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散文:苍山溪水踏歌行

时间:2009-09-06

我曾经对他乡人坦言,我们那儿的音符属于超级乡土,进而,我红着脸赶紧补充一句,但江边上纤夫们一声接一声的川江号子,激昂、高亢,淹没过江水的咆哮,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8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文/王建平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上篇·久远的歌

天下的苍溪人无比欣慰,因为我们的家乡,自古以来从不缺少诗词歌赋。

我曾经对他乡人坦言,我们那儿的音符属于超级乡土,进而,我红着脸赶紧补充一句,但江边上纤夫们一声接一声的川江号子,激昂、高亢,淹没过江水的咆哮,直击人的末梢神经,助长嘉陵江的灵动与大山的张扬。

从史料考得,史上用诗词描绘苍溪景色最多的是唐朝。杜甫莅临苍溪时写了《送客》,元稹《流寓苍溪寄扬州兄弟》,岑参《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韦应物《泛嘉陵江至苍溪境题》,刘沧《宿苍溪馆有感》,宋代陆游《梦至苍溪二首井序》,文同《少泊苍溪山寺》等都记录了苍溪山水与人文历史,细读起来,心潮起伏。在1000多年前我们的唐诗宋词就没有冷落过一个叫苍溪的地方。

地灵人更杰。让事实说话。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我们全县只有二十八万人口,就有近三万人高呼同一口号:“打过嘉陵江,迎接党中央!”青年男女不去卜卦求来世,而是扎脚挽袖,跌跟匍趴争当红军。据统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烈士名册中就有二万多是苍溪县人。后来,从幸存者中走出了3位省委书记、6位中央委员、18位共和国将军……

天下太平了,没到过苍溪的人发出惊叹,“苍溪县,牛!苍溪县城一定很大吧!”话很屌,面对屌语,他身边的苍溪县或到过苍溪县城的人说不定会心一笑,然后回答一句:“大个屁,三条巷子一条街,东街跌跤子,西街捡帽子。”还有不怕丢脸面的苍溪人紧接幽上一默:“苍溪县城大得很哟,一支烟可在苍溪县城的街上抽两个来回……”苍溪人真直率,我幼孩时期,眼目中的县城就是那样。

绕城而过的嘉陵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嘉陵江,在家乡贫瘠苍凉的岁月里,残月稀星下,静幽幽流淌、笑盈盈伴人入眠,述说着两岸的故事。河对岸十多公里外近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俗称“河西”,那时流传一首歌谣:“点儿低,过河西,红苕叶子两筲箕,说话一个猪声气……”歌谣是那时河西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注:当红苕叶子在红苕藤藤上长得郁郁葱葱时,农妇们大背大背地摘回家,经过选择、切细、水淘、过滤、短时高温臜煮、最后打捞出锅浸腌在木桶、水缸、水池里,上面压上石头,盖上盖,两三日便发酵成酸味,一批接一批轮番加工,用于人和猪大半年食用)。在嘉陵江上游,有一个石门乡,是苍溪出山歌的地方。那里的石山特别多,坊间有人戏谑过在山崖打石头的石匠,说:“养儿不学石匠,成天孤在岩上,抬眼去望婆娘,一锤打在手上……”石门山歌《栽秧歌》:“秧苗下田黄又黄,贤妹双眼盯情郎,暗送秋波定情义,明天去赶石门场……”石门山歌《薅秧歌》:“六月天气似火烧,郎帮幺妹把秧薅,不怕汗水湿衣裳,只想以后打私交……”石门人每逢节气还有对歌习俗。一边问:“啥子出来高又高?”那边答:“高梁出来高又高。”一边问:“啥子出来像镰刀?”那边答:“稻谷出来像镰刀。”……现在想来,当年石门山乡虽十年九旱,在没有温饱的日子里,仍旧一代代地传承山歌,让后人叹观止。

距县城百里之遥的东溪高坡一带,那里山连山,山重山,山峰入云端。青年时代因工作需要,我在那一带呆过几年。“山到底有多高?”有人戏言:“山有多高不好说,反正帽儿要望落。”有民歌唱道:“大梁山谷水清清,弯弯绕绕谷中行,我与情哥山对山,要爬三天才见到人……”

下篇·振兴的曲

中国的《半月谈》杂志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特刊里评述:“当小岗村十八户农民‘趁着夜色,走进那座破败的农家茅屋时,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普通的冬日夜晚,其实正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黎明’,是他们‘催生了中国农村一轮大变革,孕育了后来改变亿万农民命运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过后不久,四川广汉县农村开始学起了小岗村。穷则思变,四川北部的苍溪人也闯入了农村改革前列。

