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我国著名散文家梁实秋先生传奇的一生 始终坚持自我 不随波逐流

时间:2009-11-26

他便是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光绪二十八年腊八节──民国七十六年,名治华,字实秋,号均默,以字行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他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评论家、辞书学家、翻译家,华人世界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寄籍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出生于京师(现北京市)。他便是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光绪二十八年腊八节──民国七十六年),名治华,字实秋,号均默,以字行。另有笔名子佳、秋郎、程淑、希腊人等。梁实秋的创作以散文最高,风格旷达,幽默风趣,读者广泛,影响很大。

梁实秋的祖父梁芝山是河北沙河人,官至四品。父亲梁熙咸原籍河北大兴县,幼年孤苦,幸好被梁芝山领养。梁芝山卸任北归时,曾在杭州停留,期间恰逢乡试,梁芝山为使养子参加考试,将梁家的户籍改为浙江钱塘。梁实秋的父亲梁熙咸毕业于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期学生,对金石、小学,颇有研究,供职于京师员警厅。

1903年1月6日,梁实秋出生于北京内务部街20号。梁实秋有11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上有3个兄姐,下有7个弟妹。

1915年夏,梁实秋考入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即今天清华大学的前身),在校期间,与好友闻一多合作发表了《冬夜草儿评论》一书,得到远在日本的郭沫若来信称赞,与创造社结下了短暂的友谊。五四运动爆发后,梁实秋是学校运动积极分子,但因其与章宗祥之子同寝室,看到室友受到牵连并在不久后害病死去,使梁实秋开始反思群众运动的弊端。

1923年8月,梁实秋前往美国留学,在科罗拉多泉的科罗拉多学院学习。1924年夏,从科泉毕业后前往哈佛大学,途中在芝加哥与闻一多、罗隆基、何浩若、吴景超、时昭瀛等共同发起了国家主义团体“大江会”。梁实秋在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西方文学和文学理论,受到欧文·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的影响;获得哈佛大学英文系哲学博士学位。

1926年梁实秋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后改为国立中央大学)、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1927年,他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

1927年到1936年间,梁实秋先后发表了数篇文学论文,表现了欧文·白璧德的影响,阐述了他对文学的中心思想,即只有人生和人性是文学应当的主题,因此引发他和鲁迅的论战,及左翼作家的围攻,论战主题包括“文学的阶级论与人性论”、“第三种人”、“硬译”等多个话题。梁实秋坚持将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和文学观,否认文学有阶级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的苏俄“文艺政策”。被鲁迅批评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同时,梁实秋也翻译了《潘彼得》、乔治·艾略特的《织工马南传》、《尘世情缘》以及艾蜜莉·勃朗特的《咆哮山庄》等。

七七事变之后,梁实秋只身前往后方。抗日战争时期曾居住在重庆北碚雅舍,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编译馆编纂。1938年,梁实秋在其编辑的重庆《中央日报》副刊《平明》上发表类似发刊词的《编者的话》,其中写到:“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此言论被批判者称为“抗战无关论”,梁实秋再次受到左翼文人的抨击,在重申其抗战材料“最为欢迎”、其它材料“也是好的”两个观点后不再应战。

1949年5月,梁实秋移居台湾,先后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长、大同大学董事。1967年,梁实秋自1930年开始规划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大型计划终告完成,他因此以一人之力首次完成整部全集的翻译而著名。 此后,梁实秋开始又一项巨大的写作项目——以中文编写一部全面的英国文学史,1979年完成此三册本的著作,同时还有三册的中译《英国文学选》。但梁实秋作为文学家的声誉则主要来自于他在1940年至1986年之间写成的数百篇关于日常主题的散文,以《雅舍小品》为名结集出版。

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病逝于台湾省台北市。11月13日死讯传到美国时,华文作家一片哀戚,尤其是刘墉和当时在美国讲座的余光中。刘墉甚至把此事情写进自己的作品,收录在《超越自己》一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我国著名散文家梁实秋先生传奇的一生 始终坚持自我 不随波逐流》,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散文家梁实秋十句佳话 句句唯美又富含人生哲理 读完你喜欢吗?

散文家梁实秋十句佳话 句句唯美又富含人生哲理 读完你喜欢吗?

...家便是鲁迅。梁实秋同样大名鼎鼎,他是我国现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尤以研究莎士比亚戏剧最为权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梁实秋的十句佳句,相信读完一定爱上他的文字。“梁鲁论战”前,鲁迅早已家喻户...

2022-12-06 #经典句子

梁实秋:散文的睿智与优雅源于无忧无虑的生活

梁实秋:散文的睿智与优雅源于无忧无虑的生活

梁实秋,著名的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是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老舍先生认为,诗歌和散文的区别在于原创性和构图。散文虽然是由词的排列构成的,但他也研究写作的技巧。不同作家的散文因其写作技巧的不同而具有不...

2023-07-17 #经典句子

梁实秋《闲暇处才是生活》 一本充满生活乐趣的散文

梁实秋《闲暇处才是生活》 一本充满生活乐趣的散文

...的道理,但愈是简单的道理往往愈难参透。精选了梁实秋先生生活类文字的精品散文集,最具有生活气息的文章,如《雅舍》、《书房》、《下棋》、《喝茶》、《读画》、《散步》、《远行》等,文笔清新,引经据典,散文涵...

2009-09-10 #经典句子

励志青春 人文情怀 作家梦情真的将人生活成了传奇|邹相

励志青春 人文情怀 作家梦情真的将人生活成了传奇|邹相

...(2019/3/28于郑州)作者简介:邹相,祖籍河南光山,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河南青少年作协副秘书长,郑州市作协理事,党的生活书画院副院长,河南少林书画院副秘书长。先后出版《禅心...

2023-11-27 #经典句子

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③

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③

...研究价值。罗孚先生的散文是别具一格的,他是香港众多散文家中引人注目的一家,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论者指出:罗孚先生散文“以史料的丰富和准确,见识的精当和新颖,叙述的晓畅和有趣为 特点,在可读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015-07-05 #经典句子

浙话《天真之笔》开排 再现一代文豪革命烈士郁达夫

浙话《天真之笔》开排 再现一代文豪革命烈士郁达夫

...诗,具有相当高的文学天赋,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像郁达夫这样,既留下大量极富才华与个性的文学作品为人们所传诵,同时又因其特殊复杂的人生经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扼腕叹息...

2023-07-25 #经典句子

双语|梁实秋:学英语不能死抠语法书!

双语|梁实秋:学英语不能死抠语法书!

...老师说 死抠语法书是很多人学英语的一大通病,梁实秋先生这篇短文在语法问题上极具参考价值!英语·英文文法作者:梁实秋译者:张培基略谈英文文法A Little Chat about English Grammer三百多年前,英国没有讲英文文法的书。英文...

2023-10-18 #经典句子

梁实秋很讽刺人的语录 让人读完后 都沉默了 发人深省!

梁实秋很讽刺人的语录 让人读完后 都沉默了 发人深省!

...这段语录,可以说这又是人类值得讽刺的一面,忙忙碌碌一生,到底何为?多少人都是早起晚睡,比蚂蚁和蜜蜂活得还勤奋,还困苦。难怪很多人羡慕做一棵树。就如三毛的来生树一样,三毛说,“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

2016-04-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