》中,诗人把最丰富生动...

2023-10-29 #经典句子

文人为何以花鸟鱼虫作赋?经学衰微影响下 繁盛的魏晋动物赋

文人为何以花鸟鱼虫作赋?经学衰微影响下 繁盛的魏晋动物赋

...发自内心的感激。在经世致用的汉代,这类咏动物的抒情小赋的出现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但此种体物以言志的赋在魏晋大量出现。综上所述,汉代动物赋作为动物赋发展史的起点,在题材内容、物我关系、咏物模式等方面集前代...

2008-09-11 #经典句子

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名取自古诗句 作者和“江郎才尽”成语有关

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名取自古诗句 作者和“江郎才尽”成语有关

...字取自于南朝文学家江淹创作的一篇名叫《别赋》的抒情小赋。此赋以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环境烘托气氛、情绪渲染、心理刻画等艺术方法,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游宦、道士、情人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反映出齐梁时代...

2007-11-17 #经典句子

张衡并非仅是一个天文学家 他更像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鬼才

张衡并非仅是一个天文学家 他更像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鬼才

...在当时以赋为主的汉代,他的赋相当出色——他对大赋和小赋也均有贡献,一方面创制了“大赋之极轨”,另一方面又开“抒情小赋之先河”。除却在汉赋之上的贡献外,张衡还创制了新体七言诗,在文学之上的造诣可谓是极高...

2023-12-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