上世代八十年代初苍溪地方政府探索出改变山区穷日子的“山歌”——开创出“庭院经济六个一”的雏形,即:“每户力争实现一个一亩的经济园;一口机压或电动提升井;一口100立方米的水池;一口沼气池;一个石板或水泥院坝;一条进出硬化路。”后来经历了庭院经济的“五小”、“一院三子”、“六个一+三配套”、“三规四改”、“庭院经济+庭院文化=小康”等建设阶段,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庭院经济与乡土文化、群众性文化、四级文化阵地建设、生态乡村旅游“四结合”的新型文化形态,当下,苍溪在谱写美丽农村新篇章,一个新型的农村模样不仅让人的思绪产生裂变,而且又一次丰富了中国的汉语词典。

今年三月下旬,我们穿越了苍溪近十个乡镇,拉开了一次文化行走,收集、阅读到了苍溪农村改革的“活化石”——记录改革行进的历史资料,看到了实物。其中有多幅国家领导人来苍溪走访农村改革前沿的珍贵图片,还有记录改革进程的歌谣、唱词与歌曲。文字多为方言,并不华丽,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传播。摘抄如下:

《庭园经济技术歌谣》:“要得富,栽果树,翻番致富靠得住,请你快快栽果树,栽果树,学技术,有技术果树就是摇钱树,没技术果树就是杨槐树……”

《脆香甜柚四字歌》:“水墨苍溪,醉美梨乡,雨沛热丰,宜于柚长……核细肉丰,质脆化渣,酸甜适度,味如琼浆……清燥润肺,健胃消食,止咳化痰,补气清肠……脆香甜柚,苍溪特产,享誉世界,指日可望。”

《苍溪乡村振兴“百子歌”》分5篇。

1,产业兴旺篇:“这点子,那点子,产业兴旺有路子,苍溪梨,老牌子,庭院经济起步子……”

2,生态宜居篇:“金窝子,银窝子,生态宜居福窝子……山顶戴上绿帽子,山腰拴着钱袋子,山脚就是粮囤子……”

3,乡风文明篇:“说其子,道其子,乡风文明样板子……二杆子,二混子,浪子回头换金子……”

4,治理有效篇:“你说子,我说子,治理有效是尺子……财务公开账本子,群众称赞举坨子……”

5,生活富裕篇:“……乡村振兴车轮子,绿色发展牛鼻子……不忘初心做赤子,牢记使命当骄子。”

歌曲:《苍溪是个万宝山》《梦中苍溪》《梨乡请你来》,唱出了苍溪的新生活。民歌:《美丽韩家场我的家》《石马的传说》《青杠叶儿背背黄》在前不久的西南民歌创作与第七届全国村歌大赛上均夺奖杯。

这次的“家在苍山溪水间”苍溪籍新闻工作者、作家大型采风活动,我们四十多位苍溪籍在外的媒体人与文友在县宣传部两位部长的陪同下,先后走进了“青龙现代化农业综合园”、“运山果木产业园”、“双龙现代农业综合园”、“玉女村生态庭院文化园”、“梨博园”、“药博园”以及“寻乐书岩”。

当我们第一次踏入青龙现代化农业综合园,身临其境,仿佛走入春天的童话,山野奇异景观尽收眼底。春山苍苍,春霞漾漾,猕猴桃春芽上点春光,春风歇在梨枝上,春色好,春光旺,脸上染春色,浑身上下抖春香……红心猕猴桃架成行,藤成网,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猕猴桃园望不到边。当我们亲眼目睹到产业园在土壤、水分、病虫害监测以及园区作业已进入智能化时代时,惊叹不已。园区里灌溉自动化控制、飞机打药、机器除草、视频探头、物供语音对讲系统……原来在发达国家的高端农场运用到的管理模式神话般地扎根产业园区。当你行走在园区的盘山道路上,走着走着,还误认为正漫步在湿地公园,或行走城市的绿道上。

沿途见园区有作业者在加固藤架、疏通排水沟。中老年模样儿。与之交谈,得知他们的大部分土地都入股了、流转了,有保底,年底还有分红,日常除种好自己的几分自留地外,每年可在园区打工200来天,每天有60元到80元不等的收入,园区的活路很适合中她们这种人干。当我问及水泥杆上悬挂的大幅照片的人是谁时,她们先是笑了好一阵,等嘴合拢了才说,是她们青龙园区去年上榜的十大明星之一(图片写有:青龙好人·好邻居·邓明德)。另一位大姐当场揭说话女人的短,说她个家伙,昨年子没评上明星还哭了两回鼻子呢。在我们好奇的目光中,那位脸红的女人急忙弯腰拾土块,这一头的女人就捂着嘴“噗噗”谑笑……

晚上,在茶楼,一位写小说的朋友说现在农村人晚上也在村广场上跳广场舞了。我说,这是文化渗透的结果。此时,我倒记起一句古诗来,“蕴指轻扶紫砂斟,绿意萦心暂忘忧。”原来古诗在启迪人要活出一种精神来。精神是啥?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展现出来。我试着总结过苍溪人历来面对事物的态度,用土话可概括成几个“得”,即:“舍得命、遭得住、搂得起、看得淡、吃得亏、拼得命。”当年三万人当红军,幸存者不到10%,不都是在舍命吗?红苕叶子当主食的年月,河西人挺过来了。好多在外打工的当年没拿到拿全他们的应得工资,他们同样搂得起、看得淡、吃得亏,一次次充当“老实锤锤”,万不得已,第二年换一个老板接着干。当下在开创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乡亲们都在拼命了。杨炯“心如铁石,气若风云。”苏轼“仁者之勇,雷霆不移。”曹雪芹“守得贫,耐得富。”这些诗句仿佛是为苍溪人而作,为苍溪人标注风格。苏辙“不为易勇,不为险怯。”似乎说苍溪人面对事物不会因为容易就改变敢为,也不会因为艰难就胆怯畏惧,这就是苍溪人的生动写照,或许就是我心中的苍溪精神。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次采风还没有走往黄猫红色文化生态园、桥溪花卉经济产业园等地方。闭会这天的午餐,我们在《梨博园》的梨树下吃到了家乡的“十大碗”。宴席上有“油果子”“坨子肉”“酸菜面”“酸水豆腐”“油麻菜”“米豆腐”“老腊肉”“肉和尚”……席间我们争先恐后地叫出那些还记得的菜名。乡音乡情,其乐融融。梨园上空正飘逸苍溪民歌《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春天,你走来,家乡的梨花正盛开……好一幅画卷慢慢地展开……晨风中,我醒来,窗外的梨花好自在……好一个故事流传在花海……”

(图片来自于网络)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杨玲、大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散文:苍山溪水踏歌行》,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当代散文|今朝醉美踏歌行

当代散文|今朝醉美踏歌行

文/刘强2021年10月27日是一个阳光灿烂,晴空万里,秋色宜人的好日子。这一天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秘书长宋登科和《当代散文》编辑部主任李书忠等一行六人,来到温泉花乡商河开启“今朝醉美新时代,黄河文化绽古...

2010-12-29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阅读满分之路:用语文公式轻松应对散文线索类题型

中考语文阅读满分之路:用语文公式轻松应对散文线索类题型

...屋,听雪落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在江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隔着漫漫岁月,清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10)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本文的线索是 ,作者围绕这...

2007-05-15 #经典句子

四年级 语文笔记怎么记?看看《走月亮》一文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

四年级 语文笔记怎么记?看看《走月亮》一文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

...1)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排比。四个照亮了犹如一组特写镜头,慢慢扫过点苍山、大青树、大道、小路……描摹出一幅皎洁...

2023-05-09 #经典句子

苍山如海鹞落坪(原创散文)

苍山如海鹞落坪(原创散文)

...早,我们老促会的一行人,在迷蒙的曙色中,就驱车百里苍山,前往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鹞落坪,瞻仰红28军指挥部旧址。踏上这块曾经呼啸着血雨腥风的土地,扑面而来的是清凉的山风,是捞得成把、攥得出水的晨雾。太阳的...

2024-01-05 #经典句子

散文随笔:云水谣

散文随笔:云水谣

...缘的殿堂。寻影而至,走近云水谣。目尚未及,耳畔己是溪水潺歌。虽已是冬日,却无半丝的寒意,只浅欢的溪水里偶飘着几片落叶,虽落却不焦黄。溪中河道宽阔,山石零立,溪畔土屋老宅临溪而座。伴溪而行的是十里鹅卵石...

2012-07-25 #经典句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走月亮 朗读 微课与课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走月亮 朗读 微课与课练

... )的星星三、按要求写句子。1.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把字句:被字句:2.用“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说一句话。3.续写句子。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参...

2007-08-20 #经典句子

每日微课堂:四年级语文(上)第2课《走月亮》知识点解析!

每日微课堂:四年级语文(上)第2课《走月亮》知识点解析!

...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细细的溪水,...

2023-07-09 #经典句子

贵州作家·微刊|小渔溪依旧欢唱(散文)

贵州作家·微刊|小渔溪依旧欢唱(散文)

...深闺人未识”,果然风景绝佳。只见一条绿带穿流而过,溪水深处似翡翠,似碧玉。两面竹树环合,蓝天白云在水面自由地游走。小渔溪地处黔渝交界地带,其地貌多山川峡谷,两岸树木葱茏、山势险峻、悬崖峭壁、怪石嶙峋、...

2023-01-30 #经典句子